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沒有發現最近朋友圈裡月入10萬的代購們都慌得一批?各種發圈:
「最後三個月!三個月以後就洗手不做啦,這段時間要帶貨的抓緊聯繫我!」「以後帶貨全部要報關納稅,漲價是肯定的!還不趁現在囤囤囤?」
今年9月28日上海浦東機場「代購大清洗」想必大家已經見識到了。一趟航班上查出上百個代購,有人被罰上萬,有人直接下跪,現場一片「腥風血雨」。
本來以為這只是代購圈的一場「災難」,沒想到之後即將執行的新電子商務法徹底讓吃瓜群眾們笑不出來了:以後出國給親友帶禮物也有可能被繳稅...
2019年1月1日起,我國首部電子商務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商務法》將正式實施。
圖|《法治進行時》截圖
根據《電子商務法》:
個人從事零星小額交易活動,同樣要申請辦理稅務登記,並如實申報納稅,否則將會被處以2萬~50萬元不等的罰款。幫親友帶禮物,如果被認定屬於經營活動同樣要納稅。
說人話就是,哪怕你不是代購,出國回來時幫三姑六婆八大姨帶禮物也有可能要繳稅!
這一波大招確實厲害,又準又狠又穩,直接大到所有人!管你是人肉代購還是普通路人甲,只要是帶貨回國,統統都要查...
對於遊走在灰色邊際的代購來說,因為少了繳稅環節以及正規門店成本,所售物品低於正常走關稅渠道的價格,找代購帶貨的人也越來越多。
「電商法」一出,代購的價格優勢基本沒有了。不僅僅是代購,普通網友們也炸鍋了
有網友表示:
呃,先別急著發愁,請注意審題,「被認定屬於經營活動的需要納稅」,屬於經營活動的才會去繳稅,如果不是,就不用繳啦~
海關會查看手機聊天記錄等相關信息,如果確認不存在交易經營行為,自然無事。不過,對於代購們來說,一次帶那麼多貨,就很難逃脫法眼了。
敲重點啦!如何判斷是否為經營活動?
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特約評論員董毅智律師認為:
《電商法》規定海外代購滿足「通過網際網路等信息網絡」「從事銷售、提供服務」「經營」的要素。其行為是否會被認定為「經營活動」可能需要參考盈利數額、活動次數、時間長短等。
如果不是經營活動,出境給親友帶東西,最多可以免稅帶多少呢?
當前國家對進出境旅客監管物品的規定:
『個人免稅額度』
中國旅客在境外獲取總價值5000元人民幣以內的自用合理數量的物品可以免費進境。此外,還可在免稅店享受總值3000元人民幣以內的物品免稅。
如果不是居民旅客,攜帶2000元以內的自用物品予以免稅。
『特殊限量物品』
攜帶的酒精飲料超過1500毫升(酒精含量12度以上),或香菸超過400支,或雪茄超過100支,或菸絲超過500克,則需要申報繳稅。
『20種必徵稅物品』
電視機、攝像機、錄像機、放像機、音響設備、空調器、電冰箱(電冰櫃)、洗衣機、照相機、複印機、程控電話交換機、微型計算機及外設、電話機、無線尋呼系統、傳真機、電子計數器、打字機及文字處理機、數位相機、數碼複印機、IC卡讀入器、閃爍存儲器、移動硬碟和網絡攝像頭、家具、燈具和餐料。
『禁止攜帶入境物品』
圖|金吉列留學資訊
●各種武器、仿真武器、彈藥及爆炸物品;
●偽造的貨幣及偽造的有價證券;
●對中國政治、經濟、文化、道德有害的印刷品、膠捲、照片、唱片、影片、錄音帶、錄像帶、雷射視盤、計算機存儲介質及其它物品;
●各種烈性毒藥;
●帶有危險性病菌、害蟲及其它有害生物的動物、植物及其產品;
●有礙人畜健康的、來自疫區的以及其它能傳播疾病的食品、藥品或其它物品。
部分物品的徵稅標準:
菸酒鐘錶化妝品高爾夫球用品都是60%;
衣帽箱包30%;
金銀首飾10%-60%;
運動用品30%;
電器家電15%-30%;
特別注意,超過免稅額部分的物品如果未向海關申報,或者入境時攜帶了明令禁止攜帶入境的物品,很有可能會被罰款甚至進局子的。
出入境帶貨需謹慎,且帶且珍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