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果山點石成「仙」

2020-12-19 青島晚報電子報
百果山點石成「仙」
青島全搜索電子報   2014.04.23 星期三

    □青島日報/青報網記者 張 華
    七仙女俯身撒下的七彩花瓣融進了百果山,使得天地在此交融、日月在此迴轉……
    隨著時間的流轉,掌管春夏秋冬的四神——春神句芒、夏神祝融、秋神蓐收和冬神玄冥,又一次來到人間開始了四季的更替……
    不知不覺,四季的種子從空中灑落,與七彩花瓣融為一體……在春夏秋冬的風霜雨雪潤澤和滋養中,七條彩帶所化成的花瓣鋪滿了這一片美麗而又神奇的土地。大地在這裡絢爛,四季在這裡停駐……
    4月25日,七仙女花播百果山的傳奇故事將拉開大幕,一場歷時半年的園藝盛會也將在此登場。
    這是繼奧帆賽後,青島舉辦的規模最大的一次世界性活動。與2008年海上競技演繹的藍色豪情不同,這一次,世園會的主會場設在位於主城北部的百果山上,在241公頃的山地間薈萃古今中外造園藝術,在海濱城的藍色基調上譜寫綠色的華章。
    作為展示這座城市生態建設的窗口,這裡以「讓生活走進自然」為主題,讓一片處在城市邊緣且已「傷痕」累累的荒山,演繹出人與自然詩意棲居的現實版,而且,有望成為青島縮小南北差距的重要支點!
選址山地
    熟悉百果山的李滄人,依稀記得4年多前,這裡是一片荒山:
    從李村商圈向東出發,東拐西轉,穿過30餘平方公裡的大小村落繼續北進,即是一片連綿的山脈,畢家上流、楊家上流、南王家數百低矮的民房「窩」在山中,養豬、養羊的隨意建房蓋屋,數家農家宴也粗放散落於山中……
    「山中青松蒼翠,可惜的是,不時有裝載石頭的貨車從山中奔出,車過塵起,留下的是大大小小的採石坑,破壞了蒼翠的景致……」部分喜歡訪古探幽的攝影家回憶起百果山這樣形容說,「百果山應該變身為生態休閒公園,否則,真是可惜了它的自然稟賦!」
    2009年9月,這份期待終於變成現實。從西班牙薩拉哥薩傳來喜訊:青島贏得2014世園會的承辦權。
    同時傳出的還有一條消息:世園會選址百果山。這讓青島人開始集體注目這座位於主城北部、鮮為人知和光顧的荒山。
    百果山緣何勝出?「山地造園,這是一個關鍵因素。」曾經參與世園會申辦過程的工作人員介紹說。
    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韓炳越參與了世園會的規劃,他這樣評價青島的選址:「世園會選址百果山確實是一次最佳的選擇。從專業角度講,山水結合是造園佳境,而且,展園用地範圍的坡度比較平坦,北部山林區又可做背景山林。從園藝專業角度,背山向陽可以形成良好的氣候條件,利於各種植物花卉生長。」
    但是,「山地造園」操作起來並非易事。2010年8月,在青島世園會高層專家座談會上,9位國內外規劃大師的觀點不謀而合:山地造園,有特色,也是挑戰!
