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李正修,國民黨智庫副研究員,在臺灣的《中國時報》上發表了一篇文章,稱美國大選的結果已經很明朗,在美國政府即將進行換屆的敏感時期,美國環保署長突然要到臺灣(地區)進行「訪問」,聲稱此行的目的是為了推動臺灣(地區)和美國在海洋保護方面的合作。
李正修認為,川普政府的這一舉動,很明顯地表示出了對美國大選的獲勝者拜登的不尊重。臺灣島內的「在野黨」認為,美國環保署長「訪臺」是為了配合蔡英文在臺灣島內的政治宣傳,就連美國的知名媒體《紐約時報》都認為美國環保署長此次的「臺灣之行」完全就是在浪費納稅人的錢。而據最新報導,環保署長又取消了這一行程。
蔡英文的辯解
蔡英文辯解稱,這是「臺美」深厚友誼的有力證明,稱相信換屆以後的美國政府會在「臺美」現有的良好基礎上,繼續加深臺灣(地區)和美國在各個領域內的合作。臺灣民眾卻對此嗤之以鼻,因為在蔡英文執掌臺灣政壇的這段時間裡,實在是承諾了太多的「空頭支票」。
出於同樣的理由以及對未來的期待,「臺美經濟繁榮夥伴對話」一結束,臺灣(地區)和美國就籤署了一份所謂的「備忘錄」。這份「備忘錄」將會作為推動高層官員之間進行對話的基礎,並且臺灣(地區)和美國都表示出了在供應鏈、安全健康、網絡淨化等領域的合作意願。
雖然說這個計劃的期限只有五年時間,然而卻可能橫跨了拜登一整個任期,拜登「上任」美國總統以後會不會有相同的意願還是一個未知數,蔡英文還不能高興得太早。
蔡英文的嚴重失職
臺灣最期盼的就是加入以美國為主導的TIFA、FTA,然而談判一直拖延到現在都沒任何進展。蔡英文為了能夠進行談判,甚至以臺灣民眾的健康為代價,開放了美國廋肉精豬肉的進口。
即便如此,蔡英文仍舊連談判桌都沒上,這是蔡英文的嚴重失職。並且事實已經證明了蔡英文「新南向政策」的失敗,在臺灣經濟越發依賴大陸的情況下,蔡英文若是堅持「反中謀獨」,拒絕兩岸對話,只會將臺灣推入火坑。
蔡英文應該要清楚認識到,雖然世界上很多國家和地區都將中國大陸視為強大的競爭對手,然而從來沒有和中國大陸停止過對話和接觸。兩岸關係若是一直這樣僵持下去,臺灣很難走出當前的困境。
更重要的是,一旦拜登上臺,那麼中美之間的關係就會產生新的走向,這對臺海局勢也會產生非常大的影響,蔡英文若是繼續拒絕對話,將會自食惡果。
文丨常樂 校丨竹染
免責聲明:本文由《看見港澳臺》原創創作,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告知。
部分消息來源:臺海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