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日下午,縣旅遊局局長馬培華、副局長嶽良濤一行,赴我鄉考察指導旅遊工作。在鄉黨委書記餘啟紅陪同下,馬培華一行經六塘鄉來到大風門景區,實地踏看了景區內石柱縣唯一的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明清煉礦留下的爐渣遺址、大風門和小風門、風電群、草場、金人嶺等風景節點,遠觀了坳口壩500齡國家一級保護樹楨楠,並對大石堰古墓群、大梁子梯田進行了現場考察。
縣旅遊局局長馬培華一行指導旅遊工作
餘啟紅詳細介紹了三星旅遊資源,並提出了初步構想。
馬培華指出,三星的旅遊資源稟賦優良,尤其是大風門景區特色鮮明,其高、草、渣、風、險等特點,對本地人具有較高的誘惑力,且沿線觀賞節點密集。因此,六塘—三星環線鄉村旅遊大有可為。
奇特大風門
馬培華認為,三星鄉黨委、政府一班人高度重視旅遊發展,旅遊工作的思路清晰,緊緊抓住了全縣旅遊生態發展大好機遇,利用三星半月公眾號、依託縣內宣傳媒介,大力宣傳本鄉旅遊資源,已產生初步效果。
初具規模的風電群
馬培華表示,六塘—三星環線鄉村旅遊,已經寫入縣政府工作報告,縣旅遊局將大力支持三星鄉、六塘鄉整合旅遊資源,把六塘至三星旅遊景點串連成線,形成旅遊線路。同時要不斷完善基礎設施建設,開發特色旅遊產品,大力提升旅遊帶動能力,促進沿線群眾脫貧致富奔小康。
指點迷津
在得知風洞、燕子洞等溶洞群的資源堪比豐都雪玉洞時,縣旅遊局將安排工作人員現場勘探,如確有必要,將聘請探險隊現場勘探。
連結:
大風門明清冶礦遺址,在2013年3月,列入國務院頒布的第七批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這是石柱縣目前唯一的。
明清冶礦遺址
坳口壩楨楠樹、銀杏樹,在1985年版的《石柱縣誌》「名木古樹」篇中有記載,尤其是楨楠樹,直徑2米多,堪稱石柱最大樹。兩棵樹樹齡都在500歲以上。
名木古樹
六塘—三星環線旅遊帶,被寫入縣長左軍2016年1月30日在縣十七屆人大七次會議上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政府工作報告第27頁第6行。從縣城出發,經六塘鄉打風坳隧道右側公路上行,到大風門、壩州壩、五鬥壩,過三星、下路場鎮,返回縣城,環線100公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