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龜碩士為何不如國內碩士?

2020-12-25 中國職場蛙

最近急呵呵來諮詢的海龜,越來越多,他們不但就業難,找到工作後工資也不高。

我一直留意這方面的數據,也做過調查,今年就來看下海龜的市場行情如何。主要談海歸碩士畢業生,比較對象則是同齡的國內大學碩士畢業生。

媒體對於海歸也很關心,不知為啥海歸回國後的工資還是節節走低。不談不增反降,至少已經被國內碩士追上來了。

如果僅僅從工資回報來看,留學已經不是最好的選擇。從就業難易程度來看,比方說在2017-2018的上海,本地院校畢業的應屆碩士更容易找到工作,這其中不僅僅是校招幫了忙,他們一般也是月薪1萬起步;海歸回來的應屆碩士,確實大多比這個水平要低,也就是五六千、六七千的水平。

為何如此呢?年輕人總喜歡問個為什麼。上表,我統計了下歷年的數據,是出國求學和回國就業的人數,主要是最近十年的人數。此外,根據前面的加權平均,預測了2018-2020的數據,你適當參考即可。

根據這個統計可以看出來,很明顯,三年內出國求學的人數眼看著就要突破百萬,並且從2012年開始回國比例就突破了68%,此後節節攀升。當下已經達到了80%的歸國比例,一方面說明國內就業機會增加,另一方面也說明了中國是世界的火車頭,這跟十年前才30%-40%的歸國比例形成鮮明對比。

根據上個月教育部發布的數據,2017年中國出國留學人數首次突破60萬,達60.84萬人,同比增長11.74%,其中自費留學的佔比接近九成,具體比例是88.97%。當然,回國人員也同比雙增長。

所以,海歸已經成為了國內就業市場中一個巨大的群體,跟國內每年大幾百萬的應屆生形成了競爭關係。相關數據我們看下表,具體2018年的數字已經出來了,820萬應屆生。可見,國內就業市場承壓明顯,老生常談,「2018將是應屆生就業最困難的一年」!

那麼,目前每年幾十萬海歸學生回國後,他們的工資情況如何呢?怎麼分布的?

根據《2017中國海歸就業創業調查報告》可以看出更詳細的信息,該報告是全球化智庫(CCG)跟智聯招聘網站聯合發布的。海歸的工資情況摘要如下,下面報紙的描述並不是空穴來風。

2017年,44.8%的海歸稅後月收入在6000元以下;22.7%的海歸稅後月收入在6001-8000元之間;月收入在8000-10000元之間的佔比13.0%;10001-20000元的海歸,佔比為13.7%;20000以上佔比為5.8%的樣子。

當然,每年那麼多海歸生跟我接觸,所以,我有意無意中也做了統計。

我的統計數裡面有個轉折點,就是2015年,從2015年開始國內碩士的工資全面超過了海歸碩士。我這數據統計局都統計不出來,也無暇顧及,但確實是真實的。並沒有貼出具體的數字,只是告訴你2014-2015年是個交接班,那兩年國內學生和海龜算持平,此後差距在逐漸擴大。

海龜碩士的工資,為何會在最近幾年逆轉低於國內碩士的?可能多種原因,我分析出來了三個主要原因。

第一,速度滯後

國內發展日新月異,發展速度一年抵國外兩年。並且,中國文化和商業氛圍獨特,海龜學的那些國外的理論知識,在國內不怎麼受待見了,也不是怎麼適用。

第二,文化認知

企業讓國內畢業的新人,直接按照流程做即可。但海龜要多問很多為什麼,好幾年國內生活的空白,企業還得花時間和精力去解釋給TA聽,有時還一定能講懂。此時,國內學生早就完成任務了。

第三,金融碩士拖後腿

這個可能很多人不理解,但我這是真實統計。國內金融管制,並沒有高大上的投行、行研分析、私募合伙人等等職位,導致金融碩士回國後不但大批失業,最終的結局以銀行櫃員和財富公司銷售員為主,也有一部分完全改行了,做了會計的都還算相對的對口。所以,海龜金融碩士工資過低,低於他們的同齡其他海龜,要麼就失業狀態,0收入,導致整體海龜的平均工資變低了。

