中國教育新聞網 | 解決「手機」問題,需要學校、家庭、社會共同努力

2021-02-26 長江教育研究院

為保護學生視力,讓學生在學校專心學習,防止沉迷網絡和遊戲,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教育部辦公廳近日印發《關於加強中小學生手機管理工作的通知》。

《通知》要求,中小學生原則上不得將個人手機帶入校園。確有需求的,須經家長同意、書面提出申請,進校後應將手機由學校統一保管,禁止帶入課堂。

《通知》強調,學校要將手機管理納入學校日常管理,制定具體辦法,明確統一保管的場所、方式、責任人,提供必要保管裝置。應通過設立校內公共電話、班主任溝通熱線等途徑,解決學生與家長通話需求。不得使用手機布置作業或要求學生利用手機完成作業。

《通知》指出,學校要通過多種形式加強教育引導,讓學生科學理性對待併合理使用手機,避免簡單粗暴管理行為。各校要做好家校溝通,家長應切實履行教育職責,形成家校協同育人合力。

2019年,全國兩會期間,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湖北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民進湖北省委會主委周洪宇接受媒體參訪時曾表示,建議在校內設置手機的「使用禁區」,如進入課堂需統一保管手機。應合理疏導,讓學生學會正常適度使用智慧型手機。

此次《通知》的印發,可以讓學校老師在管理學生使用手機時有法可依,提醒家長承擔起對孩子的監管職責。但在目前「網際網路+教育」形勢下,如何引導學生合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獲取知識、促進成長仍有很多工作要做,學校、家庭、社會如何共同給學生創造良好的生活和學習環境仍然值得我們思考。

來源:部分內容來自中國教育新聞網

編輯:張琨

長江教育研究院 是在湖北省教育廳的大力支持下,由華中師範大學和長江出版傳媒集團聯合發起,於2006年12月16日成立的教育研究機構。

2016年、2017年連續兩年在中國智庫索引評選中社會智庫類MRPA測評綜合排名全國第三 ,MRPA資源效能測評全國第一 。2017年入選中國社會科學評價研究院「2017年度中國核心智庫」。2018年在中國智庫索引社會智庫類PAI值評分榜全國第二。目前,長江教育研究院正在按照中央關於加強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建設的要求,進一步加強與教育行政部門、科研機構與高校的戰略合作,更好地服務於教育改革和發展,力爭把自身打造成國內外一流的智庫。

