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景縣壯大集體經濟助力脫貧攻堅

2020-09-13 河北新聞網衡水新聞

河北新聞網訊(河北日報記者翟一杉 通訊員姜寧、杜國慶)今年以來,河北省衡水市景縣把壯大集體經濟作為致富農民推動脫貧攻堅工作的重要抓手,通過盤活資產資源,勞務服務、示範激勵、產業帶動等發展村級集體經濟,為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注入了活力。到目前,景縣村級集體經濟收入5萬元以上的村達到了60%以上,培育發展了一批集體經濟強村。

景縣為推動集體經濟發展,研究出臺了《關於發展壯大農村集體經濟的實施意見》,成立了以縣委副書記為組長,相關部門主要負責人為成員的景縣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工作領導小組,各鄉鎮成立工作專班,抓規劃,抓落實,村黨組織書記和村委會主任具體負責,形成全縣統籌、鄉鎮主抓、鎮村聯動、部門幫扶的齊抓共管格局。

盤活資產,內生挖潛。為規範農村集體經濟承包合同,明晰產權關係,管好、用好農村集體資產,景縣根據有關法律法規規定,結合實際,制定出臺了《關於清理和規範農村集體經濟承包合同的實施方案》。景縣組織各鄉鎮對轄區內農村集體其他方式承包土地進行了一次摸底排查,共摸排出164972.1147畝。通過堅持依法辦事,堅持「四議兩公開」,保障了集體資產管理的規範化和制度化,妥善解決了遺留問題,有效提高了村集體收入。連鎮鄉趙集村,為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發展果蔬大棚規模化種植,通過反租倒包的土地流轉方式,建設果蔬種植大棚9座,承包給本村村民經營管理,村委會每年收入5萬多元。

重點扶持,全面推進。為發揮典型帶動的作用,景縣按照「四具備一優先」的條件,先後篩選確定了45個集體經濟重點項目扶持村,按照每村列支50萬元的標準進行扶持。工作中,縣委組織部會同財政局、農業農村局等有關部門,對扶持項目村的方案逐一行審核,嚴格按相關程序開展驗收評估,目前,已經完成項目扶持村35個。景縣韓堡定村因地制宜探索「黨支部+合作社+農戶」的模式,今年種植金銀花(套種辣椒)80餘畝、林下養鵝6000餘只、養雞1000餘只,利用上級扶持資金建立了烘乾車間。據估算,年底該村集體收入可達9.8萬元,在壯大本村集體經濟同時,帶動了周邊群眾就業和周邊村集體經濟的發展,實現了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雙贏。

加強培訓,提升能力。發展農村集體經濟重點是要有好的帶頭人。景縣通過開展集體經濟培訓班,有針對性地對農村基層幹部進行了農村新型集體經濟發展路徑與模式創新、村集體資產和財務管理、農業農村技能等相關知識培訓,引導農村基層幹部在農村改革和發展的過程中不斷解放思想,打破舊有思維桎梏,充分挖掘自身資源與地緣優勢,積極探索適合壯大本村集體經濟的實現形式,推動鄉村產業振興、促進農民增收、引領農民實現共同富裕。去年以來,共開培訓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黨支部書記專題培訓班6期,培訓320人。

