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Women+
江蘇女性的暖心家園
關注
踏著春天的腳步,迎著和煦的春風,我們迎來了第110個「三八」國際勞動婦女節。今年的「三八」婦女節註定與往常不同。鏗鏘玫瑰們堅守崗位,與病毒較量,在沒有硝煙的戰場上,那抹巾幗紅始終追隨著黨旗迎風飄揚。這個特別的節日裡,我們衷心問候:「姐妹們,節日快樂!你們辛苦了!」
「三八」國際勞動婦女節是一個家喻戶曉、婦孺皆知的節日,但你真正了解它嗎?它的由來是什麼?我國什麼時候正式開始慶祝婦女節的?請跟隨我們一起了解「三八」婦女節的「前世今生」,以及江蘇婦女運動史上的傑出女性們。
「三八」節的由來與確立
「三八」節全稱是「國際勞動婦女節(International Working Women's Day,簡寫為IWD)」,也稱為「聯合國婦女權益和國際和平日」,是世界各國婦女爭取和平、平等、發展的節日。在中國又稱「國際婦女節」「三八婦女節」。這一節日的確立,是以社會主義婦女運動的蓬勃發展和國際團結的形成為背景的。
從1850年以後,婦女解放運動在美、德、英等許多國家先後展開,各國進步婦女產生了一個共同心願,那就是實現勞動婦女的國際聯合。為此,她們進行了漫長的探索:
1907年8月17日,15個國家的婦女代表在德國斯圖加特城召開第一屆社會主義婦女代表大會,會上成立了國際民主婦女聯合會,並推舉德國婦女運動的傑出領導人蔡特金為聯合會書記處書記。
1909年3月8日,美國芝加哥的勞動婦女和全國紡織服裝工業的女工舉行罷工遊行,提出8小時工作制,增加工資和享有婦女選舉權等經濟和政治要求。這一舉動得到美國和世界各國勞動婦女的熱烈支持和響應。蔡特金從中獲得啟示:必須確定一個日子,作為無產階級婦女爭取政治和經濟平等權利紀念日。
1910年8月,由17國代表參加的第二屆社會主義婦女代表大會在哥本哈根開幕。蔡特金在會上倡議:把3月8日作為國際勞動婦女的節日。最後大會通過了這項決議。
1911年3月8日,第一個國際婦女節在德國、奧地利、丹麥和歐洲其他一些國家舉行。它標誌著女性在經濟、社會、文化和政治上所取得的成就。此後,各國的婦女們都會在每年3月8日慶祝這個重要的日子。
中國首度公開、正式慶祝「三八」國際勞動婦女節
1924年2月下旬,在國民黨中央婦女部幹部會議上,時任中央婦女部部長的何香凝提議在廣州舉行慶祝「三八」國際婦女節大會。當年3月8日上午,中國第一個公開紀念「三八」國際婦女節活動在廣州舉行,廣州各女校學生、各界婦女團體共計2000多人參加。何香凝主持大會並發表精彩演講,她介紹了「三八」婦女節的由來及紀念它的重要意義,揭露了廣大婦女在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壓迫下所遭受的種種苦難,鼓勵婦女堅決地走「打倒封建主義,打倒帝國主義和婦女自求解放的道路」。
此後,「三八」國際勞動婦女節在中國各地、各婦女團體間迅速傳播,每年的慶祝活動不斷,並都會以不同歷史階段的革命任務為中心來推動婦女運動的前進與發展。
新中國成立後,1949年12月23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發布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規定每年的3月8日為婦女節。
介紹幾位江蘇婦女運動史上的傑出女性
江蘇婦女運動是中國婦女運動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江蘇人民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過程中,廣大江蘇婦女始終秉持著自尊自信、自強自立的實幹精神,在鍾靈毓秀的江蘇大地上揮灑熱血汗水,在革命、建設、改革中都發揮了自己的「半邊天」作用,展現巾幗風採,彰顯巾幗力量,在新時代繼續書寫著鏗鏘女性的新華章。下面就為大家介紹幾位江蘇婦女運動史上的傑出女性,緬懷先烈遺志,弘揚民族之魂;傳承奮鬥精神,共築強國之夢。
01
張應春(1901-1927)
