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州市第四次全國經濟普查(以下簡稱「四經普」)按照國務院的統一部署,在省經普辦的精心指導和永州市委、市政府的重視支持下,通過全市各級普查機構的精心組織,各有關部門的大力配合以及全市廣大普查指導員、普查員的辛勤努力下,圓滿地完成了普查的前期準備、單位清查、入戶登記、數據審核和事後質量抽查等階段性的工作任務,目前轉入到普查資料開發應用階段。現就有關情況總結如下:
一、主要工作與成效
第四次全國經濟普查,是十九大以後開展的首次全國性的大型普查,是一項重大的國情國力調查。對永州而言,通過經濟普查可以摸清全市經濟家底、掌握市情市力、適時調整產業結構,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有著重要意義。因此,自「四經普」開展以來,永州舉全市之力狠抓落實,各項工作取得了較好的成效。
(一)高度重視,精心部署。一是組織工作到位。永州市委、市政府對「四經普」工作高度重視,2018年5月初下發了《關於認真做好第四次全國經濟普查工作的通知》(永政辦函﹝2018﹞38號)文件,組建了市第四次全國經濟普查領導小組及辦公室,各縣區、鄉鎮(街道)及相關單位按要求成立了相應的普查機構,構建了全市統一協調的工作機制。二是強化經費保障。2017年底,市統計局編制了《永州市第四次全國經濟普查經費預算》報送市政府,落實了市級三年普查經費,其中2018、2019年分別到位200萬元。各縣區2018年到位經費836.6萬元,2019年到位920萬元。三是選聘「兩員」。全市選聘普查指導員和普查員7834人,人員主要來自社區網格員、大專院校畢業生和村幹部。四是一線慰問。普查首日登記,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市經普領導小組組長張賀文同志深入縣區普查登記現場慰問一線普查員。五是重點部署。市政府將「四經普」工作寫入政府工作報告,納入政府績效考核,對「四經普」工作進行重點強調和部署。
(二)強化宣傳,抓好培訓。普查宣傳做到了報紙有文、電視有影、廣播有聲和戶外有勢。一是啟動儀式宣傳。2018年12月7日,在零陵區工人文化宮舉行全市「四經普」宣傳月啟動儀式活動。2019年1月2號,在祁陽縣龍山街道舉行全市普查登記啟動儀式,宣傳經濟普查工作。二是電視網絡報導。永州電視臺、永州廣播電臺等精心製作宣傳片、專題採訪、媒體基層行等報導,永州政府網、文明網、統計網和永州日報積極宣傳報導「四經普」相關工作事宜。三是戶外廣告造勢。在市政府廣場設置宣傳拱門,懸掛彩氣球;在零冷兩區重要路段的電子屏投放「四經普」宣傳片和廣告語;在主要公交線路車載電視循環播放四經普宣傳短片;在城區計程車頂燈循環播放宣傳標語,打造「四經普」流動宣傳站。同時積極開展普查業務培訓,在普查綜合試點、單位清查和普查正式登記的三個時間段,市、縣區、鄉鎮(街道)各級分別進行了分期分批的普查業務培訓,為普查工作奠定基礎。
(三)打牢根基,謀略長遠。一是科學劃分小區。收集了民政、綜治辦等部門的行政地圖,完成普查區劃分和小區地圖繪製工作;二是做好比對。對編辦、工商、質監、民政等部門數據進行比對,全市共比對數據15萬多條,修正錯誤7萬多筆。三是積極試點,積累經驗。選取了道縣西洲街道獅子嶺社區為市級試點,組織了各縣區統計局長、經普辦主任、街道辦事處人員共113人參加的綜合試點現場登記模擬,積累了工作經驗,提高縣區同志業務水平。
