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料營養元素及缺素症狀

2020-12-22 清風說農業

氮(N)

1、生理功能

*植物含氮量: 1.5% (乾物基)

*核酸/核苷酸

*葉綠素

*胺基酸/蛋白質

*輔酶

*促進作物生長,提苗快

2、植物對氮的吸收與利用

植物吸收的氮主要是無機態氮,即NH4+和NO3-,此外也可吸收某些可溶性的有機氮化物,尿素、胺基酸、醯胺等,數量有限。

菸草:硝態氮能增強菸葉的燃燒性,而銨態氮能促進菸葉內芳香族揮髮油的形成,增進菸草的香味,這兩種形態配合施用,能改善菸草品質,所以NH4NO3是菸草較好的肥料。

水稻:是典型的喜銨作物,施用銨態氮效果好,同時硝態氮在土壤中容易淋失成硝化脫氮損失。

甘薯、馬鈴薯:也適宜施用銨態氮,碳水化合物不會造成氨的積累而中毒。

甜菜:施用硝態氮效果好,防止氨中毒。

蔬菜:一般喜硝態氮肥。其它作物如小麥、玉米、棉花等大田作物施用這兩種氮肥大體相等。

3、氮素不足或過多對作物生長發育與品質的影響

缺氮對葉片發育影響最大,葉片細小直立與莖的夾角小,葉色淡綠,嚴重時呈淡黃色,失綠的葉片色澤均一,一般不出現斑點,缺氮症狀先從老葉開始。

缺氮莖杆細長,很少有分櫱和分枝,花和果實稀少植株提前成熟,影響產量和品質。缺氮作物根系最初比正常的色白而細長,但根量少,而後期根停止伸長,呈現褐色。

氮素過多的危害:

描述:氮過量時營養生長旺盛,植株高大細長,節間長,葉片柔軟,腋芽生長旺盛,開花少,座果率低,果實膨大慢,易落花、落果。

禾本科作物秕粒多,易倒伏,貪青晚熟;塊根和塊莖作物地上部旺長,地下部小而少。

過量的氮與碳水化合物形成蛋白質,剩下少量碳水化合物用作構成細胞壁的原料,細胞壁變薄,所以植株對寒冷、乾旱和病蟲的抗逆性差,果實保鮮期短,果肉組織疏鬆,易遭受碰壓損傷。

導致缺鉀,易受病蟲危害。如大麥褐銹病、小麥赤黴病、水稻褐斑病等。

磷(P2O5)

1、生理功能植物含磷量: 0.2% (乾物基)

①磷是植物體內重要化合物的組成元素 核酸/DNA (遺傳密碼)、磷酸糖、ATP (能量)、磷脂

②磷能加強光合作用和碳水化合物的合成與運轉

③促進氮素代謝,提高豆科作物根瘤的固氮活性

④磷能促進脂肪代謝 ,油料作物增施磷肥提高含油率

⑤促進根系發育,提高禾本科作物的分櫱

2、植物對磷的吸收與利用

作物通過根系和葉部吸收無機磷,即磷酸一銨、磷酸二銨等。 無機磷:主要吸收正磷酸鹽, H2PO4- 、 HPO42- 最易被作物吸收,其次有偏磷酸鹽HPO3 。

3、磷素不足或過多對作物生長發育與品質的影響

描述:缺磷對植物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及生物合成過程都有影響,植物缺磷的症狀常首先出現在老葉。

小麥缺磷:

葉色暗綠,無光澤,植株細小,分櫱少,次生根極少,前期生長停滯,出現縮苗。冬前、返青期葉尖紫紅。抽穗成熟較遲。籽粒不飽滿,千粒重低。

棉花缺磷:

葉色暗綠,植株矮小,結鈴成熟期延遲,棉籽不飽滿 。

玉米缺磷:

苗期葉尖和邊緣呈紫紅色,老葉變黃。莖稈細小,生長緩慢。果穗禿尖,彎曲畸形,行列不齊,籽粒不飽滿。

磷素過多的危害

磷素過剩,穀類無效分櫱,秕粒增加,葉肥厚而密,植株早衰。由於磷過多,而引起的病症,通常以缺Zn、Fe、Mg等的失綠症表現出來。

鉀(K2O)

