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歌與翻譯——揭開那層神秘迷人的面紗

2020-12-16 浙江新聞

  我們這個時代的文學生活,離不開詩歌。

  「如果冬天來了,春天還會遠嗎?」

  「使生如夏花之絢爛,死如秋葉之靜美。」

  「多少人愛你風韻嫵媚的時光,愛你的美麗出自假意或真情,但唯有一人愛你靈魂的至誠。」

  這些耳熟能詳的譯詩,以無尚的魅力,讓漢語展現出更加斑斕的色彩。這些精彩的翻譯作品,為我們帶來了文字的重塑和經驗的更新——它們已與我們的語言融為一體。

  但譯詩與原作的軌道,似乎很難嚴絲合縫——我們或許永遠也無法從翻譯作品中,看到詩歌最初呈現在世人面前的樣子。

  在這種情況下,讀者該如何看待和閱讀譯詩呢?

  近日,在由浙江工業大學人文學院主辦的「翻譯與當代詩歌」研討會上,來自北京、上海、廣州、南京、西安各地的學者、詩人、譯者、評論家們,提供了一些全新的思路和視角。

  讓我們從最淺層的現象——「翻譯腔」入手,來解答這個略顯宏大的問題。

  在首都師範大學文學院張桃洲教授看來,為人詬病的「翻譯腔」,有正當的存在理由,它是跨語際交流中不可避免的現象。因為,任何語言的向前發展,都不是簡單的純化,而是在糅合各種雜質的過程中,不斷豐富和擴展自己的表達。

  著名的翻譯家朱生豪先生,在翻譯莎士比亞的劇作時,在有些地方呈現出過於順暢的表達。這不得不讓人懷疑,他是否通過自己的改造,將某些曲折纏繞的地方簡化,只是為了呈現讓中國讀者感到舒服的語言形式。

  語言是思想的外殼,或者說語言和思想本就是一體的。思想的複雜、破碎、艱澀,同樣也會在語言上呈現出來。平坦順暢的譯文,也許正在損害思想的傳遞。

  詩人舒羽也傳達出同樣的信息,讀者對翻譯的責難,總是伴隨著對它的依賴。翻譯腔的生成,恰恰來自文化的差異性。不順暢的「硬譯」,反映的正是真實存在、無法迴避的文化鴻溝。抹去了「異質性」的「意譯」,或許塑造的只是虛假的和平。

  正如當代詩人張棗在一次訪談中提到的,為了衝破陳詞套語的束縛,有時「糟糕的翻譯反而會對人產生爆炸性的影響,而且是越生硬、歧義效果越強的翻譯,為我們打開的語言可能性就越大」。

  張桃洲說,「翻譯腔」也許過於倚重原文,需要改進或商榷,但我們要尊重原作的表達方式和語詞習慣。不同的語言相互碰撞時,翻譯家或許更應該注重「聲音的總體性」。不僅是格律、音韻等基本的聲音構成,還包括聲音中的感覺,這些細微的、能傳遞出更多原始信息的地方,也許正在吐露新芽。

  青年詩人杜綠綠從原作者的角度,分享了自己的詩歌被翻譯的感受——她希望譯者應該尊重原作,而不是進行過度的改造。

  這些似乎都指向了同一個可能——越發流暢的語言,反而是愈加完美的陷阱,讓我們不斷遠離粗糙、質樸的真實,困在自我滿足的籠子裡。

  那麼,我們到底該如何閱讀翻譯過來的詩歌?或者說,怎樣才能避免走入語言的陷阱?

  《上海文化》編輯、詩人、批評家張定浩提出了「對影成三人」的想法。譯本是「不完整」的,只通過譯本去理解詩歌,會造成巨大的誤差和錯位。張定浩說,我們正在通過影子去想像真實,通過灰燼去想像火焰,所以必須去尋找其他的補償,去阻止自己的瞎想。

  閱讀原詩的詩論,會幫助我們看到被掩藏的東西。

  簡單地打個比方,將文言翻譯成白話時,雖然我們每個字都能看懂,但卻無法理解其中的美感。張定浩說,很難想像,一個讀《論語》的人,會不去看朱熹的註解。更多的時候,我們對古典的深入理解,是通過閱讀文論來達成的,閱讀譯詩也需如此。

  評論,會幫助我們感受詩歌的美感。我們需要知道,在母語層面的其他詩人是如何看待這首詩的,那些傑出的評論者是如何談論它的。詩論的翻譯,也會有更高的準確度。

  對著譯詩的影子,我們需要有三個人的呈現,譯者、評論者和讀者自己。通過這三個層面,來慢慢抵達影子背後的真實。

  另一方面,或許詩歌需要被不斷地重譯。浙江大學國際文化系江弱水教授說,一個譯本,不一定能反映原作的全部容貌;但多個譯本,一定能夠充實詩歌的原貌。

  波德萊爾的《惡之花》,是被翻譯最多的外文詩歌。戴望舒、卞之琳的翻譯,今天仍然有其不可替代性;錢春綺、郭宏安的全譯本、王力的舊體詩譯本,都從不同的角度,提供了接近原作的可能。