相關焦點

  • 心理學家李玫瑾教授說:預防未成年人犯罪需要家庭、學校共同努力
    #青少年教育#著名預防未成年人犯罪心理學家李玫瑾教授曾經說: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是一個綜合性的社會工程,需要社會、家庭和家庭的共同努力,共同營造未成年人良好的成長環境。如何創造一個適宜未成人成長的社會空間呢?一、未年人犯罪的原因(一)內因。未成年人是指年齡在13——17周歲的青少年。
  • 想解決孩子厭學問題,先要實現家庭共同成長!
    為什麼說:要想解決孩子厭學問題,先要實現家庭共同成長? 原因很簡單,因為孩子出現情況,就說明這個家存在著很大的問題,家庭促使孩子能上學的這個功能喪失掉了。所以這是家長不得不改變的一個最主要的理由,如果家庭的狀況不改變的話,孩子厭學的情況就不可能改變。
  • 如何解決青少年網癮這一社會問題?
    青少年網癮已成為當今社會一個不可迴避的嚴重問題,無數家長為此傷心不已,卻始終無法找到理想的解決辦法。我認為青少年網癮是一個社會問題,因此,它的解決也只能通過全社會的共同努力才能真正地解決這一問題。校院綠色網絡發展基金會將運用這些資金及所接受的社會援助資金大力發展學校的網絡建設和網絡教育,用於為學校增添電腦、安裝綠色軟體、購置電教室設備、進行網上教學等。校院綠色網絡發展基金會其財務向社會公開。加強文化市場的監管,對遊戲產品制定嚴格的廣告限制政策,不允許遊戲產品進行任何廣告宣傳,以減少遊戲產品的影響力。
  • 中國如何解決正在面對的五大社會問題?
    2、家庭與學校的理想主義教育與社會的現實主義教育的尖銳對立。3、私有制下的教育未能解決人的信仰問題。4、應試教育和社會功利性導致精神層面的缺失。5、家庭教育的家長專政性質以及與此關聯的家庭暴力等問題,教育科學無法直接在家庭中推進實施6、學校教育對學生個性的扼殺乃至自由權利(如戀愛)的剝奪,違背人性。學習不能與勞動相結合,反而與考試相結合。7、社會教育的大染缸性質,釀成重重社會問題。不能與學校和家庭教育有效結合,無縫連接。
  • 韓布新:加強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需要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
    半年來,中國心理學家們做了很多的工作,使我們中國心理學作為一個行業、作為一個學科,在服務社會大眾方面有了新貢獻。第十四屆中國心理學家大會,從線下到線上的轉變,是特殊時期的特別舉措,同時也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平臺,讓大家去總結疫情下心理援助工作。」
  • 韓布新:加強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需要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
    第一,希望心理學界各位同仁攜手並進,共同發展;第二,希望廣大同仁在提高中國心理學、特別是應用心理學行業的科學規範水平上更進一步,為有序開展立法而努力;第三,希望所有中國傳統文化的實踐者、傳承者和研究者,在學習現代心理科學優秀的科研進展成果的同時,積極探索中國數千年來在研究人、管理人、發展人方面
  • 教育,不等於學校教育,我們需要共同努力
    他讓這一個個問題學生,閃閃發光。他獲得了成功,把校長嘴裡的絕對不可能,變成了「池塘之底」最美妙動人的聲音。讓這群孩子的人生因為此刻的美好而開始改變。就像克萊門離開學校時,衝窗戶上飛出的一個個寫滿孩子們愛意的紙飛機,不只是充滿敬意和愛的飛機,而是孩子們被解救的放飛的心靈。欣慰的是,我們的老師,越來越年輕,思想越來越開放,對待學生也越來越人文,正在不斷進步,國家教育事業的蓬勃發展就是最好的證明。
  • 學校叫停家長籤字讓教育歸位
    不管是學校還是家庭都要遵循適度原則,適合孩子健康成長的教育才是最好的。目前的教育是學校、家庭、社會一體的教育,孩子需要父母的陪伴共同成長,家長參與孩子的作業,是家長的責任和義務。但是學校有些作業的確很為難家長,不是所有家長都有能力和精力完成。  另外,讓家長配合孩子完成作業,學校和老師也存在著轉嫁責任的嫌疑。
  • 「三點半」放學是中國教育最大的社會問題
    「三點半」問題直接關係中國教育的未來,關乎社會長治久安。本文將從「三點半」政策由來、主要問題、原因分析、破解對策四個方面作以下論述,旨在引起各方關注,加快推進問題解決。這不但沒有解決問題,而加劇了問題。明確規定學生在校時長的法規《學校衛生工作條例》已經出臺28年,其中的一些政策指令顯然已經很難適應現今發展需要。2018年2月26日,教育部辦公廳印發通知啟動《學校衛生工作條例》修訂工作,目前修訂的新條例還未出臺。這其中,對於「學生每日學習時間(包括自習),小學不超過六小時」的規定,應該是其中的焦點問題之一。
  • 「只要我們共同努力,一切不可能的事情都將成為可能!」
    ——記2020年德安縣「優秀校長」 張廣安九江新聞網訊(甘甘/文 汪洋/攝)每天清晨6:10,德安一中校長張廣安就會準時出現學校大門口,迎接廣大師生的到來。「只要我們共同努力,一切不可能的事情都將成為可能!」這句常常掛在張廣安嘴邊的話,成為見證三年來德安一中不忘初心,砥礪前行,教育事業不斷實現跨越發展的名言。這句名言,在德安一中教育教學管理的各種場合,演繹成了不同的版本。
