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史上最大規模閱兵:唐玄宗的政治戲,唱給誰看?

2020-12-16 最愛歷史

這是中國古代史上,規模最大的閱兵

20萬軍士,浩浩蕩蕩,旌旗連亙五十餘裡,集聚在長安城外的驪山腳下,這是大唐帝國先天二年(713年),十月十三日,剛剛即位為大唐天子僅僅一年兩個月的唐玄宗李隆基,這位年僅28歲的帝國接班人,要在這裡,舉行一場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帝國大閱兵。

國之大事,在祀與戎。

對於一個古代帝國君王來說,用兵與祭祀,都是國之要務,而閱兵,更是體現帝國威嚴的大事,來不得馬虎。

然而,唐玄宗的這場空前絕後的大閱兵,卻是臨時組織,因為就在剛剛三個月前,這位年輕的大唐皇帝,才通過另外一場政變,殺死了試圖篡政謀反的太平公主,從而終於在登基一年後,才得以掌握帝國的全面大權,從而終結了自公元705年一代女皇武則天去世以來,唐朝政局持續達8年之久的動蕩局面。

眼下,大唐帝國即將迎來一個新的盛世,而唐玄宗李隆基,要用這場倉促組織的大閱兵,來顯示自己的江山一統和帝王威嚴。

閱兵:奪權後的立威

而大唐的亂局,要從八年前的那場神龍政變說起。

公元705年,神龍元年正月,宰相張柬之發動政變(神龍政變),逼迫李隆基的祖母、一代女皇武則天退位,最終唐中宗李顯復位;然而五年後的景龍四年(710年)六月,唐中宗李顯卻被他的妻子韋皇后和女兒安樂公主毒殺,在此危急形勢下,臨淄王李隆基一躍而起,率領軍士們,在他的曾祖父李世民曾經發動政變的長安城玄武門外,再次發動政變(唐隆政變),斬殺了韋後、安樂公主以及上官婉兒,隨後支持自己的父親、唐睿宗李旦再次復位。

帝國風雨飄搖,眼看著似乎安寧在即,然而軟弱的唐睿宗,卻將政權與支持自己政變的妹妹太平公主、兒子臨淄王李隆基進行了共享,而作為武則天的女兒,太平公主則一度試圖廢掉太子李隆基,在這種複雜詭異的政治形勢下,不願再糾纏下去的唐睿宗李旦,就跟他那性格暗弱的老爹、唐高宗李治一樣,竟然甩手不幹了。

▲唐玄宗年輕時意氣風發

延和元年(712年)八月三日,唐睿宗正式讓位給了兒子李隆基,自己則退位為太上皇。然而新登基的唐玄宗李隆基卻尷尬地發現,父親仍然每五天就在太極殿坐朝,而三品以上官員的人事任免權和重大國政,仍然掌握在太上皇手裡;而唐玄宗作為當朝天子,只能自稱為「予」,「朕」這個稱呼,則還保留在他老爸太上皇那裡。

而太平公主更是陰謀發動政變推翻剛剛即位、根基不穩的唐玄宗,在當時的七位宰相中,竟然有四位是太平公主的人,眼看著情勢危急,先天二年(713年,這時唐玄宗仍未改年號)七月,當得到宰相魏知古密報太平公主即將發動政變的消息後,唐玄宗提前一天動手,最終將太平公主一黨掃網打盡,並從他父親太上皇唐睿宗那裡,奪得了帝國的完整權力(史稱先天政變,感興趣的讀者,可以看最愛君的往期文章《八年四次政變,這些唐朝女人都是狠角色》

歷經八年三場政變(705年神龍政變;710年唐隆政變;713年先天政變),在登基11個月後,唐玄宗李隆基才終於在一系列驚心動魄的宮廷鬥爭中,真正奪權立足,所以眼下,他要用一場前無古人的大閱兵,來昭示自己作為大唐帝國天子的威嚴,讓那些曾經心懷貳心和忠心跟隨他的臣子們,看看這個大唐皇帝的赫赫龍威。

殺人:王朝風向的轉變

閱兵,一定是有目的的。

作為崇尚武功出身的唐王后裔,李隆基身上,也湧動著關隴集團的軍事血脈,《資治通鑑》記載,先天政變後三個月,先天二年十月十三日,李隆基穿著盔甲戎服,親自擂動戰鼓,指揮軍隊進退出入。