(四)單位清查,不重不漏。按省經普辦清查入戶工作部署,從2018年9月10日起,全市開展了「地毯式」單位清查工作,近8000名普查員按照逐時、逐街、逐棟、逐層、逐戶清查的原則,走街串戶開展清查,以確保不重不漏。全市共清查單位56378家、個體戶320435戶,比三經普分別增長86.18%和36.13%。
(五)入戶登記,把好質量。按照國務院經普辦確定的2019年1月1日開始入戶登記的統一部署,永州市經普辦下發了《關於開展全市普查入戶登記工作的通知》,制定了《永州市第四次全國經濟普查預防風險工作預案》,並轉發了省經普辦《關於普查數據修正實施細則》等文件和工作要求,市統計局、市經普辦多次召開縣區統計局長和經普辦主任工作會議,對普查登記有關工作要求、普查數據質量及風險防範進行規範和部署。這次普查共登記法人單位36008個,比三經普增加13293個,增長58.52%。同時市經普辦組織相關專業組對各行業均值、普查登記數據進行了多輪測算,以確保普查數據能客觀反映當前永州社會經濟發展實際情況。
(六)強化督查,確保進度。一是實行縣區包幹聯繫制度。市經普辦成立10個工作督導組,分片包幹進入到縣區、鄉鎮、社區現場指導督促工作,省市共組織了六次督查。二是每日通報制度。單位清查和正式普查入戶登記階段,市經普辦每日從「四經普」數據處理監控平臺上調取各縣區工作進展情況進行縣區工作進度通報。各縣區按照市裡工作模式,分組分片包幹到鄉鎮(街道)、社區(村),開展督促指導工作,並對各鄉鎮(街道)、社區(村)的工作進展情況進行通報。
(七)聚焦數據質量,注重事後質量抽查。數據質量是普查工作的生命線。為紮實地做好全市第四次全國經濟普查數據質量抽查工作,確保普查數據真實、可靠、可信,我們根據《湖南省第四次全國經濟普查數據檢查實施辦法》(湘統[2019]15號)、《關於認真開展普查數據質量抽查工作的通知》(湘經普辦[2019]18號)及《湖南省第四次全國經濟普查事後質量抽查方案》等相關文件精神,永州市經普辦精心組織、統籌安排,多次開展了全市性的普查數據質量檢查和抽查工作,在不斷地發現問題和總結經驗過程中,全面提升普查數據質量。同時,在經歷了國家第四次全國經濟普查事後質量抽查後,進一步檢驗了永州市四經普的數據質量。
二、存在的問題與不足
(一)普查員素質有待提高,普查對象配合程度不一。普查員業務素質良莠不齊,一方面個別普查員未講究訪問技巧導致普查對象出現不理解、不配合的情況;另一方面個別普查員業務不熟悉,對指標理解有誤,導致數據漏統少統,不注重人工審核導致數據出現奇異值。同時從單位清查和入戶登記情況來看,絕大多數普查對象對普查工作普遍支持和配合,但少數普查對象對普查存在戒備心理,部分調查對象不配合登記工作,主要是部分非一套表的企業和個體戶,對從業人數、收入、支出等經濟指標不願意準確提供,有迴避、搪塞等現象。
(二)普查對象屬性清查甄別難度增大,數據質量控制有難度。不重不漏是經濟普查的基本要求,在普查登記前,必須對普查對象進行全面清查,精確識別,確定普查對象、單位類別、行業門類和大類,但對於部分個體工商戶、運輸經營戶清查難、甄別難度較大。同時由於個體工商戶、運輸經營戶營業時間、經營地點的特殊性,不易摸準情況,對一些沒有辦理營業執照或稅務登記,從業人數也不固定的個體戶,很難掌握其實際情況。如非聯網直報單位的主要經濟指標從業人數、營業收入等關鍵指標搜集準確度比較難以把握,尤其是一些管理欠規範的企業,摸準數據難度較大。
