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一定也有過考場上試題做不完的時候。
或者因為做題速度慢導致一些題沒來得及細想,結果做錯。
有時因為做題慢,還會讓你整個人特別緊張,平時會做的題考場上突然卡殼了……
據調查,中學生考試中,因為時間不夠的問題,導致整個考試平均丟分30分左右(全科),再加上隨之而來的緊張的情緒,影響更大。
當然了,做題也不是越快越好,還有一個關鍵的準確率,又快又準才能得高分。
那麼怎樣才能有效提高自己的做題速度?
首先,找到自己做題速度慢的原因
做題慢,離不開以下幾點:
1. 題目不熟練
或是對知識點本身不熟悉,或是解題思路不熟悉。
2. 能力不足
比如,計算能力不足,寫字速度慢,閱讀速度慢,接受信息能力不足(即不了解題目表述涵義)。
3. 性格原因
比如馬虎、粗心,比如急躁。很多同學讀題時讀得很快,卻不了解其表達內容,或者是還沒讀完就開始寫答案了,往往要反覆回頭,浪費時間。
4. 做題習慣
很多同學拿到題悶頭就做,沒有仔細讀題的習慣,發現做錯了才回頭看。還有同學看到題目不認識,就心慌猶豫要不要先做,最終不知不覺浪費時間。
以上,你做題速度慢都是哪種原因導致的呢?
針對這些原因,我們可以用一些訓練方法來提高自己的速度
1. 做題訓練
我們都知道利用做題來提高做題速度,但有時卻沒有規劃好。
建議大家用簡單題和中等題來訓練。練習順序可以從選擇題開始,然後是簡單、中等的解答題,然後是填空題,最後是大題。
做選擇題時,要減少死記硬算的時間,多用技巧解題。如特殊值的代入、選項的代入,多用直接法(直接理解)、排除法(選項逆推)等,儘量少去死算。
選擇題要秉持「少算少錯,多算多錯」的道理,這樣不僅可以提高做選擇題的準確率,也能大量縮短考試時間。
對於中等題和簡單題,即使是不同的題型,在解題思路上也會有太多的相似點。比如數學,大多只要你能正確的用式子或未知數表達出題意,通過補充題目和所求差距,或尋找問題成立的前提條件(正向推導和逆向推導),都能夠把試題拿下。再比如理綜的物理,幾乎都是按照題目表述的步驟羅列表達式,然後聯立求解即可得出結論。
2. 做題訓練時必須注意的幾個問題
(1)量大且持續時間長
這裡的量指每一次訓練的時候題量必須要足夠,連續做題的時間要長,切忌淺嘗輒止。這樣更容易找到感覺,鍛鍊自己的思維速度。
(2)掐時間
控制好時間去訓練,可以有緊迫感。剛開始做題的時候可以放慢一些,多訓練解題思維。當有一定的總結後,要儘量縮短做題時間。切記快準狠。
3. 關於能力訓練
針對計算、寫字慢、閱讀有問題的同學。
計算能力不足是由於邏輯推導能力不足所導致的,這一點在短時間內只能通過大量的計算來提高。
至於寫字速度慢,也可以通過集中練習,比如有些多餘的筆畫,比如改掉一筆一頓的習慣,然後逐步加快即可。
閱讀慢的同學,平時多朗誦,多讀適中篇幅的一些文章或題目,訓練一目多字,甚至一目多行。
4. 改掉性格的影響
可以在平時訓練時試著一個字一個字念題目(或默讀),再有就是做題時強迫自己規範好草稿。不要東一塊、西一塊亂寫,把草稿當作作業來寫。
如果好動的同學平時做題的時候可以強迫自己不斷繼續堅持做下去,短期內養成「穩當」的特點。
5. 通過做題來養成正確的考試習慣
做題時要講究「一看二想三動四回顧」。
先看清題意,再思考題幹和題肢之間的關聯,然後才動手,最後總結。
當你習慣了這些步驟後,就能快速答題了。切忌沒有形成相對固定的解題思維之前,一拿到題就悶頭做。
做題速度的提升不是一蹴而就的,同學要綜合自己的情況去調整好自己,做到答題又快又準,希望這篇文章能夠給予你一定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