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幼兒園前,孩子已識2000多個漢字 4歲多,開始學彈鋼琴 五六歲時學美國教材、奧數
另一家長認為,多學幾個字不如讓娃多睡會兒 誰做得對?聽聽專家怎麼說
明天就是六一兒童節了,有孩子收到的禮物竟是父母給報的奧數培訓班。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已成為越來越多家長的共識。什麼早教班、培訓班都弱爆了,有些人從懷孕起就開始上胎教班了。在孩子教育問題上,各有各的看法,有人認為,應該讓孩子儘早接觸新東西,養成好的學習習慣,為將來進名校做準備。教育,或者說,考學壓力,越來越低齡化。
有些孩子從幼兒園起,就開始奔波於各種各樣的培訓班。在快樂童年和考學壓力間,到底該如何平衡,這個問題困惑著很多家長。
河南商報記者 吳靜 訾利利
劉穎和郭青是朋友,她們的孩子都是6歲左右。
她們是在早教班上認識的,對孩子的教育倆人有著不同的觀點。
孩子4個月時就教認字,上幼兒園前認字2000個,五六歲又開始學奧數……劉穎認為,應該從小培養孩子愛學習的習慣。
郭青則認為,應該讓孩子快樂成長。不過,有時她也擔心將來自己會為今天的「放縱」而後悔。「考學壓力壓在了越來越小的孩子身上,是家長的錯,還是社會的錯?」
激進派
胎教班、早教班都上過 4個月大就教娃認字
懷孕時上胎教班,出生後上早教班,從4個月起就開始教孩子識字。在孩子教育上,劉穎下的工夫,其他媽媽難比。
可能與從事的職業有關,劉穎尤其重視對孩子的教育。
「懷孕時,每天早晚讓寶寶聽音樂,給寶寶讀《三字經》和唐詩。」劉穎說,那時每周都去聽課,每天堅持做「作業」,希望寶寶是個聰明智慧的寶寶。
女兒出生後不久,她就開始了早教。從4個月大,她就教孩子認字。後來,還教孩子讀《三字經》。上幼兒園前,孩子已認識2000個漢字,且會背《三字經》。2歲時,劉穎開始對孩子進行英語啟蒙教育。
4歲多學彈鋼琴 如今每天練琴已成習慣
除漢字和英語的學習外,劉穎還給孩子報了鋼琴班。
孩子4歲時,她帶孩子到琴房聽別人練琴、玩耍。
耳濡目染,孩子漸漸對鋼琴產生了興趣。半年後,孩子就正式開始了學琴路。與其他孩子一樣,女兒對彈琴的興趣逐漸變淡,練琴成了枯燥的事兒。
在劉穎的堅持和督促下,女兒慢慢上道,變成一周練5次,如今練琴成每天的習慣。
劉穎說,讓孩子學琴,不是為了將來讓她成為演奏家,也不是為獲得別人的讚許,只為了讓她能在音樂中找到樂趣。
如果孩子真的是這方面的人才,以後自會脫穎而出,並不在於家長過早過度地關注。「孩子還小,只要她有了一個開始,那未來的一切,自然而然,不強求。」
五六歲學奧數 購買學習美國的教材
在學習上,劉穎的孩子一直比同齡孩子快出一大截。
孩子5歲時,劉穎就把她送到了一所民辦小學,如今已讀小學二年級。
孩子就讀的這所學校,宣稱培養「天才」,這裡的孩子似乎個個都是「小神童」,認識的單詞漢字比同齡孩子多幾十倍,甚至上百倍。
上小學,劉穎並沒有放鬆,她開始讓孩子學奧數,學美國的教材。
「真是個瘋狂的媽媽,這是要把孩子逼瘋嗎?」認識她的人這樣說。
不過,劉穎有自己的觀點,她認為奧數不是魔鬼,學奧數也不是為了應付考試,接觸奧數是為了培養孩子的思維。如今,孩子已能自己閱讀,可以看英文的動畫片,而同齡孩子漢字還不認識幾個,二十以內的加減法還不一定能做對。
在有些家長看來,每天閱讀、學奧數、學英語、練鋼琴,對6歲多的孩子來說有些殘忍。
劉穎則認為,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節奏,孩子樂於學習,從小養成一個熱愛學習的好習慣無可厚非。
糾結派
半途而廢的早教
獨生子女時代,父母都想傾盡所有給孩子最好的。
起初,郭青也是雄心勃勃,想把孩子培養成「小神童」。為此,她也曾去上過胎教班,給孩子報過早教班。
郭青與劉穎認識,就是在孩子的早教班上。「早教班,就是很多家長帶孩子一起玩,學點兒歌,再大點就是認識點漢字,學單詞。」郭青說,她覺得並沒有什麼特別的,後來也就不再上了。
在郭青看來,孩子的成長有一定的內在規律,比如學走路、學說話,都不是大人能急得來的,「正常孩子最終都能學會走路、說話,只不過有的孩子早,有的孩子晚而已,識字、算數也不是一兩歲孩子該做的事兒。」
「孩子快樂比什麼都重要」
3歲,女兒到了上幼兒園的年齡。
同事給郭青推薦了一個不錯的幼兒園,收費不菲,離家也很遠。
「好壞幼兒園差別很大,好幼兒園出來的孩子,素質明顯高很多,名額來之不易,很多人求之不得。」同事勸她。
郭青一咬牙,給孩子報了名。幼兒園離家有十幾站,公交車上擠不說,遇上堵車,要一個多小時。
每天早上6點多就要把孩子喊起來,平時還好,碰上下雨下雪真是痛苦不堪,尤其是冬天,出門時天還沒亮,回家時天已黑,「一天折騰下來,孩子無精打採。」
「我覺得,孩子快樂比什麼都重要。」郭青說,識字、算術這些都可以到小學再學。
後來,她把孩子轉到了家門口的幼兒園,孩子可以多睡會,少了每天的勞頓奔波,每天放學後還能跟小區裡的孩子玩一會兒。
擔心將來會對孩子不好
如今,孩子到了上小學的年齡。
有天,郭青想就選學校的問題,聽聽劉穎的意見。
劉穎建議她,最好給孩子報個奧數班,英語也得趕緊抓起來。
劉穎說,身邊有些朋友的孩子,幼兒園畢業就接觸奧數了,還有的購買國外的英文教材,在網上上「一對一」的視頻課。
「童年應該是快樂的,我不要求孩子成績出眾,但希望她每天都快快樂樂的。」郭青說,暑假還打算帶孩子出去轉轉、玩玩,上了小學壓力就來了。
有時,郭青也很糾結,她覺得朋友說的也不是沒有道理,畢竟社會是殘酷的,讓孩子多學點東西沒有錯。
有時,郭青也擔心,有一天自己會不會為今天的「放縱」埋單,畢竟現實殘酷,將來升學、考學是要憑成績的。
(文中人物為化名)
(河南商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