(三)新產業、新業態、新商業模式不斷湧現,為普查實施增添了難度。傳統的企業和個體戶,都有一定規模的生產場地和經營設施,比較容易找到普查對象。但當前蓬勃發展的「三新」模式,比如部分新型工廠,產品委託其他廠家代工,營銷利用電子商務平臺或者委託其他機構代銷;部分些裝飾公司,有自己的市場拓展人員和設計人員,但施工交給有資質的施工隊伍或個人等。這些新模式、新業態的經營戶,給經濟普查登記增加了一定的難度。
三、取得的經驗與體會
(一)強化保障是開展普查的前提。「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強有力的保障是開展好普查的前提。首先要強化組織保障。成立政府領導掛帥的普查領導機構,選配骨幹力量組建普查辦公室,牽頭部署整個普查工作。其次是強化後勤保障。將普查經費納入財政預算,落實經費、辦公場所、物資準備,為正式普查解決後顧之憂。第三是強化制度保障。按照國家和省的統一部署,及時行文安排,明確職責,落實責任,確保普查工作有章可循。
(二)加強培訓是開展普查的基礎。經濟普查是技術性很強的工作,選配合格的普查人員並進行紮實的業務培訓是經濟普查的重要環節和基礎性工作,是保證普查成功的決定性因素。為滿足各階段工作需要,需精心部署,因地制宜地開展普查業務培訓。一方面通過組織人員參加省、市有關培訓,為縣區開展大面積的業務培訓摸索經驗,訓練師資;另一方面本著質量保證、經費節約的原則,精心制定切合實際的培訓計劃,將培訓與實際工作相結合,在單位清查、入戶登記、數據審核、資料開發等階段分別組織相關的業務培訓,在培訓方式及培訓內容上改革創新,注重實效,確保效果。
(三)把握質量是開展普查的主線。數據質量是普查的生命線,因此,在普查的各個環節,必須實行科學有效的質量控制。一要落實工作責任,成立質量控制機構,強化組織領導,分片包幹,確定質量控制責任人。二要加強組織管理,保證普查資料填報、審核等工作順利進行,嚴格制定各階段質量控制實施細則,建立嚴密的管理制度。三要建立審評機制,搞好查遺補漏,搞好自查與互查,努力消除源生性差錯;做好普查員、專業人員、數據處理人員三審工作,從根本上消除再生性錯誤。四要開展督導檢查,做好以數據質量為核心的督導工作,加大對基層的檢查指導力度,及時發現和解決存在的問題,確保源頭數據準確。五要加大執法力度。堅決查處經濟普查工作中的違法行為,確保普查數據的真實可靠,為經濟普查保駕護航。
(四)開拓創新是開展普查的推手。每一次大型普查與以往比較,從內容、手段和普查要求來講都會有一定的改進和創新。「四經普」使用PDA採集數據,對PDA設備的操作掌握、業務培訓是普查登記的重點和難點。而相比「三經普」本次普查增加了單位清查,時間緊,清查對象多,工作任務繁雜,如何在短時間內完成所有單位和個體經營戶的清查工作,確保不重不漏成為當務之急,為此,我們在實踐中創新思路,在認真選配普查員的同時,對普查小區實行網格化管理,採取「分片包幹、固定線路、把握指標」的方式開展清查,每個普查小區的清查資料實現了線路明晰、指標齊全、不重不漏,取得了明顯效果。
(五)加強協作是開展普查的關鍵。普查組織實施原則是「全國統一領導,部門分工協作,地方分組負責,各方共同參與」。經濟普查涉及社會的方方面面,離不開各有關部門的配合與協作。各級各部門要在經濟普查領導小組及其辦公室的領導下,各負其責,成立專門機構負責認真做好普查的宣傳動員、條件保障和組織實施工作。同時,各級政府要建立經濟普查目標管理責任制,層層籤訂責任書,實行行政首長負責制,全面落實普查責任。實踐證明,各級各部門只有明確分工,加強協作,才能形成普查工作的整體合力,才能圓滿完成普查工作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