來源:河北新聞聞

關注河北新聞網,了解河北最新新聞。

相關焦點

  • 福建泉州臺商區:壯大村級集體經濟 脫貧攻堅有底氣
    來源: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2019年,泉州臺商投資區東園鎮村級集體經濟收入10萬元以上的村達到了100%。預計到2020年底,全鎮村級集體經營性收入20萬元以上的村將達到60%。」東園鎮2019年村級集體經濟發展成績令人眼前一亮。
  • 視角|創新集體經濟發展模式 鞏固脫貧攻堅成果
    農村集體經濟弱、無錢辦事,村兩委「有心無力」,一直是制約農村發展的「瓶頸」。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事關農村基層組織穩固,事關鞏固脫貧富民成果,事關鄉村振興戰略實施。近年來,全國各地在脫貧攻堅戰中,積極探索村級集體經濟發展路徑,引導村 「兩委」班子靈活運用「資源、資產、資金」三要素髮展村集體產業增加村集體收入,助力脫貧攻堅、鄉村振興戰略,西部地區也湧現出了寧夏固原原州區楊郎村、雲南昭通昭陽區樂德古村、廣西三江縣老巴村、黃南藏族自治州澤庫縣拉格日村等典型。
  • 黨建引領 助力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
    為了進一步深化黨建引領脫貧攻堅長效機制,擴大黨建聯盟結對共建成果,於9月24-25日在濱海縣開展省委省級機關工委聯合省人社廳、省政府扶貧辦「助農先鋒行」—省級機關黨組織與濱海縣省定經濟薄弱村黨組織結對共建活動,以黨建引領助力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 瀾滄縣富邦鄉「三個聚焦」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
    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是當前農村基層組織建設的重點和難點,是決戰脫貧攻堅、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任務,更是實現共同富裕的重要保證。瀾滄縣富邦鄉把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作為全面提升農村基層黨組織組織力的關鍵之舉,作為強農業、美農村、富農民的重要舉措,通過因地制宜、精準施測、整體推進,為鄉村振興提供有力支撐。
  • 張家口沽源壯大村集體經濟鞏固脫貧攻堅成果
    原標題:沽源壯大村集體經濟鞏固脫貧攻堅成果  截至目前,全縣233個行政村集體經濟經營性收入全部突破2萬元,其中5萬元以上的超過70%  今年以來,沽源縣將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作為黨建扶貧「雙推進」的「書記工程」,依託扶貧基地示範帶動,不斷壯大村集體經濟,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探索出一條「強組織促發展、興產業助黨建」的新路子。
  • 興仁縣百德鎮投入1000萬元助力脫貧攻堅
    今年以來,興仁縣百德鎮緊緊圍繞脫貧攻堅戰略部署,把脫貧攻堅作為「第一民生工程」,投入資金
  • 豐鎮市發展村級集體經濟助力脫貧攻堅
    近年來,豐鎮市「八種模式」引領村級集體經濟發展,打贏脫貧攻堅戰。  入股實體經濟模式。在立地條件較好的村,通過村集體入股龍頭企業的模式發展壯大集體經濟。巨寶莊鎮巨寶莊村依託綠康源公司,投入130萬元註冊成立巨福合作社,綠康源公司負責收購合作社農產品並銷售,村黨支部負責種養殖和勞務組織,2017年村集體收入6.2萬元。
  • 庫倫旗發展壯大嘎查村集體經濟提升全面小康保障能力
    內蒙古庫倫旗堅持從鞏固脫貧攻堅成果、促鄉村振興的長遠利益著眼,千方百計發展壯大嘎查村集體經濟,鞏固發展基礎、增強發展後勁,不斷為推動農村牧區健康有序運行、提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質量提供保障。拓展增收渠道夯實集體經濟發展基礎。
  • 鐘山區:集體經濟入股農村電商助力壯大集體經濟
    近年來,隨著農村電子商務的不斷發展,鐘山區通過試點把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融入「網際網路+」,採取以村集體經濟入股農村電子商務服務站的方式,推動村集體經濟進一步發展壯大。 對此,山根腳社區搶抓發展機遇,與陶之音電子商務服務有限公司合作,將大灣鎮土特產品掛在網上銷售,在帶動農戶增收致富的同時,壯大了村級集體經濟。 隨著試點工作的推進,鐘山區將緊密結合電商服務站建設的具體情況和「三變」指導政策,進一步開拓思路,創新發展模式,逐步推開「電子商務服務站+」工程的覆蓋面,為不斷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積累和農村經濟創新發展加油助力。
  • 西充:壯大村級集體經濟 激發鄉村振興活力