作為大唐帝國和眼下這支20萬受閱部隊的最高統帥,27歲就登基、28歲終於掌握帝國最高權力的李隆基,在閱兵裡幹的第一件大事,就是要殺人立威。

而他要殺的,是跟隨他一起發動政變、支持他奪權的功臣:兵部尚書、同中書門下三品郭元振,以及給事中、知禮儀事唐紹。李隆基要殺他們的罪名,是:「兵部尚書郭元振治軍無方,軍容不整,隊伍散亂;給事中、知禮儀事唐紹,制軍禮不嚴,嚴重瀆職。」

軍容不整,隊伍散亂?本來,這位大唐帝國天子真正掌權的時間也就才三個月,而臨時發起的這場高達20萬人的大閱兵,更是倉促起意,隊伍不齊整也在所難免,但眼下,李隆基要用這個作為藉口,殺殺人。

▲李隆基通過閱兵,以求立威、樹權。

郭元振,是李隆基的大功臣。就在這場閱兵三個月前的先天政變中,唐睿宗李旦聞變登上城樓避難,正是郭元振率兵前往「護駕」穩住了唐睿宗,最終使得李隆基得以誅殺了太平公主一黨、政變成功,而眼下,作為唐玄宗奪權的大功臣,郭元振還沒緩過神來,李隆基就要殺他了,這讓他實在感覺莫名其妙、驚慌失措,而大唐的其他近臣們,也是不明不白,急忙跪地向唐玄宗苦苦哀求豁免郭元振。

轉眼間,大唐才子、無辜的唐紹便人頭落地,但這邊廂,唐玄宗卻照著臣子們的意思,豁免了郭元振,改而將他流放到偏僻的新州(今廣東新興縣);對於李隆基來說,政變已經成功,那些協助他浴血廝殺的手下,已經不是他的所需了,眼下他需要的,是能幫助他治理天下的能臣,所以,他要真殺一個唐紹,假殺一個郭元振,來給自己的帝王生涯,作一個立威的開始,和用人轉型的標杆。

是的,殺人立威、震懾朝野、鞏固皇權、用人轉型,正是從這場閱兵開始。

擇相:帝國盛世的開始

閱兵結束後,唐玄宗發布了《驪山講武賞慰將士詔》,李隆基在閱兵的結束典禮上發表感言說:「聖人以興,亂人以廢,皆兵之由也。故文事必有武備,耀德在於現兵。」在講話中他說,儘管近年來接連水旱,但他在斬殺韋後一黨後仍然堅持閱兵,是因為要「以振國威,用蒐軍實」

唐玄宗自然知道,這些有的,只是冠冕堂皇的話。而真正的原因,要看他的舉動。

閱兵第二天,李隆基就在渭水之濱打獵,隨後召見姚崇,說:朕很久沒見你了,你跟著宰相們一起走吧。

但姚崇卻落在後面,對此唐玄宗覺得奇怪,便說,你幹嘛不跟著?

姚崇卻說:臣是小官,不應該跟宰相們同列。

唐玄宗對此的回答是:郭元振的位置,現在是你的了,你就是兵部尚書、同中書門下三品,跟宰相們一起同列。

▲姚崇的任命,揭開了開元盛世的序幕。

當時已經62歲的姚崇,此前就曾經在武則天時期當過宰相,吏治得方、才幹過人。轉眼間,唐玄宗就將在閱兵典禮上褫奪的郭元振的職務,轉授給了姚崇,可要知道,郭元振是唐玄宗奪權的大功臣,而姚崇對於唐玄宗的政變並未參與,也沒有什麼大功勞於李隆基。

但在唐玄宗看來,姚崇是個人才,閱兵只是立威,而大唐帝國要長治久興,帝王的權術只能用一時,而不能用一世

所以,唐玄宗要通過對姚崇的任命,來向帝國的子民們宣告,不管有功無功,只要能幫助治理大唐,就將獲得天子的任命和崇信,這頗有點千金買馬骨的意味,但大唐的振興,也將由此開啟。

此後,宋璟、張說、宇文融、韓休、張九齡、裴耀卿等一系列能臣相繼被任命為宰相,中國古代社會上的巔峰之治:「開元盛世」,也從這次閱兵後,逐漸拉開帷幕。

一個帝國的巔峰盛世,開始了。

逃難:安史之亂後的倉惶

只是唐玄宗沒想到的是,42年後的公元755年,那個叫安祿山的藩鎮將領,卻從帝國的東北方向起兵叛亂,倉惶之間他逃難四川,年輕時的威嚴,已變成了慌不擇路,而他最心愛的女人楊玉環,也在逃難路上,被憤怒的軍士們迫令絞殺;一直到兩年後的757年,被迫從皇帝變成了太上皇的李隆基,才得以從成都返回長安城中。

