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詩社《上海詩潮》微刊創刊號

2021-03-01 上海詩潮


前  言

       迎牛辭鼠喜春來,好戲連連競玉臺。繼上海詩社《古韻新風》微刊甫剛創刊,另一姊妹刊《上海詩潮》創刊號與廣大詩詞愛好者見面了!在上海詩社的全盤規劃下,這兩家微刊的定位有所側重,如果說《古韻新風》重在普及,重在為眾多新手打好格律基礎;《上海詩潮》則重在提高,該刊的稿源主要來自以下四個方面:1)詩詞吾愛網上海詩社近千名會員中的獲推薦詩詞;2)上海詩社已獲推薦尚未及時做成微刊的詩詞賞析十餘期;3)《古韻新風》微刊中的推精詩詞;4)資深詩友的原創詩詞。同時,我們在微刊的製作上也力求有所創新,與時俱進,將會有電子詩詞集和有聲詩詞新品種,讓我們共同期待新的精彩,為弘揚傳承中國特有的詩詞文化作出力所能及的貢獻!

                                                                          上海詩社社長:藍成東

 

上海詩社部分推薦作品賞析》(第5期)


【八聲甘州•放浪度餘年】
作者: 磬聲雅韻

上江樓遠眺霧朦朧,清紗籠峰巔。看殘陽若血,霞光萬道,暈染西天。鳥雀深林婉轉,流水起微瀾。誰弄絲竹調,柔美纏綿。    似這良辰美景,望煙波浩渺,鷗鷺欣歡。嘆光陰似箭,放浪度餘年。倚津亭、低吟淺唱,舉玉樽、自在欲成仙。黃昏盡、夜闌人靜,何等悠閒。
 

【浮草賞析:】
    這是一首感懷之作。上景下情,意脈清晰。
    首拍,以事起句,遠景重墨。「清紗籠峰巔」的朦朧美,為上片寫景鋪墊精彩。
    歇拍。「殘陽若血,霞光萬道,暈染西天」三句,以「看」字領起,搖曳夕景的燦爛餘暉。
    直貫而下,用「深林婉轉」、「流水波瀾」演繹大自然的語言。一步緊隨一步,再及問句「誰弄調」,訴」柔美纏綿」,使畫面的渲染更為靈動。
上片系工筆寫景,用工整細密的筆觸,烘託物象「白紅綠藍」繽紛色彩的同時,「鳥水絲竹」的人間天籟呼之欲出。
    換頭,即景抒情。
    「良辰美景,煙波浩渺,鷗鷺欣歡」三句,我將其翻譯為「繁花似錦,浮生若夢,鷗鷺且歡然」。
    歇拍。「光陰似箭,放浪度年」,與前句的「煙波浩渺,鷗鷺欣歡」遙相呼應,可續接上述的「鷗鷺且歡然」,而「我更如何?」。這兩句表現出作者瀟灑韻致的生命情調和接受現實的坦然。
    下片的 「似這」「望」「嘆」「倚」「舉」等領字句,構思巧妙、貼切自然。沒有過多的修飾遮掩,直抒胸臆,表達內心世界的一份執著,傾訴「放浪度餘年」的人間真趣。
    結拍,「黃昏盡、夜闌人靜,何等悠閒」,又是一襲曼妙意境的籠罩,不由人「塵緣如夢,幾番起伏總不平」。
    「低吟淺唱」是整首詞的詩眼,極富主題「放浪度餘年」的表現力,且準確、凝練。
    磬聲雅韻老師是【詩詞吾愛】頗有名氣的女詩人。為「放浪」而使用成語「低吟淺唱」,是一種選擇。
    是啊!有誰會抗拒「低聲吟詠妙句」,「哼著抒情歌曲」的優哉遊哉?!
然,「低吟淺唱」的曲調,大都含蘊一種淡淡的憂傷,有快樂,也有無奈。或許,只有懂詩的人才會懂得。
    此詞情思綿邈,意於未言,自是佳作。
     請前輩老師批評指正!浮草期待!
                                                                             2020年8月19日
 
詞牌:《八聲甘州》,又名「甘州」「瀟瀟雨」等,因全詞共八韻,故稱「八聲」。源於唐代邊塞曲,入仙呂宮。
    以柳永詞為正體,雙調九十七字,(前片四十六字,後片五十一字),前後片各九句四平韻,亦有在起句增一韻的。前片起句、第三句,後片第二句、第四句,多用領句字。
 
