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這裡是豌豆莢在極客公園的專欄,本文的作者是豌豆莢設計獎團隊提供豌豆莢設計獎是豌豆莢推出的獎項,致力於每周為用戶發現一款優秀應用,更多可點豌豆莢設計獎了解。
豌豆莢設計獎 211 期獲獎者 Zine,是一款方便在手機上做出優雅排版的手機寫作工具。
你可以用它寫一首詩
你可以用它寫一篇遊記
你也可以用它寫一篇書評
Zine 的名字源於 magazine,創始人路意希望它寫出來的文章讓人有讀雜誌的感覺。
「網絡時代的閱讀太不講究了,人們把字僅僅看做是信息。印刷時代不是這樣,排版本身就是一種美。段落、留白、字體、間距,所有這些都體現一種韻律美」,路意說。他希望把紙質印刷的美感在手機上復現,於是便有了 Zine。
Zine 的設計團隊非常推崇日本平面設計師伊達千代的理念。伊達千代的設計講究整體均衡,各個版面元素的組合如果得當,會產生穩定和諧之美。
Zine 能夠得到豌豆莢設計獎,也正是因為他們在字號、字體、間距和色彩四個方面都圍繞「均衡」做了用心的優化。
字號:16 號字體易讀性更強
Zine 正文的默認字號是 16 號,在手機 Retina 屏幕已經普及的情況下,選用稍大的字體用戶讀起來不會太吃力。
Zine 提供的字號最小是 10 號,最大是 32 號。10 號字體是適合給圖片做注釋的最小字體,32 號字可以為文章提供更醒目的標題,再大或再小,在手機屏幕上都不太實用,要麼看不清,要麼一行只有三五個字。
字體:從常規字庫裡選擇字體
從整體的均衡和易用性角度考慮,Zine 提供了 12 種字體。這些字體來自常規的字庫,諸如黑體、楷體、宋體等等,而「造字工房」那種太過藝術性的字體會打破版式的均衡。
間距:用 1.12 倍的文字間距強化整體性
考慮到整體版式的均衡,Zine 在間距方面做了許多打磨。
標題的行高為 1.31em,小於正文的 1.5em ,因為如果標題斷行,需要更緊湊的表現。
另外,正文的段間距是文字的 1.12 倍,比 2 倍間距的普遍做法要小很多。路意這樣做是為了讓寫詩有更好的體驗,太大的段間距會破壞詩句間的整體性。
色彩:低飽和度的顏色保持沉穩
Zine 為文字提供了 12 種顏色,為了使彩色文字不破壞整體的協調,設計團隊調低了所有顏色的飽和度。這樣即使文章中運用了彩色的文字也不至於讓讀者有強烈的衝擊感,能夠保持沉穩安寧的印象。
「排版」的出現,是為了解決一個問題——如何讓文章更利於閱讀。最理想的排版,用日本設計師伊達千代的話來說,就是「讓讀者感覺不到有文字編排的痕跡,不合理的排版會讓讀者精神不集中,不能徹底關注文章本身」,也就是從「份量」和「留白」兩部份達到平衡。
不管是文字、圖片、按鈕或連結,開始編排這些元素的時候,都可以依據它們的面積大小和顏色,量化為「份量」。文字越粗,份量越重,文字越細,份量越輕。所謂好的排版,就是將元素相互搭配,維持頁面上下左右的份量相同,達到平衡的狀態。
正確認識頁面內的元素並將它們有效的分類,是在排版中很重要的一環。有關聯的元素之間的距離要小,而內容不同、不想引起注意的部份,留白要相對的大一些。留白的大小,左右著讀者的視覺感受。面積大的留白,給人奢華和高級感,反之給人熱鬧歡快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