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的特種部隊SAS,我們小時候玩一個遊戲,叫CS反恐精英,這裡邊就有這個SAS,SAS其實是世界上第一支正式的特種部隊,正式的名字叫英國第二十二特別空勤團,縮寫是SAS,前身是英國在二戰時期成立的哥曼德。這個時候正趕上德國佔領法國,下一步就準備登陸英倫。英國人覺得總是消極防守不行,最好的防守是進攻,得打回去,可問題在於怎麼打,剛從敦刻爾克撤回來是裝備能扔的全扔了,不少士兵都穿著一條褲衩回來的。
在中東和北非,英軍也是屢戰屢敗。所以英國人就想著搞一些小股部隊潛入德軍後方偷襲,讓德國人陷入遊擊戰爭。所以英國人就從海軍和海軍陸戰隊裡抽調出一批精英,組成了哥曼德特種部隊。哥曼德部隊用人是英雄不問出處,什麼研究拜佔庭建築史的,研究神學的,甚至還有劍橋、牛津這些大學的老師,哥曼德專門去執行這個襲擾破壞的任務。他們在北非戰場上神出鬼沒。炸油庫、偷襲機場,讓德國人不得安生。
哥曼德最大的一次戰果是在一九四二年偷襲聖納澤爾軍港,這個聖納澤爾軍港在法國境內,裡邊的船塢能維修大型軍艦,英國人就想把這個船塢炸了,不能它他給這個德國人修軍艦。可是這個船塢的閘門特別大、特別厚重,防守也很嚴密,必須得從內部炸。任務就落在哥曼德頭上。哥曼德想的辦法特別絕,找了一艘老式軍艦給整了整容,讓他看著像一艘德國魚雷艇裡邊裝上烈性炸藥,趁著月黑風高開到了船塢附近,德國守軍還以為這船是自己人,一邊打招呼一邊放行。
哥曼德趁這個機會朝著船塢一頭就撞了過去,一陣巨大的爆炸之後,船塢被炸得七葷八素,一直到戰爭結束也沒有修好。所以德國人對哥曼德恨之入骨,希特勒專門發布了根絕命令,命令對英軍的襲擊破壞部隊。其實就指的是哥曼德,無論是否穿制服,無論是否有武裝,都要斬盡殺絕。
二戰結束以後,哥曼德改組為SAS,SAS每名隊員都是按照「超人」的標準選拔的,報名人員都是來自各個部隊的精英,否則你連填表的資格都沒有,即使是這樣,錄取率也只有百分之二十。最基本的一個要求就是負重五十斤,在二十小時內徒步六十四公裡,相當於在北京四環上繞一圈兒。平常的日常訓練SAS也很有特色,除了一般的體能以外,經常得練芭蕾舞和瑜伽,練芭蕾舞主要是為了增強力量和平衡性,瑜伽呢鍛鍊耐高溫,這在沙漠地區作戰是必備的技能。所以經過魔鬼般的篩選和訓練,SAS的戰鬥力就不用說了,他們有一個標準,就是執行CQB任務的時間必須保證控制在四秒以內。CQB的意思就是室內槍戰,比如屋子裡有恐怖分子還有人質,SAS從踹門進去到消滅所有敵人,前後不能超過四秒,當然還不能誤傷人質。
所以SAS的特戰精英個個都是身手不凡,退役以後也特別吃香。英國的情報機構都特別喜歡招SAA的退役老兵,專門負責外勤任務。SAS最露臉的一次戰鬥,發生在一九八零年五月五號的伊朗大使館人質事件當中。當時六名伊朗恐怖分子闖進了伊朗駐英國大使館,把裡邊的二十二名外交官扣為人質。恐怖分子要求釋放被關在伊朗境內的同夥,否則就殺人。英國這邊找到了伊朗政府,說你們看這事兒怎麼解決,沒想到伊朗政府說這事兒是你們英國人自導自演的,我們不信。
英國人只能自己解決了。先派警察和談判專家去跟從恐怖分子談判,說是談判實際上就是拖延時間。SAS趁著這個時間策劃好了突襲行動,甚至建造了一個大使館的全尺寸模型練習用。計劃分三組,兩組分別從前後門進去,另一組炸開窗戶鑽進去,沒想到倫敦市政府聽見這個方案以後就不同意,為什麼呢?因為這個大使館是國家二級文物,不能破壞,SAS說就這一套方案,愛用不用。政府救人要緊,那想炸窗戶就炸吧。
這天下午七點,一個人質的屍體被扔了出來。恐怖分子說如果不滿足我們的要求,就每三十分鐘殺一個人質,形勢相當緊急。晚上七點二十三,SAS開始行動,八個特勤隊員從大使館屋頂順著繩索溜到陽臺,炸開窗戶就往裡面扔眩暈手榴彈,然後就鑽進大樓,幾個恐怖分子還來不及還擊就被放倒。另一組SAS隊員從樓下衝入。很快找到了恐怖分子的指揮部,破門而入之後僅僅三秒就打死了恐怖分子的頭目。可見這個四秒的CQB訓練真不是白搞的,整個行動完成的乾淨利索,恐怖分子五死一傷,只有兩名人質和一個SAS隊員受傷。
bbc電臺在全程轉播,SAS在全世界面前大大風光了一回,這個戰例也成了全世界特種部隊拿來研究的範例。所以任務完成之後,首相柴契爾夫人親自接見SAS隊員。
後來馬島戰爭爆發,SAS又作為尖兵參戰,表現也是非常出色。所以SAS不像俄羅斯特種部隊那樣分工明確,阿爾法信號旗只負責反恐不打仗,格魯烏只打仗不反恐,SAS既能玩兒解救人質這樣的技術活兒,又能在真刀真槍的戰場上打打殺殺,確實是相當的生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