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海鮮後不治身亡!醫生:這種「奪命」細菌近期高發

2020-12-23 騰訊網

一女子吃了海鮮

入院後不治身亡

原因是感染了這種「歹毒」的細菌

它被稱作「海洋中的無聲殺手」

是一種棲息於海洋中的細菌

人一旦感染上它發病很快

感染後致死率極高

48小時內死亡率可超過50%

它就是

海洋創傷弧菌

01

先後接診2例

都出現雙下肢腫脹

上月底,一名五旬婦女因雙下肢腫脹伴有發熱症狀,被緊急送至泉州市區一家醫院進行治療。該患者在入院短短的十餘個小時裡,病情不斷惡化,最後因多器官功能衰竭,不治身亡。據了解,女子家中經營海產生意。

無獨有偶,本月初,該院又接診一類似病例。在入院後8小時裡,該患者同樣出現雙下肢重度感染,終因多臟器衰竭不治身亡。據該院醫生介紹,患者在發病前曾食用過海螺一類的海產品。

據悉,通過對兩名患者的血液化驗,確認兩人均感染了致死率極高的海洋創傷弧菌。

「兩名患者送醫後,情況已經不容樂觀,雖然我們高度懷疑是感染了海洋創傷弧菌,但由於病程發展太過迅速和兇險,終未能救回兩人的生命。」

該院醫生遺憾地說道。

感染海洋創傷弧菌的症狀

02

生吃海鮮易感染,

被扎傷也要注意

泉州市第一醫院重症醫學科副主任林天來指出,海洋創傷弧菌也稱海洋弧菌,是一種在海岸環境中自由生活的細菌,適合在20攝氏度的鹹水中生長。一旦感染上該細菌,發病急,病情發展很快,75%的患者在入院48小時內因多臟器功能不全而死亡,被稱為「海洋中的無聲殺手」。一般每年夏天為高發季節。

海洋創傷弧菌有兩種感染途徑,一種是進食生的或未經加工熟的貝甲類海產品(尤其是牡蠣),其危害不在於引起胃腸炎,而在於引起的蜂窩組織炎和膿毒症,死亡率高達50%以上。

另一種感染途徑是破損的肢體接觸海水,或海產品刺傷皮膚而感染。細菌通過破損的皮膚快速傳播,導致嚴重的肌炎和肌膜炎,引發嚴重的壞疽,繼而發生敗血症。

03

這幾類人尤其要注意

海洋創傷弧菌雖然兇險,但健康人並不容易感染。

酒精性肝硬化、原發有肝病、慢性疾病者等是高危人群。

2017年7月,廈門的黃先生在家處理海鮮時,不小心被魚刺扎破左手食指的指腹。第二天,黃先生的左手掌及左前臂出現發紅並且脹痛,掌根部還出現了淡紅色的水泡和滲液,連手掌皮紋也無法看清,手指遠端變白,左手和手臂疼痛不斷加劇,差點截肢。檢查後,黃先生確診感染了海洋創傷弧菌。

2017年1月10日傍晚,廣東的朱先生在處理太陽魚的時候,右手不慎被魚刺扎了一下。一家人並沒有重視及時處理傷口,以為只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沒想到,第二天朱俊傑就突發高燒、右手發腫發黑。12日晚,朱先生在醫院確診感染了海洋創傷弧菌,並於次日凌晨進行了緊急截肢手術。

2018年10月,廣東的吳先生在買魚時被一條鱸魚刺到中指,馬上就流血了。吳先生當場將手指的血擠了很多出來,不痛了就以為沒事。到了當晚開始發作,手指頭髮黑很痛,人又發燒發冷,就醫後被送往重症ICU進行治療。入院的第二天就進行了中指的截指手術,之後還在ICU裡面進行血透,全身抗感染。

04

謹記!關鍵時刻能救命!

生活中如何避免感染海洋創傷弧菌?

1.避免生吃海鮮,食用前要將海鮮煮熟煮透。

2.避免將皮膚傷口暴露在海水中。

3.從事海邊工作或在海邊遊玩挖螺的人群,要做好防護工作,戴手套、穿套靴。

4.在挑選或者清洗海鮮時,儘量戴上手套,防止被尖刺部位扎傷。

5.生吃海鮮或被海鮮產品刺傷後,要注意小心觀察 ,一旦出現皮膚發紅、局部出現水泡等情況要儘快到醫院就診。

文章轉自:健康湖北

來源:泉州晚報、錢江晚報、平安時報、廣州日報

請把醫生的提醒轉給所有人看到

我是巍子,急診科醫生,每天都會和大家分享更多的急救技能和疾病知識!這個公眾號幫過許多人,救過許多命!

