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視聽節目內容審核通則》的26處變化都在這裡了!

2020-12-27 正義網
  傳媒內參導讀:630日,中國網絡視聽節目服務協會審議通過《網絡視聽節目內容審核通則》,該《通則》是在2012年協會根據《中國網絡視聽節目服務自律公約》的精神制定發布的《網絡劇、微電影等網絡視聽節目內容審核通則》基礎上修訂完善而成的。2012-2017五年過去了,本次《通則》有哪些改變? 

  第二章 審核原則 

  關於網際網路視聽節目服務相關單位在網絡視聽節目內容審核方面,堅持兩大原則的基礎上進行補充內容: 

  (一)先審後播原則 

  由網際網路本單位的本地自審變為—— 

  網際網路視聽節目服務相關單位應建立內容播前審核制度、審核意見留存制度及工作程序,配備與業務發展需要相適應的審核員,及相應的審看設施。網際網路視聽節目服務相關單位播出的網絡視聽節目必須經過審核員審核認定。 

  (二)審核到位原則提出了三大擴充內容: 

  1.審核員審核節目時應完整審看包括片頭片尾在內的全部內容,不得快進和遺漏,每部網絡劇、微電影、網絡電影、影視類動畫片、紀錄片應由不少於三人的審核員審核,每期(條)專業類網絡視聽節目應由不少於兩人的審核員審核。 

  2.審核員應客觀、公正地提出書面的節目審核意見,審核意見應明確指出需要修改的問題、是否同意播出,並說明理由。 

  3.審核員應具有高度的社會責任感、較高的文化修養、良好的職業道德,熟悉國家相關法律法規、方針政策;審核員應經過節目內容審核業務培訓,考核通過後從事節目內容審核工作。 

  第三章 導向要求 

  最新的《網絡視聽節目內容審核通則》提出了八大導向要求,提出網際網路視聽節目服務相關單位應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堅持二為方向和雙百方針,努力傳播體現當代中國價值觀念、體現中華文化精神、反映中國人審美追求,思想性、藝術性、觀賞性有機統一的優秀作品。 

  八大導向: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 

  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 

  堅持以現實題材為主,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記錄時代發展和社會進步; 

  大力弘揚中國優秀傳統文化; 

  弘揚真善美,傳播正能量;努力講好中國故事,弘揚中國精神,凝聚中國力量,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作出貢獻; 

  堅持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 

  牢固樹立精品意識,下大力氣提升品質,提高原創能力,努力傳播思想精深、藝術精湛、製作精良的優秀作品。 

  第四章 節目內容審核標準 

  網絡視聽節目中含有下列內容或情節的,應予以剪截、刪除後播出;問題嚴重的,整個節目不得播出: 

  (一)不符合國情和社會制度,有損國家形象,危害國家統一和社會穩定: 

   【增加】脫離國情,缺乏基本的現實生活依據,宣揚奢華生活等。 

  (四)宣揚封建迷信,違背科學精神: 

   【刪減】宣揚看相算命、看風水、佔卜、驅鬼治病等封建迷信活動;在當代現實生活中表現鬼神等。 

  (五)渲染恐怖暴力,展示醜惡行為,甚至可能誘發犯罪: 

  【增加】展現過度的驚悚恐怖、生理痛苦、歇斯底裡,造成強烈感官、精神刺激並可致人身心不適的畫面、臺詞、音樂及音效等; 

  【增加】為宣揚以暴制暴,宣揚極端的復仇心理和行為。 

  【刪減】細緻展現兇殺、血腥、暴力、自殺、綁架、吸毒,賭博等情形。 

  (六)渲染淫穢色情和庸俗低級趣味: 

  【增加】使用粗俗語言等。 

  (七)侮辱或者誹謗他人: 

  【刪減】含有冒犯性語言,羞辱性暴力或歧視等行為。 

  【刪減】2012《通則》第八條有違社會公德 

  【增加】在損害未成人權益裡合併增加: 

  以惡搞方式描繪重大自然災害、意外事故、恐怖事件、戰爭等災害場面; 

  以肯定讚許的基調或引人模仿的方式表現、羞辱他人、汙言穢語等; 

  含有其它有違社會公德的不文明行為。 

  (八)歪曲貶低民族優秀文化傳統: 

   【增加】違背基本的歷史常識,缺乏基本的歷史依據,任意曲解歷史,不尊重人類文明、他國文明和風俗習慣等; 

  【增加】對歷史尤其是革命歷史進行過度娛樂和遊戲式表現。 

  【刪減】惡意曲解他國歷史,不尊重人類文明、他國文明和風俗習慣等。 

  (九)危害社會公德,對未成年人造成不良影響的: 

  【增加】以惡搞方式描繪重大自然災害、意外事故、恐怖事件、戰爭等災難場面; 

  【增加】以肯定、讚許的基調或引入模仿的方式表現打架鬥毆、羞辱他人、汙言穢語等; 

  【增加】含有其他有違社會公德的不文明行為。 

  (十)法律、法規和國家規定禁止的其他內容: 

  【增加】以抄襲、剽竊或未經許可翻拍等方式侵犯他人智慧財產權的節目; 

