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報快訊(記者吳為)9月27日,北京市人社局面向密雲區高嶺鎮農村勞動力,率先啟動城市服務類崗位安置農村地區勞動力就業、促進農民增收試點。按照試點政策,就業者除了獲得工資收入外,每人每月還可獲得崗位補貼2500元。
這是北京市人社局首次在全市開展新政試點工作,海澱區、密雲區人社局共同組織海澱區環衛中心,拿出50個環衛崗位用於安排密雲區高嶺鎮勞動力,並將崗位送到農村勞動力家門口,現場進行面試和實操考核。試點工作將在延慶、密雲兩個生態涵養區展開,今年年底前,預計將促進1千名左右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
北京市人社局相關部門負責人介紹,北京市加大了生態涵養地區的整治工作,進一步鞏固了本市的水源保護,提升生態質量,但對於水源保護地區的產業帶來較多影響和限制,導致農村地區勞動力無業可就,生活來源上出現了問題,甚至導致貧困。
「將農民增收壓力較大、增收緩慢的密雲和延慶兩個區作為試點區,從多個城市服務類崗位中遴選出了公交乘務管理、軌道交通安檢、環衛作業三類崗位,安排從試點區招用農村地區勞動力就業,促進農民增收。」這位負責人介紹。
新政試點將通過幫助農村地區勞動力就業增加農村勞動力工資性收入。據介紹,北京市當前的最低工資標準為每人每月2000元,按照試點政策,每人每月還可獲得崗位補貼2500元,這樣,每個享受政策的農村勞動力最低收入可達到4500元,如果一個家庭有兩人在這三類崗位工作,年收入至少可達10.8萬元,實現較大幅度的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