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觀察者網 嚴珊珊
原來愛麗絲和彼得·潘是黑白混血兒,還是兄妹?這是安吉麗娜·朱莉新片《遠走高飛》帶給人們的最新困惑。
10月28日,《遠走高飛》(Come Away)放出中文版預告片,看完網友感嘆,沒想到黑人《小美人魚》還沒上映,愛麗絲和彼得·潘先「變色」了。
但導演覺得,「歷史」上就是這樣,以前的影視作品反而是將兩個人物「洗白」(whitewashed,指排擠有色人種)了。
被視為《小飛俠》與《愛麗絲夢遊仙境》前傳的《遠走高飛》,對兩部不相關的經典童話進行了全新闡釋。
片中,彼得·潘和愛麗絲成了親兄妹,當他們的大哥死於一場意外後,為了將父母從絕望中拯救出來,倆人被迫在家庭和理想之間做出選擇。
導演是白人女導布蘭達∙查普曼,她參與執導的《勇敢傳說》曾拿下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動畫長片」,編劇的《美女與野獸》和《獅子王》也是口碑之作。
這次,她走出「舒適圈」,第一次拍攝真人電影就實現了真正的「遠走高飛」:拍出了一部混血版「愛麗絲與彼得·潘」。
沒錯,彼得·潘和愛麗絲膚色變了。
看看父母就知道了,媽媽是美國白人女星安吉麗娜·朱莉,爸爸是英國黑人男星大衛·奧伊羅,兩位還同時擔任製片人。
在片中,他們生出了黝黑的愛麗絲與彼得·潘。
《遠走高飛》海報
這下,不少人感到疑惑,畢竟在以往的影視片中,兩個童話形象都是白人。
1903年美國電影《愛麗絲夢遊仙境》
1915年《愛麗絲夢遊仙境》
1924年美國動畫電影《小飛俠》
1933年美國電影《愛麗絲夢遊仙境》
迪士尼1953年動畫電影《小飛俠》和1951年動畫電影《愛麗絲夢遊仙境》
華納真人電影《小飛俠:幻夢啟航》和迪士尼真人電影《愛麗絲夢遊仙境》
當然,劇本不是導演寫的,把角色寫成混血兒的編劇是瑪麗莎·凱特·古德希爾,此前只寫過一部自己導演的電影。
但導演支持這種想法,在聖丹斯電影節上接受The Wrap採訪時,查普曼稱,最初讀劇本時,她也和大家想法一樣,覺得演員是白人,特別是故事還發生在英格蘭,「但事實上,那是電影『洗白』(whitewashed,指排擠有色人種)了 ,歷史上不是這樣」。
那「歷史」上是哪樣?
英國作家劉易斯·卡洛爾於1862年創作了《愛麗絲漫遊仙境》,雖然有傳聞稱愛麗絲的名字來源於卡洛爾朋友的女兒,但根據卡洛爾的說法,愛麗斯不是根據任何一個真實女孩創作的,而是完全虛構的角色。
在書中,卡洛爾沒有直接描繪過愛麗絲的面部外貌。
但從他的手稿中可以看出,至少不像黑人女孩吧。
而《彼得·潘》呢,原名《彼得·潘與溫迪》(Peter Pan and Wendy),最開始是舞臺劇,蘇格蘭作家詹姆斯·馬修·巴利將其從劇本改成了長篇小說,小說最早出版於1911年。
原版書中,藝術家F. D. Bedford還繪製了一幅卷首插圖以及11幅黑白插圖。
在1919年的印刷版中已經可以明顯看出,彼得潘是個白人小男孩。
《彼得·潘與溫迪》1919年版,由F.D. Bedford插畫
這就尷尬了。
可是,有不少網友看到黑人選角後很激動。
「黑人彼得·潘,黑人愛麗絲?看到膚色和我一樣的人演我最喜歡的童話,你們不知道我有多開心。」
「黑人彼得·潘和黑人愛麗絲,還有安吉麗娜·朱莉,哇時代在改變!」
但也有人對此提出了質疑。
「這是Black Lives Matter的低調宣傳吧。」
「這是在偷走我們的文化。」
「我相信非洲有很多有趣的民間故事和神話。為什麼不把那些拍成電影而用了這個?」
11月13日,《遠走高飛》將在北美上映並同步登陸家庭付費點播平臺。
對於這兩個角色,大家能接受他們是黑人嗎?
來源|觀察者網
原標題:《愛麗絲和彼得潘成黑白混血,外國網友吵起來了》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