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俗語:男不三,女不四,五十虛,六十足,啥意思?有什麼講究
在中國有著非常多的文化傳承,其中傳播最廣的還是民間俗語。民間俗語裡面擁有著非常多的智慧和經驗,能夠指導人們的生活和實踐。很多俗語都是前輩們總結出來的,非常的經典,非常的有效,裡面的道理也很通俗易懂,即使時間過去了很久,裡面的道理還一直被人津津樂道。這就是俗語的魅力,這就是俗語自身的傳播能力。這次小編就要跟大家分享一個經典的俗語,那就是:「男不三,女不四,五十虛,六十足」。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這裡面有什麼深刻的道理嗎?讓小編帶著大家去了解一下吧。
一說到「男不三」,就會讓人想起來孔子的話語「三十而立,四十不惑」,沒錯這句話就是指的男人在三十歲的感悟和經歷,一個人要是到了三十歲,就應該明白自己的處境,明白自己在不同的人生階段都應該有著不同的感受。這句俗語裡面的數字,自然就是年齡了,這裡面的道理也和人的年齡相關,具體指的什麼呢?小編慢慢給你解釋。
首先要說的,就是「男不三、女不四」這句話的意思比較特殊,就是說,男人在三十歲的時候,不要給自己過生日,同樣的,女人在四十歲的時候,也不要過生日。主要是因為,三十歲是一個比較尷尬的年齡,在自己看來,三十歲還很年輕,但是在小輩們看來,三十歲已經很老了。但是總的來說,三十歲還是一個比較年輕的年齡,這個時候應該更加注重自己的拼搏和努力,不要想著過生日。一般來說,這樣過生日,都會讓人覺得這個人已經有些老了,效果是不好的。
後半句話也是說,女人四十歲的時候,也不要給自己過生日了。畢竟女人最美好的青春已經度過了,四十歲的女人再知道自己過生日的時候,內心應該還是比較無奈的吧。畢竟又老了一歲了,當然,也有一些四十歲的女人保養的很好,看起來依然很年輕。但不管怎麼說,年齡一直是女人不願意面對的問題,過生日就是在不斷提醒自己,自己已經老了。這樣是很不好的,所以歲月不饒人,四十歲的生日還是要慎重過。
俗語的後半句「五十虛,六十足」,則是為了說明,一個人到了五十歲的時候,身體已經比較虛弱了,正式從中年轉到了老年,這樣身體的機能就會衰退,身子骨也沒有以前那麼結實了。很多人年輕的時候,沒有好好珍惜自己的身體,大肆揮霍,到了五十歲的時候就會明白了,很多年輕時候欠下的「債」,這個時候都會顯現出來。不是有一句話這樣說嘛:「年輕的時候拿著健康換財富,老的時候拿著財富換健康。」總的來說,健康才是最重要的,畢竟人活著,健康最重要。
到了六十歲,一個人該奮鬥的已經奮鬥了,該擁有的已經擁有了,所以應該「知足」了。這個時候就不要想著再去爭取什麼了,不管怎麼說,內心要懂得知足,這樣的生活才會更加的有樂趣。老了就要清心寡欲了,不要再想著去爭名奪利了。當然現如今的醫療技術好了,很多人能夠活很長時間,甚至有的老人能活到百歲之後,非常的長壽。
但是在古代,六十歲已經是高齡了,這個年齡的老人們應該對自己的生活感到知足了。人的一生,其實也就是這樣的,在該做事的年齡段,好好做事,才能在該享受的年齡段好好享受。最後,再回首一生的時候,才會沒有遺憾,不是嗎?不知道大家怎麼看待這樣的一句俗語的呢?歡迎留言交流,謝謝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