1、生理功能 植物含鉀量: 1% (乾物基)

*調節滲透壓調節

*60多種酶系統

*協助光合作用

*促進同化產物的運輸

*調節氣孔開閉和水分利用

*促進氮的吸收和蛋白質的合成

*增強作物的抗倒伏等抗逆能力提高果實的含糖量和籽粒的飽滿度

2、植物對鉀的吸收與利用

作物通過根系和葉部吸收無機鉀,即氯化鉀、硫酸鉀、硝酸鉀、草木灰等。

3、鉀素不足或過多對作物生長發育與品質的影響

描述:鉀在作物體內流動性很強,易於轉移至地上部,並且有隨植物生長中心轉移的特點,植物能反覆利用。

體內鉀不足時,鉀優先分配到較幼嫩的組織中。

因此,植物生長的早期,不易觀察到當植物缺鉀症狀,即處於潛在性缺鉀階段,此時,植株生長緩慢、矮化。

缺鉀症狀:

通常在作物生長發育的中後期才表現出來;缺鉀時,植株下部葉片首先出現症狀:

雙子葉植物葉脈間先失綠,沿葉緣開始黃化或有褐色的條紋或斑點,並逐漸向葉脈間蔓延,最後發展為壞死組織。

桃樹缺鉀時,葉子向葉脈中間捲曲,葉緣呈紅色燒焦狀。隨著缺鉀程度的加重,葉子捲曲的越厲害,而且,葉片燒焦程度會增加,桃的果實會縮小。

玉米缺鉀時,所形成的果穗尖端呈空粒,如能夠形成籽粒也不充實,澱粉含量低。

過量施用鉀肥的害處:

過量施鉀不僅會浪費寶貴的資源,而且會造成作物對鈣等陽離子的吸收量下降,造成葉菜「腐心病」、蘋果「苦痘病」等,2.過量施用鉀肥會造成土壤環境汙染,及水體汙染;3.過量施用鉀肥,會削弱莊稼生產能力。

鈣的營養功能

描述:鈣對植物有效的形態是陽離子形態,而且是主要土壤交換性鹽基陽離子。

鈣能穩定細胞膜結構,保持細胞的完整性。其作用機理主要是依靠它把生物膜表面的磷酸鹽、磷酸脂與蛋白質的羧[suō]基橋接起來。鈣過量時,可能導致缺乏硼、鐵、鋅、錳等養分。

植物缺鈣症狀:

鈣對生物膜的穩定作用在植物對離子的選擇性吸收、生長、衰老、信息傳遞以及植物的抗逆性等方面有重要作用。

提高作物品質,儲藏器官發育初期,Ca含量較低時,細胞原生質膜的通透性增加,有利於糖等有機物質經韌皮部向儲藏器官中轉運。

果樹缺鈣:

蘋果果實出現苦陷病,又名「苦痘病」,病果發育不良,表面出現下陷斑點,先見於果頂,果肉組織變軟、乾枯,有苦味,此病在採收前即可出現,但以儲藏期發生為多。

缺鈣還引起蘋果水心病,果肉組織呈半透明水漬狀,先出現在果肉維管束周圍,向外呈放射狀擴展,病變組織質地鬆軟,有異味,病果採收後在儲藏期間病變繼續發展,最終果肉細胞間隙充滿汁液而導致內部腐爛。

鎂的營養功能

描述:鎂是植物結構組分元素,與葉綠素合成有關。鎂的主要功能是作為葉綠素a和葉綠素b合成卟[bǔ] 啉環的中心原子,在葉綠素合成和光合作用中起重要作用。當鎂同葉綠素分子結合後,才具備吸收光量子的必要結構,才能有效地吸收光量子進行碳水化合物的同化作用。

鎂也參與葉綠體中CO2的同化作用。鎂對葉綠體中的光合磷酸化和羧[suō]化反應都有影響。

鎂為蛋白質合成提供場所,鎂能活化和調節酶促反應,植物體中一系列的酶促反應都需要鎂或依賴於鎂進行調節。

作物缺鎂症狀:

麥類:為中下位葉脈間失綠,殘留綠斑相連成串呈念珠狀(對光觀察時明顯),尤以小麥典型,為缺鎂的特異症狀。

玉米缺鎂:先是條紋花葉,後是葉緣出現顯著紫紅色。

硫的營養功能

描述:硫存在於蛋白質、維生素和激素中,它是植物結構組分元素,植物主要以硫酸鹽形態吸收硫。

硫的主要作用是:

①是構成蛋白質和某些植物油的重要組分。

②可提高酶的活性,促進體內代謝,刺激根和種子的生長,影響澱粉的形成。

③硫不是葉綠素的成分,但影響葉綠素的合成,這可能是由於葉綠體內的蛋白質含硫所致,對葉綠素的形成有一定作用。

④是固氮酶的組分之一,能促進豆科作物根瘤的形成,增加固氮能力,提高產量。

⑤參與合成維生素,促進根系生長。

缺硫症狀:

描述:植物需硫量因植物的種類、品種、器官和生育期而有所不同。

十字花科植物需硫量較多,豆科植物次之,禾本科植物很少。一般認為,當植物的硫含量(乾重)低於0.2%時,植物會出現缺硫症狀。

缺硫時蛋白質合成受阻導致失綠症,其外觀症狀與缺氮很相似,但缺硫症狀往往先出現於幼葉。而在供氮不足時,缺硫症狀通常發生在老葉。

豆科植物對缺硫敏感,苜蓿缺硫時,葉呈淡黃綠色,小葉比正常葉更直立,莖變紅,分枝少;

四季蘿蔔常作為鑑定土壤硫營養狀況的指示植物。

果樹缺硫新葉首先出現症狀,葉片均勻失綠髮黃, 葉脈先失綠,嚴重時枯梢,果實小而畸形,色淡、皮厚、汁少。柑橘類還出現汁囊膠質化,桔瓣硬化。植株發僵,嫩枝發育不良,莖硬而脆。

鐵的營養功能

描述:在多種植物體內,大部分鐵存在於葉綠體中。鐵不是葉綠體的組分,但合成葉綠素必須有鐵存在。

缺鐵時葉綠體結構被破壞,導致葉綠素不能形成。嚴重缺鐵時,葉綠體變小,甚至解體或液泡化。鐵在植物體內移動性很小,植物缺鐵常在幼葉上表現出失綠症。

作物缺鐵症狀:

描述:作物缺鐵總是從幼葉開始。典型的症狀是新葉缺綠黃白化、心(幼)葉常白化,葉脈顏色深於葉肉,色界清晰。

雙子葉植物形成網紋花葉,單子葉植物形成黃綠相間條紋花葉。

麥類、玉米等缺鐵都呈清晰條紋花葉,嚴重時心葉不出。

硼的營養功能

描述:植物體內硼的分布規律是:繁殖器官高於營養器官;葉片高於枝條,枝條高於根系。硼比較集中的分布在子房、柱頭等器官中。

硼常牢固地結合在細胞壁結構中,在植物體內相對來說幾乎是不移動的。參與半纖維素及細胞壁物質的合成 。

促進細胞伸長和細胞分裂 ,缺硼最明顯的反應之一是主根和側根的伸長受抑制,甚至停止生長,使根系呈短粗叢枝狀。

缺硼症狀:

描述:由於硼具有多方面的營養功能,因此植物的缺硼症狀也多種多樣。

缺硼植物的共同特徵可歸納為:莖尖生長點生長受抑制,嚴重時枯萎,直至死亡。老葉葉片變厚變脆、畸形,枝條節間短,出現木拴化現象。

錳的營養功能

描述:錳是維持葉綠體結構所必需的微量元素,在葉綠體中錳與蛋白質結合形成酶蛋白,是光合作用中不可缺少的參與者。錳直接參與光合作用,在光合作用中,錳參與水的光解和電子傳遞。

錳能促進種子萌發和幼苗早期生長,因為它對生長素促進胚芽鞘伸長的效應有刺激作用。錳對根系的生長也有影響。缺錳時植物側根幾乎完全停止生長。

作物缺錳症狀:

描述:植物主要吸收的是Mn2+,它在植物體內的移動性不大。缺錳時,一般幼小到中等葉齡的葉片最易出現缺乏症狀,而不是最幼嫩的葉片。植物缺錳時,通常表現為葉片失綠並出現雜色斑點,而葉脈仍保持綠色。