當初,那個28歲就閱兵20萬人的大唐皇帝,眼下卻只淪落到,只有600禁軍將士,護衛他從成都歸來了,而在兒子、唐肅宗李亨的授意下,他的600禁軍將士也被統統繳械,改由新皇帝派出的三千精銳騎兵「護駕」入京。

玄宗從威武的君王,淪落成失意的太上皇

三年後的大唐上元元年(760年),他被宦官李輔國率領500禁軍「拔刀攔道」,被迫從興慶宮遷往太極宮軟禁,對此李隆基被嚇得差點從馬上摔落下來;此後,他的親信高力士被流放到巫州,近衛陳玄禮也被迫離開,原來服侍他的宮女也全部被換掉,改成了由唐肅宗派去的宮女「伺候」。

那個當初威嚴無比、親著鎧甲、擂鼓閱兵的意氣風發的大唐皇帝,儼然淪落成跟階下囚差不多了,他心中煩悶、鬱鬱不樂,大唐寶應元年(762年)四月,已經78歲(虛歲)的唐玄宗,以所謂「辟穀」修煉(不食五穀)的方式,絕食而死,崩於太極宮神龍殿,同月,他的兒子、唐肅宗李亨也得病去世,隨後,李隆基的孫子、唐代宗李豫(初名李俶)繼位。