相關焦點

  • 一年制碩士公司直接拒絕,國內為什麼沒有一年制碩士?
    沒有太多時間這樣拖下去,看了你說的一年制碩士,就想來問一下。要麼是讀了之後定級,繼續在原公司,要麼是趕快提升一下,跳去其他公司。我擔心有公司直接掛一年制碩士和非全日制的簡歷,但我不可能辭職的,只能這樣選非全和一年制碩士,非全要等三年才能畢業......有點不知道怎麼辦了,想問問老師。
  • 一年制碩士公司直接掛簡歷,國內為什麼沒有一年制碩士?
    沒有太多時間這樣拖下去,看了你說的一年制碩士,就想來問一下。要麼是讀了之後定級,繼續在原公司,要麼是趕快提升一下,跳去其他公司。我擔心有公司直接掛一年制碩士和非全日制的簡歷,但我不可能辭職的,只能這樣選非全和一年制碩士,非全要等三年才能畢業......有點不知道怎麼辦了,想問問老師。
  • 為什麼說「博士不如碩士,碩士不如本科」?
    原標題:為什麼說「博士不如碩士,碩士不如本科」?當今社會是新的時代,無論是網際網路成為人們所需,還是科技事業取得重大的發展,我們都能從中看出一些東西,社會需要人才。社會需要人才,因為人才才能帶給世界以改變,也正因此,為了成為更加優秀的人才,無數人選擇考研、進修,碩士、博士層出不窮,而作為博士,無疑站在學歷最頂端。但是我們常常會聽到這樣一個傳言,「博士不如碩士,碩士不如本科」,這是真的嗎?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今天零點高三小編便與各位網友一起來探討探討。網友一
  • 海歸碩士:回國被開價1600元!細數3個海歸優缺點!
    所以「海龜」已經成為比較普遍存在的群體,曾經海龜們的就業優勢一去不返,相反,由於出國機會更便利並且留學人數增加,海龜的就業競爭壓力會更大。今天我們就來簡單說說海龜碩士在國內就業有哪些優勢與劣勢?1.目前國內外差距日漸縮小,是海歸碩士在國內就業艱難的一個影響因素隨著中國科技水平經濟水平的不斷發展,在教育資源的投入和發展上,國內和國外的差距在日漸縮小,所以我們現在很難看到像十年前一樣留學歸來的海龜遭企業哄搶的現象。
  • 國內碩士和國外碩士哪個更有「含金量」?對此你怎麼看?
    眼下國內出國留學的學生越來越多,很多在國內讀本科的學生,現在直接讀國外的碩士,那麼就國內碩士與國內碩士而言,哪一個更有「含金量」?對於這個問題,每個人或許都有自己的答案。但是結合自己在國外的同學以及在國內同學的對比後,在此想提出我的觀點:總體而言,國內碩士含金量更高。
  • 海歸留學生被hr嘲諷:水平很一般,很多還不如國內普通碩士
    「海歸」是高大上的代名詞,有能力者在國內讀完大學,很多都會選擇去國外讀研深造,海歸成了炙手可熱的人才,對於企業來說,招聘的大門永遠向這些人才展開,當然,凡事都有例外,其中不乏一些渾水摸魚的海歸,以至於有網友公開發帖吐槽起來:講真,很多國外留學碩士真心不如國內普通碩士。
  • 30秒了解英國碩士與日本碩士,談日本特殊的碩士「研究生」課程
    「研究生」課程英國研究生跟國內定義相似,就是最高的學歷稱呼也是碩士、博士學位申請的敲門磚,雖然學制更短,但想拿到高等榮譽學位畢業很難,就像英國本科學士學位一樣同樣是本科畢業的學士學位但卻有四種層次,通常國內畢業生拿到的多為二等一級以下,而一等的榮譽學位想拿到是非常難的。
  • 面試官吐槽:英國的留學碩士也太水了,英語還不如國內二本土碩
    近日,就有一名公司的面試官網際網路求職論壇吐槽,稱自己面試了一個英國留學碩士,還是帝國理工大學的,但水平實在太搓,英語還不如二本的土碩,如下便是這名HR的吐槽:帝國理工也開始招水碩了,看簡歷在英國呆了一年多,英語還不如隨便找個二本的土碩,提出來他反駁說他們班一堆都這個水平,這麼搞除了牛津劍橋,剩下的學校誰遭得住?
  • 為何今天的博士不如5年前的碩士?
    大學教育的「餅子」越攤越大,畢業生越來越多,但許多用人單位指出,當前大學教育質量下滑,形成了「今天的博士不如5年前的碩士,5年前的碩士不如10年前的本科」的貶值鏈。這種現實,對當前的人才培養模式無疑是嚴峻考驗。大學教育質量,靠什麼樣的評價機制來保障?我們的人才培養,如何才能越來越好?學生問:大學究竟能教給我們什麼?
  • 碩士研究生MBA專業,國內與國外的區別
    為在職人員提供最合適的學歷提升方案MBA情況分析:國內與國外這幾年,國內知名學府相繼開設了MBA項目,面對全國範圍招生。2016年納入全國碩士研究生統一招生考試「豪華套餐」,考試時間為12月末,專業代碼為125100。
  • 國外碩士一年就畢業?一年制碩士含金量如何?
    眾所周知,現在本科生就業壓力越發大,所以很多人想提升學歷,可是國內考研難度係數,所以不少人選擇出國讀研究生。現在,很多國家都設置了,一年制碩士課程。或許,很多人對於一年制碩士,有很多的疑問。比如:一年制碩士文憑的含金量到底高不高?去國外上一年制碩士究竟值不值?又有哪些國家和地區開設了一年制碩士?
