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
6月將迎來第19個全國「安全生產月」。今年全國安全生產月活動的主題是「消除事故隱患,築牢安全防線」,目前,各煤炭企業正在圍繞這一主題,緊鑼密鼓地制定符合自身實際、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安全生產月」活動。 「消除事故隱患,築牢安全防線」,可以說是煤礦安全生產的基本要求,大處影響社會的穩定,小處關係每個礦工的切身利益。
近年來,我國煤礦安全生產形勢持續向好,事故總量、較大事故、重特大事故繼續下降。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全國煤礦死亡事故和死亡人數同比分別下降56.8%、62.3%,煤礦安全生產形勢總體平穩。
變化的數字背後,是煤礦安全生產工作再上新臺階的可喜進步。近年來,從「史上最嚴」安全生產法出臺,到新中國第一個以中共中央、國務院名義實施關於推進安全生產領域改革發展的意見;從深化機構改革新設應急管理部,到印發《地方黨政領導幹部安全生產責任制規定》,從法治、機構、制度等各方面、全方位共同發力,為煤礦安全生產編織了一張堅實的「安全防護網」。
在看到成績的同時,也要清醒認識到我國煤礦安全生產形勢依然嚴峻複雜,瓦斯、水、火、衝擊地壓等災害嚴重,防治難度加大,安全欠帳多,資源整合礦井安全管理薄弱,煤礦管理人員和從業人員素質不能適應現場管理需要,監管監察執法還有不適應和不嚴不實不細等問題。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歷史規律告訴我們,煤炭經濟大起大落的時期,往往也是煤礦事故多發的時期。疫情防控期間,由於市場低迷、煤價走低,一些煤礦會超能力組織生產。疫情過後,一些煤炭企業更會有大幹快上、違法違規組織生產的強烈衝動。
事故源於隱患,隱患不除,事故未已,這個道理人盡皆知。關健是如何抓好安全,如何讓「消除事故隱患」的思想真正深入人心,真正實現「築牢安全防線」。長期的安全生產實踐告訴我們:煤礦安全生產一方面需要依靠規章制度和法律法規來約束職工的行為,另一方面還要靠不斷培育積極向上的安全文化來加以引導,並不斷強化職工的安全責任意識,二者相輔相成、相互補充、缺一不可。
設立全國「安全生產月」的意義就在於,通過這場全國煤炭行業共同參與的全國性安全宣傳教育活動,切實推動安全文化深入人心,讓「消除事故隱患,築牢安全防線」成為全煤炭行業共同的追求。
近日,國務院安委會印發的《全國安全生產專項整治三年行動計劃》提出,紮實開展煤礦安全專項整治三年行動,從根本上消除事故隱患,務求取得實效。這也啟示我們,隱患消除非一時之功,僅靠一個安全生產月不可能得到根除,安全生產不能是「一陣風」。我們應以安全生產月活動為契機,以消除事故隱患為著力點,紮實推動安全文化理念的進一步形成,唯有將「消除事故隱患,築牢安全防線」這一理念貫穿煤炭生產全程,使之成為全行業共識,煤礦職工才能安心放心,企業發展才能高質高效,社會才能安定和諧。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轉載自中國煤炭市場網,所發內容不代表本平臺立場。全國能源信息平臺聯繫電話:010-65367702,郵箱:hz@people-energy.com.cn,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金臺西路2號人民日報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