詞譜:
仄中平仄仄仄平平句中中仄平平韻
仄平平中仄句中平中仄句中仄平平韻
中仄平平中仄句中仄仄平平韻
中仄平平仄句中仄平平韻
 
中仄中平中仄句仄中平中仄句中仄平平韻
仄平平中仄句中仄仄平平韻
仄平平讀中平平仄句仄中平讀中仄仄平平韻
平平仄讀仄平平仄句中仄平平韻




【鳳凰臺上憶吹簫】納蘭容若(晁補之體)
作者: 為民

落葉紛紛,相思幾許,秋風畫扇悲涼。惆悵客,濃茶淡酒,竟是情殤。回首舊時竹館,瘦石山、寶黛容光。人間諾、語罷斷魂,夢鹿茫茫。    清夜聲聲呼喚,迴廊處、伊人袖口餘香。納蘭若、粼粼碧水,嫩嫩池塘。但看蓮花帶雨,紅塵半、恨鎖寒窗。來生待、春江水月綿長。

【雲之且簡析:】
    納蘭容若,又名/納蘭性德。是清代初期著名詞人,又是炫燁(康熙帝)的貼身帶刀士衛,可謂文武雙全。然而,命運弄人,天妒英才,生命在三十一歲嗄然而止。納蘭容若那如魚飲水,冷暖自知的心事又有幾人懂得。所以他孤獨、憂鬱淡漠,傷感悲情出現在他大部分作品裡,尤其是盧氏夫人病逝以後更甚。小說(紅樓夢)就疑似納蘭容若的家史再現。
    (納蘭容若)這首長調,作者部分把握了納蘭容若的性格特徵。
上闕:
    以追憶起篇,看見紛紛落葉,引發悲涼、惆悵、相思、情殤如潮水湧來,遙想舊時竹館、石瘦山及寶黛容光。一切陳事仿佛就在眼前。但,茫茫世事未竟,卻人已病逝。
下闕:
    在寂靜深夜裡,夢幻於迴廊處又見到伊人裙袖飄飛,粉香撲鼻。池塘邊,猶納蘭容若佇立相望,淚水潸然,視線朦朧模糊,若有若無,一星半點,又被寒窗鎖斷。
    故只好待來生再續情緣,長相廝守。
    此首長調,情感起伏跌宕,波瀾不斷。回味無窮。
    韻律和諧。


不足:
    上下闕轉換承接不大自然。景致有點混亂,如上闕落葉紛紛,秋風畫扇悲涼。下闕又是粼粼碧水,嫩嫩池塘。也就是說上闕是秋天,下闕是春天。
納蘭若,明顯是湊。納蘭若、粼粼碧水,嫩嫩池塘使人難解。
  來生待。也是生硬。屬自造詞。

再就是標題冠名(納蘭容若)與內容不大協調,也是說主人公的特徵沒有凸顯出來。
    各位師友!由於才疏學淺,還請斧正指點!更望作者諒解。






五律•山村秋日晚照
作者:雲之且

翠嶺託金霞,丹輝耀萬家。
村邊人起舞,池面蝶追花。
農舍炊煙繞,雲窗晚照斜。
霜沾甘果樹,紅透滿枝丫。

 

【雅文康語點評】
一首清新脫俗的山水田園五律,以細膩的筆法描繪山村秋日斜陽下的美景。
先從遠景的山和斜陽寫起,由遠到近,寫盡村邊、農舍和果園的景物。
全詩四聯都採用對仗,對仗工整,句法靈動,筆力非凡。
    結句「霜沾」「紅透」用字精煉,佳作點讚。
    如果結句使用流水對,將對全詩起到更好的收結效果。以一般的並列式對句做結,總令讀者覺得詩意未盡。
    本人理解能力有限、不足地方還請多多包涵。



七律•上秋
作者: 張一劍

秋孟鄱湖滿芰荷,夕陽歸棹泛菱歌。
聲回兩岸悠揚遠,水接空天淡蕩多。
明鑑有心裝靉靆,清風順路載婆娑。
落篷隨手金波掬,直問阿哥月色何?

