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甘蔗種植全體農戶 全力以赴打贏抗旱減災這場硬仗

2020-12-14 甘蔗哥

近段時間來,江州區高溫乾旱天氣仍在持續,按氣象乾旱綜合監測指標監測顯示,江州區乾旱等級為特旱,轄區內甘蔗生長受缺水乾旱影響嚴重。截至7月23日,江州區甘蔗受災面積66.62萬畝,佔甘蔗種植總面積的57.93%。其中特重度受災0.43萬畝,重度受災3.32萬畝,中度17.35萬畝,輕度45.51萬畝。按甘蔗受旱等級估算,江州區甘蔗受災總減產約41.35萬噸,預計損失約20676.25萬元。江州區防汛抗旱指揮部已啟動江州區乾旱災害Ⅳ級應急響應。

為將甘蔗生產損失降到最低,江州區各級有關部門、各製糖企業紛紛行動,發動蔗農想方設法開展抗旱保蔗工作。

7月24日,江州區人民政府副區長卜國雄到羅白鄉橫塘屯、龍頭屯「雙高」片區查看甘蔗受旱災情況,指導抗旱工作。

糖業主管部門:摸清旱情,統籌協調

糖業生產指揮部領導深入一線查看甘蔗受旱災情況,了解鄉鎮、製糖企業組織抗旱救災的進展和蔗農的困難建議,現場協調存在的問題困難,指導下一步抗旱工作。糖業生產指揮部及時開展了旱情調查統計,評估旱情對甘蔗生長及產量的影響。並督促協調各部門、各製糖企業落實抗旱工作措施和工作經費到位,指導甘蔗生產抗旱工作有序進行。目前,已籌措到人工增雨專項經費13萬元。中糧江州糖業工作人員與瀨湍鎮叫城村民一起調試雙高水利灌溉設施。 style="height: 376px; width: 660px;" />

崇左東亞糖業技術人員在甘蔗「雙高」基地修理水泵、閥門。

氣象部門:「追蹤」雲層,適時增雨

氣象部門進入人工增雨戰鬥狀態,加強人員、設備、物資保障,密切關注最新氣象預報信息,適時開展人工增雨作業。20日下午16時許,江州區氣象局抓住有利時機,在新和鎮作業點成功進行了人工增雨作業,作業後作業點出現了小雨,最大降雨出現在新和華僑農場,為7.7毫米。下步繼續抓住有利條件切實開展人工增雨作業,緩解江州區旱情。 style="height: 495px; width: 660px;" />

馱盧東亞動員蔗農利用一切可用水源和設備進行甘蔗淋水抗旱。

鄉(鎮)街道:主動對接,發揮「雙高」水利化

各鄉(鎮)、街道、農場共組建了抗旱工作組38組185人,累計投入經費8.9萬元,投入機具139套。主動與製糖企業對接,積極宣傳製糖企業抗旱救災補貼政策,指導村屯配合製糖企業按用水計劃合理有效開展引水灌溉,發動引導蔗農積極參與抗旱。接下來要全面排查「雙高」基地水利化設施情況,不能使用的設施設備尚在保質期內的督促施工隊搶修,已過保質期的項目由製糖企業安排技術人員協助檢修,做到「雙高」水利化設施能用盡用,發揮效益。

中糧崇左糖業組織群眾利用小型抽水機開展自救抗旱。

製糖企業:「各施各法」,各顯神通

各製糖企業及時制定抗旱工作方案,落實人員和經費保障,補貼抗旱用電用油費用,抽調技術人員維修提灌設備、檢修電路等,並結合實際,各顯神通,積極發動蔗農充分利用現有的「雙高」基地水利化設施、水渠、管道及抽水機、移動水箱等一切可用的水源和灌溉設施進行甘蔗抗旱灌溉。目前製糖企業共組建抗旱救災工作組54隊,參加抗旱救災21354人次,累計投入經費53.11萬元,投入機具484臺,維修提灌設施設備18套,累計淋灌2.9萬畝。\\

崇左湘桂公司提供柴油為蔗農抽水,並組織蔗農進行抗旱救災工作。

受災蔗農:積極參與,抗旱自救

在羅白社區橫塘屯「雙高」片區,蔗農李姐正在整理通水淋灌的管帶,「糖廠來幫助我們接水好啊,今天輪到我家的甘蔗灌水了,只要有水,晚上來守著我也願意哦。」看著水譁譁流進甘蔗地,一隴一隴「饑渴」的甘蔗終於喝上水,李姐高興地說。在各鄉鎮、製糖企業的宣傳動員下,廣大蔗農主動參與抗旱救災工作,不少蔗農自購小型抽水機抽水灌溉,或主動與糖廠人員一起檢修設備、電路,想方設法引水灌溉,開展抗旱自救。