    曾參與日本愛知世博會策劃的景觀規劃師堀川朗彥在接受記者採訪時同樣是這種轉折語氣:「考慮到展後容易改為公園或住宅等,世園會通常選擇平地建園。青島園址有120米的高低落差,對設計者而言,將是一次對智慧和想像力的考驗,挑戰與趣味共存。」
    而在青島,選址百果山另有深意。縮小南北差距、城鄉差距已是統籌發展的當務之急,在北部承辦一屆世園會正逢其時:通過這一支撐載體,加速改變制約地區發展的環境條件,縮小南北差距。
神話創意
    2009年12月,青島邀請來自建築、規劃、旅遊、景觀、交通等方面的國內外知名專家組成評審委員會,從全球43個應徵團隊中確定了5個優秀設計團隊入圍。
    此次全球規劃設計方案徵集勾勒出這片山地的基礎藍圖,但是,能否出奇制勝關鍵要看總規劃師的創意。
    曾「出戰」過上海世博會的吳志強應邀擔任青島世園會總規劃師。
    「我第一次登上百果山俯瞰全景,百果山的詩意之名和山水意境令我創作靈感迸發……」吳志強此後仔細研究百果山的地形地貌及其周邊整個山水格局,關於七仙女「約會」百果山的創意漸行漸近。
    世園會在百果山圈定的園區總面積為241公頃,分為主題區(164公頃)、體驗區(77公頃)。吳志強用一個浪漫的中國古典神話故事——七仙女下凡,將園區總體規劃創意為:天女散花、天水地池、七彩飄帶、四季永駐。
    「七仙女在百果山駐足,飄灑下鮮花和七彩飄帶,將整個園區劃分為赤、橙、黃、綠、青、藍、紫七個片區,並在設計上與中國傳統文化中『日、金、木、水、火、土、月』相對應,同時,在園區運營期間還將對應每周七天的主題日活動。此外,『七彩飄帶』還具有交通導向標示和遮陽、避雨、裝飾等功能……」2011年,吳志強在國際生產者協會(AIPH)年會上的這番闡釋贏得陣陣掌聲。
    當然,規劃的具體推進遠非神話講述那般輕盈。「青島世園會相對於國內舉辦的同類展會而言,面積並不算大,而且設在山地,可承載遊客的面積就更小了,道路也會有更多更大的坡度。這對未來的人流參觀引導、疏散帶來較大的挑戰。」吳志強肯定了設計團隊「多展園布局」的對策,「每個主題園可以創造出亮點以引導人流,比如將4D影院放到園區最西北角就是出於此原因。」
    由此,一片荒山的「化蝶」,在規劃設計師的勾勒下躍然眼前——
    園區總體規劃結構為:兩軸十二園。「兩軸」分別為南北向的「鮮花大道軸」(花軸)和東西向的 「林蔭大道軸」(樹軸);「十二園」為主題區的中華園、花藝園、草綱園、童夢園、科學園、綠業園、國際園七個片區,體驗區的茶香園、農藝園、花卉園、百花園、山地園五個片區,並將園區內兩個水庫分別命名為天水、地池,寓意溝通天地互動、萌生園藝精華。
基建「破」難
    園區施工,幾乎是從「零」開始。「百果山是一個原生態的山地。」一直跟進園區規劃建設的青島世園執委會規劃設計部副部長展二鵬首次踏進百果山給出這樣的評價,「可以說,這裡的基礎設施就像一張白紙。」
    然而,這張「白紙」南北有著120米的落差,而且,這裡的原有植被基礎不錯。來自市林業局的孫大慶等一班人在百果山「安營」進行植物普查,得出的結論是:植被基礎條件不錯,園區原有植物168種,其中,可食、觀果類植物有123種——百果山名副其實!
