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網訊)學聯在與政府協調商討對話細節期間,態度搖擺不定(詳見附表),昨日更聯同其他團體升級不合作行動,無意溝通,特區政府在無奈之下擱置對話。有意見分析指出,當局已經表達出了充分的誠意去解決當下正在面對的問題,但學聯出爾反爾,不斷搬「龍門」,缺乏誠意,更欠缺民主精神和對法治的尊重。
圖發動中學生罷課
學聯昨日下午聯同「佔中」、學民思潮及反對派立法會議員,聲稱發動「新一輪不合作運動」,以配合現時的佔領行動,爭取所謂「真普選」。學聯秘書長周永康稱,學聯不會輕易撤離,會繼續罷課和留守「公民廣場」。學民思潮召集人黃之鋒稱,如果政府不回應市民的訴求,會再發動第三次的中學生罷課。反對派議員則試圖以「佔領立法會」來拉長「戰線」。
基本法委員會副主任梁愛詩指出,「佔中」已經持續十二日,訴求聲音已被市民、特區政府,中央政府,全世界聽到。「佔中」行動造成多種傷害,包括學校停課,阻塞道路,部分店舖做不到生意,有的人生計都會受到影響,亦會帶來衝突。梁愛詩強調單靠理想爭取民主並不可行,務實行事空間會更大。她補充,政改不是三言兩語可以解決的事情,不是通過數次會面就可解決,而要用理智方式解決,希望「佔中」人士能冷靜下來與政府對話,政府亦應採取一個積極態度與「佔中」人士商量一個方式,解決現時對峙局面及商討政改。
港區全國人大代表盧瑞安表示,學聯及反對派在昨日下午提升不合作運動,顯示學聯出爾反爾,未能展現誠意,而學聯將談判與「佔中」掛鈎,令政府不得不擱置談判。他坦言,「佔中」陣營的分歧大,沒有任何團體能主導運動,「佔中」運動已失控,呼籲學生儘快和平撤離。
港區全國人大代表陳勇表示,政府近期展現出充分誠意,與學聯開了多次預備會議,每次預備會議後都顯示良好的意願,但學聯的立場搖擺不定,未能信守承諾,未能表現出足夠誠意。他又說,學聯的路線太激進,不利於民主進程,而陳日君亦指學聯不應主導「佔中」,顯示陣營內意見不統一,出現分裂。
工聯會立法會議員王國興批評,學聯的態度反覆,不斷搬「龍門」,是令政府擱置談判的原因之一,同時學聯更藉會面發動新一輪不合作運動,無疑是「擺政府上臺」,政府被迫擱置談判,他強烈譴責學聯作出有關行為。他認為,現時解決問題唯一方法是學生儘快撤去,否則只會愈搞愈亂。
附表:學聯不斷搬龍門
9月23日學聯秘書長周永康、副秘書長岑敖暉在特首辦外衝擊特首梁振英,又威脅梁振英在48小時內到添馬公園會見學生。他們提出四項訴求,包括爭取公民提名、廢除功能組別、梁振英和「政改三人組」引咎下臺,及人大需向港人道歉。
9月29日學聯與學民思潮提出四項訴求,包括普選需有公民提名、要求撤回人大決定、特首梁振英下臺及重開公民廣場。
10月3日凌晨學聯於行政長官梁振英宣布委派政改三人組與學聯對話後,發表聲明,重申四點,包括:「梁振英失信於民,已無管治威信。」;「學生和政府的對話,政改是唯一議題。」;「確立平等權利,實行真普選、真民主。」;「在『一國兩制』框架下,香港問題,香港解決;政治問題,政治解決。」公開信沒有再提及撤回人大決定和公民提名及要求梁振英下臺。
10月3日下午旺角與銅鑼灣卻接連出現「佔中」與反「佔中」的衝突,情況混亂。未待警方解釋,學聯隨即發表聲明擱置政改對話,稱警方必須要為衝突問責。
10月5日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副局長劉江華、政治助理陳嶽鵬等與學聯代表會面。學聯副秘書長岑敖暉在會面後稱,學聯與政府雙方達成兩點共識,包括同意就日後對話持開放態度,及對話是直接及互相尊重。但岑敖暉稱,政府未答應學聯提出的三個要求,包括對話必須是多輪、對等,及政府必須確認或執行學生與政府對話的內容,令政改有實質改進。學聯堅持政府若不接受三項要求,不會正式展開對話或談判。
10月7日政府代表與學聯代表會面後,岑敖暉聲稱對政府提出以「政制發展的憲制基礎」、「政制發展的法律規定」作為命題「感到憤怒、失望」,不希望政府用這兩個問題,玩弄市民和學生,希望他們不要再玩花招。(大律師公會此後發聲明指出,即使對人大常委的決定何等不滿,學聯這樣形容憲制原則問題,「是對法治精神公開的詆毀,此等言論十分危險」。)
10月9日學聯及有關團體公布「新一輪不合作運動」,重提要求撤回全國人大常委會決定及爭取「公民提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