 

【蒙特利奉命點評:】
張一劍作品,文字優美,節奏流暢。看似輕鬆,馬良神筆有意,實則嚴謹,王母天衣無縫。引自然聲,編塵世曲:取田野景,畫凡人圖。文言功底紮實,妙句層出不窮;技巧運用純熟,比興盡得真傳。
【落蓬順手金波掬】擬人尤為出彩,三刻拍案驚奇!
小憾:結句何與首句荷同音,若稍調整全篇更完美。

步和張一劍上秋
七律•思鄕
文/蒙特利
北美思鄉夢裡荷,姑蘇水蕩起舟歌。
白蘭花送幽香遠,紫竹簫吹戀曲多。
月落寒山僧雅緻,天平薄霧鳥婆娑。
蓮蓬木瀆魚蝦跳,範蠡西施一網拖。

註:寒山寺: 木瀆古鎮。天平山:蘇州名勝。

2020/08/22


 

《鳳凰臺上憶吹簫•詠李白》
作者:太白遺風

玉骨冰心,俗塵煙客,瑤池落落青蓮。跨白鹿、晴川汗漫,冷月山間。
詩雄七分劍膽,剩三分,鬥酒流泉。胡姬攬,明皇少待,倚馬成篇。    行路遊吟蜀道,登高眺,胡兒躍馬潼關。子規怨、羈愁夜飲,可惜流年。遙映中天霜雪,捉銀鉤,疊作雲船。載春釀,張帆又向長安。

【五湖明月點評:】
    這是一曲詠誦人物的填詞。全詞九十七字,分上下兩片。
    全詞不足百字,卻囊括了李白的性格、詩風(藝術特點)和主要經歷。
在寫法上,上片文筆纖細,娓娓道來。作者用「玉骨冰心」和「七分劍膽」、「三分鬥酒」形容李白合俠肝義膽、仙風道骨的性格特徵,用「跨白鹿」、「冷月山間」來表達李白蔑視權貴,騎訪名山的叛逆精神。用「胡姬攬」側寫李白放蕩不羈的生活習性。在表述李白出口成章、豪放飄逸的藝術風格時,借用了倚馬少待的成語典故,形態生動,意象深刻。難能可貴的是,一句「瑤池落落青蓮」,不露山水地點明了李白的身份。功力十分雄厚。
    下片通過對李白主要經歷的概述,以點帶面地勾勒出其人比較完整的精神形象。用墨灑脫,收放自如。
    李白半是隱居半是官場的生活軌跡,突顯出他既崇尚兼善天下的儒家思想,又追求遺世獨立的道家風骨,這樣的一種矛盾心態。但作者在描述中,巧妙地用「蜀道難」、「子規怨」等艱難、悲涼的景況作鋪墊,而將到中天捉銀鉤,載酒揚帆向長安作為全篇的落腳點,將其自由豪放的作風與追求宮庭生活的嚮往結合起來。
    這首詞結構完整,音韻流暢,構思慎密,措詞得體,應是上乘之作。結束句給人想像的空間,餘味甚長。


七絕-今日立秋

作者:耿介齋

嘶啞聲聲樹上蟬,飄零處處水中蓮.

諸君毋懼秋老虎,燥熱不過十八天。

 

【南山客點評:】

此小絕簡潔明快,以蕭然之景寫輕快之情,選景別具匠心,抒情直截了當,一氣呵成,朗朗上口。立秋這個節氣可寫的地方很多,作者偏能以個人的視覺,從蟬嘶和敗蓮中找到清涼的感覺,算得上是別出心裁。
    全篇沒提及一個涼字,甚至連風啊雨啊都沒描寫,但僅從蟬的聲音和蓮的形象中,就能讓人感覺到秋天的到來,卻又不是傳統的秋天那樣消沉,可以說是立意新穎,語言平直,很生活很溫馨。
    起承句改變遞進的關係為並列,但在描述上一為聲一為形,聲者雖動猶靜,形者似靜實動,安排極為巧妙。轉句秋老虎為固定詞,稍有出律也可容忍。結句直抒胸臆,直白的語言卻能把一個夏天的鬱悶一吐為快,又隱隱照應首句,結構完整,意象明晰,不可多得。




七律·秋逢中國楹聯館落戶陶大寄懷    
作者:張一劍
乾坤日月對陰陽,壇坫名流聚一堂。
館納春風桃李盛,閣飛秋色桂蘭芳。
青山商定留瓷韻,綠水聲明注雅章。
把酒東籬陶菊賦,隨君濯足在滄浪。

