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浴、洗漱、如廁都放一個空間,合理嗎?打算行動之前,要想清楚自己是否真的需要,花費大力氣改變的意義是什麼。
中國的衛生間一般都有什麼?大多數家庭的馬桶、洗面臺、淋浴花灑、洗衣機都擠在一個空間裡。這種情況帶來的麻煩,想必大家都是再熟悉不過:
衛生間小且狹窄;
一個人用衛生間其他人就只能幹等著;
洗完澡到處都是水霧,電器不耐用,細菌滋生;
衛生間放不下洗衣機;
衛生間有異味;
花灑在浴缸上方,淋浴的時候不知道站在哪裡……
不要被這種生活折磨了,今天我們這篇文章就可幫你終結這種生活窘境,一起來看!
把馬桶移出去
什麼?衛生間不放馬桶,放啥?很多人覺得這事胡鬧了!別急,不是讓您把馬桶去掉,而是給它做個小小分離。
好處有這幾點:
空間異味不亂竄
如廁和洗澡、洗漱可同時進行
避免二次汙染(馬桶衝水的時候會把細菌衝上來)
不放洗漱臺
自從疫情開始,勤洗手,成了大家的衛生習慣。
平時,外出回家想去洗手,衛生間裡面有人,也要緩衝幾分鐘,這種不人性化、不合理的空間布局可以改了吧!
一個簡單的分離或外移,真的能讓生活便利很多,具體可放在家人活動較多的地方,可將洗手盆外移。
三個功能區的尺寸
衛生間也有自己的「黃金比例」,哪怕它只有幾平米。
首先,我們將空間可大體分為:洗漱區、淋浴區和如廁區,可這樣分配:
具體參考尺寸如下:
馬桶間:空間總寬建議≥80cm,為方便使用者放腿和移動,馬桶前面距離要≥30cm,兩側各距離≥10cm。
淋浴間:淋浴區一般為尺寸90cm*110cm,這樣才能保證使用者正常使用,如果衛生間面積較為狹小,淋浴間最小也要保證90*80cm,最基本滿足使用者洗澡的活動空間。
洗漱臺:洗漱臺最少長80cm,寬60cm,用起來不會擁擠狹窄。
三個功能空間布局
正方形空間
偏方型面積的衛生間像下圖這樣的。
如果面積比較小,需要把原來的某一面牆向別的房間方向挪動適當的距離,換句話就是要砸掉一面牆重新砌,以擴大衛生間面積。
然後再在內部砌牆分隔區域。並且根據實際情況變動馬桶、洗手池、淋浴下水口的位置。
長方形空間
如下圖:長方形衛生間,從外到內依次是洗面臺 坐便 淋浴區,在洗面臺與坐便之間增加隔斷,坐便與淋浴區之間增加玻璃隔斷。
▲ 在洗手臺與馬桶之間加隔斷。
不規則形
除了正和長方形外,我們還要考慮不規則形戶型,凹凸布局、多一塊或少一塊的衛生間怎麼做分離式呢?
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為了將空間利用到極致,建議如廁區域小一些,剩下的空間洗漱區和淋浴區平均分就可以了。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