相關焦點

  • 彭清華前往水利廳調研並主持召開全省防汛減災工作推進會
    彭清華前往水利廳調研並主持召開全省防汛減災工作推進會強調保持臨戰狀態 狠抓工作落實堅決打贏防汛減災安全度汛這場硬仗鄧小剛一同調研並出席會議他強調,全省上下要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防災減災救災重要指示精神和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牢固樹立「生命至上、安全第一」思想,時刻保持防汛減災臨戰狀態,進一步壓緊壓實責任,狠抓工作落實,堅決打贏防汛減災、安全度汛這場硬仗,最大限度維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省委副書記鄧小剛一同調研並出席會議。
  • ...緊盯隱患抓排查 舉一反三抓長遠 堅決打贏打勝森林防滅火這場硬仗
    宋朝華:提高站位抓整改 緊盯隱患抓排查 舉一反三抓長遠 堅決打贏打勝森林防滅火這場硬仗 2020-12-18 09:5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2020年廣西甘蔗種植春季調研:補貼穩種植蔗價難下降
    廣西2020年3月出臺《廣西糖料蔗良種技術推廣和食糖商業儲備工作實施方案》。這也是繼近年「雙高種植建設」和「蔗區改革」政策後,又一項惠農種植政策。補貼政策能否刺激蔗農積極性,甘蔗種植面積能否有恢復性增加。2019年異常天氣對春季苗情的影響。和補貼之下企業成本能否有效傳導下降,成為我們白糖研發中心對廣西主產區進行實地走訪的觀測重點。
  • 廣西退伍軍人用甘蔗渣種植食用菌 帶動村民脫貧致富
    【脫貧故事】廣西退伍軍人用甘蔗渣種植食用菌 帶動村民脫貧致富  【解說】在廣西柳州市柳城縣社衝鄉一片翠綠的甘蔗林中,一座藍色彩鋼瓦搭建的食用菌種植基地格外顯眼,這是廣西退役武警洪龍金和幾個退役戰友合辦的食用菌種植基地。
  • 惠城蘆洲:黨員幹部齊發力 田間地頭抗旱忙
    為打贏抗旱保苗這場硬仗,將旱情損失降低到最小程度,蘆洲鎮黨委政府高度重視,積極組織廣大黨員幹部群眾開展抗旱保苗、生產自救工作。在鎮黨委的號召下,廣大黨員幹部紛紛亮出身份,積極發揮先鋒模範作用,奮戰在農業生產第一線,用實際行動帶領廣大群眾堅定信心、振奮精神,切實打好抗旱保苗攻堅戰。抗旱保苗,調運用水,蘆洲黨員幹部奔走在田間地頭。
  • 甘蔗好吃卻不會種,教你廣西甘蔗如何種植,產量能大大提高
    甘蔗屬於一種溫帶和熱帶的農作物,比較適合栽種在土壤肥沃溼潤,陽光和雨水比較充足,冬天夏天的溫差大,一般廣西比較符合這個甘蔗的環境條件,所以進入咱們就來一起了解下廣西甘蔗的種植技術吧!甘蔗需要採用深耕的方法來種植,要用特有機器在整個土地進行打碎,再用馬力大的拖拉機來進行深耕,大概深度需要達到50釐米,再次進行打碎,這樣能夠讓土壤變得更加疏鬆和細碎,坡地要平整,這樣能夠讓土壤中的養分不會因為雨水就被衝刷掉。
  • 廣西:甘蔗機械化生產是產業發展必由之路
    據悉,2019年我國甘蔗種植面積約138.19萬公頃,產量1.09億噸,其中廣西甘蔗種植面積、產量均佔全國的60%以上。甘蔗產業已經成為促進廣西農民增收的骨幹產業,對帶動當地經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廣西處我國南方的亞熱帶地區,陽光充足,雨量充沛,得天獨厚的生態環境十分適合甘蔗種植,但由於機械化程度及配套加工設施的相對落後,致使廣西甘蔗生產效率低下,制約著產業朝高效、專業、集中化發展。  一般來說,農業生產環節具有連貫性,甘蔗的生產主要包括「耕地——種植——收穫」三方面。
  • 西南旱災凸顯水利工程在抗旱減災中的重要性
    這既凸顯出水利工程在抗旱減災中的巨大作用,也折射出水利工程長期欠帳的弊端。    有無水利工程兩重天    芳華鎮是雲南省陸良縣的一個鄉鎮,名字的意思是「翻花」:一個鋤頭下去,水就會從地下翻湧出來。記者日前來到該鎮蔡官營村和戚家山村時,這裡不僅翻不起花來,連水井都已乾枯,成片的麥田完全枯死。
  • 崇左甘蔗地裡的別樣觀摩會:甘蔗粉壟「145」種植成焦點
    新和鎮卜花屯甘蔗粉壟「145」種植示範區,種植面積100畝,這100畝甘蔗是2020年5月15日廣西農業科學院經濟作物研究所聯合崇左市三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使用甘蔗粉壟「145」技術模式種植的甘蔗,與傳統種植方式的甘蔗對比,長勢更加旺盛。當天,還進行了甘蔗粉壟「145」專用粉壟機演示作業。