  【增加】從事損害我國國家尊嚴、榮譽和利益,危害社會穩定,傷害民族感情等活動的組織和個人製作或參與製作的節目;其他有違法律、法規和國家規定的內容。 

  【刪減】節目名稱、臺詞、字母等語言用語不規範、違反《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的相關規定; 

  【刪減】群眾參與的各類整容變性節目。 

  網絡視聽節目內容審核通則 

  2017630日中國網絡視聽節目服務協會常務理事會2017年第一次會議通過)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規範網絡視聽節目內容審核工作,服務網絡視聽節目創作,促進網絡視聽節目行業健康發展,根據《網際網路視聽節目服務管理規定》,中國網絡視聽節目服務協會(以下簡稱協會)發起制定本通則。 

  第二條 本通則所稱網絡視聽節目,具體包括: 

  (一)網絡劇、微電影、網絡電影、影視類動畫片、紀錄片; 

  (二)文藝、娛樂、科技、財經、體育、教育等專業類網絡視聽節目; 

  (三)其它網絡原創視聽節目。 

  第三條 網際網路視聽節目服務相關單位應當認真遵守本通則的規定,積極傳播本通則倡導的內容,不得傳播本通則禁止的內容。 

  第二章 審核原則 

  第四條 本通則所稱內容審核,是指從事網際網路視聽節目服務相關單位在播出網絡視聽節目前,對擬播出的視聽節目作品和用於宣傳、介紹作品等目的而製作的圖文及視頻內容的審核。具體審核要素包括: 

  (一)政治導向、價值導向和審美導向; 

  (二)情節、畫面、臺詞、歌曲、音效、人物、字幕等。 

  第五條 網際網路視聽節目服務相關單位在網絡視聽節目內容審核方面,堅持如下原則: 

  (一)先審後播原則 

  網際網路視聽節目服務相關單位應建立內容播前審核制度、審核意見留存制度及工作程序,配備與業務發展需要相適應的審核員,及相應的審看設施。網際網路視聽節目服務相關單位播出的網絡視聽節目必須經過審核員審核認定。 

  (二)審核到位原則 

  1.審核員審核節目時應完整審看包括片頭片尾在內的全部內容,不得快進和遺漏,每部網絡劇、微電影、網絡電影、影視類動畫片、紀錄片應由不少於三人的審核員審核,每期(條)專業類網絡視聽節目應由不少於兩人的審核員審核。 

  2.審核員應客觀、公正地提出書面的節目審核意見,審核意見應明確指出需要修改的問題、是否同意播出,並說明理由。 

  3.審核員應具有高度的社會責任感、較高的文化修養、良好的職業道德,熟悉國家相關法律法規、方針政策;審核員應經過節目內容審核業務培訓,考核通過後從事節目內容審核工作。 

  第三章 導向要求 

  第六條 網際網路視聽節目服務相關單位應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堅持二為方向和雙百方針,努力傳播體現當代中國價值觀念、體現中華文化精神、反映中國人審美追求,思想性、藝術性、觀賞性有機統一的優秀作品。 

  (一)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把人民作為表現的主體,展示奮鬥人生,刻畫最美人物,反映人民心聲,為人民抒寫、為人民抒情、為人民抒懷,把滿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 

  (二)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大力弘揚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大力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歌唱祖國、讚美英雄、謳歌時代,引導人民樹立和堅持正確的歷史觀、民族觀、國家觀、文化觀; 

  (三)堅持以現實題材為主,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記錄時代發展和社會進步; 

  (四)大力弘揚中國優秀傳統文化。以史為鑑、傳承文明,激勵中華兒女自尊、自信、自強。深入闡發講仁愛、重民本、守誠信、崇正義、尚和合、求大同等核心思想理念; 

  (五)弘揚真善美,傳播正能量。牢記社會責任,持續頌揚自強不息、敬業樂群、扶危濟困、見義勇為、孝老愛親等傳統美德,引導人們增強道德判斷力和道德榮譽感; 

  (六)努力講好中國故事,弘揚中國精神,凝聚中國力量,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作出貢獻; 

  (七)堅持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努力傳播既能在思想上、藝術上取得成功,又能在市場上受到歡迎,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相統一的作品; 

  (八)牢固樹立精品意識,下大力氣提升品質,提高原創能力,努力傳播思想精深、藝術精湛、製作精良的優秀作品。在劇情設計上要弘揚正氣、伸張正義,傳播真善美、鞭笞假惡醜,體現積善成德、明德惟馨的道德導向。 

  第四章 節目內容審核標準 

  第七條 網際網路視聽節目服務相關單位要堅持正確的政治導向、價值導向和審美導向,禁止製作、播放含有下列內容的網絡視聽節目: 

  (一)違反憲法確定的基本原則,煽動抗拒或者破壞憲法、法律、行政法規實施的; 

  (二)危害國家統一、主權和領土完整,洩露國家秘密,危害國家安全,損害國家尊嚴、榮譽和利益,宣揚恐怖主義、極端主義的; 

  (三)詆毀民族優秀文化傳統,煽動民族仇恨、民族歧視,侵害民族風俗習慣,歪曲民族歷史和民族歷史人物,傷害民族感情,破壞民族團結的; 