相關焦點

  • 大媽被海蝦刺破手指後不治身亡 就因為感染了這種細菌
    袁春梅 陸璇 王倩茹  灌南一位60歲的大媽,清洗海蝦時右手中指不小心被蝦尾刺破,壓根沒當回事,結果沒過兩天,她開始發燒並且雙下肢腫脹,後病情迅速發展導致其多臟器功能衰竭,最終不治身亡。醫生表示,患者是感染上了海洋創傷弧菌,該細菌是一種相對罕見且十分兇險的細菌,感染後48小時內死亡率超過 50%。
  • 手指被刺破,女子兩天後身亡!去海邊請注意:這種細菌一旦感染髮病極...
    原標題:手指被刺破,女子兩天後身亡!去海邊請注意:這種細菌一旦感染髮病極快!近日,家住連雲港灌南的王大媽在家裡清洗海蝦時,右手中指不小心被蝦尾刺破了。一開始她沒當回事,結果沒過兩天,王大媽開始發燒並且雙下肢腫脹,後病情迅速發展導致其多臟器功能衰竭,最終不治身亡。
  • 手指破了,江蘇一女子兩天後不幸身亡!感染這種細菌很致命
    >後病情迅速發展導致其多臟器功能衰竭, 最終不治身亡。 其被稱為 " 海洋中的無聲殺手 ",是一種棲息於海洋中的細菌,如果接觸到被這種細菌汙染的海產,如被海洋魚類、貝類、蝦、魚鉤等刺傷或食用生蠔、生魚片等,可能感染此菌。據醫生介紹,這是細菌相對罕見但十分兇險,感染後致死率極高,一旦感染上發病很快,48 小時內死亡率可超過 50%。此前,連雲港市第一人民醫院曾收治過一例這樣的患者,最終醫治無效死亡。
  • 女子吃完隔夜木耳,不幸中毒身亡!醫生:泡發超24小時不要吃
    近日,廣東東莞一位34歲女子,將木耳浸水泡發約5到6小時後進行烹飪煮食,隔天將剩餘的泡發木耳繼續食用,後出現腹痛。一系列檢查後,醫生診斷是木耳中毒,毒素堆積在肝臟,引起急性肝功能衰竭,隨後被送進東莞市中醫院ICU治療。由於毒素引發身體各器官衰竭,最終該女子搶救無效,不幸身亡。
  • 女子吃黑木耳後中毒身亡!這樣的木耳千萬別吃...
    張先生介紹,自己因燒傷失去了勞動力,膝下兩個幼兒,妻子是家中的唯一頂梁柱,在工廠打工,因疫情期間收入極不穩定,全家在工廠宿舍居住,現在家庭沒有任何積蓄。考慮到高昂的醫療費用,女子隨後被家人轉送至老家治療,但由於毒素引發身體各器官衰竭,最終搶救無效,不幸身亡。
  • 女子吃木耳後中毒身亡,別再犯這樣的錯
    據女子的老公張先生講述,自己因燒傷失去了勞動力,膝下兩個幼兒,妻子是家中的唯一頂梁柱,在工廠打工,因疫情期間收入極不穩定,全家在工廠宿舍居住,現在家庭沒有任何積蓄。考慮到高昂的醫療費用,女子隨後被家人轉送至老家治療,但由於毒素引發身體各器官衰竭,最終搶救無效,不幸身亡。
  • 不少都是吃海鮮、喝啤酒造成的夏季是泌尿系統結石病的高發季節
    夏季是泌尿道結石病的高發季節。各大醫院急診室裡,尿路結石急性發作的病人日漸增多。這兩天,醫院的急診患者中,至少有25%的患者是尿路結石患者。  炎炎夏日,叫上三五個朋友,去吃吃海鮮、喝喝啤酒、吹吹空調,這是很多人在夏天裡最愜意的生活方式。不過專家說了,「這些生活方式,加上喝水少、喜好肉類飲食,容易誘發夏季泌尿系統結石。」
  • 這種海鮮近期少吃!多地有人中毒,嚴重可致命
    過去的五一假期期間總是有些人深夜在朋友圈發吃的還都是特別誘人的海鮮可海鮮雖然好吃但是貝類海鮮吃了可能會中毒!尤其是海虹近期已經有不少中毒的新聞!聽到「海虹」這個名字可能很多小夥伴不太熟悉它其實是一種我們經常吃的海鮮——青 口價格便宜實惠又美味幾乎各大海鮮燒烤餐廳都有賣海虹是什麼?
  • 女子吃泡發一天的黑木耳後中毒身亡,天熱了這樣的木耳千萬別吃
    女子吃泡發一天的黑木耳後中毒身亡,天熱了這樣的木耳千萬別吃 2020-05-22 07:5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德國男子被自家寵物狗舔後 感染罕見病不治身亡
    據CNN11月25報導,德國的一名63歲男子可能在被他的狗舔時感染了一種細菌,不治身亡。據報導,這名男子感染了犬咬二氧化碳嗜纖維菌。該細菌通常存在於狗和貓的口腔中,它僅在極少數情況下才傳播給人類。這種細菌通常通過動物叮咬傳播,但是這名男子沒有被咬過。最初,這名男子因流感症狀入院,後來發展為嚴重的敗血症。隨後他被轉移到重症監護室,但是他的病情持續惡化,全身起皮疹水泡,手腳出現壞疽,腿上出現神經痛和瘀斑。再後來情況更加嚴重,肝臟、腎臟、皮膚接連腐爛,最後死於多器官功能衰竭。
