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迎牛辭鼠喜春來,好戲連連競玉臺。繼上海詩社《古韻新風》微刊甫剛創刊,另一姊妹刊《上海詩潮》創刊號與廣大詩詞愛好者見面了!在上海詩社的全盤規劃下,這兩家微刊的定位有所側重,如果說《古韻新風》重在普及,重在為眾多新手打好格律基礎;《上海詩潮》則重在提高,該刊的稿源主要來自以下四個方面:1)詩詞吾愛網上海詩社近千名會員中的獲推薦詩詞;2)上海詩社已獲推薦尚未及時做成微刊的詩詞賞析十餘期;3)《古韻新風》微刊中的推精詩詞;4)資深詩友的原創詩詞。同時,我們在微刊的製作上也力求有所創新,與時俱進,將會有電子詩詞集和有聲詩詞新品種,讓我們共同期待新的精彩,為弘揚傳承中國特有的詩詞文化作出力所能及的貢獻!
上海詩社社長:藍成東
上海詩社部分推薦作品賞析》(第5期)
【八聲甘州•放浪度餘年】
作者: 磬聲雅韻
上江樓遠眺霧朦朧,清紗籠峰巔。看殘陽若血,霞光萬道,暈染西天。鳥雀深林婉轉,流水起微瀾。誰弄絲竹調,柔美纏綿。 似這良辰美景,望煙波浩渺,鷗鷺欣歡。嘆光陰似箭,放浪度餘年。倚津亭、低吟淺唱,舉玉樽、自在欲成仙。黃昏盡、夜闌人靜,何等悠閒。
【浮草賞析:】
這是一首感懷之作。上景下情,意脈清晰。
首拍,以事起句,遠景重墨。「清紗籠峰巔」的朦朧美,為上片寫景鋪墊精彩。
歇拍。「殘陽若血,霞光萬道,暈染西天」三句,以「看」字領起,搖曳夕景的燦爛餘暉。
直貫而下,用「深林婉轉」、「流水波瀾」演繹大自然的語言。一步緊隨一步,再及問句「誰弄調」,訴」柔美纏綿」,使畫面的渲染更為靈動。
上片系工筆寫景,用工整細密的筆觸,烘託物象「白紅綠藍」繽紛色彩的同時,「鳥水絲竹」的人間天籟呼之欲出。
換頭,即景抒情。
「良辰美景,煙波浩渺,鷗鷺欣歡」三句,我將其翻譯為「繁花似錦,浮生若夢,鷗鷺且歡然」。
歇拍。「光陰似箭,放浪度年」,與前句的「煙波浩渺,鷗鷺欣歡」遙相呼應,可續接上述的「鷗鷺且歡然」,而「我更如何?」。這兩句表現出作者瀟灑韻致的生命情調和接受現實的坦然。
下片的 「似這」「望」「嘆」「倚」「舉」等領字句,構思巧妙、貼切自然。沒有過多的修飾遮掩,直抒胸臆,表達內心世界的一份執著,傾訴「放浪度餘年」的人間真趣。
結拍,「黃昏盡、夜闌人靜,何等悠閒」,又是一襲曼妙意境的籠罩,不由人「塵緣如夢,幾番起伏總不平」。
「低吟淺唱」是整首詞的詩眼,極富主題「放浪度餘年」的表現力,且準確、凝練。
磬聲雅韻老師是【詩詞吾愛】頗有名氣的女詩人。為「放浪」而使用成語「低吟淺唱」,是一種選擇。
是啊!有誰會抗拒「低聲吟詠妙句」,「哼著抒情歌曲」的優哉遊哉?!
然,「低吟淺唱」的曲調,大都含蘊一種淡淡的憂傷,有快樂,也有無奈。或許,只有懂詩的人才會懂得。
此詞情思綿邈,意於未言,自是佳作。
請前輩老師批評指正!浮草期待!
