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關注智慧型手機的用戶來說,每年2月底3月初在巴塞隆納舉辦的 MWC(世界移動通信大會)都是一個不可錯過的「節日」。
過去幾年裡,三星、LG、HTC、索尼等國際廠商都常常會選擇在 MWC 上發布上半年最重要的旗艦產品,比如去年三星就在 MWC 上發布了Galaxy S7 / S7 edge。不過今年的情況有點不一樣,由於驍龍835的量產延期、Note7電池問題影像等問題,三星並沒有像以往那樣在 MWC 上如期發布新一代的Galaxy S8。
不過這並不意味這一次的MWC會變得「無聊」,因為就在幾個小時前,華為在巴塞隆納發布了今年上半年的旗艦產品P10和P10 Plus。我們也奔赴現場,第一時間為大家整理了這兩款產品的相關信息。
除了「常規」的金銀粉黑白,還有不一樣的「草木綠」和「鑽雕藍」
從外觀上看,P10和P10 Plus最大的賣點可能就是它的配色了,其中P10提供了高達8種配色,而P10 Plus也有7種。根據具體工藝的不同,我們將這8種配色分為三類。
金色、銀色、玫瑰金、黑色、綠色
以上這五種配色的P10和P10 Plus均採用了常見的金屬噴砂工藝。
具體的色彩上,金、銀、玫瑰金、黑色這四種「常規」配色不多說了,綠色(Greenary,官方名字是「草木綠」)版本看上去很是「清新」,如果大家想買個與眾不同的顏色,綠色絕對是首選。
陶瓷白
和Mate 9一樣,P10和P10 Plus也提供了陶瓷白配色,採用了烤漆工藝。在所有的 8 種配色中,陶瓷白也是整體感最強的,摸上去手感比較溫潤,沒有金屬冷冰冰的感覺。不過作為代價,陶瓷白版本也是這8種配色中最容易出現劃傷的。
鑽雕藍(Dazzling Blue),鑽雕金(Prestige Gold)
這兩種顏色都不太新鮮,不過華為在這兩種顏色上採用了一種叫做「鑽雕」(Hyper Diamond Cutting)的新工藝,方法是用CNC在金屬表面切了超過100萬條微小的紋理。
相比常見的噴砂以及P9、Mate 9 Pro部分版本用的拉絲拋光,「鑽雕」處理的金屬表面更加不易沾染指紋,並且更加抗劃傷。不過在我們的體驗中,這種「鑽雕」工藝也削弱了金屬材質本身的質感。如果大家喜歡這兩種配色,建議在國行上市後先去店裡摸摸真機。
此外,P10 Plus 暫時只有鑽雕藍配色,沒有鑽雕金,P10 則兩種都有。
前置指紋識別,Under Glass方案
去年年底,華為同時發布了Mate 9和Mate 9 Pro,其中屏幕尺寸較大的Mate 9(5.9 英寸)採用了後置指紋識別,而屏幕尺寸較小的Mate 9 Pro(5.5 英寸)採用了前置指紋識別,這也是華為手機第一次出現前置指紋。
Mate 9 Pro意味著華為終於正式「承認」了前置指紋識別設計(至少是在屏幕相對較小的設備上),有了這個鋪墊,5.1英寸P10和 5.5英寸的P10 Plus採用前置指紋識別就不足為奇了。
不過有趣的是,P10和P10 Plus的指紋識別模塊採用了類似小米5s的Under Glass方案,具體的處理辦法也和小米5s差不多,都是在手機正面的玻璃蓋板上挖了一個槽(沒有打穿)。
相比傳統的在玻璃蓋板上打一個洞然後加一個按鍵的方案,P10和P10 Plus這種「挖槽」方案的優點是指紋識別模塊和前面板看上去幾乎沒有色差,整體性更好。
在小米5s上,小米為了實現這種「無孔式」指紋設計,採用了並不成熟的超聲波指紋識別方案,識別的速度和準確率不太理想。不過根據我們的了解,華為P10和P10 Plus用的應該是傳統的電容式指紋識別方案,識別的速度和準確率都沒有問題。
此外,和近期發布的不少手機一樣,華為也在P10和P10 Plus的指紋識別按鍵上加入了不少功能。
默認狀態下,輕觸是返回,長按是回到主頁(這時候手機會振一下),左滑或右滑是打開多任務按鈕。
5.1英寸和5.5英寸屏幕,高屏佔比
P10的屏幕尺寸為5.1英寸,解析度為1080p,而P10 Plus的屏幕尺寸增加到了5.5英寸,解析度為2K。
二者採用的都是LCD屏幕,色彩表現和可視角度相比去年的P9和P9 Plus都有一定的改進,達到了2017年旗艦機應有的水準。
此外,P10和P10 Plus的正面玻璃蓋板採用了第五代康寧大猩猩玻璃(經過2.5 D打磨),可以降低跌落時的碎屏風險。
P10和P10 Plus的邊框控制得也都比較理想,並且放棄了華為之前常用的「無邊框 ID」設計。
在發布會上,華為表示,5.1英寸的P10整機尺寸和4.7英寸的iPhone 7差不多,而5.5英寸的P10 Plus要比相同屏幕尺寸的iPhone 7 Plus整體小一圈。
外觀設計和P9區別不大
除了正面指紋識別和機身配色之外,P10在ID上和P9差別並不大。
P10和P10 Plus採用了旗艦機中常見的一體式全金屬機身,後蓋的頂部覆蓋了一塊長條形的玻璃,玻璃下面放置了兩個華為和徠卡聯合研發的後置攝像頭,攝像頭模組沒有任何突起,攝像頭的右側依舊是那個「逼格滿滿」的「LEICA」標誌。
