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蛇數量銳減 印度陸軍痛舍叢林食蛇訓練法

2020-12-22 中國新聞網

  印度陸軍長期以來培養步兵叢林作戰能力時沿襲一項奇特訓練方式,即每名受訓官兵必須在叢林裡捕捉、殺死並食用蛇,以表明自己戰勝恐懼、具備野外求生技能。

  但由於野生蛇數量大幅減少,這一訓練手段如今遭遇前所未有衝擊。一些訓練營不得不取消相應課程,改令受訓人員攜帶巧克力、乾果和堅果作為執行野外任務時的口糧。

  食蛇明心志

  英國《泰晤士報》7日報導,食蛇訓練法是印度步兵受訓過程中一項「光榮傳統」,甚至帶有幾分傳奇色彩。在叢林裡親手抓獲並殺死一條毒性猛烈的蛇、義無反顧地吞下一口蛇肉幾乎成為見證步兵成長的重要「儀式」。

  受訓官兵借捕蛇和食蛇表明自己已戰勝對野外環境的恐懼,即使身邊乾糧不足也能想辦法果腹、進而繼續完成叢林作戰任務。

  這一訓練方法曾得到美國等西方軍隊認同。

  印美2004年一次聯合軍事演習期間,美軍大約100名步兵在印度東北部叢林接受艱苦訓練,向印度步兵學習包括捕蛇、食蛇在內的野外生存技能。

  一名印度教官當時告訴法新社記者:「部隊必須像遊擊隊員一樣吃睡,且像遊擊隊員一樣悄無聲息地發動襲擊。」

  無奈棄舊招

  然而,由於野生蛇數量銳減,印軍食蛇訓練法難以為繼。

  據統計,印度有大約270種蛇,其中超過50種有毒,每年有大約1.1萬人死於蛇傷。儘管尚無關於野生蛇數量的精確統計,但人們普遍相信,過去60年間野生蛇數量大幅減少。

  大片稻田改種棉花等經濟作物這一農業模式轉變危及著蛇類棲息地。眼鏡蛇等珍貴蛇種則成為偷獵者和弄蛇人爭相獵捕的對象。

  面對「供給」減少狀況以及動物保護人士呼籲,印軍只得「忍痛」放棄食蛇訓練法。位於南部卡納塔克邦的步兵突擊隊訓練營不再要求受訓官兵在叢林裡以蛇為口糧,而代之以美味的巧克力、乾果和堅果。

  一名印軍軍官不久前完成一項歷時45天的叢林突擊隊訓練課程。他告訴《泰晤士報》記者:「蛇仍然是『菜單』選項,但學校現在不得不使用人工孵化的蛇,且每個班限量獲得一條,所以每名學員只能咬上一口。蛇肉耐嚼,略似羊肉。」

  反響各不一

  不少受訓官兵樂於告別食蛇「傳統」。陸軍公共信息指揮部S·K·查特吉準將說,他30年前受訓時親手捕捉、殺死和燒烤蛇,但最終未食蛇肉。「當然,掌握野外生存技能相當重要。但巧克力所含熱量更高。」

  不少教官則難掩惋惜和失望。印度「平息叛亂和叢林戰大學」校長B·K·彭瓦爾準將說:「令士兵食用蛇肉能驅逐他內心恐懼,這是整個訓練過程的一部分。它教育士兵,叢林是他的朋友、蛇是他最好的夥伴之一。」

  一些環保人士認為,城市化進程意味著陸軍官兵不再像過去那樣急需掌握與蛇為伴、以蛇為食的技能。

  「人們侵襲(蛇類)自然棲息地是我們當前關注重點,」環境保護組織「印度交通」負責人薩米爾·辛哈說,「隨著國家日益走向城市化,與蛇共處的技能也就逐漸消失。越來越多印度人見到蛇的第一反應是痛下殺手。」(楊舒怡)