    2010年,國際生產者協會時任主席法博在親自勘察百果山地形後,就提出他的問題:「如何保護這裡的生物多樣性?」
    這也是青島一直堅守的「準則」:將山上原有三平方公裡的山林區全部保護下來,並且要豐富植被的景觀,對比較凸的裸巖進行生態恢復,形成良好的自然生態群。
    建園且不破壞原有生態,而且工期短——這不亞於「蜀道之難」。
    負責市政設施建設的青島市政集團進場後發現:現場遠比想像得要難。
    根據規劃,汙水、電力、燃氣、熱力等7種管線要全部一次性下地。在山區施工作業,土石爆破量大、難度也大,由於山石風化、裸露,保證施工安全是第一難題,尤其是在園區北區實施道路管線作業,溝槽開挖全部需要施行爆破;園區南區位於李村河發源地,地質情況相對來說比較複雜,原有河道形成衝擊堆且多淤泥,為道路及管線施工帶來挑戰……施工人員說,「更重要的是,需要時刻注意不破壞原有的生態體系。」
    青島世園執委會秘書長李奉利講述了交通規劃為原有樹木「讓路」的故事。原來,根據苗木、地形的普查情況,又綜合考慮山地園區、遊客疏散、無障礙設施等多方面因素,規劃設計中的6條道路重新調整了線型、線位,減少遷移黑松、水杉及杜仲等樹木約3000棵,減少填挖土石方工程量約60萬立方米。
    現在,遊客進入園區會發現:一條路被綠化帶分成兩側,均是單行道,但是,兩邊的地勢卻不同。「這種設計可減少對山體的破壞和施工量。」展二鵬解釋說,「在道路設計上,慣常直接拓寬的做法會造成大面積填挖,如果將對向行駛的車道脫開,設置在不同的標高上,可以減少大量填挖土方量,又可就地塑造獨特的立體道路景觀。」
    就地造景,柳暗花明——此類智慧施工在園區內隨處可見。
生態「療傷」
    百果山上建園也是為其「療傷」的一個過程。
    在百果山及周邊山體上,採石、洗砂等非法行為曾令其遭遇「傷害」,留下了大大小小多個廢棄採石坑。如今,這些「傷疤」已經完全修復。
    在科學園附近,世園會技術人員指著一處已「鑽」出綠草的山坡告訴記者,「過去,這個山坡的山石裸露,『披』上一層混凝土後,上面就能生草長樹。」
    「技術人員說的是世園會採用的生態恢復技術——植生混凝土、生物堆袋、高次團粒技術。」青島世園執委會副秘書長李志鵬介紹說,山體護坡種植草皮容易水土流失,覆蓋上混凝土水泥又顯得光禿禿,這種「生態療傷法」攻克了這些難題,坡度不陡的使用生物堆袋技術,較陡的且有風化裂隙的就用高次團粒技術進行噴薄,幾乎接近90度的風化巖壁則採用植生混凝土技術,實現了綠化和鞏固護坡「和諧共存」的效果。
    據統計,此類關愛自然、善待自然、保護自然的低碳環保措施在園區有110項——49項新技術、11項新工藝、32項新材料、8項新設備等。
    而且不少生態技術不僅用在園區,而且「拓」到世園會的背景山林。
    目前,位於畢家、戴家、北王、上臧等區域的二十多處採石坑恢復植被,世園會周邊43處渣土堆全部完成綠化,可視範圍內皆是綠意盎然、萬花錦簇。世園會對外公布的數據顯示,在保留和利用原有植物的基礎上,設計和配置植物共約1700餘種,百果山及周邊已建立起物種多樣的植物群落系統。
持續利用
    經過4年多的精雕細刻,一片園藝勝地已如此美輪美奐地呈現在百果山。
    站在百果山之巔,南區,「五洲聚會、中華團圓」的百個展園濃縮國內外的園藝精華;北區,創意源自月季花瓣的主題館「綻放」在百果山中,樹葉形狀的植物館「舒展」在山腳下;在南區、北區之間,萬花盛開的鮮花大道鋪展在眼前,一條綠蔭覆蓋的「綠軸」橫貫園區,大大小小的展園如大珠小珠般落在鮮花和綠樹編織的錦帶上……
    而這一切皆非184天曇花一現。