2020年8月19日
詞牌:《八聲甘州》,又名「甘州」「瀟瀟雨」等,因全詞共八韻,故稱「八聲」。源於唐代邊塞曲,入仙呂宮。
以柳永詞為正體,雙調九十七字,(前片四十六字,後片五十一字),前後片各九句四平韻,亦有在起句增一韻的。前片起句、第三句,後片第二句、第四句,多用領句字。
詞譜:
仄中平仄仄仄平平句中中仄平平韻
仄平平中仄句中平中仄句中仄平平韻
中仄平平中仄句中仄仄平平韻
中仄平平仄句中仄平平韻
中仄中平中仄句仄中平中仄句中仄平平韻
仄平平中仄句中仄仄平平韻
仄平平讀中平平仄句仄中平讀中仄仄平平韻
平平仄讀仄平平仄句中仄平平韻
【鳳凰臺上憶吹簫】納蘭容若(晁補之體)
作者: 為民
落葉紛紛,相思幾許,秋風畫扇悲涼。惆悵客,濃茶淡酒,竟是情殤。回首舊時竹館,瘦石山、寶黛容光。人間諾、語罷斷魂,夢鹿茫茫。 清夜聲聲呼喚,迴廊處、伊人袖口餘香。納蘭若、粼粼碧水,嫩嫩池塘。但看蓮花帶雨,紅塵半、恨鎖寒窗。來生待、春江水月綿長。
【雲之且簡析:】
納蘭容若,又名/納蘭性德。是清代初期著名詞人,又是炫燁(康熙帝)的貼身帶刀士衛,可謂文武雙全。然而,命運弄人,天妒英才,生命在三十一歲嗄然而止。納蘭容若那如魚飲水,冷暖自知的心事又有幾人懂得。所以他孤獨、憂鬱淡漠,傷感悲情出現在他大部分作品裡,尤其是盧氏夫人病逝以後更甚。小說(紅樓夢)就疑似納蘭容若的家史再現。
(納蘭容若)這首長調,作者部分把握了納蘭容若的性格特徵。
上闕:
以追憶起篇,看見紛紛落葉,引發悲涼、惆悵、相思、情殤如潮水湧來,遙想舊時竹館、石瘦山及寶黛容光。一切陳事仿佛就在眼前。但,茫茫世事未竟,卻人已病逝。
下闕:
在寂靜深夜裡,夢幻於迴廊處又見到伊人裙袖飄飛,粉香撲鼻。池塘邊,猶納蘭容若佇立相望,淚水潸然,視線朦朧模糊,若有若無,一星半點,又被寒窗鎖斷。
故只好待來生再續情緣,長相廝守。
此首長調,情感起伏跌宕,波瀾不斷。回味無窮。
韻律和諧。
不足:
上下闕轉換承接不大自然。景致有點混亂,如上闕落葉紛紛,秋風畫扇悲涼。下闕又是粼粼碧水,嫩嫩池塘。也就是說上闕是秋天,下闕是春天。
納蘭若,明顯是湊。納蘭若、粼粼碧水,嫩嫩池塘使人難解。
來生待。也是生硬。屬自造詞。
再就是標題冠名(納蘭容若)與內容不大協調,也是說主人公的特徵沒有凸顯出來。
各位師友!由於才疏學淺,還請斧正指點!更望作者諒解。
五律•山村秋日晚照
作者:雲之且
翠嶺託金霞,丹輝耀萬家。
村邊人起舞,池面蝶追花。
農舍炊煙繞,雲窗晚照斜。
霜沾甘果樹,紅透滿枝丫。
【雅文康語點評】
一首清新脫俗的山水田園五律,以細膩的筆法描繪山村秋日斜陽下的美景。
先從遠景的山和斜陽寫起,由遠到近,寫盡村邊、農舍和果園的景物。
全詩四聯都採用對仗,對仗工整,句法靈動,筆力非凡。
結句「霜沾」「紅透」用字精煉,佳作點讚。
如果結句使用流水對,將對全詩起到更好的收結效果。以一般的並列式對句做結,總令讀者覺得詩意未盡。
本人理解能力有限、不足地方還請多多包涵。
七律•上秋
作者: 張一劍
秋孟鄱湖滿芰荷,夕陽歸棹泛菱歌。
聲回兩岸悠揚遠,水接空天淡蕩多。
明鑑有心裝靉靆,清風順路載婆娑。
落篷隨手金波掬,直問阿哥月色何?