  (四)煽動破壞國家宗教政策,宣揚宗教狂熱,危害宗教和睦,傷害信教公民宗教感情,破壞信教公民和不信教公民團結,宣揚邪教、迷信的; 

  (五)危害社會公德,擾亂社會秩序,破壞社會穩定,宣揚淫穢、賭博、吸毒,渲染暴力、恐怖,教唆犯罪或者傳授犯罪方法的; 

  (六)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權益或者損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 

  (七)侮辱、誹謗他人或者散布他人隱私,侵害他人合法權益的; 

  (八)法律、行政法規禁止的其他內容。 

  第八條 網絡視聽節目中含有下列內容或情節的,應予以剪截、刪除後播出;問題嚴重的,整個節目不得播出: 

  (一)不符合國情和社會制度,有損國家形象,危害國家統一和社會穩定: 

  1.貶損國家形象、國家制度和方針政策; 

  2.貶損、惡搞、損害革命領袖、英雄人物的形象、名譽; 

  3.損害人民軍隊、武裝警察、國安、公安、司法人員等特定職業、群體,以及社會組織、團體的公眾形象; 

  4.宣揚消極、頹廢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渲染、誇大社會問題,過分表現、展示社會陰暗面; 

  5.貶低人民群眾推動歷史發展的作用; 

  6.以反面角色為主要表現對象,或為反動的、落後的、邪惡的、非法的社會勢力、社會組織和人物立傳、歌功頌德,著重表現其積極的一面; 

  7.宣揚中國歷史上封建王朝對外的武力徵服; 

  8.宣揚帶有殖民主義色彩的臺詞、稱謂、畫面等; 

  9.脫離國情,缺乏基本的現實生活依據,宣揚奢華生活等。 

  (二)有損民族團結: 

  1.含有傷害民族感情的情節、臺詞、稱謂、人物形象、畫面、音效等; 

  2.對獨特的民族習俗和宗教信仰獵奇渲染,甚至醜化侮辱; 

  3.表現傷害民族感情的民族戰爭、歷史事件; 

  4.將歷史上民族間的徵伐表現成國與國之間的戰爭等。 

  (三)違背國家宗教政策: 

  1.宣揚宗教極端主義和邪教; 

  2.不恰當地比較不同宗教、教派的優劣,可能引發宗教、教派之間矛盾和衝突; 

  3.過多展示和宣揚宗教教義、教規、儀式等內容; 

  4.歪曲、詆毀或歧視宗教觀念、宗教信仰和宗教稱謂; 

  5.對宗教內容戲說和調侃等。 

  (四)宣揚封建迷信,違背科學精神: 

  1.宣揚靈魂附體、轉世輪迴、巫術作法等封建迷信思想; 

  2.宣揚愚昧、邪惡、怪誕等封建文化糟粕。 

  (五)渲染恐怖暴力,展示醜惡行為,甚至可能誘發犯罪: 

  1.渲染暴力、兇殺,表現黑惡勢力的猖狂; 

  2.細緻展現兇暴、殘酷的犯罪過程,及肉體、精神虐待; 

  3.暴露偵查手段、偵破細節,可誘導罪犯掌握反偵查手段; 

  4.表現離奇、怪誕的犯罪案件; 

  5.對真假、善惡、美醜的價值判斷模糊不清,混淆正義與非正義的基本界限; 

  6.詳細展示吸毒、酗酒、賭博等不良行為; 

  7.展現過度的驚悚恐怖、生理痛苦、歇斯底裡,造成強烈感官、精神刺激並可致人身心不適的畫面、臺詞、音樂及音效等; 

  8.為宣揚以暴制暴,宣揚極端的復仇心理和行為。 

  (六)渲染淫穢色情和庸俗低級趣味: 

  1.具體展現賣淫、嫖娼、淫亂、強姦、自慰等情節; 

  2.表現和展示非正常的性關係、性行為,如亂倫、同性戀、性變態、性侵犯、性虐待及性暴力等; 

  3.展示和宣揚不健康的婚戀觀和婚戀狀態,如婚外戀、一夜情、性自由、換妻等; 

  4.較長時間或較多給人以感官刺激的床上鏡頭、接吻、愛撫、淋浴,及類似的與性行為有關的間接表現或暗示; 

  5.有明顯的性挑逗、性騷擾、性侮辱或類似效果的畫面、臺詞、音樂及音效等; 

  6.展示男女性器官,或僅用肢體掩蓋或用很小的遮蓋物掩蓋人體等隱秘部位及衣著過分暴露等; 

  7.含有未成年人不宜接受的涉性畫面、臺詞、音樂、音效等; 

  8.使用粗俗語言等; 

  9.以成人電影、情色電影、三級片、偷拍、走光、露點及各種挑逗性文字或圖片作為視頻節目標題、分類或宣傳推廣。 

  (七)侮辱或者誹謗他人: 

  1.損害重要歷史人物及其他真實人物的形象、名譽,造成不良社會影響; 

  2.貶損他人的職業身份、社會地位或身體特徵。 

  (八)歪曲貶低民族優秀文化傳統: 