  • 近期高發!腹瀉、發熱……可能因為中了這種「毒」!
    天氣轉涼又到了「秋冬季腹瀉」的高發季近期長沙各大醫院因為輪狀病毒腹瀉就診的患兒明顯增加>醫生提醒,腹瀉高發季節,嬰幼兒尤其應注意手部衛生,不亂抓亂摸,儘量少去人員密集的場所,一旦出現高燒、腹瀉不止等症狀,要及時送醫診治。
  • 疫情期間海鮮網售火了!多地緊急提醒:這種海鮮近期謹慎使用
    原標題:疫情期間海鮮網售火了!多地緊急提醒:這種海鮮近期謹慎使用走進海鮮市場,相比冷冷清清的現場批發零售,網上銷售卻是如火如荼。為此,市場還為外賣員開了專門的拿貨通道,一時間快遞海鮮這種新的消費方式火了……但最近多地發布食用海虹安全警示,吃這種海鮮,一定要注意。快遞海鮮火了「閃送17號,馬家堡的貨是誰的?」「我的,在這兒呢!」
  • 4歲女童患流感不治身亡 兒童如何預防流感
    4歲女童患流感不治身亡  大家千萬不要以為流感只是一種小小的疾病,其實每年都是有不少的人因為流感死亡。這不,最近又有一名兒童因為流感死亡。據媒體報導,最近從澳門方面證實了一名只有4歲大的女童因為感染了流感最後導致了身亡,據悉兒童是感染了一種叫做甲型h3n2的流感,這是今年澳門出現了第一例死亡病例。  該事件告訴我們其實流感的危害是十分的嚴重,千萬不要當成普通的感冒來對待。不要患上流感之後先是撐上幾天看看病情的發展再考慮治不治。
  • 48人吃海鮮集體食物中毒!小心這種細菌!
    無獨有偶,這並不是副溶血性弧菌引發的第一起集體中毒事件,今年7月,廣東也發生了一起48人集體中毒的公共衛生事件,患者多出現腹痛、發燒、嘔吐和腹瀉等症狀,後經醫生證實,導致本次中毒的「真兇」就是副溶血性弧菌。每年都有大量病人由於副溶血性弧菌導致中毒,看到這兒,小夥伴們不禁會產生疑問:這是什麼病菌?為什麼這麼厲害?
  • 白癜風病患不能吃海鮮?瀋陽治白癜風?
    白癜風病患不能吃海鮮?瀋陽治白癜風? 時間:2020-12-21 15:29 瀋陽中科白癜風醫院 白癜風病患不能吃海鮮?瀋陽治白癜風?海鮮是非常受歡迎的一類食物。海鮮的營養價值高,味道好,很多人喜歡吃。尤其是對於生活在海邊的人來說,更是如此。
  • 吃海鮮的青島人注意了!海洋創傷弧菌感染病例高發 已致2人死亡還有...
    開始沒當回事,可一星期後手指已無法彎曲,送醫治療後差點需要截肢處理……醫生檢查後發現,李女士被蝦刺扎到了掌指關節處,傷口很深,裡面的筋膜都感染了。手術後,李女士的右手已經逐漸消腫,不過醫生坦言,因為筋膜受損,她的手部活動今後多少會受到影響,這讓李女士懊悔不已。魚、螃蟹、蝦蛄……被劃傷都可能出事!
  • 大媽吃蜈蚣治痔瘡身亡 這些治病偏方不能信
    常常看電視的人都知道以毒攻毒這種說法,而民間也有一些關於以毒攻毒的治病偏方。不過你知道嗎?不是所有的偏方都可以使用,句報導,哈醫大四院感染科近日就收治了一位迷信偏方,吃蜈蚣治痔瘡,導致肝腎衰竭的病人,結果搶救無效身亡。醫生提醒,拿毒物來治病,往往會適得其反。
  • 女子吃黑木耳中毒,搶救無效身亡!這樣的木耳千萬別吃...
    但是小編仍然要嚴正警告, 近期氣溫飆升, 千萬要注意! 近日,東莞一位34歲女子,將木耳浸水泡發約5到6小時後進行烹飪煮食,隔天繼續食用剩餘的木耳,然後出現腹痛。
  • 這種海鮮近期要少吃!多產地均發布預警
    愛吃海鮮的朋友們注意了!最近有人發朋友圈稱「食用海虹也能中毒」,這事是!真!的!河北秦皇島已經出現相關病例,喜歡吃海虹的親,千萬要注意了!海虹是什麼?海虹是什麼?一看照片你就知道!就在同一天,河北省昌黎縣人民政府、昌黎發布也發出特別提示:近期該縣出現多例疑似食用海虹造成的中毒病例。吃貽貝中毒是怎麼回事?貽貝是很多海邊人的餐桌美食不過,它也很容易受到汙染!事實上,因為食用淡菜而導致食物中毒的事件,在全國多地都發生過。
  • 這種藍色血液的海鮮吃不得
    這種藍色血液的海鮮吃不得 2021-01-11 14:0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