【周慎簡評:】

從秋收入手,抒發對楹聯館的深情與期望,並寓閒逸、逐浪並存之意。
二、謀篇

首聯為點題直起,用乾坤對日月,陰對陽,點明楹聯,用名流相聚,點明慶會。皆得點題之要旨。

頷聯與頸聯還是承題對楹聯館進一步渲染。頷聯言其過去,以春繁、秋實為喻,言其從學有桃李之多,學術有桂蘭之盛;頸聯言其將來,仍寄情於青山綠水、美好河山,得韻、章之趣。
    末聯關注聚會,把酒言賦,言聚會之雅,得陶令之閒逸;並直引楚辭之語,含隱而未隱、退而未退,仍隨君逐浪之意。
    三、結論
    全詩賦比興三法相結合,寫出了對楹聯的喜愛,對楹聯館擁戴,對楹聯事業的期望。
                                                                                    周慎(長沙)

        2020年8月23日


【西江月•旅居】(用韻和浮草詩友)
作者:耿介齋
難免悽風苦雨,並無末路窮途。
心情恬淡勝天書,一任晨鐘暮鼓。
後院作田種菜,前塘混水拿魚。
詞來詩往享清娛,何謂天涯孤旅。

【清華學子點評:】

這首詞是首唱和詞,作者耿介齋老師用較為瀟灑樂觀的情調回應了浮草詩友的詞作主題:悲愁何許。
    首二句是一組對偶句,也是這首詞的立意,說明了人生「難免悽風苦雨」,但是「並無末路窮途」,還有希望。上片的七言句「心情恬淡勝天書」,作為鋪陳,推出第四句題旨:「一任晨鐘暮鼓」。
    下片兩個六言句是主題的內容所在,這組六言句對仗工整,通過實筆描述感慨,大有陶淵明「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之意境。下片的七言句「詞來詩往享清娛」,進一步渲染情感,從而結出整首詞的主題思想:「何謂天涯孤旅」。
    賞讀了這首詞作,為作者的瀟灑豁達的樂觀精神感到敬佩。詞作格律正確無誤,情感的抒發從始至終一氣呵成,不離主題,實為值得品讀的一首好詞。
    詞作點評說明:應社長安排,點評《西江月·旅居》這首詞,不當之處,請各位指正。

附:《西江月·悲愁何許》作者:浮草
徑路紅櫻帶雨,屋簷時鳥棲途。幽思故裡意茫如,隱隱童歌酸楚。
一抹慈親苦霧,千縈好夢香書。此生似寄若還初,欲問悲愁何許。


上海詩潮微刊編委會

社長:夢湖苑(藍成東)

總編:放下(劉 蜀)

副社長 副總編:雲之且(牛運祖)

副社長 副總編:水潤木秀(楊偉聲)

社長助理:吉吉米(顏書)

主編:雲鵲(陳仲梅)

編委會成員:

劉勝洪(鑫雨)朱偉民(秋水長天)許海成(竹嶺散人)

柏佔山(清華學子)張宏剛、陸振光、王克敏,文靜(詞)、青蘋果、宇心齋黃金鐘(詞)、心靜天下(席)、王亨俊、桔子、高歌、羽你同行



 

 

 

 

 

 

 

 