一年後的763年,安史之亂結束,而從公元713年的那場閱兵算起,大唐帝國的榮光,何其之短、何其之速也。

一切終歸,化成了塵與土。

 *本文為「最愛歷史」原創文章,未經授權不得匿名轉載,違者必究。

相關焦點

  • 2019年中國閱兵,將實現全球最大規模?你怎麼看?
    每年中國的十月一日,是我們祖國母親的生日,建國周年日,每過五年是一小節,十年一大賀,到明年也就是2019年時,2019年的國慶是我國建國慶典大日,將是我國最令人驕傲的時刻。我們知道,1949年建國,至明年已經是70周年了,之前的大閱兵我們也看過,相當的令人震撼,我們感嘆祖國的強大,感嘆中國解放軍戰士的氣勢磅礴,十分的提高我們國人的自信心與自豪感。當然我們不僅是閱兵,向世界和和國人展示我國的武器裝備也是原因之一,彰顯我國三軍戰士以及軍備的實力,到了明年將是一個大年,這正是我國的一個向世界展示自己的好時機。
  • 2019中國將拿出史上最強閱兵,美網友:中國閱兵水平超於世界之外
    遼寧艦海上大閱兵近日,隨著中國海上閱兵持續發熱,中國近10年之前的閱兵視頻在海外莫名的火了起來,看了中國震撼的閱兵式,各國網友紛紛代表他們的祖國在評論區向中國投以深深的敬意,為什麼中國一個中國女兵而美國網友評價稱,中國軍隊在閱兵式步調的水平是超於世界之外的,這不得不讓人敬佩和讚美,要是美國也能舉辦這樣一個規模龐大的閱兵式就好了,想想就覺得刺激。
  • 為討好楊貴妃,唐玄宗親自扮演丑角,導致戲曲界配角地位高過主角
    戲曲是中國的傳統文化藝術,與希臘悲劇和喜劇、印度梵劇並稱為世界三大古老的戲劇文化。戲曲的角色主要分為四種,分別是:生行、旦行、淨行、醜行。這一切都是因為唐玄宗李隆基。唐玄宗是唐朝的中興之主,他在位前期,社會安定,政治清明,國家經濟空前繁榮,呈現出「開元盛世」的繁榮景象。唐玄宗不僅在治國上很厲害,在藝術文化上也很有天賦。唐玄宗自幼就十分熱愛戲曲舞蹈,在武則天舉辦的一次宮廷宴會上,年僅六歲的唐玄宗登臺演出戲曲。
  • 2019年建國七十周年大閱兵,將是全球最大規模的一次,你有多期待
    2019年建國七十周年大閱兵,將是全球最大規模的一次,你有多期待閱兵,是對武裝力量進行檢閱的儀式,用來展示武裝力量建設成就。閱兵也不僅僅只是展示最新的武器裝備,還有其他的作用。在中國,10月1日,是我們的國慶節,5年是一小慶,10年則是一大慶。1959年10月1日,新中國迎來第一個10周年閱兵,在這一特殊時期。國家決定舉辦一場規模空前的大閱兵。而這一次的大閱兵讓我們看到了國家在十年間的發展和成就。
  • 中國古代最能打的王朝,不是秦漢和蒙元,幾乎每年都在打仗
    其中尤其是元朝,它是中國歷史上首次由少數民族建立的大一統王朝,也是對外擴張最激烈的一個王朝。可它們都不是中國古代最能打的王朝,就歷史事實而言,中國古代最能打的王朝應該是唐朝。唐朝是繼隋朝之後的大一統王朝,共歷二十一帝,享國二百八十九年,因皇室姓李,故又稱為李唐,是公認的中國最強盛的時代之一。唐朝是當時世界上最強盛的帝國,聲譽遠揚海外,與亞歐國家均有往來。
  • 中國式閱兵太火,除卡達喊中文口令,這次全球最大的粉絲也登場
    資料圖:卡達閱兵  中國式閱兵火了,在2017年卡達舉行的「中國閱兵」的視頻在全球瘋傳,聘請中國教官指導他們閱兵訓練達到了超出預期的效果。卡達方面學習也很努力,因為中國教官都是用中文下達口令,他們必須努力學習才能中文和閱兵兩不誤。而之前,卡達採用的是英國式的閱兵。
  • 2015閱兵觀看最全指南:看史上最強閱兵亮點(圖)
    9月3日,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朋友圈刷到爆的大閱兵儀式即將在天安門廣場隆重舉行!此次閱兵聲勢浩大,閱兵當天,將鳴放禮炮70響,為歷次慶典及紀念活動鳴放禮炮最多的一次;還有能美哭大家的空中編隊;還有首次參加閱兵的女兵們!這麼多精彩看點,錯過哪個都會遺憾哭的感覺啊!問題來了,你知道抗戰閱兵怎麼看?抗戰閱兵直播時間是什麼時候嗎?
  • 那麼大,那麼齊,中國閱兵是不是世界第一?
    在全世界高標準的閱兵愛好者心中,也許更期待十年一次的中國國慶閱兵。雖然在分列式的整齊程度上,朝鮮與中國難分高下,但中國的方隊規模,目前居世界之冠,朝鮮只能屈居亞軍。  只要中國願意,還可以排出更大規模的方隊--大連海軍艦艇學院就曾成功展示橫排25人、42個排面的超大規模方隊。雖然阿根廷首都的七·九大街比長安街更寬,但阿根廷更適合組織狂歡節遊行隊伍,而非分列式。
  • 身為嫡長子卻拒當太子,他和唐玄宗是古代最好的皇室兄弟
    【一個有趣的史料收集狂,讓更多的人物與故事被熟知】【本期為專題歷史,結尾有話題討論,往期看主頁,歡迎關注和交流】在中國古代的封建王朝裡,嫡長子是法禮上的第一繼承人,而太子是法定的第一繼承人而我們今天要講到的主角李憲(原名李成器,因為唐睿宗昭成皇后而避諱改名,後文統一用李憲名),以嫡長子的身份當過8年的太子,卻突然變成了皇孫,最後又拒絕二次擔任太子,最神奇的是無論誰當皇帝,他都能夠安身立命,最終還以皇帝的禮儀名載史冊。那麼,這一連串的背後究竟有哪些值得稱道的故事呢?讓我們共同關注傳奇人物帝王篇第四期,唐玄宗最敬重的讓皇帝。