  • 高考這場硬仗,你必須打贏!
    十二年的辛勤汗水,鑄就了他們堅定的信念,在2020年的夏日,一定是他們美好的歲月,在那時,我們與2020年的高三黨們一起回顧這段時光,他們會看到自己的執著,隱忍和堅強。在這個時節裡,2020年的高三黨們,他們互相勉勵,互相支持,他們要發出自己的宣言。
  • 廣西奇葩的砍甘蔗你見過嗎,忙碌一年收穫啦種植甘蔗雖苦但甜人心
    廣西奇葩的砍甘蔗你見過嗎,忙碌一年收穫啦種植甘蔗雖苦但甜人心 2020-12-12
  • 加大抗旱減災力度確保群眾飲水安全 抓好秋冬農業生產促進經濟社會...
    新華社貴陽9月12日電 (記者周芙蓉)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國家防汛抗旱總指揮部總指揮回良玉11日在貴陽市主持召開西南地區抗旱工作座談會,傳達貫徹胡錦濤總書記、溫家寶總理關於抗旱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分析研判西南地區的旱情災情形勢,進一步研究部署抗旱減災工作。
  • 黃漢標:堅決打好公務員考試疫情防控這場硬仗
    8月8日上午,雲浮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黃漢標率隊到城區調研檢查公務員考錄筆試疫情防控和準備工作情況,強調要對標落實省防控工作指引,堅持高標準、嚴措施、優服務,統籌抓好常態化疫情防控和各項考務工作,堅決打好打贏公務員考試疫情防控這場硬仗
  • 紫雲猴場鎮:精準施策贏硬仗 踏步邁向新徵程
    「直飲了一輩子的望天水,這回終於喝上健康放心的礦泉水了。」打哈村村民陳仕坪說,生豬養殖項目的紅利,讓他們告別了直飲望天水時代。 「猴場鎮貓場村加快農村產業結構調整,今年貓場村村級合作社統籌流轉土地876畝,其中種植辣椒600畝、佛手瓜276畝。」貓場村村支書吳邵彬說,貓場村村級合作社在佛手瓜、辣椒兩個產業上支付的人工費用近60萬元,達到產業帶動就業促進貧困群眾增收的良好效果。 打好產業扶貧硬仗,促就業助民持續穩定增收。
  • 新手在種植甘蔗的時候,要做好準備工作,種植甘蔗的準備工作分析
    新手在種植甘蔗的時候,要做好準備工作,種植甘蔗的準備工作分析現在正是吃甘蔗的時候,冬季很多的地方都有甘蔗的銷售,甘蔗的品種主要分為兩種,一種是果蔗,而另一種是糖蔗。種植甘蔗的地區有很多,甘蔗的種植技術也比較成熟,不過新手要想種植好甘蔗,還需要多學習,比如說種植甘蔗的準備工作,那麼種植甘蔗的準備工作都有哪些呢?今天咱們就可以來說一說種植甘蔗的一些準備工作,新手在種植甘蔗的時候,可以來參考參考。甘蔗的準備工作主要分為兩個部分,一個是種植甘蔗的田地準備,還一個是種植甘蔗之前的基肥。
  • 讓農民日子「倒吃甘蔗」節節甜
    ,創新扶貧工作模式,充分發揮甘蔗生產基地優勢,通過大力實施產業扶貧,助力當地打贏脫貧攻堅戰,為脫貧攻堅作出了突出的貢獻,榮獲了「廣西扶貧龍頭企業」、「廣西助農增收十大明星企業」、廣西「萬企幫萬村」精準扶貧行動先進民營企業等榮譽稱號。
  • 我國最大食糖主產區廣西部分甘蔗種植基地調研
    10月下旬,在我國最大的食糖主產區廣西2018/2019榨季即將開榨之際,期貨日報記者對當地部分種植甘蔗的農民、糖廠農務人員、製糖企業生產負責人和貿易商進行了採訪,並實地調研了部分地區甘蔗長勢與「雙高」基地的建設情況。
  • 廣西四大蔗區實地調研:甘蔗種植面積小幅增加
    為更好地預測和評估2020年廣西甘蔗生產情況,5月筆者對廣西蔗區進行了為期一周半的調研。本次調研區域主要是廣西的崇左、南寧、來賓和柳州四大蔗區,這四大蔗區的產糖量佔廣西總產量的七成多,佔全國產糖量的四成,代表性較強。
  • 中國再次驚豔全世界,這場「硬仗」已經打贏,聯合國也激動不已
    不過我們很早就提出了構造自己全球定位系統的構想,我們當時也清楚這是一場硬仗,在一開始的時候西方國家根本就沒有相信中國能夠搞出自己的系統。不過如今中國再次驚豔全世界,北鬥系統建設的這場「硬仗」已經打贏,聯合國也激動不已。要說當時中國能夠下定決心搞出北鬥,一定程度上還要「感謝」美國的阻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