  閱讀不同的譯本,也讓我們有了接近原作的無限可能,才能去揭開因為語言所產生的,那層神秘又迷人的面紗。

相關焦點

  • 揭開事業單位面試那層神秘的「面紗」
    因為面試也不是那麼的容易那!隨著入圍名單的新鮮出爐,問題也隨之而來。到底什麼是面試呢?應該如何備戰面試呢?到底應該準備些什麼呢?各位小夥伴們請不要著急,今天我們的專家就帶領大家一起來揭開「面試」這層神秘的面紗。
  • 至今無人徵服的玉龍雪山,近日揭開她那神秘的面紗
    雲在塗抹山巔,好像將雪山的秀麗、聖潔面龐,罩上一層面紗,厚厚的面紗,我們隔簾相望,心在揣測。走進神秘的玉龍雪山,仿佛:人間天上,天上人間。我的耳邊又飄蕩起了那首熟悉的《彩雲之南》,唯美的歌詞,滌蕩心靈的旋律,把我的思緒又帶回了那裡,那片離天堂最近的地方。在那片令人心馳神往的淨土之上,高聳著一座聖山,最讓我著迷的——玉龍雪山。每一個地方,每一個民族,每一個國家都有自己的故事。
  • 臺灣最美的30個自然奇觀和迷人風景,揭開寶島臺灣的神秘面紗
    臺灣擁有世界上最高密度的高山,是無數的冒險者進行無盡的徒步旅行、露營、溪流漂移的好地方,下面我們來揭開寶島臺灣的神秘面紗。臺灣的自然美嘉義阿里山:臺灣阿里山最高峰,海拔2663米。臺北101大廈:臺北101大廈是一座509米高的摩天大樓,這可能是臺灣最具標誌性的建築,它共有101層,是2004年至2010年間世界上最高的建築。臺南奇美博物館:這裡是奇美石化公司投資的私人博物館,收藏了很多精美的繪畫、盔甲和樂器,還收藏有世界上最大的小提琴。
  • 留存了上百年的神農架野人之謎真相 蒙上了一層又一層神秘面紗
    留存了上百年的神農架野人之謎真相 蒙上了一層又一層神秘面紗時間:2018-05-20 20:58   來源:夜光娛樂   責任編輯:凌君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留存了上百年的神農架野人之謎真相 蒙上了一層又一層神秘面紗 童趣大冒險 神農架野人,一個困擾了世界上百年的謎題。
  • 揭開烏龜長「水鏽」的神秘面紗
    「長水鏽」就是物體長期處於一種原生態的自然水質之中,物體表面附著一層古銅色的物質,因其看似鐵鏽故稱其為水鏽。出現這種水鏽比較多的生物群體便是魚、烏龜、甲殼類動物等等。本期小編就帶大家一起來揭開烏龜長水鏽的神秘面紗。
  • 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揭開神秘面紗
    90年積澱 17年籌劃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揭開神秘面紗首展當日,達·文西手稿受到觀眾熱捧來源:美術報 2016-9-17 崔豔 駱陽 劉垚夢  90年積澱,17年籌劃,幾代清華人努力的夢想終於實現——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於9月11日向公眾開放。
  • 揭開GANs的神秘面紗
    本文在圖片生成的任務重向讀者們揭開了GANs的神秘面紗,以下是本文的主要內容:1,深度學習的簡要回顧2,圖片生成3,生成任務的關鍵問題4,生成對抗網絡5,挑戰6,深入的學習7,總結圖1神經網絡,棕色的是輸入,黃色的是中間層,紅色的是輸出
  • 青羊區萬花公園揭開神秘面紗
    青羊區萬花公園揭開神秘面紗 #source#2019-08-09 01:24:40.0民生·提醒   ■天府早報記者 趙霞  「出門就有這麼漂亮的公園,換做以前是根本不敢想像的。」家住青羊區蘇坡街道的陳先生感概,經過一年多的建設,位於蘇坡街道的萬花公園終於揭開了神秘的面紗,為青羊再添一景。一園多景步步生景  全新打造的萬花公園芳草如茵,曲徑通幽,成片的鮮花點綴在蜿蜒的綠道間;乾淨整潔的環境,完善的配套設施,處處彰顯人性化設計……花園待驗收移交後便可正式面向居民開放。
  • 日本羽田機場新國際航站樓揭開面紗(組圖)
    人民網記者 崔寅攝  人民網東京8月3日電(記者 崔寅)將於2010年10月正式投入使用的日本羽田機場新國際航站樓2日首次向媒體揭開神秘面紗,展示了其體貼入微、一流先進的設計。  新的航站樓地上共5層,總面積約為16萬平方米。室內空間開放,充滿設計感。
  • 迷人的碎片之美 揭開廣西「馬賽克DIY」的神秘面紗