    按照市委、市政府「投入在園內、效益在園外」和「立足眼前建世園、著眼長遠建新區」的戰略思路,「後世園」的持續利用是重中之重。
    「世園會要為青島北部增加一處以園林藝術為主題的高端生態旅遊景區,增加了一處新的旅遊目的地和城市大花園,形成『南有八大關、北有百果山』、『南有奧帆中心、北有世園景區』藍綠呼應的旅遊新格局。」李奉利的這番話道出了世園會的「醉翁之意」:要用一個短期時間製造一種戰略性的長期影響。
    2400多噸鋼結構「架」出月季主題館,15000多片三角形「拼」成樹葉植物館,以及位於園區外圍的世園村項目,就是其深謀遠慮的代表作。
    4月11日,佔地約55公頃的世園村正式開村。從其「雙重身份」——世園會期間的服務保障基地、世園生態都市新區率先啟動的商業開發項目——可以看出:總規劃師吳志強縱深青島主城、美麗百姓生活的建言與青島全域統籌、加速北部崛起的舉措在此一拍即合。
    4月25日,青島世園會將拉開大幕,以園區為核心,周邊194平方公裡的世園生態都市新區也將豪邁落筆,寓意青出於藍,北部城區將崛起一片生態青島、美麗青島的安居福地、創意高地和休閒勝地。

-----------------------------------------------------------------------

相關焦點

  • 湖裡故事|百果山
    今仙嶽路北側,SM廣場和禾山路之間,原有一個小山叫百果山。1966年江頭附近衛星照片百果山的位置(圖轉自Amoymap)百果山原名興山,位於舊江頭街西北,海拔高度37.6米。上世紀60年代在其東南的山腳下闢有水庫,截住從薛嶺山和祥店布袋山經三條橋下來的水。水庫不大,呈六邊形,俗稱「六角池」。
  • 青島百果山,3A了!
  • 【遇見李滄·情在街道】百果山森林公園:讓生活與自然和諧相融
    最終才將百果山建設成為現今美麗的森林公園,為李滄區建設宜業宜居宜身宜心的創新型花園式中心城區發揮了積極的作用。今天請跟隨記者走進百果山森林公園,感受這裡生活與自然的和諧之美。值得一提的是已完成的青少年營地,是以20畝老石坑為基礎進行生態恢復改造而成,是典型的國家大力提倡的「未利用地開發」及「石坑礦坑生態恢復」等特色工程。正在策劃中的山洞獵奇項目因其地質特點,有可能成為營地教育的特色板塊;即將對外開放的時光印記非遺小鎮因其特有的活字印刷傳承文化民俗,讓孩子們可以體驗千年前的文明智慧,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
  • 百果山荒野求生!!!
    從撿廢棄垃圾,到製作成筏水上航行,自己動手製造逃生交通工具。百果山中心湖水面面積寬廣、水質清澈岸邊設有航海文化教室、器材室等區域湖內有浮碼頭投入教練橡皮艇、多條OP級帆船岸上模擬器等船艇設備岸上模擬、湖內獨立操作駕駛等項目的學習讓我們一起相聚在這個自然王國探索這個鑲嵌在大自然裡的營地行至水窮處,坐看雲起時和一群會玩的大朋友們一起尋找那份屬於自己的快樂營地費用:288元/人(費用包含:午餐茶歇、保險費、材料費等課程費用)地址:李滄區天水路27號百果山森林公園內
  • 百果山的美學高度
    在網上關於城市的各種評選中,青島幾乎都沒落選過:最具風情的城市、最嚮往的城市、最有幸福感的城市……  這片不淤不凍的藍色港灣,還因2008年奧帆賽的成功舉辦,讓世人看到了它是怎樣在「可持續發展」的道路上,在「藍」與「綠」的天然底色上,書寫可能。  世界園藝博覽會,是青島向綠色與美好致敬的又一次旅程。
  • 魯山縣李信昌:回鄉創業成效顯 「白草坪」成了「百果山」
