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不得以在家學習替代義務教育
針對「學區房」被熱炒等現象,教育部22日發出通知要求,各地要在教育資源配置不夠均衡、群眾擇校衝動強烈、「學區房」問題突出的地方,穩妥推進多校劃片,新舊片區變化要設置合理的過渡期限。要落實優質高中招生指標合理分配到區域內初中的比例不低於50%的要求,並向薄弱學校、農村學校傾斜。
在《關於做好2017年義務教育招生入學工作的通知》中,教育部要求,今年19個副省級以上重點大城市各區(縣)要實現100%的小學、95%的初中劃片就近入學。經審批的初中特長招生比例,控制在區(縣)初中總招生人數的5%以內。
通知強調,免試入學是義務教育的基本原則,適用於所有公辦、民辦義務教育學校。學校不得通過舉辦相關培訓班或與社會其他教育機構進行合作,提前選拔、特殊培養學生;不得以各類競賽、考試證書、榮譽證書或學習等級等作為招生入學依據或參考。對於報名人數超過招生人數的民辦學校,在現有工作基礎上,可以引導學校採取電腦隨機派位方式招生,不得採用統一筆試或者任何變相形式的統一知識性考試方式選拔生源。
對於近來逐漸興起的「現代私塾」,教育部提出,義務教育是國家統一實施的所有適齡兒童、少年必須接受的教育。就讀小學一年級兒童的截止出生年月由省級教育行政部門根據法律規定和實際情況統籌確定。要高度關注接受「私塾」「讀經班」等社會培訓機構教育的學生,對於因身體健康等原因確需緩學的,父母或其他法定監護人應向縣級教育部門提出申請,獲批准後方可緩學,不得擅自以在家學習替代國家統一實施的義務教育。學生被學校招收後,原來已有學籍的,接收學校要通過全國學籍系統為學生轉接學籍,實現「人籍一致」;原來沒有學籍的,要為學生新建學籍。學生沒有到校報到入學的,學校不得通過招生程序將其學籍註冊成正式在校生。(記者 胡浩)
轉自人民網:http://fj.people.com.cn/GB/n2/2017/0223/c366997-29758613.html
關於此教育部通知的時評
關於義務教育
一,義務教育的起源。
義務教育起源於德國。宗教領袖馬丁·路德是最早提出義務教育概念的人。改革勝利後,為使人們都有學習《聖經》的能力,路德頒布了義務教育法。1619年,德國魏瑪公國公布的學校法令規定:父母應送其6~12歲的子女入學,這是最早的義務教育。在1763年到1819年,德國基本完善了義務教育法規。
工業革命後,義務教育發揮著使人們掌握工業知識的任務,義務教育的時間也由最早的3個月至6個月,發展到6年,直至9年。
義務教育階段實行「兩免一補」
義務的含義包括父母與家庭有使學齡兒童就學的義務,國家有設校興學以使國民享受教育的義務,以及全社會有排除阻礙學齡兒童身心健全發展的種種不良影響的義務。16世紀歐洲宗教改革運動中,新教國家為推行宗教教育,提倡廣設教育。1619年,德意志魏瑪邦公布的學校法令規定,父母應送其6~12歲子女入學,否則政府得強迫其履行義務。此為義務教育的開端。英、法、美等資本主義國家大多在19世紀70年代後實行義務教育。
二,由此可知漫長的人類歷史上沒有義務教育。
義務教育歷史在絕大部分國家才短短100百年,最長不到400年。
漫長的人類歷史上,都是父母在行駛教育兒女的職責。
三,義務教育的初衷及演變
初衷一般都是國家為了提高國民素質而設立義務教育來幫助父母教育兒女。
後來國家主義愈演愈烈,從而導致義務教育演變成強制教育,成為國家藉此實現國家主義、塑造國民意識形態的最重要工具。
今天在許多國家,義務教育成為愚弄國民的最重要工具,例如希特勒,例如現在的朝鮮。
這對於一個國家和民族,都是一件十分危險的事情。
每一個國家的國民都應該警惕義務教育。