    在南寧青秀區,有一家馬賽克DIY體驗館吸引了不少市民遊客前去打卡,它也是廣西首家馬賽克DIY體驗館,廣西新聞網記者於昨日走進這家體驗館,揭開馬賽克DIY的神秘面紗。馬賽克DIY體驗館內隨處可以見到的馬賽克作品。廣西新聞網實習生 廖玉貞 攝馬賽克吊墜。
  • 常州太湖灣露營谷揭開神秘面紗
    中國江蘇網訊 集房車宿營、生態遊樂、農趣體驗、拓展基地、格子吧街商業區等設施於一體的太湖灣露營谷25日在江蘇常州揭開神秘面紗,盛情邀約戶外愛好者休閒體驗自然之美。  露營谷住宿單元有營地房車、帳篷酒店、木屋別墅、奢野帳篷和戶外帳篷等,其中款式新穎獨特的蘑菇屋,讓遊客置身於童話世界。
  • 虛擬考古體驗館在成都揭開神秘面紗
    肖雨楊 攝新華網成都12月3日電(記者童方)了解文物的前世今生,體驗神秘南宋古墓剛剛開啟的感受,參與考古騎兵遊戲……12月2日,一家虛擬考古體驗館在成都開始試運行,通過虛擬體驗方式讓公眾認知考古、了解歷史。這個位於成都市人民南路上的虛擬考古體驗館由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建設運行,是一個利用電子計算機和網絡技術,通過虛擬真實產生三維空間的影像,以供公眾參觀的數位化體驗館。
  • 「南充水城」揭開神秘面紗...
    「南充水城」揭開神秘面紗......「南充水城」揭開神秘面紗......》
  • 雅思8分範文欣賞:揭開寫作高分的神秘面紗
    下面新東方網雅思頻道為大家整理了雅思8分範文欣賞:揭開寫作高分的神秘面紗,供考生們參考,以下是詳細內容。   雅思寫作考試第二部分為大作文,要求學生在40 分鐘內完成一篇字數最少為250字的議論文寫作,對試卷提供的某些觀點進行討論,或者對某些社會現象問題進行分析。
  • 揭開乳酪麵包的神秘面紗
    點擊LEE烘焙美學關注此公眾號更多精彩內容敬請關注↑揭開乳酪麵包的神秘面紗
  • 揭開海娜粉的神秘面紗
    揭開海娜粉的神秘面紗發布時間: 2018-01-30 15:07:05   |  來源: 中國醫藥報   |  責任編輯: 袁偉軒記者:早些年,有不少小美容美髮機構,今天,我們請來了中國醫學科學院藥用植物研究所研究員石鉞博士,為大家揭開海娜粉的神秘面紗。石鉞博士:海娜粉,也稱指甲花粉,是散沫花的葉子和花經過晾曬、烘乾、研磨而成的植物粉末。因其本身是棕紅色,所以,作為染料也只能染出棕紅色或紅褐色。這種植物在我國分布極少,基本是從印度、巴基斯坦等國進口的,因為印度、巴基斯坦等國有使用海娜粉染髮、文身和點眉心的歷史。
  • 揭開神秘面紗……
    >牽動著無數人的心經過兩年緊張建設目前創新港科研教育板塊已經完工並將在九月如期投入使用讓我們一起揭開創新港科研教育板塊的神秘面紗吧中國西部科技創新港科創基地使用|2019年9月面積|159萬平方米.相當於9個西安北客站
  • 揭開網際網路設備的神秘面紗
    揭開網際網路設備的神秘面紗 EDA365電子論壇 發表於 2020-12-25 16:27:55 簡介:網際網路設備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也與我們的工作密切相關,我們平時接觸到的網際網路設備有手機
  • 「夢之館」在北京科技職業學院揭開神秘面紗
    2008年08月24日,北京奧運圓滿落幕,2009年08月24日,奧運閉幕一周年之際,一座嶄新的奧運展覽館——「夢之館」將在北京科技職業學院揭開神秘的面紗。 (北京科技職業學院奧運博物館所在的實訓大樓全景)  這是一個設在實訓大樓一層的袖珍型博物館,用以陳列、展示、珍藏與北科相關的奧運物質文化(物品)和精神文化的積澱
  • 《到香港讀大學》揭開香港八大院校的神秘面紗
    《到香港讀大學》揭開香港八大院校的神秘面紗 2014-07-01 15:04:09日前,世界知識出版社出版了《到香港讀大學——香港八大院校介紹》,為讀者揭開了香港高校的神秘面紗。  迄今為止,香港高校在內地招生已達十幾個年頭,十幾年來,港校報名高潮迭起,呈現出了「港校熱」的狀況。以2012 年內地高考生報考為例,各港校報考比例較上年均有所增加,個別院校還錄得較大的增幅。  目前,香港十七所可頒授學位的高等院校已全部獲準招收內地本科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