相關焦點

  • 三灣潭詩社公眾號·創刊號
    願同學們通過「三灣潭詩社」這個平臺,與詩歌結緣,通過詩歌來修身養性,做有詩意、有情懷、有擔當的青少年。本詩社於2019年9月底開始籌建,旨在通過成立三灣潭詩社這一載體,不斷舉辦各種詩歌交流活動,大力提高農村高中生的詩歌創作水平,為延續酉陽一中百年文化傳承作出自已應有的貢獻!我們詩社有中華詩詞學會中國楹聯學會雙料會員兩名,有重慶市著名青年文學評論家,有酉陽詩歌大賽中唯一的一等獎獲者,還有許多優秀而執著的文學青年和深戀文字數十年的文學工作者、愛好者。
  • 讀圖|晚清民國的文學期刊創刊號長啥樣
    3月1日,100件源於1906年至1931年的文學老雜誌創刊號在 「老雜誌創刊號精品展」亮相。該展由楊浦區文化局、楊浦區圖書館、上海圖書有限公司主辦,展物均為原件,展期將延續至3月31日。上海博古齋首席古舊書刊標價師陳克希是此次展覽的學術顧問,他表示:「雖然在那個歷史階段,任何社會團體、文學流派、學術機構、在野黨團及各色人等均可辦刊。
  • 【紫羅蘭文學】木蘭詩社微刊003期||旋開旋落旋成空 白髮多情人更惜
    東籬文學社、洹風詩會、白樺林詩社顧問。52文學社會員。中文詩歌網、三湘詩韻、墨海心舟編委。作品見長江詩歌、齊魯文學、山東詩歌、彧華雜誌、澳門市民報、中華山詩刊、中國商報、美塑雜誌、現代詩美學等紙媒。熱愛文學詩歌,有作品發表在多家微刊上,紫羅蘭文學社入駐詩人。七絕  觀荷         文/周密緻(湖南)一枝斜逸水中央,自在無機對豔陽。此日周郎塵事少,荷花笑看鼻生香。【推評語】詩歌採取平鋪直述方法,鋪展畫面,探尋清新脫俗的禪境,喻意燃燒生命的激情與活力。
  • 「雜誌迷」收藏1200種創刊號(圖)
    昨日,記者採訪了廣州「雜誌迷」龔漢興,33年來他執著於收藏雜誌創刊號。  1200餘本期刊創刊號堆積成小山式的書庫,即使是圖書館也望塵莫及。龔漢興把自己收藏的期刊分成集藏、科技、文藝、生活及政經五大類別,並給每本期刊寫下一張「出世紙」,列明其出版社、出版時間以及主要涉及的內容等情況,這些「出世紙」會集成兩本厚厚的筆記本。
  • 東籬詩社·2月詩會(4)·中華通韻
    東籬詩社是一個以山東滕州為中心,輻射到全國各地的新韻詩詞網絡社團,歡迎各地新韻詩友入社。入社方法:提交入社申請、個人簡介一份、新韻詩詞兩首,發送至郵箱dlsswkjy@163.com審核,東籬詩社期待您的到來。
  • 【詩意湛江】湛江詩聯研究會暨二中詩社創作交流詩聯選輯(第68期)
    現為《中華詩詞學會》、《中華當代文學學會(詩詞協會)》、《中國楹聯學會》和《廣東中華詩詞學會》會員,廣東《嶺南詩社》、湖北《九州詩社》及廣東《湛江二中詩社》社員,《湛江詩社》理事,《湛江市詩詞楹聯研究會》常務理事。二、作品發表情況(一)紙質發表作品情況(共45首)。
  • 熱烈祝賀木蘭花詩社成立
    今掛木蘭花社印,詩潮依舊可傾城。  賀木蘭花詩社成立  山東詩詞學會副秘書長 郭秀生  朔寒時節百妍差,獨有舒枝傲雪嘉。  賀木蘭花詩社成立市詩詞學會杏林詩社社長 楊光升芳蕊伴雪俏迎春,瑰麗蘭花映景新。歲首詩壇添秀色,珠詞雅句賀情真。
  • 上海理工大學學生會風採 | 同心合力,與「管」協行
    作為2017年度上海理工大學十佳新媒體之一與2019年度上海理工大學優秀團學新媒體,截止目前為止,管理學院團委學生會官方關注粉絲數共6177名,同比去年增加1000多人次,影響範圍更加廣泛。本年度公眾號總閱讀量約24萬次,單篇最高閱讀數高達9692次,是管理學院在網絡宣傳中的重要平臺。
  • 【春風詩社微刊】第109期||悼念李昌邦先生
    前言沉痛訃告我詩社常務理事李昌邦先生因病於十月三十日仙逝。喜愛詩詞,很有功底,桂林市春風詩社常務理事。春風詩社編委名譽社長:陽國亮 廖德宇 李海鳴 宿富連  李志鵬  閻天際社長兼主編:李平華副社長兼顧問:黎小泉 莫衛平 唐基蘇顧問:唐治雲編輯:冰玲瓏 李炳松 鍾禮娥  鄒嘉佳  李遠婕編委成員:曾雲子  宋長興  周曉明  詹力  蘇平峰  鄭建華   李遠婕
  • 無忌訪談04期 | 民間詩社訪談錄3:醉根詩社、碧湖詩社、湘天華詩社