    「先把老家白草坪建設成一個月月有鮮花、季季有鮮果的『百果山』,進而發展旅遊業,幫助村裡的貧困戶擺脫貧窮面貌,是我在南方打工時就萌發的夢想。」中年男子一邊查看桃樹的結果情況,一邊和記者攀談起來。2013年春節前夕,經過深思熟慮,事業有成的李信昌決定回鄉創業,造福鄉梓。如何把家鄉的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發展旅遊業是最好的途徑。為此,李信昌請來河南省林業廳設計院實地考察,在老家規劃出集休閒、養生、度假、運動為一體的『百果山養生谷』項目。
  • 和寶沃BX7一起感受百果山的冬日暖陽
    今天我們自駕的目的地是坐落於青島市李滄區的百果山森林公園。這個名字相信很多青島人都會感到陌生,提起李滄東部,赫赫有名的世園會大家耳熟能詳,然而百果山森林公園才是那種所謂名氣不大、景色不俗的地方。從市區駕駛寶沃BX7一路向北,穿越金水路、世園大道等主要幹道,李滄東部路寬人少,寶沃BX7在寬闊的公路上2.0T發動機的動力爆發還是可圈可點的,這臺發動機最大功率165kW,最大扭距300Nm,動力水平同級領先。6AT變速箱換擋邏輯聰明,能夠很好地領會駕駛者的意圖。另外寶沃BX7的智能全時四驅系統可以根據行車狀態進行實時動態調整,這對於我們一會形式的山路大有益處。
  • 【暢遊李滄之百果山休閒旅遊區】
  • 山東:青島百果山森林公園晉級3A景區
    百果山森林公園是青島世園會園區所在地,近年來,當地居民藉助籌辦世園會的機遇和世園會的品牌效應,積極保護生態環境,大力發展旅遊、養老養生、健身休閒等新興產業,實現了從「硬山薄地」到美麗村鎮的完美轉變。登山健身賞世園美景百果山森林公園屬於嶗山餘脈,位於李滄區東部,東臨濱海大道、西與青銀高速公路相接。
  • 百果山又有新收穫啦!
    五月的百果山格外的絢麗與浪漫。
  • 百果山森林公園獲批國家3A景區 打造李滄"後花園"
    隨著2014青島世界園藝博覽會的舉辦,舉辦地李滄區百果山森林公園隨之成為眾人矚目的景點。青島百果山森林公園位於青島市李滄區東部, 東臨濱海大道,西與青銀高速相接,百果山是海上第一名山嶗山餘脈。山上野生動植物品種繁多且原生態程度保護完好,是一處不可多得的登山健身、露營休閒的好去處。
  • 青島百果山生態旅遊區上榜
    本報訊記者自市旅遊局獲悉,國家旅遊局近日公示了35家「2015年國家生態旅遊示範區」名單,青島百果山生態旅遊區榜上有名,成為我省唯一上榜生態旅遊示範區。青島百果山生態旅遊區地處嶗山餘脈的百果山森林公園,屬於暖溫帶落葉闊葉林區域,是2014青島世界園藝博覽會的延伸,佔地面積為196公頃。景區植物資源豐富、特色鮮明、景色宜人,是開展生態旅遊的理想之地。目前,景區現有植物約1300種,其中園區植物531種,植物館植物758種,另有野生動物近200種。建設綠地系統168.7公頃,綠化覆蓋率達到70%。
  • 百果山◎成果 | 山西師範大學美術系師生百果山培訓創作作品欣賞
    2017年6月4日--11日,來自山西師範大學現代文理學院美術系近60名藝術學子組成的採風團在師大教授、全國著名畫家王瑩先生的帶領下蒞臨青島百果山寫生創作基地。入住基地期間,師生們開展了多個主題的人物畫寫生學習、並進行了山水、花鳥、人物、書法等多個科目的國畫及相關技能訓練,同時,學子們還深入百果山及青島各主要景點進行採風,開闊眼界,增長見識,為日後開展創作積累多方面的素材。一周以來,在基地的全方位學習與生活保障下,學子們精研筆墨,提升技藝,完成了相當數量的訓練科目,產生了一大批主題不同,風格各異的藝術習作。
  • 高清:百果山房車旅館迎客 設施齊全美景無敵
