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我們國家孩子的注射疫苗分為兩類,一種是國家規定必須接種的,也就是說免費的;一種是建議接種的,通常都是幾聯針,也是收費疫苗。要知道,現在孩子接種疫苗都有完整的記錄,如果不注意這些,隨著性子給孩子打疫苗,記錄不完整或者缺少必要手續,未來是會影響到孩子入託和入學的。一類疫苗都有哪些?首先,一類疫苗是政府免費提供的,按照規定必須進行接種的疫苗,除了個別省市因為地域發病情況有額外規定外,正常來說,一類疫苗包含12種疫苗,分別是:卡介苗(接種1次)、B肝疫苗(接種3次)、脊髓灰質炎糖丸疫苗(口服4次)、無細胞百白破疫苗(接種4次)、白破疫苗(接種1次)、麻風疫苗(接種1次)、麻腮/麻腮風疫苗(接種1次)、麻疹疫苗(接種1次)、A群流腦疫苗(接種2次)、A+C流腦疫苗(接種2次)、乙腦減毒活疫苗(接種2次)、A肝減毒活疫苗(接種1次)。
12種疫苗,一共接種23次,不同疫苗的間隔規定也不相同,是不是有點懵?別著急,一張表格幫你記下來這些:一張圖理清所有的疫苗接種二類疫苗是不是該接種?二類疫苗是自費並且自願受種的其他疫苗,那麼該不該接種?如果選擇接種又該如何選呢?常見的二類疫苗有:口服輪狀病毒疫苗、A肝疫苗、HIB疫苗、流感疫苗、狂犬病疫苗等。二類疫苗中有可替代一類疫苗的選擇,B肝疫苗就屬於一類疫苗,但二類疫苗中也有B肝疫苗可供選擇,如進口的B肝疫苗就是二類疫苗。那麼對於接種中心推薦的二類疫苗,是不是都應該打或者都應該拒絕?首先一個原則是傳染性疾病的,有條件儘量打。
對於流行疾病的,對於在上幼兒園、小學或者即將要上學的娃兒們,一個孩子得了,基本上半個班就得中槍,所以,為了讓孩子少受罪,有條件的儘量接種。這類疫苗有流感嗜血桿菌疫苗(HIB)、13價肺炎球菌結合疫苗、輪狀病毒疫苗、手足口疫苗和水痘疫苗,每年秋季學校和幼兒園也會建議打流感疫苗,這種如果有條件一定要接種,減少孩子感染傳染病影響學業的機率。其次,傳染期或者高發期,有條件儘量打。如果孩子已經得過該疾病,抗體已經產生,當年就不需要再次接種了,例如輪狀病毒。還有一些疫苗不是每年都接種,例如手足口疫苗接種一次,兩年內有效,且5歲以上的孩子就不容易感染手足口了,所以一般幼兒園小班注射一次就可以了。
另外,像水痘,如果孩子已經得過水痘了就可以終身免疫了,沒有出過水痘的孩子,也只需要接種2針就可以了,1-12歲注射一次,13歲以後再注射一次,就可以獲得較長時間的免疫力了。五聯針應不應該打呢?什麼是五聯針?現在的疫苗很多都是幾聯針,意思就是注射了這類疫苗可以對N種疾病的預防有效,如有這種幾聯針的選擇,孩子可以少挨好幾針,也可以少去幾次,非常合適。這個五聯針是二類疫苗,包括脊髓灰質炎疫苗、百日咳、白喉、破傷風疫苗和HIB疫苗(流感嗜血桿菌疫苗),需要在2、3、4和18個月時分別注射4次,費用自理,大概在2500-3000左右的費用;如果想要孩子獲得同樣的預防效果,其中脊髓灰質炎是免費的,需要在2個月開始,分別在2、3、4個月以及4歲時注射4次,百日咳+白喉+破傷風疫苗,就是俗稱的百白破,需要在3、4、5和18個月時注射4次,而HIB疫苗是需要自費的,大概在500-600元之間,各地略有不同。
從預防效果考慮,可以選擇不打,因為免費的疫苗也都能夠實現同樣的防護效果,從孩子的角度考慮,如果能夠承擔費用,應該選擇打,因為這樣孩子可以少打6針左右,大家都知道,每一次注射疫苗的數量有限,最多為2針,而且每一次注射疫苗都要儘量在孩子身體比較健康的情況下進行,所以能夠少打幾針,不僅減少了孩子不良反應的機率,家長也能少請好幾次假,孰好孰壞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進行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