  1.渲染、誇大或集中展示民族愚昧或社會落後方面; 

  2.違背基本史實,為已有定論的歷史人物、歷史事件翻案,或為尚存爭議的歷史人物、歷史事件正名; 

  3.篡改名著,歪曲原著的精神實質; 

  4.違背基本的歷史常識,缺乏基本的歷史依據,任意曲解歷史,不尊重人類文明、他國文明和風俗習慣等; 

  5.對歷史尤其是革命歷史進行過度娛樂和遊戲式表現。 

  (九)危害社會公德,對未成年人造成不良影響的: 

  1.以惡搞方式描繪重大自然災害、意外事故、恐怖事件、戰爭等災難場面; 

  2.以肯定、讚許的基調或引入模仿的方式表現打架鬥毆、羞辱他人、汙言穢語等; 

  3.表現未成年人早戀、抽菸酗酒、打架鬥毆、濫用毒品等不良行為; 

  4.違反國務院廣播影視行政部門有關規定的吸菸鏡頭和吸菸場景; 

  5.人物造型過分誇張怪異,對未成年人有不良影響; 

  6.展示未成年人或者未成年人形象的動畫、動漫人物的性行為等; 

  7.含有其他有違社會公德的不文明行為。 

  (十)法律、法規和國家規定禁止的其他內容: 

  1.違反國家有關規定,公開展示某專項工作的內部制度、程序; 

  2.可能引發國際糾紛或造成不良國際影響; 

  3.違反國家有關規定,濫用、錯用特定標識、呼號、稱謂、用語; 

  4.節目中的產品和服務信息植入違反國務院廣播影視行政部門有關規定; 

  5.破壞生態環境,虐待動物,捕殺、食用國家保護類動物的內容; 

  6.侵犯個人隱私內容; 

  7.以抄襲、剽竊或未經許可翻拍等方式侵犯他人智慧財產權的節目; 

  8.從事損害我國國家尊嚴、榮譽和利益,危害社會穩定,傷害民族感情等活動的組織和個人製作或參與製作的節目; 

  9.其他有違法律、法規和國家規定的內容。 

  第九條 專業類網絡視聽節目應堅持正確的政治導向、價值導向、審美導向,體現高雅健康的審美情趣和文化品位,引導人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一)堅決抵制是非不分、善惡不辨、以醜為美、顛倒黑白的錯誤傾向; 

  堅決抵制各種詆毀主流思想和主流價值的內容; 

  堅決反對歪曲歷史、美化反動、調侃崇高、否定英模的錯誤傾向; 

  堅決抵制厚黑學、潛規則、圈子山頭等封建文化糟粕和腐朽思想遺毒; 

  堅決抵制拜金主義、享樂主義、極端個人主義等不良風氣和過度商業化、過度娛樂化的傾向; 

  堅決摒棄廉價的笑聲、無底線的娛樂和無節操的垃圾; 

  堅決抵制低俗、庸俗、媚俗的低級趣味; 

  堅決反對天價追星、無聊遊戲、奢華盛宴等不良風氣。 

  (二)不得宣揚不良的家庭觀、婚戀觀、金錢觀。 

  在涉及真實人物生活講述與調解等節目中,堅持真實原則,不得為了追求轟動效應人為設置虛假、離奇故事情節,擺拍經過事先設計的對話,製造假故事、假新聞,愚弄受眾。 

  (三)對節目中涉及的主持人、嘉賓、評委、選手等人物進行篩選把關,不得選用有醜聞劣跡、有吸毒嫖娼等違法犯罪行為的人物,慎重選用有爭議或存在邊緣化觀點的人物。節目中的人物語言、行為、著裝、服飾、髮型、颱風等應當符合大眾審美觀念。 

  (四)節目主持人應對嘉賓、評委、選手等人物的言行舉止正確引導,防止語言和行為低俗,對錯誤觀點和言論要及時批駁。 

  主持人之間不得互相挖苦、吹捧、調情。 

  嘉賓、評委要加強點評的專業性和針對性,避免誇張作秀、互相惡搞以及不文明言談舉止,不能喧賓奪主、故意製造噱頭和看點,使節目成為明星宣揚自我的舞臺。 

  選手不得為博眼球而煽情作秀、誇張搞怪或渲染悲切情緒。 

  (五)加強未成年人保護,儘量減少未成年人參與,對少數有未成年人參與的節目要堅決杜絕商業化、成人化和過度娛樂化的不良傾向以及侵犯未成年人權益的現象。 

  (六)真人秀類節目要減少明星參與人數,提高普通群眾的參與比重,讓群眾成為節目的主角。不得追星逐利、媚俗捧場,杜絕展示明星炫富享樂、炒作節目片酬成本。不得借真人秀節目炒作包裝明星子女。 

  第十條 專業類網絡視聽節目除符合前款網絡視聽節目的總體要求外,還不得含有以下內容: 

  (一)以道聽途說的信息為話題,進行主觀臆測的討論、評論的; 

  (二)以調侃嚴肅話題為主要內容的; 

  (三)圍繞易引發爭議的負面話題進行討論、評論的; 