    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是全面深化農村改革、推進農業現代化、建設幸福美麗新村、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工作的重要舉措近年來,西充縣按照「因地制宜,分類指導;激活要素,合理開發;健全機制,規範管理」的工作思路,探索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的新途徑、新形式,促進全縣村級集體經濟實力整體提升。
  • 商丘師範學院打出「組合拳」助力脫貧攻堅
    ,思想上高度重視、組織上全力保障,打出組合拳,在脫貧攻堅的工作中交出滿意答卷。注重黨建引領「增活力」,扶貧前線黨旗飄始終堅持把黨建引領作為推進脫貧攻堅的關鍵舉措,找準著力點突破口,從強化核心引領、黨員示範帶頭尋找破題之舉與攻堅之策。發揮支部核心,築牢脫貧攻堅堡壘。把「領頭雁」選好,先後選拔2名擔任處級幹部的教授任駐村第一書記,其中1人榮獲「全省脫貧攻堅工作先進個人」稱號。
  • 鉛山稼軒巖前村:借東風發展壯大集體經濟
    「在省旅遊集團的幫扶下,我村大力發展鄉村旅遊和有機茶種植等扶貧產業,通過有效運作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2018年村集體經濟達到了16萬餘元。我村從有名的集體經濟『空殼村』一躍發展為全鄉集體經濟第一的『富裕村』。」
  • 長白縣十四道溝鎮「聯建強村」壯大集體經濟 富民產業拓寬致富渠道
    長白縣十四道溝鎮解放思想,著力創新農村黨組織建設,因地制宜,結合實際,通過村與村聯建,深入推進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採取多項措施積極發展壯大集體經濟發展,助力鄉村產業振興,實現群眾增收致富。據介紹,安樂村有貧困戶15戶,21人,全村貧困戶中70歲以上15人,而且均屬因病致貧,很難實現「造血式」自主脫貧,必須轉變思想,通過入股村集體經濟收益分紅形式進行脫貧。2018年初,長白縣教育局幫扶安樂村實施珍珠草種植項目,使貧困戶每年每人分紅400元。2019年,帶動3戶貧困戶進行生產勞動和管理,實現人均增收3000元。
  • 發展壯大集體經濟 建設幸福美麗新農村
    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促進農民共同富裕的需要,也是我市各地農業農村工作的重要抓手,更是當前鄉村辛勤脫貧後,奮力奔小康的堅實基礎。來自大安區交通局的第一書記蘭雄飛幹勁十足,他說近兩年村裡在壯大集體經濟上狠下功夫
  • 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丨長春九臺區產融結合助力脫貧攻堅
    近年來,長春市九臺區多措並舉、合力攻堅,探索出了一條脫貧攻堅新路徑,總結推廣了「政府+銀行+企業+合作社+貧困戶」的產融結合扶貧新模式,實現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在產業扶貧項目帶動下穩定脫貧。搭建平臺,成立扶貧聯盟。
  • 友好區委書記印巖督導檢查脫貧攻堅工作
    友好區委書記印巖督導檢查脫貧攻堅工作 發布日期:2020.12.10 來源: 友好區人民政府辦公室 12月9日,友好區委書記印巖先後深入到友好區曙光村和青山村督導檢查脫貧攻堅工作,印巖強調,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也是脫貧攻堅決戰決勝之年
  • 從江縣:彰顯人大擔當助力脫貧攻堅
    從江縣人大常委會自幫扶工作開展以來,以脫貧攻堅統攬機關各項工作,全力以赴、盡銳出戰、堅決落實中央、省、州、縣委決策部署,緊密結合人大職能職責,大力推動脫貧攻堅工作,不斷展示出新時代的人大擔當和人大形象。
  • 打造金鄉特色啤酒品牌 發展壯大集體經濟
    濟寧新聞網訊(記者 李斐)金鄉縣行政審批局駐魚山街道荊莊村工作組牢牢抓住村集體經濟發展主線不放鬆,將「創新爭優」落到實處,在做好基層黨建、脫貧攻堅等工作的同時,集中精力、下大力氣,打造「蒜都小鎮」金鄉特色黑蒜啤酒品牌,走出了一條集體經濟發展與脫貧攻堅雙贏的路子。
  • 【駐村動態】狠抓村集體經濟發展,助力通那村脫貧致富
    阿里檢察分院第九批工作隊入駐以來,堅持把發展壯大通那村集體經濟與產業脫貧、基層黨組織建設作為「三場硬仗」來打,大力實施村集體經濟提升行動。工作隊通過前期充分的走訪調研,在聽取村「兩委」和村民的意見建議基礎上,決定幫助通那村重建村集體經濟洗車場,助力通那村脫貧攻堅工作的鞏固和提升。
  • 河北金融學院「推普助力脫貧攻堅」全國大學生社會實踐圓滿成功
    為了深入扶貧,教育部語言文字應用管理司、團中央青年發展部組織了2020年「推普助力脫貧攻堅」全國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河北金融學院團委、基礎部語言文字小組,認真組織大學生組成「九州同音 脫貧攻堅」團隊,積極響應國家號召,參與了此次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