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今年剛考上研究生的同學來說,目前正在等待著自己的錄取通知書,甚至一些同學已經收到了自己的錄取通知書,同樣的很多人也已經聯繫好了導師。研究生和本科有一個很大的不同,大學是以班級為單位的,而研究生期間會弱化班級的概念,取而代之的是「課題組」,因為研究生是「導師制」,所以同一個導師下面的學生關係是最好的,這些人是你的直系師兄師姐。
有些同學在考上研究生之後,很快就被導師拉進了課題組的微信群,這對於所謂的準研究生來說是一件好事,這是你被接納的第一步。有同學就會問到進入課題組的微信群之後要不要加師兄師姐的微信呢?對於這個問題的回答是:加肯定是要加的,但是具體又分為兩種情況,主要取決於課題組的大小。對於院士、傑青這種課題,最上面有一個院士帶頭,下面還有許多教授、副教授,大導師後面還有小導師,一個課題組有一兩百人一點不奇怪。課題組中還有很多已經畢業的師兄師姐,這麼算下來一個課題組群會有300人到400人。如果你遇到的是這種情況,沒有必要加每一個人。
另外一種情況就是小課題組,本身師兄師姐的人數不多,一般在十幾到二十個左右,或者是你導師本人的課題組,課題組內都是你的直系師兄師姐,這種情況下可以都加一遍。其實對於很多人來說,這根本就不是一個問題,很多同學在考研的時候就已經認識了很多課題組的師兄師姐。不過考慮到有很多現在還沒有進入到課題組,對研究生不太了解,事實上很多大牛導師平常是不帶學生的,真正教你做實驗的是小導師,發展到最後就是師兄師姐在帶著你做實驗,我了解到很多課題組的模式就是博士帶碩士,導師很少管。
讀研究生的時候,博士師兄師姐才是長期在實驗室一線的人員,在做實驗的時候遇到的一些小問題,你的師兄師姐可能比你的導師還要更熟悉。比如實驗室的各種設備,使用技巧,使用方法,怎麼樣報帳,去哪買實驗藥品,平時遇到的這些小問題和你的師兄師姐交流起來更方便一些。對於一個課題組來說,每年有考進來的學生,同樣也有畢業的學生。剛考上來的研究生要接手即將畢業的師兄師姐的工作,和師兄師姐搞好關係,告訴你實驗室需要注意的一些事項,比如說一些儀器需要調的參數,能節約很多你自己摸索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