  (四)以宣揚明星炫富享樂為主要話題的; 

  (五)以炒作緋聞醜聞隱私劣跡為主要內容的; 

  (六)展示危險程度高、惡意整人、易被青少年模仿的遊戲項目的; 

  (七)誘導未成年人談論名利、情愛等話題,誘導未成年人現場拉票、盤問未成年人失敗退出感受的; 

  (八)就家庭糾紛採訪未成年人和未成年人參與家庭糾紛和現場調解的; 

  (九)為吸引眼球,製造低俗噱頭,展示醜行惡態,或作假作秀、故意激化矛盾,突出放大不良現象和非理性情緒,以考驗」「測試的名義人為製造和展示人性惡事件的; 

  (十)故意刺激、為難嘉賓娛樂觀眾的; 

  (十一)諷刺他人、相互吹捧或進行粗俗反串的; 

  (十二)使用粗俗惡搞字幕和誇張怪異音效的; 

  (十三)以採訪、討論性愛、性生活細節為話題的; 

  (十四)展示群眾參與的各類整容變性細節的; 

  (十五)其他違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公序良俗的內容。 

  第十一條 嚴肅認真對待節目細節,涉及下列內容的,要聘請相關專家進行把關: 

  (一)涉及革命先驅及其他重要人物形象、少數民族語言文字、特定符號與標識使用以及圖形、圖表等; 

  (二)節目內容表現人民軍隊、武裝警察、國安、公安、司法人員、醫生、律師等特定職業、群體,以及社會組織、團體的; 

  (三)涉及特定歷史時期、職業群體的服裝、布景道具等。 

  第十二條 網絡視聽節目內容審核的其他相關要求: 

  (一)網絡視聽節目中文字幕除書法題寫的片名及相關文字外,應為規範漢字。作品有歌詞的歌曲,外語標題、臺詞、有特定含義的詞彙及標識等,應加中文字幕; 

  (二)網絡視聽節目名稱、臺詞、字幕等語言文字應遵守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有關法律法規,尊重、禮敬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嚴格按照規範寫法和標準使用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字、詞、短語、成語等,不得濫用諧音、生造濫造詞義、肆意曲解內涵,不得使用不規範的網絡語言和錯詞別字。 

  遣詞造句要堅持正確導向,符合語法規範,自覺摒棄低俗、庸俗、媚俗的低級趣味,嚴禁使用挑逗、汙穢、惡毒、侮辱、謾罵等極端言辭。 

  網際網路視聽節目服務單位要加強網絡視聽節目名稱、臺詞、字幕、配音等使用語言文字的管理,加強對演職人員、主持人、嘉賓及其他節目參與人員規範使用通用語言文字的提示指導,防止不規範使用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節目上線播出。 

  第十三條 網絡視聽節目涉及重大革命和重大歷史題材,以及政治、軍事、外交、國家安全、統戰、民族、宗教、司法、公安等特殊題材應遵照廣播影視有關管理規定執行。 

  第五章 罰則 

  第十四條 網際網路視聽節目服務相關單位因違反本通則的規定,協會將視情節嚴重程度,對該機構以及直接責任人員進行通報批評、向全行業及社會公開;情節惡劣的,取消會員資格;涉嫌違法違規的,報告主管部門依法依規予以查處。 

  第六章 附則 

  第十五條 本通則自協會發布之日起施行,協會成員接受本通則的約束。2012713日中國網絡視聽節目服務協會理事會通過的《網絡劇、微電影等網絡視聽節目內容審核通則》同時廢止。 

  

  《網絡劇、微電影等網絡視聽節目內容審核通則》摘要 

  一、審核要素 

  1.政治導向、價值導向和審美導向; 

  2.情節、畫面、臺詞歌曲、音效和人物等。 

  二、審核原則 

  1.先審後播原則,指網際網路本單位的本地自審; 

  2.審核到位原則,每部網絡劇、微電影網絡電影、影視類動畫片、紀錄片應不少於三人的審核員審核,每期(條)專業類視聽節目應不少於兩人的審核員審核。 

  (一)禁止製作、播放含有下列內容的網絡劇、微電影等網絡視聽節目: 

  1.反對憲法確定的基本原則的; 

  2.危害國家統一、主權和領土完整的; 

  3.洩露國家秘密、危害國家安全或者損害國家榮譽和利益的; 

  4.煽動民族仇恨、民族歧視,破壞民族團結,或者侵害民族風俗、習慣的; 

  5.宣揚邪教、迷信的; 

  6.擾亂社會秩序,破壞社會穩定的; 

  7.誘導未成年人違法犯罪和渲染暴力、色情、賭博、恐怖活動的; 

  8.侮辱或者誹謗他人,侵害公民個人隱私等他人合法權益的; 

  9.危害社會公德,損害民族優秀文化傳統的; 

  10.有關法律、行政法規和國家規定禁止的其他內容。 

  (二)網絡劇、微電影等網絡視聽節目,出現下列內容或情節的,應予以剪截、刪除後播出,問題嚴重的,整個節目不得播出: 

  1.不符合國情和社會制度,有損國家形象,危害社會穩定: 

