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姆斯距離NBA歷史第一人還有多大的距離?或者說詹姆斯與喬丹的差距在哪?詹姆斯和喬丹的對比是球迷們永遠都討論不完的話題。不過近日,喬丹公開了自己選擇隊友的標準,為這問題提供了另一種答案。
近日,喬丹為的紀錄片《The Last Dance》即將上映,期間他接受採訪時談到了自己選擇隊友的標準:「一旦你加入了我的球隊,那麼你必須像我一樣為自己設計一個標準和目標,但我有一個原則——我從來不會要求別人去做一些我自己都沒有做的事情」,「我想獲得勝利,但我也希望我的隊友們能成為其中的一部分,我這樣做只是因為這就是我,我就是這麼打球的,這就是我打球的態度。如果你不想那樣打,就你就趁早離開。」喬丹補充說道。
誠言,喬丹對自己的評價如球迷一般,他永遠都是如此對隊友嚴厲要求,不過他有一個原則,那就是「從來不會要求別人去做一些自己都沒有做的事情。」這或許就是喬丹的偉大之處——整個職業生涯,喬丹一共六次打進總決賽,並且六次都奪得總冠軍以及FMVP,獲得過五次常規賽MVP,還有十次得分王和三次全明星MVP。即使年過35歲,他依然能夠入選最佳防守球員,帶領公牛成為當時防守最好的球隊之一,被球迷稱之為「籃球之神」。
對此,有球迷就認為喬丹選擇隊友的標準,便是詹姆斯與其的最大差距。毫無疑問,作為球隊的領袖,喬丹和詹姆斯都能夠讓球隊和隊友變得更強大,不過二者的途徑卻完全不同:喬丹會嚴厲的要求隊友,使隊友爆發出潛力,但不會要求隊友做自己去做一些自己都沒有做的事情,這一點科比與之類似;而詹姆斯則與之不同,他會選擇找來與自己打法相匹配的隊友,並讓隊友融於自己的體系,然後打造一支屬於自己的冠軍球隊。
導致這一區別的最大原因,或許就是詹姆斯大包大攬的核心打法,他在進攻端需要大量的球權,一旦在場上便是球場的指揮官,他的隊友要融於其體系就必需改變自身的打法——為詹姆斯拉開空間,並隨時做好接應球的準備,簡單而言,便是成為詹姆斯身邊的投手。所以很多球星在詹姆斯身邊打球時,個人數據都會出現下滑,也就有了「球星不願意與詹姆斯搭配」的說法,當然這只是球迷過分言論。
通往成功的途徑,喬丹會選擇跨過障礙,而詹姆斯會選擇繞過障礙,並不是說這兩種方式孰好孰壞,因為他們都取得了自己的成功。甚至可以認為詹姆斯的做法更為科學,因為選擇合適自己的隊友,這本該是非常合乎情理且有效的事情,而且詹姆斯也取得優異的成就。只不過在面對喬丹時,卻成為了他們之間的差距,或許這就是喬丹能夠成為籃球之神的原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