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門穴

2021-02-12 要健康靠自己

液門穴位於手背,第四、五指間,指蹼緣上方赤白肉際凹陷中。

液門穴的準確位置圖

取穴方法

液門穴位於人體的手背部,當第4、5指間,指蹼緣後方赤白肉際處。

微握拳,掌心向下,液門穴位於手背,第四、五指間,指蹼緣上方赤白肉際凹陷中。微握拳取穴。

生理解剖

有來自尺動脈的指背動脈;布有來自尺神經的手背支。

液門穴下為皮膚、皮下筋膜、手背深膜、骨間背側肌。有來自尺動脈的指背動脈。分布著尺神經手背支。手背皮薄,有毛及皮脂腺,富有彈性。該穴皮膚由尺神經的指背神經分布。在皮下筋膜內,手背淺靜脈非常豐富,互相吻合成網狀。手的血液回流是以手背靜脈為主。手背的淺淋巴管與淺靜脈伴行,手掌遠側的淺淋巴管網,經指蹼處也匯入手背的淺淋巴管。在手背,伸指肌腱之間有腱束相連,稱腱聯合。伸指時,使其動作協同而相互牽拉,尤以中、環、小指的腱聯合更為明顯。針由皮膚、皮下筋膜,穿手背深筋,經伸肌腱第三與四根腱之間的腱聯合,達深層尺神經支配的骨間肌。

層次解剖:皮膚→皮下組織→第四與第五指近節指骨基底部之間→第四骨間背側肌和第四蚓狀肌。

布有尺神經的手背支和來自尺動脈的指背動脈。

液門穴的作用

液門穴意義:三焦經經氣在此散熱冷降。

氣血特徵:氣血物質為天部的涼溼水氣及地部的經水。

運行規律:天部之氣大部分冷降為地部水液,小部分吸熱後上行天之天部,地部經水則回流關衝穴。

功能作用:降濁升清、清熱散風、聰耳明目、清頭目,利三焦,通絡止痛。

特異性:液門穴為五輸穴之一,本經之滎穴,五行屬水。附註:三焦經滎穴。

主治疾病

液門穴主要用於外感熱病,頭面五官疾患等:如頭痛、熱病汗不出、瘧疾、耳鳴、耳聾、耳痛、急性結膜炎、急性扁桃體炎、齒齦痛及手背紅腫疼痛等。

液門穴主治頭痛,發熱,目赤,耳鳴,耳聾,咽喉腫痛,指臂攣痛等。

頭面部病症:頭痛、咽喉炎、耳疾、齒銀炎、角膜白斑等。

其他病症:瘧疾、前臂肌痙攣或疼痛,手背痛,頸椎病,肩關節周圍炎,精神疾患等。

穴位配伍

液門穴配魚際穴治喉痛。

液門穴配風池穴、太陽穴、率谷穴治偏頭痛。

液門穴配魚際穴、尺澤穴治扁桃體炎。

液門穴配中渚穴治手背紅腫疼痛。

液門穴配中渚穴、陽池穴,有通經活絡的作用,主治手背痛。

液門穴配魚際穴,有清利咽喉的作用,主治喉痺。

液門穴配外關穴、聽宮穴,有清頭目,利三焦的作用,主治耳鳴,頭痛。

刺灸法

治法:寒則點刺出血或先瀉後補,熱則補之。

針刺法

直刺0.3-0.5寸,局部脹痛,可擴散至手背。

針尖略向上,不斷運針,針感可沿三焦經脈循行向上至肘。

艾灸法

艾炷灸或溫針灸3~5壯,艾條灸5-10分鐘。

嗓子發乾按液門穴

前幾天,我嗓子輕微咽炎,有些發乾。朋友告訴我嗓子發乾可試著按液門穴。我一按,立刻奏效!舌根嗓子似有唾液滲出。效果非常好。因為本來並不嚴重,這一按連藥也沒吃,嗓子的疼痛竟然完全好了。

如果網友們碰到嗓子發乾的毛病時,不妨一試。

液門穴的解析

1、液門。液,液體也,經水也。門,出入的門戶。該穴名意指三焦經經氣在此散熱冷降化為地部經水。本穴物質為關衝穴傳來的涼溼水氣,涼溼水氣至此之後則快速散熱冷卻,冷卻後的水溼歸降地部,故名。

