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石板、馬頭牆
老城南、舊時光
作為曾經商賈雲集、人文薈萃的城南中心,
老門東堪稱城南的核心地帶。
走進老門東,一副楹聯呈現眼前。
「市井裡巷盡染六朝煙水氣,
布衣將相共寫千古大文章」,
曾經的城市輝煌和歷史縱深感呼之欲出。
年前雪洋洋灑灑下了好幾天,
天氣寒冷,雪還未融化。
潔白的雪落在青磚黛瓦間,
勾勒出老建築的韻致線條,
讓老門東多了份牽動人心的景色!
穿過「老門東」牌坊,
就走進了老城南傳統民居生活,
一條條老街巷讓人感受老城南風貌。
粉牆黛瓦、民俗街巷,見證了古城的民風淳厚。
改造中的破敗民居和斷壁殘垣,
經歷了曾經繁華喧囂的市井生活。
隨處可見的雕塑,
各種形態,
點滴還原著原汁原味的老城氣息,
也向世人展示了老城人民古樸的生活,
讓人看了不禁會勾起兒時的一些記憶。
抽陀螺
▽
箍木桶
▽
餵糖芋苗
▽
放鞭炮
▽
下象棋
▽
寄信小女孩
▽
踢毽子
▽
在城市喧囂中漸漸退去的民間手藝,
吹糖人,畫糖人,是兩種不一樣的東西。
不論是哪一種的小時零嘴,
都是陪伴許多人成長的童年回憶。
在老門東得到傳承。
買上一根,
完全可以作為藝術品。
幾下就能出來一個精緻的圖案,
吹糖人那神奇的製作,
總是能吸引小夥伴們的駐足,
老門東的吹糖人花車,
每天都能逗樂不少小朋友~
一樣的還有捏麵人,
五顏六色的彩泥在他們手上,
變成奧特曼、豬八戒、孫悟空等卡通人物,
紅紅綠綠的小面人色彩明快,
逼真傳神,姿態逗人。
在老門東發現這樣的手藝人,
著實讓人驚喜一番。
據說這裡當年不僅是市井布衣的熱鬧場所,
更是世家大族聚居之地,
富可敵國的沈萬三,
九十九間半的主人蔣百萬,
歷史上唯一的女狀元傅善祥等人都在這裡居住過。
德雲社
郭大爺賺錢一點都不手軟
1995年創建的德雲社,
在2013年將德雲社搬進老門東。
從此這裡夜夜熱鬧非凡,
說不定哪天郭大爺就親自來了。
以「讓相聲回歸劇場」,
做「真正的相聲」為要旨,
德雲社每天在老門東用犯扯的方言,
為觀眾演繹各種風格流派的相聲。
先鋒書店
大地上的異鄉者——先鋒書店,
被美國CNN贊為「中國最美的書店」,
在南京人心中的地位無需多言,
也是文藝青年聚集地。
在歷史之根,文化之魂盤踞的,
最南京之地老門東,
先鋒書店又將遇見駿惠書屋。
三進式的房屋樣式,
一磚一瓦,一雕花一古木,
都來自過去的時光。
完整的徽派建築格局和繁複精美的雕花,
讓它成為南京最好的雕樓代表。
推門而入,滿牆都是書架,
從一樓矗立到二樓。
來到這裡,就像是到了書的博物館。
還有各種有趣的文創,高大上的陶器,
很有先鋒味道的帽子和手拎包~
還有很多高端的藝術品,也都可以任你選擇購買。
尋一個明媚而爽朗的下午,
端上一杯現磨的醇香咖啡,
翻開那本心儀很久的舊書,
在老門東度過一個悠閒靜雅的午後。
花跡酒店
古城牆邊,深巷小院,
一邊是繁榮熱鬧的街道,
一邊是靜謐安寧的民宿。
磚與石都有其本來所屬的歲月,
灰白,斑駁,脫落,
到處都是故事。
與民國建築融為一體的老宅群,
儘管曾經斷壁殘垣,破敗不堪,
但老宅的精氣神依舊攝人心魄,
就像脫落的牆角下在夾縫中抽出的一枝綠芽,
依舊迎著陽光,含苞怒放。
蔣壽山故居
俗稱「蔣百萬宅」,一路七進,
呈穿堂式布局,前三進為蔣氏一族的介紹。
青磚黑瓦,綿延百米,層層疊疊......