1901年(清光緒二十七年)11月11日生於吳江縣黎裡鎮葫蘆兜村(今蘇州市吳江區黎裡鎮黎星村)。1919年就讀於上海兩江女子體育師範學校,畢業後任廈門集美女師和松江景賢女中教師。1924年加入中國國民黨。1925年10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國民黨江蘇省黨部執行委員兼婦女部長,中共江浙區委婦女運動委員會委員及中國濟難會全國委員會委員。1926年3月創辦《吳江婦女》雜誌並任主編。1927年4月初,面對險惡形勢,她毅然赴寧。10日晚,在出席南京地委擴大會議時,不幸被捕,被捕後曾化名金桂華。在獄中遭到敵人嚴刑拷打,英勇不屈,堅持鬥爭,始終表明自己是一名共產黨員。幾天後,她被敵人殘忍地殺害。時年26歲。
02
陳君起(1894-1927)
江蘇嘉定(今上海嘉定)人。她是清末封建豪紳家庭的千金,然而,確是封建禮教的勇敢的徹底的叛逆者。早年在南京任小學教師。1924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是南京市婦女問題研究會負責人。1925年參與發動南京市聲援上海五卅慘案3萬餘人的聯合大遊行。1926年遭軍閥孫傳芳逮捕。1927年4月,任中共南京地委婦女委員兼國民黨南京市黨部婦女部長。參與召開南京10萬市民肅清反革命派大會,後被捕遇害。
03
郭綱琳(1910-1937)
出身於江蘇句容一個大戶人家,1931年考入上海中國公安大學部,同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年底轉為中共黨員。1932年在共青團上海法南區委、滬西區委工作。1933年任共青團無錫中心縣委書記。在她被捕後,家人千方百計設法營救,但她拒絕在悔過書上簽字。大哥寫信給郭綱琳,勸他不要錯過這最後的機會。她回信說:「我不能造一點點罪惡在我的生命中。」「我不能屈服在一個無罪而加上有罪的名義下來遵從你。」為了表示自己堅定的立場,她在獄中把銅板磨成銅心,上面鐫刻著「永是勇士」。於1937年7月犧牲於雨花臺。
04
雷潔瓊(1905-2011)
祖籍廣東臺山,中國著名社會學家、法學家、教育家,傑出的社會活動家,中國民主促進會的創始人和卓越領導人。1924年赴美留學,1931年獲南加州大學社會學碩士學位,當年回國,先後在燕京大學、東吳大學、北京大學等校任教,1952年任北京政法學院副教務長。
在爭取民族獨立、人民解放的年代裡,雷潔瓊是聞名遐邇的民主鬥士之一。她作為上海人民團體聯合會赴京和平請願的9個代表之一(代表團唯一女性),在「下關慘案」中被國民黨暴徒毆打至昏迷。作為民主黨派的重要領導者,雷潔瓊與共產黨風雨同舟,肝膽相照,在爭取民主獨立,人民解放的偉大事業中,她始終站在鬥爭的前線。
05
章蘊(1905-1995)
出生於湖南長沙,著名婦女運動領導人。192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36年任中共湖南省婦女委員會書記。1938年任中共中央東南分局婦女委員會負責人,中共江南區委民眾運動部部長。1941年後,任中共蘇中第二地委書記,蘇中第三分區公糧徵集總指揮,中共蘇中區委組織部部長兼婦女部部長。建國後,章蘊任中共中央華東局婦委書記和中共上海市委婦委書記,併兼華東地區和上海市婦聯主任。任上海市婦聯主任期間,創辦上海第一所全託幼兒園;為失業婦女和要求參加工作的家庭婦女創辦了為軍工生產服務的縫製工廠、婦女手工藝社、婦女消費合作社等。以點帶面,用婦女代表會議的形式把全市家庭婦女組織起來,開創了上海婦女工作的新局面。
1953年,章蘊任全國婦聯黨組副書記、全國婦聯副主席後,仍堅持深入實際、注重調查研究的工作作風,號召全國婦女「勤儉建國,勤儉持家,為建設社會主義而奮鬥」。
06
史良(1900-1985)
字存初,江蘇常州人,中國當代法學家、政治家、女權運動先驅。在民國時期,她是大上海著名律師,民族救亡運動、爭取民主運動的積極投身者,曾因參加並領導抗日救亡運動而被捕入獄,是1936年「七君子」事件中的「七君子」之一。
五四時期的史良,以她強烈的愛國熱情與幹練的辦事能力領導女師學生進行鬥爭,不僅打擊了軍閥勢力,而且衝擊了「女子無能無才」的舊思想,成為婦女解放的帶頭人。在新中國時期,曾擔任中華人民共和國司法部首任部長、全國政協副主席、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中國民主同盟兩屆中央主席。她是新中國人民司法工作的開拓者和司法行政工作的奠基人,是中國婦女運動的領袖之一。