2、三焦經滎穴。滎,極小的水流也。本穴物質為關衝穴傳來的涼溼水氣,至本穴後散熱冷降為地部經水,所生之水量極小,故為三焦經滎穴。

3、本穴屬水。屬水,指本穴氣血物質運行變化表現出的五行屬性。本穴物質為關衝穴傳來的涼溼水氣,在本穴的變化為散熱冷降,表現出水的潤下特徵,故其屬水。

液門穴的意義

液門為經穴名(Yèmén TE2)。出《黃帝內經靈樞·本輸》。《針灸甲乙經》作腋門,《備急千金要方》作掖門。屬手少陽三焦經。液門是手少陽三焦經的滎穴,五行屬水。液即水液,門即門戶,此穴為本經滎穴,屬水,有通調水道之功,猶如水氣出入之門戶,故名液門。

文獻摘要

《針灸甲乙經》:膽眩厥,手臂痛,善驚,忘言,面赤,泣出,液門主之。

《備急千金要方》:主手臂痛。

《醫宗金鑑》:主治咽喉紅腫,牙齦痛,手臂紅腫,耳暴聾,不得眠等證。

⊙版權聲明:視頻源於網絡,如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傳播中醫養生知識,「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 」

交流分享拍打拉筋請加【會飛的鳥】微信號:604681786

需要購買拍拉相關工具可長按識別圖中二維碼即可直達店鋪

也可點擊下面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神門穴
    手少陰之脈挾咽,抵掌後,到小指,故神門穴可治療咽幹、腕痛、指麻。神門穴有鎮靜、安神、寧心、通絡作用,治恐、悸、呆、痴、健忘、狂癇等。神識不清諸症,取本穴以開心氣之鬱結。神門穴為治精神病和心臟病的要穴。循環系統疾病:心悸,心臟肥大,心絞痛;精神神經系統疾病:神經衰弱,癔病,癲癇,精神病,痴呆;五官科系統疾病:舌骨肌麻痺,鼻內膜炎;其它:產後失血,淋巴腺炎,扁桃體炎。穴位配伍神門穴配內關穴、心俞穴治心痛;神門穴配內關穴、三陽交穴治健忘、失眠。
  • 神門穴:補心氣,養氣血!
    神門穴,別名兌中、中都、銳中穴,隸屬於手少陰心經。神,與鬼相對,氣也。門,出入的門戶也。神門穴的名意是指心經體內經脈的氣血物質由此處交於心經體表經脈。因為有地部孔隙與心經的體內經脈相通,氣血物質為心經體內經脈的外傳之氣,其氣性同心經氣血的本性,為人之神氣,故名。
  • 按摩神門穴能防治疾病? 按摩神門穴的5大好處你了解嗎!
    在手腕部位有一個重要的穴位是神門穴,是少陰心經的原穴,具有養心安神以及滋陰降火的功效,能夠輔助治療很多的疾病,比如心痛心急、焦慮、總是睡不著以及失眠等。 按摩神門穴好處都有哪些呢?
  • 神門穴的按揉方法
    今天給大家演示一下神門穴的按揉方法。神門穴是心經上的穴位,顧名思義,是守護心神的門戶,有寧心安神作用。神門穴在手腕上,請看:這個穴位很特殊,如果直接按揉,不太容易按到地方。現在教給大家一個有效的按揉方法。按左手神門穴時,先將左手心朝向臉部,然後向外旋轉到小指對著鼻子,此時穴位才能暴露出來,再將右手拇指按到穴位上,然後左手小指帶動手腕向鼻子方向做上下運動。
  • 神門穴,滋陰降火、養心安神!
    神門穴是於少陰心經的原穴,具有滋陰降火、養心安神的作用,以下10種疾病或症狀,按壓神門穴就能輕鬆搞定。神門穴能調節心臟功能,治療心臟相關疾病如:心痛、心煩、心悸等。按壓神門穴,就能緩解心痛、心悸等症狀。
  • 前列腺炎,就找衝門——衝門穴!
    衝門穴別名慈宮、上慈宮,出自《針灸甲乙經》,是隸屬於屬足太陰脾經的穴位。為足太陰、厥陰之會。衝門穴於人體的腹股溝外側,距恥骨聯合上緣中點3.5寸,當髂外動脈搏動處的外側。中醫認為刺激衝門穴具有健脾化溼、益氣溫陽、理氣解痙的功效。
  • 睡眠不好,神門保——神門穴!
    神門穴是手少陰心經的原穴,穴位出自於《針灸甲乙經》。神,是指心神;門,出入的門戶。穴屬手少陰心經,心藏神,主神明,該穴是心經的俞穴,也是原穴,是神氣出入的門戶。所以刺激神門穴,具有寧心安神、清心調氣、益心通絡的作用。
  • 神門穴——治「心」之要穴!