希特勒的法西斯統治,與義務教育最初在普魯士實行導致集權的國家主義背景有很大的因果關係。
希特勒上臺後,立刻統一了全德國的初等教育,規定每個教師必須嚴格尊守納粹所制定的教學大綱教學,並宣誓效忠希特勒個人。針對年輕人好激動好運動和不善長思考的特點,納粹黨以持續的和大規模的喧赫遊行來在思想上吸引年輕人,以對權力的崇拜和對權力的順從來消滅年輕人心中理性和良知的萌芽,如一九三四年四月在紐倫堡的一次遊行便組織了四十二萬人。納粹的宣傳充滿了口號和重複,納粹控制下的教育重視「感情的教育」而約束理性和獨立的思考能力的培養。
摘自:百度知道。四,義務教育導致世俗化、同性戀及女權運動、低生育率,國家和民族沒有未來,信仰衰敗,文化失去力量。
今天德國還在實行強制的義務教育,逼迫在家上學群體。德國的義務教育導致信仰衰敗,世俗化嚴重,白左橫行,同性戀,低生育率,文化失去信仰而越來越沒有力量抗衡伊斯蘭教。
極不看好德國這個國家。
今天橫行中國的學校教育,儘管短短30多年,卻已經同樣顯現這些惡果。
現在學校裡年青人同性戀越來越多,學校出來的年青人不願生孩子越來越多,物質主義橫行,空心人遍地。
如果強制父母和兒童接受義務教育,不允許在家上學,那麼父母會越來越多的把教育職責拱手讓給學校。如果父母放棄了教育職責,父母與兒女將越來越疏遠,對於生兒育女就越來越沒有興趣。
義務教育帶來家庭的割裂和家庭的沉淪,這是對家庭的咒詛,對於國家民族是十分不幸的事情。
而對於那些生養眾多的在家上學家庭,國家終將感謝他們!
沒有人,都是枉然的。
五,在家上學是父母為了給兒女更好的教育,更好的保障兒女受教育的權利,而不是輟學之類的不給兒童教育。這與義務教育的初衷並不矛盾。
而且國家正鼓勵家庭教育,強調父母要為兒女的教育負責。
六,人權宣言規定「父母對其子女所應受的教育的種類,有優先選擇的權利。」
教育作為基本人權,家長對孩子的教育具有優先選擇權。1948年12月聯合國大會通過的《世界人權宣言》第二十六條第三款規定「父母對其子女所應受的教育的種類,有優先選擇的權利。」因此,在家上學的權利,應該得到社會的尊重和法律的保護。
六,從受教育的主體兒童來講,強迫他們接受壓力過大、極其不適應他們的學校教育,是十分殘忍,不人道的。
有許多孩子在學校教育中極其難受,無法適應。作業過多,考試壓力大,老師粗暴,同學欺凌,或者他們實在無法長時間靜坐在教室裡學習等等。
有許多的孩子在學校因此自殺,或有嚴重的心理問題。
如果這些孩子強迫他們一直在學校,是不是心理和生理方面的殘忍摧殘呢?
父母幫助他們在家上學,有什麼不可嗎?
義務教育,一定不是強制性的上班,圈地為牢!
而現在就有許多的孩子正在學校如此遭罪!
七,義務教育的強制性,已經過時了!
在義務教育的開始,強制許多孩子入學也許是有些必要的。
而且早期的義務教育其強度、時長都遠不及今天的義務教育。
但隨著義務教育的普及甚至泛濫,過於強勢的義務教育造成社會的單一性和機械性,如此義務教育強制性顯然就過時了。
強制性的義務教育,恰恰在於國家主義在作祟。
而統一、整齊劃一的義務教育的國家主義弊端,正在許多國家顯現出來。
今天許多歐美國家正在思考反省這個問題。
故而許多國家對於在家上學群體持開放支持的態度。
而在家上學對於這些國家帶來許多學校教育所沒有的教育視角和寶貴的教育實踐,給這些國家帶來極大的祝福。
甚至美國正在實行教育劵計劃,把本應屬於每個家庭孩子的教育經費以教育券的形式,發放給每個在家上學家庭,讓父母來支配,從而支持這些父母在家上學。
真的,義務教育的強制性,已經完全不合時宜了!
八,這麼多孩子失學,無學可上,小學初中輟學,或者要交昂貴的贊助費什麼的。這些都無法去解決,教育部卻要以強制義務教育的名義,花大代價去制止如此小眾的在家上學,去找這些用心養育兒女的父母麻煩?