和P9不同的是,P10後蓋底部的注塑信號條從P9的橫條變成了類似魅族PRO 6和iPhone 7的「中間直、兩頭彎」設計,至於好不好看,就看大家的個人喜好了。
此外,在中框部分,P10要比P9更加圓潤一點,握上去的手感更好。
在厚度和重量上,P10和P10 Plus控制的也都比較理想,兩款手機的厚度都只有7毫米左右,和iPhone 7差不多。另外,P10的重量為145克,P10 Plus的重量為165克。
升級版「徠卡雙攝」
在去年的P9上,華為首次採用了「徠卡雙攝」方案。雖然這並不是華為第一次使用雙攝像頭,「徠卡雙攝」的命名也有一定的噱頭成分在裡面,不過在我們長期的體驗中,P9這套方案的表現的確不錯,實用的色彩模式、「雙攝」帶來的黑白相機和背景虛化等附加功能都是它的加分項。
在Mate 9上,華為對P9的這套系統做了改良,在主攝像頭上增加了光學防抖以提高成片率,並把黑白攝像頭像素提高到了2000萬,可以在2倍以內取得不錯的變焦效果。
P10的攝像頭模塊延續了Mate 9的規格,而在P10 Plus上,華為又在這套系統的基礎上進一步做了改良,將主攝像頭的光圈從之前P9和Mate 9的f/2.2升級到了f/1.8,和iPhone 7相同,有助於提高弱光條件的成像質量。此外,為了方便區分,P10 Plus後置攝像頭的logo也從之前的SUMMARIT「升級」到了SUMMILUX。
在軟體上,P10和P10 Plus還增加一個人像模式(Portrait Mode),這個功能並不是簡單的「美顏」,而是會對照片整體顏色和曝光進行調整,並且會利用雙攝將背景做一些虛化處理,從而拍出更好看的人像照。
關於華為P10和P10 Plus後置攝像頭的詳細表現,我們會在之後經過詳細的測試後再和大家分享。
除了後置攝像頭,華為P10和P10 Plus還在前置攝像頭上花了不少心思。
P10和P10 Plus的前置攝像頭像素為800萬,不過光圈達到了f/1.9。在發布會上看,華為表示,P10和P10 Plus可以通過多張合成來提高成像質量,並且在拍攝人像時可以實現一定的背景虛化效果。
和Mate 9一樣的麒麟960,EMUI 5.1
在硬體配置上,P10相比Mate 9並沒有什麼的變化。
SoC依舊為麒麟960,這顆SoC的性能我們已經在Mate 9的體驗中詳細聊過了。和上一代的麒麟950 / 955相比,麒麟960的性能有了巨大的進步,和高通驍龍821相比,麒麟960的CPU性能更強,GPU基本處於同一水準。
電池容量方面,P10為3200毫安時,P10 Plus為3750毫安時,均配備了華為在Mate 9上推出的SuperCharge低壓快充方案,適配器最大功率22.5 W(5V 4.5A 或 4.5V 5A)。
在高通QC4、MTK PE 3.0等新一代快充方案還沒有產品上市的情況下,華為的SuperCharge應該是綜合充電速度、發熱後目前最優秀的快充方案了。
系統方面,P10搭載了新版的EMUI 5.1,基於Android 7.0。
相比EMUI 5.0,EMUI 5.1的變化不大,發布會上重點講的是一個叫做「HighLights」的功能,它可以智能地把照片生成一段短片,功能上似乎沒多少特別的,不過華為表示這個功能是和 GoPro 聯合研發的,後續我們會在體驗之後再和大家分享這個功能。
P10沒有漲價,P10 Plus還降價了?
發布會上,華為公布了P10和P10 Plus在歐洲地區的具體售價。
其中,「4GB + 64GB」的P10售價為 649 歐元,同樣容量的P10 Plus售價為699 歐元,而「6GB + 128GB」版本的P10 Plus售價為799歐元。
相比去年起售價為599歐元的P9,P10的起售價雖然提高了50歐元,不過存儲容量也更大(599 歐元的 P9 為「3GB + 32GB」),而同為「4GB + 64GB」的情況下,P10的售價其實和P9是完全一樣的。
此外,相比去年起售價為749歐元的P9 Plus(「4GB + 64GB」),P10 Plus的售價要低了50歐元。
需要說明的是,按照以往的定價策略,國行版的定價通常會明顯比歐洲定價便宜不少,以P9為例,去年 P9「4GB + 64GB」國行版的官方定價為3688元,比歐洲地區649歐元(約合4700元)便宜了差不多1000塊。
相關閱讀: 華為專為小戶型打造的空氣淨化器:除霾除甲醛 僅649元Windows 10更新將大調整:這下真的方便省事多了!華為拿下戰鬥民族:這畫面感受下!華為緊急大量備貨 一個行業迎來狂歡!變本加厲!英對華為再出損招如何打通開發者通往用戶的「最後一公裡」
- THE END -
轉載請註明出處:快科技
#華為#P10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