【蒙特利奉命點評:】
張一劍作品,文字優美,節奏流暢。看似輕鬆,馬良神筆有意,實則嚴謹,王母天衣無縫。引自然聲,編塵世曲:取田野景,畫凡人圖。文言功底紮實,妙句層出不窮;技巧運用純熟,比興盡得真傳。
【落蓬順手金波掬】擬人尤為出彩,三刻拍案驚奇!
小憾:結句何與首句荷同音,若稍調整全篇更完美。
步和張一劍上秋
七律•思鄕
文/蒙特利
北美思鄉夢裡荷,姑蘇水蕩起舟歌。
白蘭花送幽香遠,紫竹簫吹戀曲多。
月落寒山僧雅緻,天平薄霧鳥婆娑。
蓮蓬木瀆魚蝦跳,範蠡西施一網拖。
註:寒山寺: 木瀆古鎮。天平山:蘇州名勝。
2020/08/22
《鳳凰臺上憶吹簫•詠李白》
作者:太白遺風
玉骨冰心,俗塵煙客,瑤池落落青蓮。跨白鹿、晴川汗漫,冷月山間。
詩雄七分劍膽,剩三分,鬥酒流泉。胡姬攬,明皇少待,倚馬成篇。 行路遊吟蜀道,登高眺,胡兒躍馬潼關。子規怨、羈愁夜飲,可惜流年。遙映中天霜雪,捉銀鉤,疊作雲船。載春釀,張帆又向長安。
【五湖明月點評:】
這是一曲詠誦人物的填詞。全詞九十七字,分上下兩片。
全詞不足百字,卻囊括了李白的性格、詩風(藝術特點)和主要經歷。
在寫法上,上片文筆纖細,娓娓道來。作者用「玉骨冰心」和「七分劍膽」、「三分鬥酒」形容李白合俠肝義膽、仙風道骨的性格特徵,用「跨白鹿」、「冷月山間」來表達李白蔑視權貴,騎訪名山的叛逆精神。用「胡姬攬」側寫李白放蕩不羈的生活習性。在表述李白出口成章、豪放飄逸的藝術風格時,借用了倚馬少待的成語典故,形態生動,意象深刻。難能可貴的是,一句「瑤池落落青蓮」,不露山水地點明了李白的身份。功力十分雄厚。
下片通過對李白主要經歷的概述,以點帶面地勾勒出其人比較完整的精神形象。用墨灑脫,收放自如。
李白半是隱居半是官場的生活軌跡,突顯出他既崇尚兼善天下的儒家思想,又追求遺世獨立的道家風骨,這樣的一種矛盾心態。但作者在描述中,巧妙地用「蜀道難」、「子規怨」等艱難、悲涼的景況作鋪墊,而將到中天捉銀鉤,載酒揚帆向長安作為全篇的落腳點,將其自由豪放的作風與追求宮庭生活的嚮往結合起來。
這首詞結構完整,音韻流暢,構思慎密,措詞得體,應是上乘之作。結束句給人想像的空間,餘味甚長。
七絕-今日立秋
作者:耿介齋
嘶啞聲聲樹上蟬,飄零處處水中蓮.
