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一個人,陪我去老門東

2020-12-24 野史密談

青石板、馬頭牆

老城南、舊時光

作為曾經商賈雲集、人文薈萃的城南中心,

老門東堪稱城南的核心地帶。

走進老門東,一副楹聯呈現眼前。

「市井裡巷盡染六朝煙水氣,

布衣將相共寫千古大文章」,

曾經的城市輝煌和歷史縱深感呼之欲出。

年前雪洋洋灑灑下了好幾天,

天氣寒冷,雪還未融化。

潔白的雪落在青磚黛瓦間,

勾勒出老建築的韻致線條,

讓老門東多了份牽動人心的景色!

穿過「老門東」牌坊,

就走進了老城南傳統民居生活,

一條條老街巷讓人感受老城南風貌。

粉牆黛瓦、民俗街巷,見證了古城的民風淳厚。

改造中的破敗民居和斷壁殘垣,

經歷了曾經繁華喧囂的市井生活。

隨處可見的雕塑,

各種形態,

點滴還原著原汁原味的老城氣息,

也向世人展示了老城人民古樸的生活,

讓人看了不禁會勾起兒時的一些記憶。

抽陀螺

箍木桶

餵糖芋苗

放鞭炮

下象棋

寄信小女孩

踢毽子

在城市喧囂中漸漸退去的民間手藝,

吹糖人,畫糖人,是兩種不一樣的東西。

不論是哪一種的小時零嘴,

都是陪伴許多人成長的童年回憶。

在老門東得到傳承。

買上一根,

完全可以作為藝術品。

幾下就能出來一個精緻的圖案,

吹糖人那神奇的製作,

總是能吸引小夥伴們的駐足,

老門東的吹糖人花車,

每天都能逗樂不少小朋友~

一樣的還有捏麵人,

五顏六色的彩泥在他們手上,

變成奧特曼、豬八戒、孫悟空等卡通人物,

紅紅綠綠的小面人色彩明快,

逼真傳神,姿態逗人。

在老門東發現這樣的手藝人,

著實讓人驚喜一番。

據說這裡當年不僅是市井布衣的熱鬧場所,

更是世家大族聚居之地,

富可敵國的沈萬三,

九十九間半的主人蔣百萬,

歷史上唯一的女狀元傅善祥等人都在這裡居住過。

德雲社

郭大爺賺錢一點都不手軟

1995年創建的德雲社,

在2013年將德雲社搬進老門東。

從此這裡夜夜熱鬧非凡,

說不定哪天郭大爺就親自來了。

以「讓相聲回歸劇場」,

做「真正的相聲」為要旨,

德雲社每天在老門東用犯扯的方言,

為觀眾演繹各種風格流派的相聲。

先鋒書店

大地上的異鄉者——先鋒書店,

被美國CNN贊為「中國最美的書店」,

在南京人心中的地位無需多言,

也是文藝青年聚集地。

在歷史之根,文化之魂盤踞的,

最南京之地老門東,

先鋒書店又將遇見駿惠書屋。

三進式的房屋樣式,

一磚一瓦,一雕花一古木,

都來自過去的時光。

完整的徽派建築格局和繁複精美的雕花,

讓它成為南京最好的雕樓代表。

推門而入,滿牆都是書架,

從一樓矗立到二樓。

來到這裡,就像是到了書的博物館。

還有各種有趣的文創,高大上的陶器,

很有先鋒味道的帽子和手拎包~

還有很多高端的藝術品,也都可以任你選擇購買。

尋一個明媚而爽朗的下午,

端上一杯現磨的醇香咖啡,

翻開那本心儀很久的舊書,

在老門東度過一個悠閒靜雅的午後。

花跡酒店

古城牆邊,深巷小院,

一邊是繁榮熱鬧的街道,

一邊是靜謐安寧的民宿。

磚與石都有其本來所屬的歲月,

灰白,斑駁,脫落,

到處都是故事。

  與民國建築融為一體的老宅群,

儘管曾經斷壁殘垣,破敗不堪,

但老宅的精氣神依舊攝人心魄,

就像脫落的牆角下在夾縫中抽出的一枝綠芽,

依舊迎著陽光,含苞怒放。

蔣壽山故居

俗稱「蔣百萬宅」,一路七進,

呈穿堂式布局,前三進為蔣氏一族的介紹。

青磚黑瓦,綿延百米,層層疊疊......

