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狀物類作文,尤其是小學生往往言而無物,每一次都是大體寫一下事物的特徵,就沒有什麼可寫的了,老阿姨在這裡也支一招,用上這個辦法,保證能為作文增色。
這個方法是什麼呢?互動。
以描寫麥田為例,許多孩子描寫春天的麥田,往往只有一個詞組,「綠油油的麥田」再無其他,99%的小學生都知道這個詞組,所以,這樣描寫就泛善可陳。而這個時候,如果用到「互動」就可以增色。
所謂「互動」包含三個方面的內容:
第一,人的制動,即人動,物不動。仍以春天的麥田為例,可以這樣寫,「春天的麥田像一張綠油油的毯子,如果有興致躺下來,身體便完全陷在了裡面,雖然身子底下有好多小土快圪著,但是絲毫不妨礙麥田的香味撲進你的鼻子,微風吹拂著麥苗摩擦你的臉頰。」
第二,物與其他的互動。「麥田」可以與「風」的互動,「綠油油的麥田鋪在眼前,風吹過,蕩起層層漣漪,仿佛有韻律飄出,我想這就是自然的對話,也是自然的造化。」
第三,人與物的互動。「綠油油的麥田鋪開在眼前,透著寒意的風吹過,我想問小小的麥苗,『你冷嗎?』小小的麥苗說:『雪曾經為我蓋過被子,我不冷。』可是,我摸它的時候它明明很涼,媽媽說那就是麥苗的體溫。」
這樣的互動,一方面,不會讓作文言而無物;另一方面,也會引人遐想。無論任何階段的學生都可以採用這一招,沒什麼可寫的了,就套用這三個公式。
但是,這也需要一個前提,就是家長們一定要鼓勵孩子多去觀察事物,觸摸事物,真正用我們的眼、耳、鼻、手去和事物互動。不要只見其形,不見其裡。
凡是事物,必有顏色、形態,也必有和人之間、和其他物之間的某種牽連,認真觀察,仔細想想,作文的內容就會出現在眼前。
當然,寫狀物類作文,也可以通過眼、耳、鼻、手的感觸,去寫一些不同,例如,寫麥苗,可以寫「一眼望去,綠油油的麥田好像沒有邊界。我特別好奇這樣軟綿綿的幼苗是如何長成成熟的麥秸、麥穗的,估計是大自然趁人們不注意的時候變了戲法。」軟綿綿既是一種視覺感受也是一種觸覺感受。
這是寫狀物類作文的一個辦法!老阿姨談作文講乾貨渴望你的關注,也希望無論是家長還是同學都能留言評論。老阿姨也會在第一時間回復。明天老阿姨會接著講狀物類作文的第二個好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