  • 吳非、胡逢瑛:俄羅斯與中國為榮譽和國際秩序閱兵
    隨著美俄在烏克蘭問題上持續一年多的爭執,使得俄羅斯在反法西斯七十周年的勝利日舉辦了規模最大的紅場閱兵來全面展示其武裝,以期達到俄羅斯對於當前國家經濟困境的統一認識。而普京重返克裡姆林宮之後,確認將軟實力作為俄羅斯最新對外政策概念中的新元素,強調要以俄羅斯自身的傳統基礎來傳達俄羅斯自己的聲音、確保國家的發展。
  • 中國閱兵武器震撼外媒小心臟 蔡英文卻死盯一棟樓
    俄羅斯《觀點報》關注了最新型的機動型「東風-31A」系列洲際彈道飛彈,強調了其近1萬公裡的射程;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了中國的「明星」戰機殲-20,提到它是美軍F-22或者F-35戰鬥機的潛在競爭對手;韓聯社則列舉出了此次閱兵亮相的大量新武器,比如攻擊航母等海上目標的鷹擊-83K飛彈、可搭載核彈頭的東風-26中程飛彈等。
  • 摩託車禮賓方隊護衛老兵 中國閱兵史上尚屬首次
    「摩託車禮賓方隊護衛抗戰老同志在我國閱兵史上尚屬首次,責任重大、使命光榮。」摩託車護衛方隊負責人吳萬濤大校介紹說。近日,記者到摩託車護衛方隊,零距離感受參閱官兵的別樣風採。  從普通一兵到禮賓方隊一員,可謂是「過五關、斬六將」,不僅身高超過一米八,體形五官勻稱,政治素質過硬,還要經歷大半年的緊張訓練,若中途考核不過關就要被淘汰。翻看禮賓方隊的訓練計劃,他們先後完成了4個模塊、32項課目的系統訓練,單人參訓時間2000餘小時,行程超過3萬公裡,通過開展量化評比和爭先創優活動,進一步激發隊員們刻苦訓練的信心與熱情。
  • 說電影:戲如人生,人生如戲
    1984年陳凱歌的處女作《黃土地》上映,1986年,拍攝了《大閱兵》,1987年,拍攝了《孩子王》,1991年,拍攝了《邊走邊唱》,(黃磊的成名之作),1993年,拍攝了《霸王別姬》。在之後的學戲中,他經常唱錯一句詞,我本身女嬌娥,又不是男兒郎,這一句每次都唱反,終於有一次,被師兄用煙管弄到口角溢血,他終於唱對了,我個人覺得,這是第二次認命,從此以後,他活在了戲中。接下來,小豆子和小石頭終於有機會登臺表演,卻被看戲的老太監侵犯了。
  • 走進課堂 | 課堂實錄:中國古代政治制度的進展
    由北京大學歷史學系閻步克老師開設的「中國傳統官僚政治制度」課程是本學期的通識核心課程之一。博雅哥今天帶來的是閻步克老師本學期的課堂實錄。中國古代的政治制度創設時間較早,官僚體制的組織化程度較高,規模龐大,幾為世界之最。根據閻步克老師的研究,中國古代政治結構的演進趨勢,可以從品位—職位的曲線變換中得以窺見,而且,其他一系列的政治制度的演生都與此有著密切的關聯。
  • 愛江山更愛美人,唐玄宗寵愛的三個女人,誰才是他的最愛
    愛江山更愛美人,唐玄宗寵愛的三個女人,誰才是他的最愛文/成長新視點序言:愛江山,更愛美人。唐玄宗與武惠妃劇照如果說梅妃江採萍最大的特點是孤傲的性情,那麼武惠妃最大的特點就是魅力。在武周王朝垮臺後,她淪落為一個無人理睬的小宮女。
  • 唐玄宗一個舉動,轟動整個世界
    然而鮮為人知的是,唐玄宗剛即位就幹出了一件轟動世界的大事。開元二年(714年)二月,唐玄宗下達了這樣一個命令——銷毀象徵世界中心的 「大周萬國頌德天樞」。之所以這樣做,還要追溯到694年。公元694年,武周擊敗吐蕃、西突厥、後突厥、室韋4國200萬大軍的聯合圍攻後,此戰規模之大甚至號稱「亞洲大戰」。
  • 中國歷史上兩次最牛的閱兵儀式,一次轟動全亞洲,一次震撼全世界
    我們知道,幾十年前的中國還是非常落後的,尤其是在軍事和經濟兩大方面,要落後西方國家一大截。但是現在,卻發生了大逆轉,中國成了領跑者。大家都知道,對外展現軍事實力除了進行軍事演習這種辦法之外,還有一個非常好的辦法,那就是大閱兵。
  • 唐玄宗是唐睿宗第三子,那唐睿宗的長子和次子是誰?
    唐玄宗李隆基作為唐睿宗李旦第三個兒子,還沒做皇帝的時候在政治舞臺上相當活躍,做了皇帝之後又開創了唐朝極盛時期開元盛世,所以在歷史赫赫有名,在後世家喻戶曉。相對於唐玄宗來說,唐睿宗的長子和次子則鮮有提及,甚至被遺忘,那唐睿宗的長子和次子是誰?
  • 10個英模方隊首次參加閱兵 用名字致敬先輩
    新華社發   在即將到來的9月3日,三軍儀仗隊將使用207名儀仗隊員組成史上最大陣容亮相勝利日大閱兵。其中,51名平均身高1.78米的女隊員將首次出現在閱兵儀式上。   為了在閱兵中展現出最好的精神面貌,儀仗隊員們在高溫酷暑下堅持科學訓練。
  • 2015年中國大閱兵各方陣名單及介紹 9月3日閱兵時間流程
    2015中國大閱兵時間:2015年9月3日 2015中國大閱兵地點:北京天安門廣場2015中國大閱兵全程時間:閱兵式和分列式約70分鐘>2015中國大閱兵直播地址:網絡在線觀看地址、電視直播時間指南2015中國大閱兵規模:1.2萬人  從國新辦今日舉行的閱兵準備工作新聞發布會上獲悉,此次9·3閱兵中國軍隊共編50個方(梯)隊,正式受閱1.2萬人,展示的武器裝備均為國產主戰裝備,84%是首次亮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