在門東三條營巷子深處,
便是十九世紀後半葉富甲金陵的「蔣百萬」故居。
夕陽映紅了昔日張姓富貴人家的大門
而如今的富貴早已換了別人。
紅公館
如果挑選能代表南京記憶的味道,
民國大菜必有一席之地。
歷史的沉澱,使南京古都帶上霧蒙蒙的煙雨之氣,
秦淮風雅更是,
培養了南京人追求精緻生活的雅致。
而夾雜著濃厚文化特色的民國菜,
在紅公館精緻美味,為眾多老饕津津樂道。
回望民國的前世今生,
舌尖上的城市記憶恐怕都在這裡了。
厭倦了城市的喧囂與快節奏,
不如來老門東放慢腳步,
體會一把「從前慢」的生活享受。
雖然這裡並非「長街黑暗無行人」,
但卻有「賣燒餅的小店冒著熱氣"。
小鄭酥燒餅是整個老門東人氣最高的店,
據說永遠在排隊。
買餅的人大多都說幾十個一買,
剛烘出來的燒餅,層層酥脆,一碰就掉芝麻,
咬下去一股油香味撲面而來,酥脆香口。
候記砂鍋小屋的砂鍋,
味道偏甜,料給的非常足,
牛肉和鵪鶉蛋都是老闆自己加工製造的,
香嫩入味,湯汁香醇濃厚,美味價廉。
來自臺北的豆花莊,豆花香滑,入口即化,
粉圓吃起來一點都不粉,反而異常Q彈有嚼勁。
香芋球很香甜,糯糯的口感超綿密。
大名鼎鼎的城南秦虹徐家鴨子店的分店,
烤鴨的皮都是酥脆的,蘸上特製的滷汁,
汁水滲入到鴨肉裡,甜絲絲的,還沒有吃,
香氣就已經四處瀰漫了。
鴨四件也是越嚼越香,完全停不下來。
老門東廟東排骨很香,
捧一袋剛出鍋熱騰騰金燦燦的排骨在手上,
只是聞聞味,就足以讓人垂涎三尺,
炸的薄薄的皮,軟骨嘎嘣嘎嘣的,
咀嚼起來超級帶感!
相信每一個南京人對梅花糕都不陌生,
陸式梅花糕也是響噹噹的名聲。
上面的元宵「很糯」 ,葡萄乾「很香」,
裡面的豆沙「很細」,熔化後白砂糖的焦香,
再加上五顏六色的點綴,那有點韌勁兒的外皮,
熱乎乎一個下肚別提多舒服了。
一家上百年的老店,在這片土地上已經紮根四代!
現在年邁的藍老大也會時常出現在小店中。
大冬天喝上一碗糖芋苗,
甜甜糯糯,香氣撲鼻,別提多幸福了。
當然老門東的美食絕不止這些,
雞鳴湯包、豆腐王朝、潘老闆炸雞、
黃勤記的涼粉,沈記的臭豆腐,蔣有記的鍋貼...
真是念一念口水都要流下來。
老門東這些帶著歲月印記的老字號飲食店,
因為包含時光的記憶,而顯得更有味道。
在老門東,置身於這樣的環境,
就能深切感受這裡市井文化的底蘊。
當我們看到古樸的建築映村下的街頭雕塑,
老街商鋪食品香味籠罩著的栩栩如生的童趣形象,
無不感到時代的烙印在我們身上也鐫刻如此之深,
以至於每每喚起內心溫暖的記憶,
懷念那曾經卻已塵封心底的美好時光。
現在的我們都已長大,
越長大越感嘆,
歲月的流逝之快,但不變的是,
我們心中的那份童年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