07
吳貽芳(1893-1985)
江蘇泰興人,中國著名教育家、社會活動家。於1916年考入金陵女子大學,1919年成為金陵女大首屆畢業生,也是中國第一屆女大學生。1922年赴美留學,並於1928年獲生物學、哲學雙博士學位後回國。她回到母校擔任校長,在職23年,將金陵女子大學掌管得有聲有色,蜚聲海外。1945年,吳貽芳出席聯合國成立大會,成為在《聯合國憲章》上簽字的第一位女性;1979年獲密西根大學為世界傑出女性專設的「智慧女神」獎。
吳貽芳認為人格教育對培養學生來說是最重要的,因為一個能奉獻自己、服務社會的人必先具備健全的人格。她要求大家要有使命感,以「拿炭燒口」的精神投身實踐,當國家民族需要之時,要有「我在這裡,來差遣我」的態度。吳貽芳這樣理解人格教育,並把她實踐到金女大的教育實踐中,也直接促成了中國女子角色在傳統中國的解放。
08
吳健雄(1912-1997)
著名核物理學家,在β衰變研究領域具有世界性的貢獻,被譽為「東方居裡夫人」。吳健雄1912年生於江蘇省蘇州太倉瀏河鎮書香門第的,父親吳仲裔創辦明德女子職業補習學校。1934年畢業於國立中央大學物理系(現為南京大學物理學院),獲得學士學位。隨後赴美繼續深造,1940年畢業於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UC Berkeley)獲物理學博士學位,1952年任教哥倫比亞大學。1958年,她當選為美國科學院院士,1994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首批外籍院士,1975年獲美國最高科學榮譽—國家科學勳章,任美國物理學會第一任女性會長,同年獲得美國總統福特在白宮授予她的國家科學勳章(美國最高科學榮譽),1978年在以色列獲得沃爾夫獎。1990年,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將國際編號為2752號的小行星命名為「吳健雄星」。
09
斯霞(1910-2004)
曾名碧霄,浙江諸暨人,當代初等教育專家,被譽為「小學教育界的梅蘭芳」。因功勳卓著,南京師範大學附屬小學又名斯霞小學。曾評為小學特級教師、全國三八紅旗手、全國「五一」獎章獲得者、宋慶齡基金會全國「樟樹獎」獲得者等光榮稱號,並當選為第三、五、六、七屆全國人大代表、全國勞動模範。她還先後當任過為南京市教育局副局長、江蘇省小學語文教學研究會理事長、全國小學語文教學研究會副會長,全國語言學會理事和全國教育學會常務理事還被聘為全國教材審定委員會委員。1986年,斯霞老師把她的一筆稿費捐給學校,設立斯霞獎學金,獎勵學校品學兼有的學生,以後又不斷捐錢,至今獎學金已頒發21屆。斯霞畢生為教書育人傾盡心血,貢獻卓著,2019年9月25日榮獲中宣部等9部門評選表彰的「最美奮鬥者」個人稱號。
10
殷雪梅(1954-2005)
1954年7月出生,江蘇金壇人,小學高級教師。1992年9月被金壇縣政府評為「先進教育工作者」,1994年9月被金壇市政府評為「優秀教育工作者」。2005年3月31日,為了挽救6名學生的生命,遭遇車禍,5天後殉職。2005年6月8日,人事部、教育部發布《關於追授殷雪梅同志「全國模範教師」榮譽稱號的決定》,號召全國教育系統廣大教師和教育工作者要以殷雪梅同志為榜樣,學習她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忠誠於人民教育事業的堅定信念;學習她臨危不懼、捨生忘死、奮不顧身的崇高品德;學習她關愛學生、為人師表、愛崗敬業、無私奉獻的高尚師德。
陽光終會驅散陰霾,病毒終將會被打敗。讓我們在這個充滿愛與希望的春天裡,共同祝福,靜待花開,過一個特殊而又有意義的「三八」國際勞動婦女節!
親愛的姐妹們,節日快樂!
來源:江蘇省婦聯幹部學院
原標題:《追憶芳華歲月 再展巾幗風採 ——紀念第110個「三八」國際勞動婦女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