  1)貶損國家形象、國家制度和方針政策; 

  2)危害人民軍隊、武裝警察、國安、公安、司法人員等特定職業、群體,以及社會組織、團體的公眾形象; 

  3)宣揚消極、頹廢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宣言誇大社會問題,過分表現展示社會陰暗面; 

  4)貶低人民群眾推動歷時發展的作用; 

  5)以反面人物為主要變現對象,或為反動的、落後的、邪惡的、非法的社會勢力、社會組織和人物立傳、歌功頌德,著重變現其人性、積極的一面; 

  6)宣揚中國歷史上封建王朝對外的額武力徵服; 

  7)宣揚帶有殖民主義色彩的臺詞、稱謂和畫面等。

  2.有損民族團結: 

  1)含有有損民族情感的情、臺詞、稱謂、人物形象、畫面和音效等; 

  2)對獨特民族習俗和宗教信仰獵奇渲染,甚至醜化侮辱; 

  3)表現上海民族情感的民族戰爭、歷史事件; 

  4)將歷史上民族間的徵伐表現為國與國之間的戰爭等。 

  3.違背國家宗教政策: 

  1)宣揚宗教極端主義和邪教; 

  2)不恰當的比較不同宗教、教派的優劣,可能引起抗議或引發宗教、教派之間矛盾和衝突; 

  3)過多展示盒宣揚宗教教義、教規、儀式等內容; 

  4)歪曲、詆毀或歧視宗教觀念、宗教信仰和宗教稱謂; 

  5)對宗教內容過度戲說調侃等。 

  4.宣揚封建迷信: 

  1)宣揚靈魂附體、巫術作法等封建迷信思想; 

  2)宣揚愚昧、邪惡怪誕等封建文化糟粕; 

  3)宣揚看相算命、看風水、佔卜、驅鬼治病等封建迷信活動; 

  4)在當代現實生活中表現鬼神等。 

  5.渲染恐怖暴力,展示醜惡行為,甚至可能誘發犯罪或騷亂: 

  1)渲染暴力、兇殺,表現黑惡勢力的猖狂; 

  2)細緻展現兇暴、殘酷的犯罪過程,即肉體、精神的虐待; 

  3)細緻展現兇殺、血腥、暴力、自殺、綁架、吸毒,賭博等情形; 

  4)暴露偵查手段、偵破細節,暴露應當受到保護的舉報人、證人等形象、聲音,容易有道犯罪掌握反偵察手段和繼續犯罪報復; 

  5)表現離奇、怪誕的犯罪案件; 

  6.渲染淫穢色情和庸俗低級趣味: 

  1)具體展現賣淫、嫖娼、淫亂、強姦、自慰等情節; 

  2)表現和展示非正常性關係、性行為,如亂倫、同性戀、性變態、性侵犯、性虐待及性暴力等; 

  3)展示盒宣揚不健康的婚戀觀和婚戀狀態,如婚外戀、多角戀、一夜情、性自由和換妻等; 

  4)較長時間或過多給人以感官刺激的床上鏡頭、接吻、愛撫、淋浴,及類似的與性行為有關的間接表示或暗示; 

  5)有明顯的性挑逗、性騷擾、性侮辱或類似效果的畫面、臺詞、音樂集音效等; 

  6)展示男女性器官,或僅用肢體掩蓋或用很小的遮蓋物掩蓋的隱秘部位; 

  7)以成人電影、情色電影、三級片、偷拍、走光,露點及各種挑逗性文字或圖片作為視頻節目的標題或分類; 

  8)含有未成年人不易接受的涉性畫面、臺詞、音樂或音效。 

  7.侮辱或誹謗他人: 

  1)貶損惡搞革命領袖、英雄人物、重要歷史人物及其他真實人物的形象、名譽; 

  2)貶損他人的職業身份、社會地位或身體特徵; 

  3)含有冒犯性語言,羞辱性暴力或歧視等行為; 

  8.有違社會公德: 

  1)以惡搞方式描繪重大自然災害、意外事故、恐怖事件、戰爭等災害場面; 

  2)以肯定讚許的基調或引人模仿的方式表現、羞辱他人、汙言穢語等; 

  3)含有其它有違社會公德的不文明行為。 

  9.歪曲貶低民族優秀文化傳統: 

  1)渲染、誇大或集中展示民族愚昧或社會落後方面; 

  2)違背基本史實,為已有的定的歷史人物、歷史事件翻案,或為尚存爭議的歷史人物、歷史事件正名; 

  3)篡改名著,歪曲原著的精神實質,貶損、惡搞中外名著及名著中的重要人物形象; 

  4)惡意曲解他國歷史,不尊重人類文明、他國文明和風俗習慣等。 

  10.損害未成年人權益: 

  1)表現未成年人早戀、抽菸酗酒、打架鬥毆、濫用毒品等不良行為; 

  2)違反國家主管部門有關規定的吸菸鏡頭和吸菸場景; 

  3)人物造型過分誇張怪異,對未成年人有不良影響; 

  4)展示未成年人或者未成年人形象的動畫、漫畫人物的性行為等。 

  11.法律、法規和規章禁止的其他內容: 