諸君毋懼秋老虎,燥熱不過十八天。
【南山客點評:】
此小絕簡潔明快,以蕭然之景寫輕快之情,選景別具匠心,抒情直截了當,一氣呵成,朗朗上口。立秋這個節氣可寫的地方很多,作者偏能以個人的視覺,從蟬嘶和敗蓮中找到清涼的感覺,算得上是別出心裁。
全篇沒提及一個涼字,甚至連風啊雨啊都沒描寫,但僅從蟬的聲音和蓮的形象中,就能讓人感覺到秋天的到來,卻又不是傳統的秋天那樣消沉,可以說是立意新穎,語言平直,很生活很溫馨。
起承句改變遞進的關係為並列,但在描述上一為聲一為形,聲者雖動猶靜,形者似靜實動,安排極為巧妙。轉句秋老虎為固定詞,稍有出律也可容忍。結句直抒胸臆,直白的語言卻能把一個夏天的鬱悶一吐為快,又隱隱照應首句,結構完整,意象明晰,不可多得。
七律·秋逢中國楹聯館落戶陶大寄懷
作者:張一劍
乾坤日月對陰陽,壇坫名流聚一堂。
館納春風桃李盛,閣飛秋色桂蘭芳。
青山商定留瓷韻,綠水聲明注雅章。
把酒東籬陶菊賦,隨君濯足在滄浪。
【周慎簡評:】
從秋收入手,抒發對楹聯館的深情與期望,並寓閒逸、逐浪並存之意。
二、謀篇
首聯為點題直起,用乾坤對日月,陰對陽,點明楹聯,用名流相聚,點明慶會。皆得點題之要旨。
頷聯與頸聯還是承題對楹聯館進一步渲染。頷聯言其過去,以春繁、秋實為喻,言其從學有桃李之多,學術有桂蘭之盛;頸聯言其將來,仍寄情於青山綠水、美好河山,得韻、章之趣。
末聯關注聚會,把酒言賦,言聚會之雅,得陶令之閒逸;並直引楚辭之語,含隱而未隱、退而未退,仍隨君逐浪之意。
三、結論
全詩賦比興三法相結合,寫出了對楹聯的喜愛,對楹聯館擁戴,對楹聯事業的期望。
周慎(長沙)
2020年8月23日
【西江月•旅居】(用韻和浮草詩友)
作者:耿介齋
難免悽風苦雨,並無末路窮途。
心情恬淡勝天書,一任晨鐘暮鼓。
後院作田種菜,前塘混水拿魚。
詞來詩往享清娛,何謂天涯孤旅。
【清華學子點評:】
這首詞是首唱和詞,作者耿介齋老師用較為瀟灑樂觀的情調回應了浮草詩友的詞作主題:悲愁何許。
首二句是一組對偶句,也是這首詞的立意,說明了人生「難免悽風苦雨」,但是「並無末路窮途」,還有希望。上片的七言句「心情恬淡勝天書」,作為鋪陳,推出第四句題旨:「一任晨鐘暮鼓」。
下片兩個六言句是主題的內容所在,這組六言句對仗工整,通過實筆描述感慨,大有陶淵明「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之意境。下片的七言句「詞來詩往享清娛」,進一步渲染情感,從而結出整首詞的主題思想:「何謂天涯孤旅」。
賞讀了這首詞作,為作者的瀟灑豁達的樂觀精神感到敬佩。詞作格律正確無誤,情感的抒發從始至終一氣呵成,不離主題,實為值得品讀的一首好詞。
詞作點評說明:應社長安排,點評《西江月·旅居》這首詞,不當之處,請各位指正。
附:《西江月·悲愁何許》作者:浮草
徑路紅櫻帶雨,屋簷時鳥棲途。幽思故裡意茫如,隱隱童歌酸楚。
一抹慈親苦霧,千縈好夢香書。此生似寄若還初,欲問悲愁何許。
上海詩潮微刊編委會
社長:夢湖苑(藍成東)
總編:放下(劉 蜀)
副社長 副總編:雲之且(牛運祖)
副社長 副總編:水潤木秀(楊偉聲)
社長助理:吉吉米(顏書)
主編:雲鵲(陳仲梅)
編委會成員:
劉勝洪(鑫雨)朱偉民(秋水長天)許海成(竹嶺散人)
柏佔山(清華學子)張宏剛、陸振光、王克敏,文靜(詞)、青蘋果、宇心齋黃金鐘(詞)、心靜天下(席)、王亨俊、桔子、高歌、羽你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