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年
QS世界大學排名
昨日,英國誇誇雷利·西蒙茲諮詢公司(QS)發布「2014-2015年QS世界大學排名」,英美高校依舊佔領十強。該排名前10名分別為麻省理工學院、劍橋大學、帝國理工學院、哈佛大學、牛津大學、倫敦大學學院、史丹福大學、加州理工學院、普林斯頓大學、耶魯大學。其中美國麻省理工學院連續第三年位居榜首。
今年,中國內地共有27所高校進入TOP800榜單,其中7所學校進入前200名,分別為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浙江大學、中國科技大學、南京大學。與2013-2014年該排名相比,南京大學在全世界大學中的排名從第175名前移至第162位。
清華大學第一次以排名47位登頂QS世界大學排名中國內地大學之首,而北京大學則排名57位。其原因部分歸結於清華大學在研究影響指標「單位教職引用率」上的提高,清華大學在此項上升了36位的同時,北京大學下跌了18位。
調查顯示,在研究實力上,中國大學呈現出穩步上升的趨勢。在全球學術聲譽和僱主聲譽中, 清華、北大、復旦、上海交大、浙江大學、南京大學位列中國內地名校第一梯隊,位列全球前180名。並且,20所中國內地大學保持或是提高了其全球僱主聲譽(基於28759全球僱主的調查回復)。包括東南大學、山東大學、北京師範大學、上海大學在內的4所內地高校在全球僱主中的聲譽有非常顯著的提高。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在此項指標中位列全球前20。
據悉,QS世界大學排名(QS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是由英國誇誇雷利·西蒙茲諮詢公司(QS)所發表的年度世界大學排名,包括主要的世界大學綜合排名及學科排名,是世界三大最具影響力的全球性大學排名之一。據媒體報導,QS自2004年以來每年發布世界大學排名,被公認為最具影響力的世界大學排名之一。該公司今年訪問了全球逾6.3萬名學者及2.8萬名僱主,從3000多所大學中列出最高的800多所,並根據院校的學術聲望、僱主聲望、師生比例、教授論文獲引用次數、國際學生和教授人數作評核,當中學術聲望佔比重40%,其餘有5%至20%不等。
英美包攬
前十
排名前十的高等院校均為英美大學,在學術聲譽、教師聲譽、師生比例、國際教師和國際學生比例等方面均得分優異。據了解,科學和技術研究成果的影響力和重要性,是這些名校佔據前列的原因。
麻省理工教師論文被引用次數同比增加14%;帝國理工學院同樣增長14%,排名追平增長11%的劍橋大學,並列第二;哈佛大學增長只有4%,從去年排名第二退居第四;英國牛津大學、倫敦大學學院並列第五。排名前十的其他高校依次為美國史丹福大學、加利福尼亞理工大學、普林斯頓大學和耶魯大學。
前二十名中美國大學最多,達11所,英國大學有6所。美國和英國分別有51所和29所大學進入前200名。
超過北京大學
清華內地最高
亞洲地區排名最高的是新加坡國立大學,第22位;其後為中國香港大學,第28位;日本東京大學和韓國首爾大學並列第31位,日本京都大學列第36位,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中國香港科技大學、中國香港中文大學分列第39、40、46位。
中國內地高校只有3所進入前100名,其中,北京清華大學列第47位,北京大學列第57位,復旦大學列第71位。上海交通大學、浙江大學、中國科技大學、南京大學進入前200名。
中國臺灣地區排名最高的大學是國立臺灣大學,第76位;新竹清華大學名列第167位。
浙大進步迅速
QS同時列出自2009年以來排名上升最快的10所大學,包括浙江大學,今年排名第144位,同比上升21位。浙大2009年時排名第247位。
其餘9所「進步最快」高校分別為麻省理工、韓國成均館大學、瑞士洛桑聯邦工學院、史丹福大學、德國慕尼黑大學、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韓國高麗大學、倫敦大學瑪麗王后學院和瑞士蘇黎世聯邦工學院。
這10所學校中,8所以科學和技術為特色。QS研究主管本·索特說,以理工為重的高等院校是全球創新競爭的焦點。由於來自公共財政的預算撥款可能面臨緊張,高等院校似乎比以往更關注有潛在盈利前景的科學、技術和醫學研究。
倫敦牛校最多
英國倫敦成為「100強」大學最多的城市,共有帝國理工學院、倫敦大學學院、倫敦大學國王學院、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倫敦大學瑪麗皇后學院等5所高校排名進入前100名。QS世界大學排行榜800所上榜高校中,倫敦同樣最多,有18所。
倫敦市長鮑裡斯·詹森發表聲明說:「這些排名鞏固了倫敦作為教育之都的地位。沒有其他地方可以像倫敦那樣聚集那麼多頂尖大學。」
QS自2004年以來每年發布世界大學排名,根據學術同行評議、教師論文被引用次數、國際教師和國際學生比例等6方面指標,對世界上3000所大學進行排名。
港大排名下跌
中國香港共有7所大學上榜,當中3所進入50強,但所有院校排名均下跌。位置最高的中國港大排名下跌2級只列第28位,被今年上升2級、排第22位的新加坡國立大學再度超前,再次失掉「亞洲一哥」的地位。至於科技大學及中文大學的排名亦分別下跌4級及7級,排40位及46位。
曾一度打入全球100強的城市大學,今年退至第108位,令百強港校只剩下三所。理工大學和浸會大學分別排名162及318位,嶺南大學排名介乎601至650位,都不及去年。綜合新華社等媒體報導(記者 劉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