相關焦點

  • 臺灣食蛇龜生存的挑戰
    食蛇龜分布在大陸中部、臺灣、琉球群島南部的西表、石垣、宮古等島嶼。在大陸已找不到穩定的野生族群,臺灣難得仍能保留少數的穩定族群,在保育研究上更顯得重要與珍貴。不住在水裡的淡水龜在分類上,食蛇龜多數的近親主要棲息在水域環境中。在原始的文獻中,葛瑞引述史文豪的觀察:在水田旁的水塘裡,常常可看到牠們把頭及背甲露出水面,而且會爬到水邊的石頭上曬太陽。
  • "口味蛇"多為野生蛇 專家:停止舌尖上的殺戮
    長沙「口味蛇」多為野生蛇  專家呼籲,保護野生蛇類,停止「舌尖上的殺戮」  本報8月20日訊(通訊員 左梔子 記者 周月桂)走在長沙街頭,經常可以看見 「口味蛇」、「姜辣蛇」等餐館招牌,林業專家稱,這個季節在市面上出售的蛇大多為野生蛇類。
  • 眼鏡蛇、滑鼠蛇、鱟!最嚴「禁野令」下廣東多地仍賣、吃野生動物
    除了黃喉擬水龜,記者還在耙衝市場暗訪發現有的檔口涉嫌非法交易野生動物。「現在只有山雞,如果預訂,可以有竹鼠、蛇。現在不敢擺出來賣,你訂多少,我拿多少貨。」一名身穿黑衣的女檔主說,「過山峰(眼鏡王蛇)大概380元-400元一斤,但得十天八天才能到貨。」蛇——在廣東「最嚴禁野令」下,居然還能售賣?
  • 殺蛇食蛇為生 揭秘中國第一「蛇村」
    殺蛇食蛇為生 揭秘中國第一「蛇村」
  • 嶽陽日均吃蛇2千斤 以姜辣蛇聞名湖南(組圖)
    這場洪水過後,那兒的莊稼總得不到好收成……後來,老農們託人去外地買了一批蛇,放到田裡。說也奇怪,那一年莊稼就獲得了豐收。」  這是一段摘自秦牧《蛇與莊稼》中的文字,說明了在莊稼-鼠-蛇這一食物鏈中,蛇的存在,有力地確保了莊稼的收成。  近日,《法制周報》記者接到嶽陽野生動物保護志願者爆料,稱嶽陽市吃蛇成風,城區日消耗近兩千斤,且多數蛇來自非法經營窩點。
  • 蛇中美蛇盤點 五顏六色大小各異
    這種蛇成年以後一般長到大約6英尺或1.8米長。它們有高度發達的門牙,有可能比任何其他非毒蛇的牙都要大。  2.加州紅邊襪帶蛇  這種蛇會增長到約16英寸(40釐米),以小老鼠和蜥蜴為食。在它的後面有明亮的粉紅色標記,是馬達加斯加最豔麗的蛇之一。
  • 再毒的蛇遇到這幾個動物也是避之不及!
    在野生環境自由生存的刺蝟會為公園、花園、小院清除蟲蛹、老鼠和蛇,而且不用付薪水。尤其是幼蛇,那是刺蝟的最愛。巨蜥常以強有力的尾巴做武器抽打蛇巨蜥是巨蜥科巨蜥屬的一種動物,包括所有蜥蜴中最重的科莫多龍及最長的薩氏巨蜥。巨蜥體長一般為60~90釐米,最大的可達2~3米,它是是中國蜥蜴類中體形最大的種類,也是世界上較大的蜥蜴類之一。
  • 挖地基 挖出一條白頭怪蛇 疑似國內罕見劇毒蛇「白頭蝰」
    昨日,修文縣小箐鄉巖鷹山一養殖戶在擴建石蛙養殖基地時,發現一條外形恐怖的蛇,不知道是什麼品種。這名養殖戶名叫徐國權,是當地一個石蛙養殖場的負責人。據徐國權介紹,他現在正在擴建石蛙養殖基地,當時請一名挖掘機師傅在實施挖掘土石方作業,挖掘機掘地一刨,旁邊的人就發現被刨松的泥石縫裡有一條蛇在往外逃。「這條蛇頭呈三角形,而且還是白色的,長相奇特,很恐怖!」
  • 湖南人請注意:口味蛇、姜辣蛇,都不能吃了!
    《決定》出臺:全面禁食野生動物制度確立2月24號,全國人大常委會表決通過了《全國人大常委會關於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的決定》。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對濫食野生動物的突出問題以及對公共衛生安全構成的巨大隱患,社會各界廣泛關注。現行的野生動物保護法關于禁食的法律規範,僅限於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和沒有合法來源、未經檢疫合格的其他保護類野生動物。
  • 印度格紋蛇被人施虐,頭頂竟被套上保險套,呼吸都困難
    據《今日印度》1月5日報導,近日,在孟買人們發現了一條悲慘的蛇,它被人施虐,頭上被人惡作劇般的套上保險套,迷失方向,呼吸困難。 據悉,這條「格紋蛇」目前被送到了獸醫處進行救治,幸運得是它遇到了好心人!
  • 澳洲母牛開始吃蛇,難道當地沒有植物了?食草動物為何改變習性?
