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很多人來說,老師是最為理想的職業,不僅工作穩定,而且福利待遇也很好。但是想要當老師,首先就要考取教師資格證,但教師資格證並不是只有師範專業的考生可以報考,非師範專業的考生也能報考。因此有些考生在填報志願的時候就有這樣的考慮,覺得非師範專業也能當老師,那為什麼還要報師範專業呢?實際上,師範專業和非師範專業有很大的區別,這裡給大家做一下簡單分析,供大家參考。
1、師範專業考教師資格證有一定的優勢
師範專業主要學習的教學方面的知識和技能,在考取教師資格證的時候有很大的優勢,更容易通過。而非師範專業有自己的專業內容需要學習,考取教師資格證需要學習額外的內容,這會花費考生更多的時間精力。非師範專業的考生想要考取教師資格證,需要在保證原專業內容的學習上,學習教師資格證的相關考試內容。因此,師範專業在考教師資格證時擁有一定的優勢,更容易考到教師資格證。
2、就業競爭力不一樣
有些學校在招老師的時候會設置一定的門檻,只招收師範生,非師範專業的考生在這一方面沒有任何的優勢。不僅如此,師範專業的目標是培養老師,學習內容也是跟教學相關,師範生在這一點上有很大的就業競爭力。在同樣取得教師資格證的前提下,學校在招老師的時候自然會優先考慮師範專業的畢業生。
3、學習內容不一樣
師範專業的學習內容都是以教學為主,主要課程有教育學和心理學,知識理論基礎比較深厚。而非師範生的學習內容和師範生不一樣,基本上不會涉及教育方面的課程,而且也沒有講課的經驗。從這一點上來看,師範生佔據很大的優勢,就業競爭力比較強。因此,如果考生想要當老師,報考師範專業可以帶來更大的優勢,更容易當上老師。
總之,如果師範生想要當老師,那他們的競爭力會非常大,通過教師編制的機會也很大。而非師範生想要當老師,就會花費更多的精力和時間,才能獲得和師範生一樣的發展機會。師範生起步早,機會更多,而非師範生起步晚,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因此,考生需要認真考慮自己有沒有當老師的打算,認真做好選擇,不要到時候再後悔。
本文編輯:阿零
(本文圖片來源網絡,侵聯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