在門東三條營巷子深處,

便是十九世紀後半葉富甲金陵的「蔣百萬」故居。

夕陽映紅了昔日張姓富貴人家的大門

而如今的富貴早已換了別人。

紅公館

如果挑選能代表南京記憶的味道,

民國大菜必有一席之地。

歷史的沉澱,使南京古都帶上霧蒙蒙的煙雨之氣,

秦淮風雅更是,

培養了南京人追求精緻生活的雅致。

而夾雜著濃厚文化特色的民國菜,

在紅公館精緻美味,為眾多老饕津津樂道。

回望民國的前世今生,

舌尖上的城市記憶恐怕都在這裡了。

厭倦了城市的喧囂與快節奏,

不如來老門東放慢腳步,

體會一把「從前慢」的生活享受。

雖然這裡並非「長街黑暗無行人」,

但卻有「賣燒餅的小店冒著熱氣"。

小鄭酥燒餅是整個老門東人氣最高的店,

據說永遠在排隊。

買餅的人大多都說幾十個一買,

剛烘出來的燒餅,層層酥脆,一碰就掉芝麻,

咬下去一股油香味撲面而來,酥脆香口。

候記砂鍋小屋的砂鍋,

味道偏甜,料給的非常足,

牛肉和鵪鶉蛋都是老闆自己加工製造的,

香嫩入味,湯汁香醇濃厚,美味價廉。

來自臺北的豆花莊,豆花香滑,入口即化,

粉圓吃起來一點都不粉,反而異常Q彈有嚼勁。

香芋球很香甜,糯糯的口感超綿密。

大名鼎鼎的城南秦虹徐家鴨子店的分店,

烤鴨的皮都是酥脆的,蘸上特製的滷汁,

汁水滲入到鴨肉裡,甜絲絲的,還沒有吃,

香氣就已經四處瀰漫了。

鴨四件也是越嚼越香,完全停不下來。

老門東廟東排骨很香,

捧一袋剛出鍋熱騰騰金燦燦的排骨在手上,

只是聞聞味,就足以讓人垂涎三尺,

炸的薄薄的皮,軟骨嘎嘣嘎嘣的,

咀嚼起來超級帶感!

相信每一個南京人對梅花糕都不陌生,

陸式梅花糕也是響噹噹的名聲。

上面的元宵「很糯」 ,葡萄乾「很香」,

裡面的豆沙「很細」,熔化後白砂糖的焦香,

再加上五顏六色的點綴,那有點韌勁兒的外皮,

熱乎乎一個下肚別提多舒服了。

一家上百年的老店,在這片土地上已經紮根四代!

現在年邁的藍老大也會時常出現在小店中。

大冬天喝上一碗糖芋苗,

甜甜糯糯,香氣撲鼻,別提多幸福了。

當然老門東的美食絕不止這些,

雞鳴湯包、豆腐王朝、潘老闆炸雞、

黃勤記的涼粉,沈記的臭豆腐,蔣有記的鍋貼...

真是念一念口水都要流下來。

老門東這些帶著歲月印記的老字號飲食店,

因為包含時光的記憶,而顯得更有味道。

在老門東,置身於這樣的環境,

就能深切感受這裡市井文化的底蘊。

當我們看到古樸的建築映村下的街頭雕塑,

老街商鋪食品香味籠罩著的栩栩如生的童趣形象,

無不感到時代的烙印在我們身上也鐫刻如此之深,

以至於每每喚起內心溫暖的記憶,

懷念那曾經卻已塵封心底的美好時光。

現在的我們都已長大,

越長大越感嘆,

歲月的流逝之快,但不變的是,

我們心中的那份童年記憶!