  1)違反國家有關規定,公開展示某專項工作的內部制度、程序; 

  2)可能引發國際糾紛造成不良國際影響; 

  3)違反國家有關規定、濫用、錯用特定符號、稱號、稱謂、用語; 

  4)節目名稱、臺詞、字母等語言用語不規範、違反《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的相關規定; 

  5)節目中的產品和服務信息植入違反國務院廣播電影行政部門的有關規定; 

  6)破壞生態環境,具體展示虐殺動物、捕殺、食用國家保護類動物的內容; 

  7)群眾參與的各類整容變性節目; 

  8)侵犯個人隱私內容; 

  9)其他有違反法律、法規精神、不利於國家建設發展的內容。 

  2012713日中國網絡視聽節目服務協會理事會2012年第一次會議通過) 

相關焦點

  • 《網絡視聽節目內容審核通則》發布:應堅持以現實題材為主
    針對網絡視聽節目的監管力度顯著增強了。據中國網絡視聽節目服務協會官方網站消息,6月30日,中國網絡視聽節目服務協會在京召開常務理事會審議通過《網絡視聽節目內容審核通則》。《網絡視聽節目內容審核通則》是在2012年協會根據《中國網絡視聽節目服務自律公約》的精神制定發布的《網絡劇、微電影等網絡視聽節目內容審核通則》基礎上修訂完善而成,旨在進一步指導各網絡視聽節目機構開展網絡視聽節目內容審核工作。
  • 網絡視聽節目是什麼意思?具體包括哪些視頻?名單一覽
    6月30日,中國網絡視聽節目服務協會在京召開常務理事會審議通過《網絡視聽節目內容審核通則》,現予發布。  《網絡視聽節目內容審核通則》是在2012年協會根據《中國網絡視聽節目服務自律公約》的精神制定發布的《網絡劇、微電影等網絡視聽節目內容審核通則》基礎上修訂完善而成,旨在進一步指導各網絡視聽節目機構開展網絡視聽節目內容審核工作,提升網絡原創節目品質,促進網絡視聽節目行業健康發展。
  • 「94條」抵制泛娛樂化《網絡綜藝節目內容審核標準細則》發布
    北京商報訊(記者 盧揚 實習記者 伍碧怡)2月21日,據中國網絡視聽協會官網消息,按照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工作部署,在總局網絡視聽節目管理司指導下,中國網絡視聽節目服務協會聯合央視網、芒果TV、騰訊視頻、優酷、愛奇藝、搜狐、嗶哩嗶哩、西瓜視頻、快手、秒拍等視聽節目網站制訂了《網絡綜藝節目內容審核標準細則
  • 關注| 《網絡短視頻內容審核標準細則》100條
    2019年1月9日,中國網絡視聽節目服務協會在官網發布《網絡短視頻內容審核標準細則》100條,其中明確網絡短視頻不得出現的具體內容(常見問題)。文件規定,網絡播放的短視頻節目,及其標題、名稱、評論、彈幕、表情包等,其語言、表演、字幕、背景中不得出現21個方面的具體內容(常見問題)。
  • 關注|《網絡短視頻內容審核標準細則》100條
    2019年1月9日,中國網絡視聽節目服務協會在官網發布《網絡短視頻內容審核標準細則》100條,其中明確網絡短視頻不得出現的具體內容(常見問題)。文件規定,網絡播放的短視頻節目,及其標題、名稱、評論、彈幕、表情包等,其語言、表演、字幕、背景中不得出現21個方面的具體內容(常見問題)。
  • 網絡短視頻內容審核標準公布:宣揚頹廢人生觀等不得出現
    1月9日,中國網絡視聽節目服務協會在官網發布《網絡短視頻內容審核標準細則》100條,其中明確網絡短視頻不得出現的具體內容(常見問題)。文件規定,網絡播放的短視頻節目,及其標題、名稱、評論、彈幕、表情包等,其語言、表演、字幕、背景中不得出現21個方面的具體內容(常見問題)。
  • 《網絡綜藝節目內容審核標準細則》公布,哪些節目將受影響?
    2月21日,在廣電總局網絡司的指導下,中國網絡視聽節目服務協會聯合愛奇藝、優酷、央視網、快手等視頻網站,發布了《網絡綜藝節目內容審核標準細則》(以下簡稱細則)。細則針對才藝表演、訪談脫口秀、偶像養成、情感交友、生活體驗、少兒親子、專業競技、文藝晚會等幾乎所有網絡綜藝節目類型,從主創人員選用、出鏡人員言行舉止,到造型舞美布設、文字語言使用、節目製作包裝等不同維度,提出了94條具有較強實操性的標準。
  • 網絡短視頻內容審核標準細則100條出臺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1月11日訊 日前,中國網絡視聽節目服務協會發布了《網絡短視頻內容審核標準細則》(以下簡稱《細則》),明確了網絡播放的短視頻節目,及其標題、名稱、評論、彈幕、表情包等,其語言、表演、字幕、背景中不得出現的21類、100項內容。
  • 網絡視聽節目實行內容總編輯負責制度 先審後播
