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聞網訊(河北日報記者趙紅梅 通訊員李傑)「園裡的韭菜每斤比市場價貴1塊錢左右,還是供不應求。」近日,在定州市張家莊村設施農業園區,丁綠農產品銷售專業合作社理事長張會介紹,他們的菜園實施了綠色栽培技術,韭菜品質較好,客戶搶著買,這全都是依託省農科院專家技術團隊建成的農業創新驛站實現的。
圖為日前衡水市召開的農業創新驛站推進會現場。 河北日報記者趙紅梅攝
張會所說的農業創新驛站,是河北省創建的服務基層農業生產的科技組織,其目的是通過搭建平臺、組建團隊、創新機制、破解瓶頸、打造品牌,服務基層農業生產,著力增強科技對現代農業的支撐能力,讓技術研發有根據地,研究成果更加接地氣,科技人員下得去、待得住、幹得實。
為促進農業創新驛站快速發展,河北省省、市、縣三級都成立了農業創新驛站建設工作領導小組,省級財政籌集資金5600多萬元,撬動市、縣資金7800多萬元,開展農業創新驛站建設。河北省還出臺《關於推進農業創新驛站建設的實施意見》,提出農業創新驛站是以企業(園區、合作社)為主體,圍繞縣域優勢特色產業發展,充分集聚政府、科研院校、企業等多方優勢資源,採取「十個一」模式,即確定一個特色優勢主導產業、籌集一筆專項經費、明確一個企業產業承接平臺、組建一支高層次專家團隊、建設一個科技研發推廣中心、形成一批全產業鏈技術標準和規程、打造一個特色優勢農產品品牌、培育一批農業科技人才、明確一套績效考核目標、探索一套有效運行機制,全面推進農業創新驛站建設。
截至目前,全省共遴選建設了160個產業覆蓋面廣、輻射帶動能力強、增收致富前景好、特色鮮明、具有良好發展潛力的農業創新驛站。創建區域涉及全省11個設區市、辛集、定州市和雄安新區共144個縣(市、區),其中貧困縣建設77個,產業類別涉及8大類36個特色農產品,涉及185家企業,建成區面積超過60多萬畝。
據了解,初具規模的驛站建設為特色優勢農業產業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科技支撐。通過驛站建設,600多個農業新品種、380多項新技術新成果藉助驛站轉化、應用、推廣,帶動了區域特色農業產業的大發展。農業創新驛站還指導所屬區域建設特色農產品優勢區和創建區域公用品牌,幫助貧困縣開展農產品產銷銜接,培養鄉土專家、農技骨幹、青年科技人才3100多名,示範引領800多個農業新型經營主體發展,輻射帶動近10萬農戶增收致富。
【來源:河北新聞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