  • 學習傳統文化,做好家庭教育,創建和諧社會
    家庭是國家,社會的組成的基本單位,個人是家庭組成的基本單位。教育是家庭成員在家庭生活中的相互交流、學習、影響、教育。家庭成員在家庭生活中的相互交流、學習、影響、教育是有意的、無意的、自覺的、不自覺的。家庭教育是基本,持久的;學校教育是必要,必須的;社會教育是廣泛,發展的。
  • 丨亟待解決的中國教育的十大問題
    改革開放使中國教育的規模迅速擴大,教育的質量顯著提高,為國家培養了大量的科研與建設的人才。 然而,相對社會的發展,教育滯後是不爭的事實。是哪些問題阻礙著教育前進的步伐?大致有以下幾大問題,亟待解決。 1.城市教育與鄉村教育的不平衡,導致教育的不公平。 2. 學生家庭經濟負擔過重。雖然義務制階段不收書雜費,但配套練習遠超課本費。
  • 婚姻家庭關係:需要共同經營,不僅只是柴米油鹽醬醋茶那麼簡單
    【黔山情語】「婚姻家庭關係是需要共同經營的,不僅是只有柴米油鹽醬醋茶,更需要倆個人的共同努力,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監督……」9月13日,為了進一步加強家庭家教家風建設,大力培育新時代家庭觀,引導家庭成員在促進家庭和睦、親人相愛、養老育幼等方面共同擔責,讓好家風涵養社會文明新風尚,推動形成家家幸福安康的和諧社會。由貴州省婦聯、省婦女兒童活動中心舉辦的「更好的我們」 婚姻家庭家教互動式研討沙龍公益活動在貴州省婦女兒童活動中心舉行。
  • 學校、家庭、社會三方合力 構建我市未成年人健康教育格局
    來源:廊坊雲報廊坊日報訊8月初,由市委宣傳部、市教育局、市衛健委共同主辦的以「生命安全教育 護航健康成長」為主題的聯合行動月活動啟動以來,經過近10天的努力,目前已在全市範圍內構建了以學校教育、家庭教育為基礎,社區服務為延伸的未成年人健康教育格局,形成了濃厚的關愛和保護未成年人社會氛圍。
  • 白巖松:中國教育現在最大的問題,不在於學校或社會,而是家長
    白巖松:中國教育現在最大的問題,不在於學校或社會,而是家長隨著社會的發展,孩子的教育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孩子們基本都可以進行課堂學習文化知識。但是我們發現孩子出現了越來越多的問題,學校、社會和家庭三者的教育關係直接的矛盾越來越尖銳。
  • 阿聯中文學習熱情高漲-中國教育新聞網
    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張東)記者近日從中外語言交流合作中心獲悉,在新冠疫情特殊時期,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的中文學習需求依舊高漲。
  • 中國教育新聞網年度盤點·2019年度十大教育熱詞
    今天,2019年度盤點第三期,中國教育新聞網帶您梳理2019年的十大教育熱詞。一起看↓↓↓中國教育新聞網年度盤點·2019年十大教育熱詞《規定》要求,學校食品安全實行校長(園長)負責制,中小學幼兒園應建立集中用餐陪餐制度,每餐均應當有學校相關負責人與學生共同用餐,做好陪餐記錄,及時發現和解決集中用餐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有條件的中小學幼兒園還應建立家長陪餐制度。
  • 健全學校家庭社會協同育人機制的宏觀政策導向
    相應地,《建議》提出「健全學校家庭社會協同育人機制」,其主要目的,就是從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與事關黨和國家前途命運的大局出發,在「培養什麼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這一根本問題上凝聚更大共識,在完善立德樹人體制機制上探索更好方式,在學校、家庭、社區和社會各方面匯集更大合力,為把一代代青少年培養成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夢之隊」,共同營造健康成長環境和良好文明風尚。
  • 廣西青少年問題教育學校學費_快樂成長學校模式新穎
    廣西青少年問題教育學校學費,快樂成長學校模式新穎, 在特殊教育領域,雨花區快樂成長培訓學校專業性、科學性、領先性、權威性、不可仿製性等方面已經形成鮮明的教育特色和優勢。快樂成長學校成立以來一直致力於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是一所針對叛逆、迷戀手機、早戀、厭學逃學、奢侈消費、打架鬥毆等青少年成長問題進行心理輔導教育學校。
  • 學校、家庭、社會與自我教育,明確4種教育,讓你活在真相裡
    社會發展到今天,見到很多焦慮的家長,有小夫妻忙起來沒時間教育孩子的,也見過家長做生意賺了錢,孩子的教育卻簡單粗暴,以為學校教育可以解決孩子的一切。前幾天身邊發生了一件事情,我思考了一些問題,今天就談談學校教育、家庭教育、社會教育以及自我教育的關係和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