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塊與3000塊的羽絨服,哪個性價比高?導購員的回答出乎意料
漸漸的就要步入深冬季節,最近的氣溫也跟過山車似的驟降,羽絨服也被千家萬戶翻出來,準備好了要過冬抵禦風寒。但在市面羽絨服價格是不等的,質量也是千差萬別,上至3000元的,下到300元的都有,那到底哪個性價比是最高的呢,下面,小編就帶大家看看,導購員是怎麼回答的。
導購員說這選羽絨服第一個就是要是看面料,價格不等,面料當然也是不一樣的,好的面料密度比較高,是250T,接著是230T的次之,而在這之下的,面料就屬於比較差的了,密度不高,裡面的絨毛也容易穿透出來,而且防風防水的效果也不是很好。選擇的時候,我們只需要輕輕拍打羽絨服,如果有絨毛飛出來,就說明面料不是很好,密度不高,接著我們可以抓著羽絨服的一個部位揉搓,看看有沒有絨毛跑出來,如果沒有的話,就說明密度是很過關的。一般300元的羽絨服密度處於中等程度,當然3000元的密度就會比較高了。
挑選的時候第二要看羽絨的含量,導購員說,現在天然的鵝毛是最保暖的材料,鴨毛的也不錯,所以要看保暖程度,就看它們的含量高不高,其次還要關注充絨量,一般來說充絨量達到70%的,保暖效果都不錯,但沒有達到的,保暖就不行了。而現在鴨毛鵝毛的價格越來越高,所以300元羽絨服裡絨毛的含量有多少就可想而知了。
挑選的時候第三個要看蓬鬆度。導購員說,蓬鬆度其實也是是否保暖的一個很重要的衡量標準,一般越蓬鬆的衣服,裡面充斥的空氣就越多,保暖性就越強。所以我們看到,一般去南極這種冰天雪地的地方,他們羽絨服都是相當厚實的,一方面是裡面的含絨量和充絨量比較高,另一方面就是製作的蓬鬆,好儲存更多空氣以防風防寒。其實要達到面料密度高、含絨量充絨量高、蓬鬆度高這三高的要求,羽絨服的價格就比較貴了,甚至有時候3000元都買不到了。
想要比較300元的羽絨服與3000元的羽絨服的性價比,還是要看自身的抗凍能力,如果不怎麼怕冷加上在室內時間比較多,那麼便宜的性價比會高一些,如果自身抗凍能力很弱,那自然要選擇高價位的,這樣才能抵禦住嚴寒帶來的狂風暴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