    高清:百果山房車旅館迎客 設施齊全風景無敵    近日有細心網友發現,百果山裡一塊空地上突然聚集了十多輛房車。據了解,這是一家房車旅館,目前已低調迎客。    藍天、白雲,翠綠色的山谷,初夏的百果山景色怡人。記者在現場看到,十幾節房車車廂聚集在一處蔬菜基地,「小洋房」的外形時尚又美觀。據附近的工作人員講,這些房車對外出租,既可以在這裡住,也可以用拖車拉到別處,有想買的也可以出售。透過窗戶可以看到,房車裡設施齊全,廚衛、電視、雙人床、沙發、餐桌一應俱全,條件可以和酒店式公寓媲美。
  • 心上國際教育百果山營地「六月巨獻」——「百果山森林定向尋寶」
    不要想太多,現在只要放輕鬆~心上國際營地最專業的教官和老師給夥伴們發起了一份邀請函,來這裡參加百果山森林定向尋寶吧!「V.V CAMP」自有營地位於百果山森林公園,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2014年青島世界園藝博覽會舉辦地,保留了大量原始的地質地貌,堪稱青島四區內森林面積之最,百果之鄉,物種豐富。是青島市李滄區教育和體育局批准的青島市首批中小學生研學實踐基地。
  • 李滄百果山一年發現三百多種果實 名副其實(圖)
    百果山這個名字,雖然從青島最早的史料《即墨縣誌》上就開始出現,可是一直沒有人能考證清楚它為何叫百果山。而如今的一項野生植物調查揭開了百果山名字的謎團。根據調查結果,專家們也為世園會提供了1份後期可以挖掘利用的「食用觀果植物庫」,讓百果山變成名副其實的「百果山」。 記者 田璐  【調查】  野果植物調查和獾偶遇  「其實,作為世園會的所在地,我們對百果山名字的來歷也充滿了好奇,也覺得應該調查清楚。
  • 百果山森林公園:防疫防火 雙管齊下
    大眾網·海報新聞青島5月19日訊(記者 黃煜婷)自4月恢復開放後,百果山森林公園景區內無動力樂園—  百果山森林公園不僅在客流量上嚴格把控,對於入園時間也有著明確地規定,「五一」小長假期間上午10:30至下午14:00禁止一切社會車輛及人員進入。同時鑑於春天山火頻發,公園在做好防疫工作之餘亦加強森林防火工作,明令禁止所有遊客攜帶火種上山,嚴禁吸菸。
  • 青島百果山寫生基地舉辦水墨名家畫展
    □呂光亮 報導  本報青島訊 11月1日,「百果山雅集」當代中青年水墨名家邀請展在青島百果山民族風情寫生創作基地舉辦,成為基地運營以來舉辦的最具影響力活動。  青島百果山民族風情寫生創作基地是國內首家以民族風情人物畫為主打的寫生創作基地。
  • 南屋石社區擬投資5000萬元 打造青島"後花園"
      半島都市報12月7日訊(記者 馬正拓) 隨著2014年青島世園會會期的臨近,百果山園區周邊的環境整治正在緊張進行,坐落於百果山背面的城陽區夏莊街道南屋石社區也藉機整治荒山面貌。藉助世園會舉辦給周邊帶來的巨大人氣,該社區計劃自籌資金5000萬元,為青島市區居民打造一處遊山玩水的「後花園」,從而帶動全社區居民共同致富。
  • 萬寧海墾·百果山共享農莊項目開工
    萬寧海墾·百果山共享農莊項目開工  海南日報萬城6月27日電 (記者袁宇 特約記者卓琳植)今天上午,萬寧海墾·百果山共享農莊項目舉行開工奠基儀式,項目一期預計於10月底投入試運營。  海墾·百果山共享農莊項目規劃佔地約3423畝,位於萬寧市長豐鎮牛漏墟的東新農場公司內,擬分3期建設,包括休閒養生園、農業種植加工區,農業生產示範基地、果園觀光旅遊基地、美麗鄉村基地等。項目建成運營後,預計可實現年營業收入1.5億元,帶動周邊4000多戶、1.7萬人就業,產生良好的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