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學和多倫多大學辯論會現場。
    這兩天,由共青團南京市委員會、建鄴區委宣傳部、共青團建鄴區委員會等單位主辦的第八屆世界華語辯論錦標賽,正以26所高校辯手間唇槍舌劍的形式,展開激烈角逐。高顏值學霸扎堆,智商與情商兼備,最後的巔峰對決中,究竟誰能以理服人?記者獲悉,5月1日,在新華報業傳媒廣場舉行的決賽將現場揭曉。
    24支隊伍已經打響小組賽
    從4月27日起,24支決賽隊伍進行的小組賽在建鄴高級中學、南師附中新城初中(黃山路校區)以及建鄴區國家廣告產業園三大會場同時進行,歷時兩天。主辦方之一建鄴區團區委介紹,世界華語辯論錦標賽是目前全球最大規模、最權威的華語辯論國際賽事,因其廣泛的影響力與知名度,一直吸引著全球各高校的優秀辯手前來參與。
    從2017年下半年起,第八屆世界華語辯論錦標賽啟動,累計覆蓋海內外高校461所。經過31個賽區的選拔,歷時半年的激烈角逐,清華大學、南京大學、多倫多大學等24所高校辯論隊入圍決賽,爭奪總冠軍。
    截至4月28日下午,各會場的小組賽中,辯論隊圍繞「微信朋友圈屬於/不屬於公共場合」「中國應該/不應該推行電影分級制度」「份子錢的習俗過時/不過時」「應該/不應該恢復五一黃金周」「語文應該/不應該列入大學必修課」「『雙一流』建設,資金支持/政策支持更重要」「愛與自由成就/葬送了徐志摩」「當今大陸應該/不應該提高國際學生的招生門檻」等一系列有趣又有爭議的話題,展開激烈辯論。
    16強出爐,微信朋友圈成為辯題
    伴隨微信的拓展,微商遍地的朋友圈如今在很多人眼中越發公共化。4月28日下午,小組賽南京大學VS多倫多大學場,辯題就圍繞「微信朋友圈屬於/不屬於公共場合」展開。辯手們在攻辯、自由辯論、總結陳詞、奇襲等環節,充分展現了知識與思維的不斷交鋒。唇槍舌劍,攻防兼備,彼此互不相讓,演繹了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臺下觀眾掌聲不斷,有的人還掏出小本子,用心記錄臺上同齡人的精彩表現。
    目前,A組的天津大學和福州大學、B組的南京大學和南京師範大學、C組的南京審計大學和汕頭大學、D組的愛丁堡大學和上海電力學院、E組的華中科技大學和雪梨大學、H組的馬來西亞理科大學(總院校)和香港理工大學確定獲得小組賽的優勝。4月29日,全球16強的高校辯論隊將在建鄴區三大會場繼續進行複賽對決。
    附:南京大學VS多倫多大學,精彩語錄片段
    反方4辯:把微信朋友圈看成是公眾場合就磨滅了它的私人用途。所以,微信朋友圈的私人用途不能被磨滅。
    正方4辯:對於沒有設置分組可見的用戶,對方是否已經認可了微信朋友圈屬於公共場合?微信的現狀變成了泛關係社交。
    反方3辯:陌生人怎麼能和你做到溝通呢?有的時候不過是點讚之交。
    反方4辯:不能通過有約束來界定公共場合。
    反方2辯:對方程度的界限不能夠成為是否是公眾場合的標準。婚宴穿戴整齊是基於婚姻的本質屬性。遵循秩序更多不代表就是公眾場合?
    正方2辯:我們看微信朋友圈是公眾場合還是私人場合,要看自由價值還是得體價值更高,在某些場合自由的價值比得體的價值更重要,但是在朋友圈裡得體的價值更高。
    反方2辯:在私人用途和公眾用途同時具備的時候就要把它當成公眾場合嗎?我方認為不要,要尊重人們對自由的追求。
    正方1辯質詢:形式中有一部分私人因素即不能認定公眾場合,那是否婚宴屬於私人場合?把微信朋友圈當成公眾場合可以避免一些糾紛。
    反方1辯:微信傳播範圍被使用者控制,所以不屬於。微信朋友圈的用途有私人和公眾用途之分,所以不能一概而論。從法理層面上看,朋友圈傳播範圍和對象可控,如果說朋友圈是公眾場合則要求用戶遵守公眾場合的相關要求,那麼會導致權利和義務不對等。
    愛南京·南京晨報記者倪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