    食草動物改吃肉?澳洲母牛嘴裡叼著一隻蛇,這意味著什麼?動物界內的生物分工不同,導致它們的生活習性不同,比如一些食肉動物,它們註定和植物沒有關係,食草動物不可能輕易吃肉。前段時間,一名工程師竟然意外發現澳洲的母牛竟然吃蛇,這是他從來沒有見到的一面,母牛好像特別享受吃蛇,究竟是什麼原因讓食草動物開始吃蛇呢?母牛吃蛇這位工程師將這張照片上傳到網絡上,引起了很多人的注意,根據照片我們知道了母牛吃的蛇叫沙蟒,雖然是一條無毒的蛇,可是為何會出現在母牛的嘴裡呢?
  • 紫金山有蛇雕疑似「食物中毒」 目前恢復情況良好
    2018-11-13 10:53圖文來源:金陵晚報2018年11月5日上午,鐘山風景區工作人員在明孝陵景區巡查時,發現林地有一隻野生鳥類情況異常,不能行走和飛翔,疑似受傷,求助後專家發現,這居然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蛇雕
  • 如果遇到了蛇怎麼辦,打蛇,蛇真的會記仇報復人嗎?
    蛇在地球上是分布非常廣泛的生物種群,並且是除南北極以外的所有地區都能夠看到它們的足跡,當然蛇的種類也很多。按照收錄數據來看,全世界有蛇3425種,隨著時間推移,生態系統的演變,蛇的種群數量肯定會更加的大,當然主要還是生物多樣性上可能較多一些,而整體的數量並不會太多,蛇跟大多數生物種群一樣,受到外界影響較大,所以也會變少很多。
  • 關於蛇的十部經典影片盤點
    蛇,一直被人類看作是有靈性的動物,不斷地出現在各種傳說中。今天,我們就來盤點一下與蛇有關的十部經典影片。1、《欲蛇》印度電影《欲蛇》拍於2010年,影片開拍之始就引來了影迷的關注。《欲蛇》從海報到劇照甚至是影片的片名都足夠吸引大家的眼球,不同於純粹的人蛇大戰類的恐怖片《欲蛇》將人與蛇巧妙結合,這的確讓人充滿期待。
  • 合金裝備3:食蛇者
    《合金裝備》電影導演Jordan Vogt-Roberts通過自己的個人推特發布消息,他認為電影《黑寡婦》中的白色服裝以及不少打鬥橋段都是借鑑2004年發售的PS2遊戲《合金裝備3:食蛇者》。 Jordan Vogt-Roberts連續發布了多條信息,包含多張《黑寡婦》電影預告片與PS2遊戲《合金裝備3:食蛇者》截圖的對比。
  • 我藥食同源,我是烏梢蛇
    大家好,我是烏梢蛇。一提到蛇,相信大家心裡多多少少會有點害怕,畢竟在大家的印象中,我們蛇類都不是那麼的友好,特別是嘴巴裡那兩顆鋒利的牙齒和毒液,都是我們令人聞風喪膽的武器。但是大家可以不用怕我,因為我是藥食同源蛇類中唯一一個沒有毒性,又有藥用的蛇!聽到這裡是不是放心多了呢。除了烏梢蛇這個名字,我還有別的叫法:烏蛇、烏花蛇、劍脊蛇、黑風蛇、黃風蛇、劍脊烏梢蛇。但是烏梢蛇是大家都習慣叫我的一個名字,我也很適應這個名字。大家可能對我的真實外貌不太熟悉,畢竟,除了被用來泡酒外,大家常常見到我的時候我已經是幹的了。
  • 全世界第一條五頭蛇,被印度人擒獲!網友:印度人民又開掛了
    就比如印度這個神奇的國度,總是出現很多奇怪的事情,並且很多奇怪的東西也跟著出現。前幾年網上突然很火的「印度五頭蛇」相信很多人都有聽說過,這對於我們來說是聞所未聞的,但對於蛇總是感到恐懼,一個頭就夠害怕了,這下還出現了五個頭。原本以為是假新聞,但是一聽是出現在印度,筆者就信了。
  • 女子與蛇共處相依相伴,發現蛇不吃食時,醫生說是想吃了她!
    近日,有一位年輕的女子稱,自己養的蛇,朝昔相處,相依相伴,有一天她發現蛇不吃食了,得知原因,竟然是蛇想吃了她!真是讓人害怕,一起來看吧!據媒體報導,23歲的一位日本女子養一條蟒蛇做寵物十多年了,一起吃住一起在睡,她把蛇當自己的親生寶寶一樣,白天晚上都在一起!
  • 遊蛇科(黃頷蛇科)紫沙蛇屬 花條蛇屬 砂警蛇屬
    遊蛇科(黃頷蛇科)紫沙蛇屬2種小型蛇。分布於東南亞,包括印尼群島和菲律賓列島在內。棲居森林。食蜥蜴和青蛙。卵胎生。附註:此夜行性蛇種有三角形的長頭部 大眼睛和垂直的瞳孔,形似蝮蛇。以上4張為 Psammodynastes pulverulentus 茶斑蛇(紫沙蛇)花條蛇屬34種(3種無法找到圖片)小型到中等大型,身體細長。
  • 亞馬遜雨林最奇葩的「蛇」,因外形酷似男性生殖器,被稱為陰莖蛇
    亞馬遜叢林裡布滿了各種奇珍異獸,甚至還有很多動物至今還未被人類發現。陰莖蛇的真面目陰莖蛇雖然外形長的有點像蛇,但卻不是真正意義上的蛇。它還有一個名字叫艾氏閉管螈. 伊氏真蚓,是屬蚓螈目真蚓科(真蚓又名無足類,是原始的兩棲類動物)的一個物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