    本文為「無忌訪談」第4期,「民間詩社訪談錄」系列第3篇,訪談對象為醉根詩社社長方偉,碧湖詩社社長、開福寺方丈能淨法師,湘天華詩社秘書長曾寤堂,主持人為武漢詩意文化傳媒&詩詞世界創始人魏無忌、詩詞世界&詩詞大觀編審胡長虹。其他詩社訪談後面持續刊發,以供圈內有心者一觀。
  • 這套紅色文創產品有一封「密函」,上海解放70周年當天發售
    紅色文創套組中包含限量筆記本、純銅書籤、和紙膠帶、便利貼、紙質文件夾、《上海人民》號外復刻品、《解放日報》創刊號復刻品、限量紀念封、密函和密碼卡10件紅色文創產品。東方網 供圖為慶祝上海解放70周年,由中共上海市委宣傳部指導,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和東方網共同研發「文物新說·話解放」紅色文創產品套組。
  • 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中西書局創辦的《出土文獻》創刊號正式...
    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中西書局創辦的《出土文獻》創刊號正式出版清華新聞網4月9日電 近日,由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中西書局創辦的《出土文獻》期刊創刊號出版發行。這是出土文獻學科的第一本正式期刊,引起學界高度關注。
  • 孝義散曲社微刊第(40)期//教師風採
    大專學歷,中學高級語文教師,現已退休,任中和詩社副社長。【正宮 · 小梁州】最美孝義藍天碧水翠山峰,鳥語聲聲。柳絲掩榭瑟琴鳴。皆仙境,人在畫中行。【么】山川錦秀滋靈性,孝河吟戲韻雲騰。(此曲發表於《當代散曲微刊194期》、2021年《孝義風採》第一期)【越調 · 天淨沙】老院紅棗樹 虯枝勁節姿豐,黃花玉蕊香盈,紅果堅心脆嘣。童年重映,喚回多少溫情。
  • 圓明園詩社:我們是圍坐在火山口的一群詩人
    閃現的靈光需要分享,澎湃的熱情需要流通,辦詩社的想法在一次又一次活動中自然成形,最終在六鋪炕劉國越的家裡這個想法被提出。大家熱情高漲地胡亂起了好多名字,都不滿意,最後住在圓明園的詩人黑大春提出將詩社命名為」圓明園詩社「,一致通過。但實際上,在這個名字出世之前,詩社的實體已經落地。
  • 這些寫給上海的詩,哪一句最打動你
    上海女婿葉曉陽在《思南路》這樣描述上海思南路的一個下午時光,裡面對上海濃烈的情感和對瞬間之美的把握,讓他摘得了「寫給上海的詩」徵文活動新詩獎一等獎。5月12日,「寫給上海的詩」頒獎禮暨獲獎作品朗誦會在豫園海上梨園舉行,上海作協副主席孫甘露、詩人蕭開愚、復旦大學圖書館館長陳思和出席了頒獎禮,並對海派文學的特質進行了暢談。
  • 上海中心大廈「落選」的18個設計方案
    來源: 哥德式建築上海中心大廈位於上海浦東陸家嘴金融貿易區核心區,主體建築高632米,地上121層,地下5層,總建築面積57.6萬平方米,是一座集辦公、酒店、會展、商業、觀光等功能於一體的巨型地標式摩天大樓。
  • 身在上海心中卻永遠有揮之不去的亞細亞
    身在上海心中卻永遠有揮之不去的亞細亞自1994年到鄭州求學,再到1998年離開鄭州,在深圳稍作停留之後,便於1999年3月15日來到上海。企業策劃人劉佔偉等創辦的《明珠創刊號》企業策劃人劉佔偉等創辦的《明珠創刊號》
  • 《文史哲》雜誌英文版創刊號首發
    《文史哲》雜誌英文版創刊號首發 2014-06-25 16:56:35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責任編輯:   中新社青島6月25日電 (楊曉衛)以恪守「學者辦刊、造就學者」原則聞名中外的《文史哲》雜誌25日在其創刊地山東青島正式發行英文版(Journal of Chinese Humanities)創刊號。
  • 【九州詩社】鄭金紅老師詩詞精華選
    詩家介紹鄭金紅(海納百川),於湖北沔陽長大,華中師範大學進修中文,中學語文教師,九州詩社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