那真是吃力不討好,而且讓人笑掉大牙!
自古以來幾千年人類都是父母為兒女的教育負責,親自來養育教育兒女。
在家上學,父母用心來給兒女更好的教育,天經地義的事情。
在家上學,對中國將是極大的祝福。
當然,也沒有人能阻擋父母給兒女更好的教育這樣最自然真切的渴望。
知乎上的文章及討論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4726272
最早的「強制教育」思想源於德國宗教改革。1524年,已被教皇開除教籍的新教領袖馬丁·路德發表《為基督教學校致德國各市鎮的市鎮長和議員書》,首先提出「強制教育」概念。他的目的是和教皇爭奪信眾,擴大新教勢力。在其影響下,薩克森等邦國開始推行兒童強迫入學的規章。到1717年,普魯士的腓特烈·威廉一世頒布《強迫教育規定》,將受教育和兵役等同為國民義務。這是世界上第一部義務教育法。此後數任普魯士國王繼承了這一政策。19世紀後半期,德國地區文盲率是歐洲主要國家中最低的。這一驕人成果的代價是,國民長期浸淫在軍國主義思想中,國民尚武好戰,戰爭動員高效。普法戰爭結束時,普魯士元帥毛奇曾自豪地說:「普魯士的勝利早在小學教師的講臺上就決定了。」德意志統一之後,巴伐利亞州一所學校的教師報刊登了一篇題為「德國校長大獲全勝」的文章,將戰爭勝利歸功於普魯士長達一個多世紀的義務教育。自此,義務教育「富國強兵」的聲名大振,歐洲國家紛紛效仿。到19世紀後期,英法日等國紛紛頒布義務教育法,義務教育風靡世界。
進入20世紀30年代,納粹順理成章地接管了德國義務教育。種族主義,強權政治成了教育的重要內容,一直到納粹覆滅。戰後邱吉爾曾說:普魯士是萬惡之源。在這萬惡背後,則是悠久的政府強制教育傳統。
納粹思想被全面清洗,義務教育卻被保留了下來,成為世界各國學習的經驗,還被寫進了《世界人權宣言》。幾乎所有的政府都在向兒童灌輸國家和民族主義的觀念,其代價之一是,不同國家間人民的虛假利益衝突。
很少人認識到義務教育和近代種種災難的關係。當兒童教育被接管,政府階層一定會根據自己的意願塑造兒童的價值觀。讓他們成為新教徒而非天主教徒,成為集體主義者而非個人主義者,成為好戰分子而非反戰人士,成為社會主義者而非自由主義者。政府總是傾向於延長義務教育的時限,以便利他們觀念的灌輸。一個初涉事的兒童,剛一形成觀念就要接受這些觀念,時間長達七年、九年、十二年(甚至有人呼籲更長的時間),他們一生只能陷入政府意識形態的魔障裡。一個中國西南山區的孩子,從小沒走出深山,經過常年升旗敬禮和愛國教育而變成的愛國青年,為萬裡之外不知名的小島而仇恨日本人——甚至甘心去廝殺。即便他們的父母發現這些教育的危害,也無力改變,因為義務教育的含義是「政府強迫教育」——再說絕大多數父母也是從義務教育走過來,他們很少人覺得有什麼不對勁。
無論是出於「民族振興」還是「起點平等」的願望,一旦政府施行義務教育,社會上普遍的價值就從源頭趨向同質化,異端的聲音就極容易被淹沒在他們鼓躁的聲音裡。這就是我們這個時代國家主義盛囂塵上,自由主義思想難以紮根的原因。在這樣的社會,政治野心家裹挾民意製造戰禍就成為可能。因此,解除政府對教育的控制,將兒童教育歸還給父母,還原社會觀念的多元化,可以避免潛在的大規模衝突。
還在追逐學區房重點校?OUT啦!
在家上學聯盟,開啟令家庭驚喜的自由之旅!
好消息:在家上學全國各城微信群、青少年微信群、
幼兒在家教育微信群來了,詳情回復公眾號!
武漢、上海工作坊正在報名中,詳情請回覆:工作坊。
全人成長之在家上學—先鋒微課在家上學聯盟網 www.chinahomeschooling.com
您閱過後分享轉發,小編會更努力奉上好文章!
在家上學原創文章投稿郵箱:unschool@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