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又一批新的研究生們,加入百年復旦的星空!
從本期起,復旦大學文理醫領域的三位教授將會寫給新生們第一封信。聆聽師語,希望這些肺腑之言能為新生們的研究生生涯,提供一些建議與思考。
陳文斌,浙江舟山人。1970 年生於舟山市岱山縣。2000 年 7 月於復旦大學 計算數學專業獲理學博士學位,師從李立康教授。2004 年 7 月至 2006 年 1 月赴加州大學 Davis 分 校從事博士後研究。現為復旦大學數學科學學院教授。與合作者一起,共發表 論文 70 餘篇,其中在計算數學學科三大頂尖雜誌(SIAM J. Numer. Anal., Numer. Math., Math. Comp.)發表論文十餘篇。近年研究方向為高性能科學計算與數值 模擬、偏微分方程的數值方法和材料問題數值模擬等。現為中國工業與應用數 學學會第六屆理事會理事,中國計算數學學會第九屆理事會理事。主講課程「微分方程數值解」為上海市精品課程。
「我不知道為啥讓我這個普通而不成功的教授來寫給研究生的一些話。成功的教授都是類似的,不成功的教授都各有各的教訓,那麼就讓我來講一下這些年的一些教訓吧。」
博學而篤志,立大志做大事
我首先要說的是,請不要隨波逐流,隨機遊走。忘掉「自由而無用」,請記住復旦的校訓是「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
志向在今天似乎是一件羞羞的事情,不敢大聲說出口,但是這其實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或許你的志向是腳踩CNS的錄取信去迎娶溫柔聰慧的女學霸,然後生一對聰明可愛的龍鳳胎,再來爸爸媽媽的學校讀書;又或許是發表頂級會議論文,然後到騰訊阿里年薪50萬起,然後期權千萬,在35歲前財富自由。
這些都是很好的想法。或許更多同學樸素的想法是要為祖國、要為社會做出貢獻,希望學的東西能有些用處,或許這種想法只是一點萌芽,在心中一閃而過。
我現在想說的是只有把自己的志向與國家命運掛鈎,這樣才能走得遠,走得穩。而研究生作為復旦大學科學研究非常重要的隊伍,心中如果懷有做世界頂級研究的志向,自然會踏實去學,踏實去做,踏實去鑽研。
大多數的復旦的教授是平實而樂於傳授和交流的,他們也更希望學生能強於自己,做出更好的工作。有的教授可能很忙,有些可能很閒,有些可能很厲害,有些可能很一般或者有些失敗,但是他們都希望能有更好的學生來與自己一起研究,一起討論,這也是很多教授寧願呆在這個收入不高的地方的一個原因。
如果研究生研究的課題是與國家的需求、世界學術的前沿、重要而困難的問題等等有關係,那必然會面臨很大的學術壓力,而這種壓力下的產出,就可能產生重要的學術或科研成果。研究生階段的工作可能會直接會奠定一輩子的基礎。
李大潛院士曾多次引用孔子的話來教導我們:「取乎其上,得乎其中;取乎其中,得乎其下;取乎其下,則無所得矣」。
所以立志是個大問題,立大志,做大事。特別對像我一樣,出身小縣城的普通學生來講,更應該注意到這一點,或許你們的父母和我的父母一樣,自己沒有文化,但是不管情況如何,主要娃肯讀書,那怕把房子賣了,也要讓娃把書讀下去,一直到沒有書讀為止。
但是對同學來講,樹立自己的志向,把父母的期許變成自己學習和研究的動力,來突破階層的壁壘,這個是不容易的,但也是我所期望的。
如果沒有大志,那麼研究生階段立志學術研究,潛心研究三到五年,做點乾淨漂亮的工作或許可作為研究生入學時一個小小的志向。
研究生階段是人生最幸福的時光
實際上,研究生階段是人生最幸福的一個階段。父母身體尚健且有穩定的收入來源,自己身體和智力都已經成熟,如果有一個困難的問題去研究三年或五年時間,並能往前走小小一步,這實在是非常幸福的事情。
而研究生階段的學習和科研,不再是簡單地去進行課程的重複,而是開始涉足一些世界上未知的領域,雖然大部分的研究都是很安全的,導師給的題目都是能安全地做出來,安全地發表,從而安全地畢業。
但是對研究生來說,從一個小題目入手,進行文獻的搜索,實驗的重複,理論的演算和論證,把問題做到深入和極致,儘可能在自己的能力範圍內做到最好,這個是很重要的訓練。
