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教育的發展,我們現在更強調素質教育,都說要互相尊重,平等待人,不要帶有偏見,一視同仁,但現實中真的做得到嗎?我想非常難。
差異性對待在生活中比比皆是,比如有的老師更偏愛學習好的,有的家長更偏愛小的,有的人更偏愛和熟悉的人玩的,是的,我們不是聖人,沒那麼博愛,可以對萬物平等。
今天要說的是關於微信的事情,都知道現在微信成了很多人不可缺少的社交工具,裡面不僅有自己的親朋好友,還有其他不是很熟悉的人。
加了對方微信後,其實真正可以敞開心扉聊的沒多少人,可命運就是那麼奇怪,就是那幾個人卻傷了你的心,因為一有種關係叫:你多久回我消息,我就多久回你消息。
說得簡單通俗一點:不就是因為認識,或者對那個人感興趣,或有業務關係嗎?
有這樣的認識後,我們對每個人聊天內容都會不一樣,有的聊得很隨意,有的聊的很謹慎。那對於認識的朋友,你加他後,你覺得要以什麼聊天方式呢,隨意還是謹慎?
最近看到一個新聞:一男子不遵守交通規則被警察罰朋友圈點讚三十,讓人悲傷的,他的朋友沒那麼多,集齊不了30個贊。這背後的現象是什麼?
我想這並不是個例。很多人會說30個點讚不是輕輕鬆鬆嗎?不好意思,是對你輕輕鬆鬆,我也做不到。
再來談尊重這個事情,既然決定加對方為好友了,應該多多少少有話聊吧,可現實很夢幻,很多人加了好友一句話都不說的也大有人在。
我一年前加了一個好友,是在工作的時候認識的,見面聊的不錯,後面我辭職了。因為見一面不容易就習慣在微信上聊,想和他聊聊有沒有什麼項目可以一起做,然而讓我吃驚的是,我微信給他發信息,都要隔好幾天才回,然後回一句就消失,即時消息硬生生被他搞成留言箱。
我好幾次想問他是不是很忙,但我收住了,因為我覺得回你是情分,不回你是本分,後面翻了翻朋友圈,有他的動態,然而我給他發的消息卻還沒回。
等他發完動態的兩天後,突然回我消息了,那時候我內心其實說不出的感覺,如果不想聊就直接不回就好了,為什麼搞成這樣?
這次忍不住了開玩笑的問他:這幾天在幹嘛,等你回一句比見總統還難。他說:最近很忙,不好意思。
不知道你看到這幾句話信不信,反正我是不信。
然後我就沒有回他了,想了幾天後,覺得這樣太不尊重人了,就簡單的回答了一個:哦。
接著他馬上就說:你回的沒比我快多少啊。
呵呵,那時候,我明白了:有種關係叫你多久回我消息,我就多久回你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