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國殘疾人事業新聞宣傳促進會聯合中國網、新華網邀請相關專家開展了「2020年度中國殘疾人事業新聞人物」和「2020年度助殘新聞人物」推舉活動,候選人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殘聯和中央主流媒體共同推薦,涵蓋了大量在脫貧攻堅戰中湧現的基層殘疾人和助殘典型,反映了時代特徵。11月23日起,從61位候選人中推舉出10位「2020年度中國殘疾人事業新聞人物」,從68位候選人中推舉出10位「2020年度助殘新聞人物」予以公示,公示期為5天。陝西屈軍俠上榜「2020年度助殘新聞人物」。
童年的屈軍俠,家境貧寒,命運坎坷。在她6歲那年,父親不幸離世。屈軍俠和4歲的弟弟與母親相依為命。命運似乎總在作弄她,在屈軍俠11歲那年,母親也因胃癌去世,母親的去世,屈軍俠成了家中唯一的支柱。
父母過早的去世,使屈軍俠萌發了當一名醫生的念頭,既能救死扶傷,又奉獻社會。1995年,高中畢業的屈軍俠到洛南縣保安鎮藥材公司工作,細心的她目睹了許許多多殘疾人及貧困群眾買不起藥的情景。
「看到許多殘疾人和無錢看病的鄉親,為了省錢早上4點就從家步行到街道買藥。有一次,店裡來了一位腿腳不便的老太太,她用顫抖的手掏出一個層層包裹的塑膠袋,看著老人家小心翼翼的數著一毛、兩毛、五毛的毛毛錢時,我想到了自己的父母,內心深處被深深的觸動。」從那時起,屈軍俠就立志關注弱勢群體,真情幫助殘疾人。此後,對凡進店的殘疾貧困群眾,屈軍俠都給他們最大的優惠,提供最真誠的服務,特別是1998年屈軍俠承包經營藥店以後,她對前來買藥的殘疾群眾有錢無錢一律先取藥,對無能力償還的從不主動討要,直到2015年她的藥店停辦,期間共為弱勢群眾減免藥費達8萬元之多。
洛南縣保安鎮有從事草編的傳統,主要以小麥秸稈、玉米苞葉為原料進行工藝製作,這是當時城鄉群眾,特別是殘疾人等謀生的一個重要手段。然而就在2005年,與屈軍俠藥店隔壁的外貿公司因轉型停收草編產品,一時間城鄉群眾草編積壓成山,殘疾人也失去了生活來源。
屈軍俠看到眼裡,急在心上。「一定要幫幫這些殘疾人,一定要幫他們將產品銷售出去!」屈軍俠義無反顧,她拿出經營藥店的錢,還借貸了5萬多元,將群眾手中的草編產品全部收購了回來。
從來沒有銷售經驗、更沒有客戶來源,接下來可咋辦啊?為了跑銷路,屈軍俠坐著大巴車帶著草編產品前往河南、北京、浙江、廣州等地的外貿公司,進行挨個宣傳,逐個講解,努力尋求銷路,終於在2005年年底與河南客商籤訂了首份購銷合同,將收購的8000隻搖籃產品全部銷售出去。
......
在多年的摸爬滾打中,屈軍俠將扶殘助殘作為自己的初心使命,堅持誠信為金,將小草編做成大產業,成為陝西唯一的出口型草編嬰兒搖籃加工企業,產品遠銷日本、歐美等10多個國家,年銷售收入達1700多萬元,輻射帶動殘疾人及貧困群眾5000餘人脫貧就業。
有金山銀山,不如自己有一技之長來得踏實。這些殘疾人用雙手編織的不僅是一件件手工藝品,更是編織著自己的幸福生活,編織著永不服輸、樂觀向上的拼搏精神。「除了在公司固定上班的工人外,更多的編織工人都在保安、石門鎮等附近村子。他們因身體不便、照看家庭等原因,更適合拿著工具和原料在家加工。」屈軍俠說。(記者 張寧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