相關焦點

  • 國慶假期去哪裡?老門東「必吃街」了解一下
    如果你的行程計劃裡沒有老門東,那可就虧大了。   昨日,美團剛剛授予老門東大眾點評「必吃街」的稱號,老門東又升級了一個必去的理由。又好看又好吃,怎能錯過。老門東街區是在原來老城南的居民區的基礎上修舊如舊,集中展現了南京老城南民居街巷、市井傳統風貌。許多原生的小店都被保留其中。   和一般民俗風情街同質化低端的小吃餐飲業態不同的是,老門東的招商非常嚴格。
  • 南京老門東真的不能去逛!一條街溜達來回,立馬胖3斤
    旅遊達人走進老門東小吃一條街歷練一次立馬就成了一個真正的吃貨達人。為什麼?因為老門東小吃一條街美食是一家挨著一家。豆花荘、沈記臭豆腐、樹咖啡、蔣有記、牛肉餛飩,小鄭燒餅、司記豆腐腦、藍老大糖粥、雞鳴湯包、黃勤記、廟東排骨、秘制鴨腸、三門爆肚、麥芽糖、潘老闆炸雞等等,眼見為食,垂涎欲滴。
  • 文藝的老門東,外地人很少來,因為夜晚才是「天堂」
    說到南京旅遊,很多人喜歡打卡的地方就是晚上去秦淮河遊玩,沿秦淮河「到此一遊」是南京必遊之地。事實上,除了幾個著名的旅遊景點,如夫子廟、總統府、梅花山和明陵,南京還有受南京年輕人歡迎的老門洞風景區,是一個有秦淮風情的絕佳去處。
  • 老字號小吃匯聚 南京老門東授牌「必吃街」
    9月25日晚,夜享秦淮·大眾點評老門東「必吃街」授牌暨老門東7周年慶啟動儀式在南京老門東舉行。江蘇首條必吃街落地老門東。來南京旅遊的外地遊客,少不了會去逛逛老門東,這裡不但好看好玩好逛,更重要的是好吃。街區多元美食匯聚,入駐了匯集十餘家老字號小吃的「南京味道」。今年7月,大眾點評公布了33座城市的50條特色美食街區,人氣旅遊城市南京的必吃街就是老門東。
  • 勿破壞老南京味 "老門東"改造能否學臺北剝皮寮
    屆時,市民就可以到那裡去尋找青磚灰瓦馬頭牆的老城南印象,也可在那裡喝喝咖啡,泡泡茶館,尋找老南京的記憶。    專家:學臺北剝皮寮,重現舊時市井生活    徐藝乙說,許多城市都在打造歷史文化街區,關鍵在特色,遺憾的是,很多街區管理者只是在複製,沒新意,導致門庭冷落,資金打水漂。「我最擔心老門東打造著打造著最後成了餐飲一條街,以冷清收場。」
  • 南京的老門東好吃的這麼多?怎麼選?快跟我來看看
    作為一個南京本地人,特別喜歡老門東,也特別愛吃老門東裡美食,今天介紹一家開在老門東裡的雲南小店。稀豆粉米線來自雲南的特色小吃~牆裂推薦!火烤牛筋牛筋適合喜歡咬筋的人吃,有點老,但是還是很不錯的。烤青蝦仁對於不喜歡剝蝦星人來說,烤蝦仁實在是棒了,懶人必點。
  • 5億元佛緣珍寶亮相老門東
    二期產品再升級  文寶級院落戶戶唯一  雅居樂·長樂渡位於馬道街與新民坊路之間,西至秦淮河,東與政府主導招商運營的夫子廟景區升級版老門東城南文化保護區融為一體,是老門東景區唯一同時無縫對接中華門城堡、明城牆與秦淮河的片區,也是全國範圍內唯一可售的民族資產。
  • 江蘇首條「大眾點評必吃街」落地老門東
    在南京,聊起美食街 老門東絕對有口皆碑 每當夜幕降臨,華燈初上 老門東鼎沸的人聲9月25日,在南京市商務局和秦淮區人民政府指導下,由夫子廟-秦淮風光帶管委會、秦淮區商務局主辦,美團、老城南集團、門東街區管理公司承辦的「燈火萬家 夜秀金陵」夜享秦淮•大眾點評老門東「必吃街」授牌暨老門東7周年慶啟動儀式在老門東舉行,江蘇首條必吃街正式落地老門東。
  • 南京旅遊探店:到老門東旅遊不得不吃的寶藏小食!
    今天小編要帶大家打卡的是南京的另一處美食街,美景+美食兩不誤,她就是南京的老門東。老門東位於南京市秦淮區中華門以東,是南京夫子廟秦淮風光帶的重要組成部分。裡面也集中體現了南京老城南傳統民居的風貌。來南京旅遊的話,一定不能錯過這裡。老門東牌坊周圍有4組街頭雕塑,雕塑人物穿著明清服飾,惟妙惟肖地再現了明清時民居生活。
  • 等一個人,陪我去溧陽
    而我,在等一個人 陪我去溧陽 在等一個人,陪我去溧陽 看溧陽的夜晚,一盞盞明燈 發出讓世界矚目的珠海光彩 別眨眼,堪比國際大片
  • 南京老門東,一個值得你深深品味的地方,嘗美食,賞美景,品歷史