    《中國網絡視聽節目服務自律公約》13日在京發布。《公約》要求,實行網絡視聽節目內容總編輯負責制度;實行節目內容先審後播制度,建立和完善快速處理響應機制。  《公約》要求,各締約單位積極生產製作和傳播內容健康、形式新穎、生動活潑、貼近受眾的網絡視聽節目,包括網絡劇、微電影、影視類動畫片、紀錄片等。
  • 中國網絡視聽行業近年蓬勃發展 網絡綜藝節目的主題、樣式愈加豐富
    中國網絡視聽行業近年蓬勃發展 網絡綜藝節目的主題、樣式愈加豐富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 2020-02-28 17:43:55
  • 廣電總局調整網絡視聽節目分類 網絡電視界定清晰
    與2010年版《網際網路視聽節目服務業務分類目錄(試行)》相比,最大的變化體現在對「專網及定向傳播視聽節目服務」的界定:     「交互式網絡電視(IPTV)、專網手機電視、網際網路電視的集成播控服務、內容提供服務屬於廣播電臺、電視臺形態的網絡視聽節目服務,系專網及定向傳播視聽節目服務。」
  • 北京推進視聽節目網站總編輯內容負責制
    原標題:北京推進視聽節目網站總編輯內容負責制   2018年,北京市將加大「淨網」力度,推進網絡視聽節目服務網站落實總編輯內容負責制,對嚴重違規行為實行「零容忍」,加強網上境外引進節目的管理。同時,進一步加大優秀網絡視聽節目扶持和獎勵力度。
  • 疫情防控期間 北京對網絡視聽產品審核時間平均壓縮一半
    中新網北京2月19日電 (杜燕 陳杭)疫情防控期間,北京市在全國率先推出網絡視聽服務一攬子舉措,網絡劇、網絡電影、網絡綜藝、網絡直播審核時間平均壓縮一半。同時,開通綠色通道,對劇本創作、成片拍攝、後期剪輯、宣傳推廣等環節給予支持,確保重點節目如期上線播出。
  • 2018全國網絡視聽節目主持人培訓首期班正式開課
    國際在線消息:為規範網絡視聽節目的傳播秩序,提升網絡視聽節目主持人的政治素養和業務水平,引導網絡視聽行業有序發展,由中國網絡視聽節目服務協會聯合國廣教育推出的「全國網絡視聽節目主持人培訓」首期班於8月12日正式開課。
  • ...共築中國夢」主題原創網絡視聽節目徵集暨比賽活動的通知
    2020年「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共築中國夢」主題原創網絡視聽節目徵集推選和比賽展播活動。現將有關事宜通知如下:一、參評對象活動參評作品,應為2019年4月1日至2020年3月31日期間創作或首播的優秀原創網絡視聽節目。節目類型包括網絡劇、網絡電影(含微電影)、網絡紀錄片、網絡動畫片、短視頻、網絡音頻節目等。
  • 網絡視聽節目 編織抗「疫」之網
    網絡視聽節目 編織抗「疫」之網 2020年03月17日 10:43 來源:光明日報 作者:牛夢笛 遊歡 字號 內容摘要: 關鍵詞:
  • 《彝鄉情》《三雙破膠鞋》等獲2019四川省網絡視聽節目最佳作品
    5月26日,四川廣播電視臺公共·鄉村頻道開播儀式暨「鄉村振興·美麗家園」2019四川省網絡視聽節目優秀作品發布活動在成都舉行,《彝鄉情》《三雙破膠鞋》《小豬的幸福生活》等視聽作品獲獎。本次活動由四川省廣播電視局、四川省財政廳、四川省教育廳、四川省農業農村廳、四川省扶貧開發局共同實施。自今年1月啟動,從徵集到的212個選題中,評選了30個優秀選題進入後期攝製。
  • 短視頻審核劃定100條紅線:宣揚頹廢人生觀等內容不得出現
    原標題:短視頻審核劃定100條紅線:宣揚頹廢人生觀等內容不得出現為提升短視頻內容質量,遏制錯誤虛假有害內容傳播蔓延,營造清朗網絡空間,根據國家相關法律法規、《網際網路視聽節目服務管理規定》和《網絡視聽節目內容審核通則》,制定本細則。一、網絡短視頻內容審核基本標準(一)《網際網路視聽節目服務管理規定》第十六條所列10條標準。
  • 廣電總局特急文件禁止剪拼改編視聽節目
    鬼畜、混剪視頻今後都不允許做了?!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籤署於3月16日的一份「特急紅頭文件」,要進一步加強對於網絡視聽節目的監管。還有一些節目以非法網絡視聽平臺及相關非法視聽產品作為冠名,為非法視聽內容在網上流傳提供了渠道。
  • 廣電總局關閉162家傳播低俗內容視聽節目網站
    記者從全國整治網際網路低俗之風專項行動辦公室了解到,近日,廣電總局會同電信管理部門對「白骨精公社」、「瘋人榜」、「美女導航」等162家傳播淫穢色情和低俗內容的視聽節目網站採取了關閉措施。這些網站未取得廣電總局頒發的「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非法從事網際網路視聽節目服務,傳播登載大量淫穢色情和低俗視聽節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