大麥、小麥缺錳早期葉片出現灰白色浸潤狀斑點,新葉脈間褪綠黃化,葉脈綠色,隨後黃化部分逐漸褐變壞死,形成與葉脈平行的長短不一的短線狀褐色斑點,葉片變薄變闊,柔軟萎垂,特稱「褐線萎黃症」。

銅的營養功能

描述:銅離子形成穩定性絡合物的能力很強,它能和胺基酸、肽、蛋白質及其它有機物質形成絡合物。

銅是植物體內許多氧化酶的成分,或是某些酶的活化劑。例如細胞色素氧化酶、多酚氧化酶、抗壞血酸氧化酶、吲哚乙酸氧化酶等都是含銅的酶。銅還是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重要組分。

銅還參與植物體內的氮素代謝作用,促進花器官的發育。在蛋白質形成過程中,銅對胺基酸活化及蛋白質合成有促進作用。

鋅的營養功能

描述:植物缺鋅時,老葉中的鋅可向較幼小的葉片轉移,只是轉移率較低。

現已發現鋅是許多酶的組分,鋅在植物物體內的主要功能之一是參與生長素的代謝。參與光合作用中CO2的水合作用。

鋅與蛋白質代謝有密切關係,缺鋅時蛋白質合成受阻。

鋅對植物生殖器官發育和受精作用都有影響。鋅可增強植物對不良環境的抵抗力。

作物缺鋅症狀:

描述:鋅在植物中不能遷移,因此缺鋅症狀首先出現在幼嫩葉片上和其它幼嫩植物器官上。

缺鋅時,植物生長葉肉組織變薄,葉片中脈的兩側出現失綠受抑制,尤其是節間生長嚴重受阻,並表現出葉片的脈間失綠或白化症狀。缺鋅的玉米葉片表現為與葉脈平行的條紋。

果樹缺鋅症狀

鉬的營養功能

描述:鉬的營養作用突出表現在氮素代謝方面。它參與酶的金屬組分,並發生化合價的變化。

在植物體中,鉬是硝酸還原酶和固氮酶的成分,這兩種酶是氮素代謝過程中不可缺少的。對豆科作物來說,鉬有其特殊的重要作用。

鉬的另一重要營養功能是參與根瘤菌的固氮作用。參與體內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

鉬在光合作用中的直接作用還不清楚,但缺鉬會引起光合作用強度降低,還原糖的含量減少。

鉬對葉綠素的影響早已引起人們的注意。促進繁殖器官的建成 。

缺鉬症狀;