    去南京好多次,但都沒有來得及停下來仔細欣賞它的美景,這次趁著閒暇時間,買上車票前往南京好好感受它的美,雖然下著淅淅瀝瀝的小雨,但也正好可以趁此機會感受一下煙雨江南。直到如今,這裡依舊是一片繁華盛景,也許有人會說它比不上夫子廟商業街的繁華,但是老門東所保留的歷史文化是其他地方所比不上的。
  • 隱匿在老門東內的特色泰式料理店-米辣
    隱藏在老門東內的特色店 極具特色的東南亞菜-米辣店鋪位於老門東內,環境很棒,他家一樓是酒吧二樓是做特色料理的,比較有特色。進入店內有種穿越到泰國的意思,坐在窗邊吃著飯靜靜地看風景,非常愜意。自製蝦餅非常有特色,厚厚的一塊吃起來超級滿足,裡面蝦肉鮮嫩。
  • 「金陵好奇夜」11日晚在南京老門東「活力」開啟!
    老門東自古商賈雲集、人文薈萃,是世家大族居住之地,而其所在的秦淮區更是美麗古都的精華所在。「幾乎每周都要去學校做講座,教孩子們剪紙,如今家裡的孩子們也逐漸接過了『非遺』這塊牌子。」著名的非遺剪紙傳人張林娣開心地說。
  • 關於美食,給大家重點推薦老門東歷史文化街區美食,都有什麼呢?
    關於美食,給大家重點推薦老門東歷史文化街區美食,都有什麼呢?老門東歷史文化街區這裡有很多南京的傳統小吃,本人試過之後覺得很不錯。夫子廟、老門東可以放在一起遊玩,但是建議先來老門東文化街區。目前整個老門東街區範圍比較大,在這附近有很多有特色的舊式建築。這裡的安靜,靜謐的像是回到了民國小巷,與世隔絕一樣。小橋流水,商鋪裝飾,門前屋內,城牆下,都是拍照的天地。早上人很少,可以盡情的拍美美照片,悠閒的吃早餐。老門東小吃,和其他地方不同,這裡有一條小吃街店鋪是一家挨著一家,衛生也都做的很多,商業化不是很嚴重,每家店都可以吃吃看。這裡寫幾家本人評測過的店鋪。
  • 新年南京老門東逛吃攻略:人均40元,就能吃到這4樣神仙小吃!
    是去人擠人擠人嗎!本碗發現其實老門東也不錯,相對來說人流沒有那麼密集,而且吃的都不踩雷,走起!老門東小鄭酥燒餅算是老門東人氣最旺的店,老遠看到大排長隊的準是他們家,當地阿姨一買就是我更加喜歡他們家的赤豆元宵,細膩的紅豆湯中融入了清冽的酒釀和小元宵,口感相當醇厚,10元/碗我是贊成的。
  • 金陵好奇夜國潮嘉年華登陸老門東,遇見醉美夜金陵
    9月11日,金陵好奇夜在南京老門東華麗閉幕。活動現場人潮湧動、激情澎湃,在璀璨星空與金陵古城的交相輝映下,一場傳統與新潮相遇的國潮嘉年華盛典瞬間燃爆老門東,大家沉醉在流光溢彩的絕美金陵夜景中,享受著一段奇妙震撼的好奇之旅。
  • 您養我長大,我陪您老去 - 寧波晚報•數字報刊平臺
    母親離開後,他開始習慣一個人工作。張仁中說:「這3年雖然很辛苦,但能陪母親走完最後一程,沒有遺憾了。」記者從2018年起,跟蹤拍攝張仁中帶著母親工作的日常點滴,用鏡頭講述「您養我長大,我陪您老去」的故事。
  • 拾味|老門東必吃美食攻略(上篇
    小雨提醒:老門東位於市中心鬧市街區,人流量較大時,不建議開車進入。 此次攻略分為上下兩篇,歡迎小夥伴們持續關注~ 拾味路線 城南豆緣—小鄭酥燒餅—閔忠餛飩貢丸—陸式梅花糕—藍老大糖粥藕店—陳氏糖畫
  • 最浪漫的情話是,我陪你到老
    感謝命運把你帶到我身邊更感謝你來了就沒有走往後餘生只要你願意我定陪你到老01最浪漫的情話不是我愛你,我想你,而是我陪你到老。能說出這樣一句話的人,一定是在內心做好了決定,他的想法很堅定,所以才敢對你說出這樣的話,這是他對你的承諾,也是他給自己的保證。一生一代一雙人,在他說出這句話的時候,他就沒想過要別人。
  • 趁時光未老我願陪你長大
    妻子徐巧明正在公共的廚房做飯,屋內的兒子譚軒一個人在屋內。二人都不放心他一個人長時間呆在家,因為譚軒患有先天性腦積水,生活難以自理。讓譚小軍夫婦頗為揪心的是,他們在漸漸變老,而他的兒子似乎永遠「長不大」。(詳見今日A06版)    俄國作家託爾斯泰曾說:幸運的人生老是相似的,不幸的人生卻各有各的差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