通過反覆的訓練,從而學會和掌握研究的方法,進而在工作中成為領導團隊前進的核心,研究生階段的訓練是不可或缺的。
研究生階段是能最自由學習、自由生活、自由研究的時光,每次自己覺得大大的煩惱和壓力,回頭看都是幸福的好時光。
研究生階段要有高質量的產出
其次,我向大家再嘮叨的是所謂「複利」的概念。研究生階段不是單純的學習,更重要的是要有產出,特別是高質量的產出,而這種產出是有複利的。所謂複利,另外一種說法就是成名要早,早點做出優秀的工作,對一生的發展是很重要的。
當然或許有人會說「小時了了,大未必佳」,但是優秀的人才大部分在研究生階段都是非常出色的。我們常常說一個科學家,說他最重要的工作是博士論文做出來的。
在博士階段做出重要的工作,這樣對後面的學術生涯有極其重要的影響。當然也有博士論文影響不大但是做出世界級工作的科學家,例如張益唐先生。
但是我還是想強調的是,早點出好的研究,是非常重要的,這個不是簡單的一年級發篇好文章就可以拿國家獎學金,而五年級就最多只能畢業的問題。
實際上學術生涯中的每篇論文可以看成是一個現金流,論文的質量是分紅的大小,質量越好,分紅越多,但是所有的現金流都是要貼現到現值的,發表的越早,折現的越多。所以越早有好的工作,將來的收益越大。
複利的另外一層意思是每一步要走的踏實,無論每篇論文還是學習中的每個小小的疑點,如果能認真一點,對將來都是有好處的。論對學問和工作的認真,數院的先生們那是有許多故事的,我有次給我們的童裕孫先生送高等數學的卷子,他為了卷子上答案一個小小的筆誤,非要把卷子錯誤的地方做認真的修訂,而且卷子上手寫的答案非常的工整清楚。後來看到當年首批十八博士論文的手稿,發現童先生對人謙和了一輩子,對學問認真了一輩子。這種為人做事的態度似乎在每個數院的老先生身上發現。我現在常對學生說的是:這個世界實際上很小,你們在學校裡表現很容易被業界和學術界的朋友知道。所以在研究生期間,認真做事,刻苦求學的孩子將來必定有好的出路。
在世界舞臺上發展:不要說啞巴英語
還有我不得不提到是語言問題。我一直認為復旦的學生英語很好,但是奇怪的是,好像這個假設是不成立的。一大批數學好的同學英語不好,這個在我讀書的時候是這樣,現在似乎還是這樣。
我一直以為這個問題只有在我們這代人裡面出現,但是最近我驚訝的發現,一個博士在與他人英語交流的時候居然張不開口,一句話在嘴邊停留了三分鐘。我們大家安靜地等著,但是最後還是不能表達。
這個不能不引起我的重視了,我們花大量的精力和時間在通過所謂的英語考試,但是最後悲催地發現,我們聽不懂其他人的話,也不能表達自己的思想。這個是很悲哀的事情。
作為在學術上非常強的研究人員,應該也能準確表達自己思想邏輯和工作,這個事情要引起同學們的重視。我們對你們有非常大的希望和期許,希望你們能做出世界級的工作,在世界的舞臺上有一席之地,但是如果語言不好,像聾子和啞巴一樣,這個會極大地限制將來的發展。
對理工的學生來講,或者特別對數學好的同學來講,希望他們能對待奧數題目一樣的對待語言關,像做科研問題一樣對待,早點克服。這個真的是重要的。
讀書是個苦差事,關注腰頸椎健康
至於其他的還想提一下健康的問題和時間管理的問題, 讀書是個苦差事,讀書的目的不是簡單的在將來的名片上印上一個博士字樣,這種辛苦的學習是改變自己最簡單的途徑了。
但是讀書也要注意自己的健康,特別是頸椎和腰椎的問題要關注一下,所以讀書的時候,進行科學的一定強度的鍛鍊,也是要注意的。
另外,合理安排時間,做事不拖拉,開始學會時間管理,對將來也是非常有益的。
實際上上述的幾點,是我這個不成功教授的一些瞎想,我自己沒有一條是能做到的,隨機遊走這麼多年,或許只有向學之心一直沒有變過,只是覺得數學還是很好玩,別的又不會。
二十年回首,確實是發現很多事情,一來沒有人告訴,二來也沒有人來督促。所以今天寫一些老生常談,只是希望像我一樣普通鄉下的孩子,能聽進去一二,或許能讓他們的研究生生活更忙碌一些吧。
來源:復旦研究生 撰寫 陳文斌 編輯 舒顆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