  • 今年博士招10萬、碩士或招110萬!「碩士不如狗,博士滿地走」真不是戲謔!
    博士擴招「山雨已來」——「碩士不如狗,博士滿地走」面對擴招後多達百萬的研究生培養規模,許多人提出了高層次「學歷貶值」的焦慮觀點,「碩士不如狗,博士遍地走」的戲謔之語,又開始在網絡空間廣泛流傳。事實真的是如此嗎?實際上,我們觀察到暨碩士研究生擴招之後,許多跡象表明,博士招生規模進一步擴大的時代也即將順利開啟。
  • 國外一年制碩士與國內三年的碩士研究生有什麼區別?
    一年制碩士是授課型碩士 英國一年制碩士是授課型碩士,其課程安排非常緊湊(包括牛津、劍橋,皇家理工等),工程類的研究生,課程排很滿(有的沒有國內那麼長的寒暑假期),學習效率非常高,畢業要求很嚴格,成績不合格不可能一年畢業,一年的課程完全可以頂國內兩年的學制的課程,培養的研究生主要是面對企業。
  • 海歸碩士在入職事業單位,月到手才3000元(不算年終獎),咋辦?
    看到這個問題,一開始有點扎心,海龜碩士有時候還是挺難的。但你見多了之後,就會發現這樣的學歷高配工資低配的情況,還是蠻常見的。先說海歸的難點,回國吧,總有人會說你回國肯定是因為在國外混不下去,不然為啥會回來。不回國吧,總有人說你是白眼狼,培養出來去給別人的國家添磚加瓦了。加上國外疫情影響,為了生命安全考慮,今年就要回國了。
  • 和國內碩士花費相差無幾的俄羅斯碩士留學
    俄羅斯大學也提供預科項目(本科、專家、碩士),短期項目(暑期大學、學期留學、暑期學校),對外俄語項目,培訓和進修項目。2019年俄羅斯大學全日制本科的一年學費最低為8.3萬盧布1277美元,這取決於所選專業(根據俄羅斯聯邦教育與科學部規定的規範)。
  • 海龜勇士︱守護30年,只為讓海龜重返家園
    30年來,他們從隻身一人來到海南,到建立第一所高校「海龜救助站」;他們從在家救助海龜,到5年30多名志願者救助80餘只海龜。他們不僅用心,守護著海龜;更用行動幫助更多人參與保護、救助海龜。他們過去30年保護海龜的心路歷程,正如《海口日報》在報導中所說:他們為中國海龜保護事業奮鬥了數十年;他們帶領眾多師生,在海龜救助、非法貿易打擊、執法培訓、科學研究、科普宣傳等領域開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他們建立了國內高校第一家專業的海龜救助站;他們推動了
  • 「海歸」主力是碩士「海鷗」成為新潮流
    在日前舉行的第15屆中國國際教育巡迴展信息發布會上,專家透露,30歲以下的碩士成為「海龜」主力,而「海鷗」形態的存在已成為吸引海外人才歸來的一種重要方式。「海鷗」成歸國新寵隨著留學人員回國服務的形式日益靈活多變,「海鷗」一詞應運而生。據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副主任安玉祥介紹,「海鷗」主要是指工作方式為跨越大洋兩邊跑的留學人員。
  • 雙非本科通過英國一年制碩士跳到國內名校讀博
    也許很多人都會覺得英國留學越來越「水」,特別是一年制的碩士項目,由於入學門檻低而被人吐槽。但是,今天為大家分享一個從普通雙非英語專業本科,通過留學英國拿到碩士學位,再轉回國內著名高校讀博的故事。為何是英國:入學門檻低,適合逆襲感性上講,小編作為一個資深哈利波特迷,一直對不列顛有一種特殊的情愫,想要踏上這片孕育出魔法世界的土地一探究竟。理性上講,相比美國和澳洲的兩年制碩士,在英國讀授課型碩士只需要一年時間,效率更高。
  • 國外一年制碩士與國內三年制碩士有什麼區別?看完這篇就懂了
    一年制碩士越來越不被認可您說的一年制碩士,應該指類似於英國的一年制碩士吧?在國內一般是兩年(專業碩士)或者三年(學位碩士)兩種,沒有一年制碩士。在英國,有兩大類碩士,一類是授課式碩士,調查研究很少;另一類是研究型碩士,上課比較少,主要是針對一個課題進行研究,成果寫成論文。在國內,如果你想讀博士或者進研究型機構,英國的一年制碩士越來越不被認可。當然,進企業可能是另外一回事。一年制碩士上課強度很大首先,上課的強度很大。
  • 外國語大學的女碩士,為何去做保姆?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知者!孔子的這句話揭示了「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無論是學習還是工作,你對它感興趣,你才會去熱愛它,願意為它去堅持、去奮鬥。但缺點是,很難申請調回國內總部。所以,他們大多數以主動離職、回國重找工作為結尾。你從下圖我框出來的內容看下,也能知道,中興回國時,年薪30萬,這是她拿過的最高工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