    在日常保健中,大家可以在工作閒暇時,或者在睡前按摩神門穴,可以起到養心安神的功效。神門穴是手少陰心經的穴位,五行屬土,為心經的原穴。穴位位於人體的手腕部位,取穴時仰掌,於手腕關節手掌側取穴,尺側腕屈肌腱的橈側凹陷處即是本穴。
  • 神門穴是治「心」之要穴
    神門穴的位置:神門穴位於腕部,腕掌側橫紋尺側端,尺側腕屈肌腱的橈側凹陷處。(即:手腕橫紋處,從小指延伸下來,到手掌根部末端的凹陷處。)    「神門穴」。「神」,與鬼相對,氣也。「門」,出入的門戶也。
  • 按摩神門穴的幫你改善常年失眠
    華龍網2017年11月30日15時訊 神門穴有安心寧神的作用,常用於治療失眠多夢、心慌心跳等症狀。如果晚上入睡比較慢,尤其是中老年人,比較困難,可以躺在床上,靜靜地兩手交替按揉神門穴。按揉神門穴可以起到寧心安神的作用。
  • 按摩闌門穴 促進胃腸蠕動緩解便秘
    肚臍上面的闌門穴,就是一個有效的「靶點」。這個穴位於肚臍正上方1.5寸的位置。這裡說的1.5寸要因人而異,具體來說,把自己大拇指之外的其他四指併攏後,一半的寬度就是1.5寸了。在中醫學中,闌門穴是經外奇穴,在解剖位置上是大小腸交會的地方,也是飲食被消化後食糜容易滯留的地方。因此,按壓這個部位,對促進胃腸蠕動,發揮脾胃的升清降濁有很好的作用。
  • 人體自帶「消炎穴」——照海,商丘,丘墟,液門
    手少陽三焦的液門穴—— 人體天然「消炎藥庫」液門穴是手少陽三焦的常用腧穴之一,是一個消炎的藥庫,有緩解治療頭痛、目赤、耳痛、耳聾、耳鳴、咽喉腫痛、發熱等作用,如果我們能善用它,很多疾病能當下見效。液門,顧名思義:液體之門,有降濁升清的作用。液體在人身經絡之中循經而行。
  • 手腕上的特效穴——神門穴,安心神、促睡眠、防治老年痴呆!
    神門穴,顧名思義,是安定心神的門戶。它是心經的原穴,神門穴位於手腕關節的手掌一側,尺側腕屈肌腱的橈側凹陷處。(即:手腕橫紋處,從小指延伸下來,到手掌根部末端的凹陷處。)心為君主,藏神。所以,在中醫當中,說神,指的往往就是心。
  • 一夜安睡找神門——神門穴!
    如果生活當中我們遇到晚上睡不著覺的情況下,可以在睡前試著按摩一下神門穴,很快就有困意襲來,讓你一夜安睡到天亮。神門穴是手少陰心經上的經穴,神,為心神;門,出入之門戶。簡單點說,這裡就是心神出入的門戶,是心經之原穴。所以神門穴最主要的作用,就是安神,是調理心神時經常要用到的穴位之一。
  • 按壓合谷和神門穴可緩解失眠
    小編給大家一個可以幫助安神,緩解失眠的按摩方法:按壓合谷和神門穴。按摩方法:先試試神門穴,取穴方法是仰掌,握緊拳頭,手掌緣靠近小指側,腕橫紋上的凹陷即是穴位,以拇指掐按穴位,能鎮靜安神。合谷穴能行氣止痛、內關穴友寧心安神,理氣鎮痛,紓緩心悸、胸悶及失眠症狀的效果。
  • 調理失眠證需分型 心脾兩虛型每天按摩神門穴
    這時候人們可以每天按摩位於腕橫紋小指側端凹陷處的神門穴,位於掌側腕橫紋上2寸處的內關穴,位於頭頂正中央處的百會穴,位於翳風穴與風池穴連線的中點的安眠穴各3到5分鐘,同時加按第五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處心的俞穴;位於第十一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處的脾俞穴;位於足內踝尖上3寸處的三陰交穴。位於足背第一、第二蹠骨結合部之前的凹陷中的太衝穴;位於腳心偏上的凹陷處的湧泉穴三個穴位。
  • 神門穴配合支正穴——治療心經疾病效果好!
    穴位搭配功效:心經上的疾病,如失眠、胸痛、心煩、氣短、口乾舌燥、手心發熱等病症,都可以用心經的原穴神門穴,搭配小腸經的絡穴支正穴來進行治療。神門穴【穴位歸經】手少陰心經。【經穴用法】按摩法:點按法、揉法、掐法。
  • 旋手腕,防僵硬,可刺激心經的神門穴,肺經的太淵穴等重要穴位
    4、通過充分旋腕,可刺激心經的神門穴,肺經的太淵穴等重要穴位,在舒筋活血的同時還能保健心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