描述:缺鉬的共同特徵是植株矮小,生長緩慢,葉片失綠,且有大小不一的黃色或橙黃色斑點,嚴重缺鉬時葉緣萎蔫,有時葉片扭曲呈杯狀,老葉變厚、焦枯,以致死亡。

葉片明顯縮小,呈不規則狀的畸形葉,或形成鞭尾狀葉,通常稱為「鞭尾病」或「鞭尾現象」 。當植物缺鉬時,花數目減少。

氯的毒害

描述:作物氯害的一般表現是生長停滯、葉片黃化,葉緣似燒傷,早熟性發黃及葉片脫落。作物種類不同,症狀有差異。

小麥、大麥、玉米等葉片無異常特徵,但分櫱受抑。氯過量使葡萄葉片嚴重燒邊,因噴施氯化鎂或氯化鈉水溶液防治莖腐病所致。

相關焦點

  • 農作物必需的17種營養元素以及缺素詳解
    李比希根據自己創立的礦質營養學說,成功地製造了一些化學肥料以後,為了保證最有效地利用這些肥料,他在實驗的基礎上,又進一步提出了最小養分律。最小養分律可用裝水木桶來形象的解釋。以木板表示作物生長所需要的多種養分,木板的長短表示某種養分的相對供應量,最大盛水量表示產量,很顯然,盛水量決定於最短木板的高度。要增加盛水量,必須首先增加最短木板的高度。
  • 柑橘與營養元素「氮」!缺氮與氮過量的具體症狀
    氮元素:通常被稱為生命元素。 氮元素是構成生命物質的重要元素,也是影響柑橘植株代謝活動和生長結果的重要元素。 一、氮的營養作用 1、氮是蛋白質的主要組成元素 氮在蛋白質中的平均含量為16%~18%。
  • 園林植物缺素表現及各種元素的作用
    在植物生長發育過程中,如果某種營養元素嚴重缺乏,會影響其體內正常的物質代謝,使根、莖、葉這類營養器官,或花、果實等生殖器官顯現出特殊的病態,從而影響綠化效果。本文就植物如缺少某種元素所造成的危害及防治措施做了簡要概述。
  • 如果營養跟不上,花生的長勢自然不會好,花生缺素一定要了解
    其實很多朋友們在種地的時候,往往都開始非常注意對於肥料的使用,都希望給地裡的花生以最好的營養,讓它長得非常結實非常強壯,收穫的時候也自然希望收穫一批沉甸甸的果子。但是即便如此,經過精心照料的花生沒病沒災兒,肥料也一直用著水肥都不缺,那麼他為什麼還會沒有什麼良好的長勢呢?
  • 植物缺素症知識科普1:定義、原因、預防和解決
    什麼是植物缺素症?植物缺素症,亦稱養分缺乏症狀。是指植物因缺乏某種或多種必需營養元素而出現的病狀。通常表現為:葉片失綠、黃化、發紅或發紫;組織壞死,出現黑心、枯斑、生長點萎縮或死亡;株型異常,器官畸形,生長發育進程出現延遲或提前等。
  • 史上最全植物肥料知識,建議收藏!
    缺少什麼營養元素,就必須施用含有該元素的肥料進行補充。 果樹的需肥特點及施肥技術:1.一生需肥特點;2.一年需肥特點 1. 果樹一生中需肥特點及施肥目的
  • 芒果10種缺素症狀講解與補救措施,其中大有學問,快來了解一下!
    一、芒果缺素症狀1、缺氮氮是植物中蛋白質的主要成分,是葉綠素,酶,維生素和卵磷脂的主要成分。2、缺磷磷是果樹生長發育必需的營養元素。細胞中含有許多有機磷化合物。光合產物需要轉化成磷酸化糖,然後才能被運輸到水果或根部。當芒果樹磷供應不足時,光合作用產生的碳水化合物不能及時運行,在葉片中積累,變成花青素,使葉片紫紅色,尤其是春季和夏季枝葉生長較快。這種症狀是磷缺乏症的一個重要特徵。
  • 鎂其實是葡萄的「大量元素」,膨果期缺了它,問題大得很!
    鎂對於葡萄來說可以稱得上是「大量元素」,需求量與磷素旗鼓相當,甚至葡萄葉片含鎂量比含磷量還要高。它直接參與葡萄光合作用、酶活化等生理生化過程,是葡萄正常生長發育和提高果實品質必需的礦質元素之一。葡萄植株缺鎂直接導致葡萄果粒變小,糖分低,漿果著色差,成熟期推遲,產量降低。葡萄缺鎂的表現● 葡萄缺鎂時,表現為葉片失綠。因鎂在植物體內可向幼嫩部位轉移,所以頂部葉片無症狀。
  • 如何區分葡萄黃葉是缺什麼營養元素
    缺素導致的黃葉問題是葡萄生長過程中常見的問題,那麼如何區分是缺哪一種營養元素導致的黃葉問題呢,以下給大家分享如何區分葡萄黃葉是缺什麼營養元素。1.葡萄缺氮黃葉表現圖2.葡萄缺鎂表現圖片6.葡萄缺錳表現圖片8.
  • 柑橘各營養元素的作用
    柑橘生長需要營養元素,根據需求大小可簡單分為兩類: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大量元素有氮、磷、鉀、鈣、鎂、硫,後3個元素本文不歸為中量元素,因為這樣常常會被忽視。微量元素包括鐵、鋅、錳、硼、銅、氯等。另外植物通過土壤、空氣、水獲取碳、氫、氧等元素。氮是柑橘最重要的元素和先決要素。
  • 月季打頂、消苞、缺素是什麼意思?教你了解花友們交流的專業術語
    3.種植類別1:玫瑰缺乏元素和肥料雖然聽起來是一回事,事實上,雖然它們都是脂肪,但肥料的種類是不同的。嚴格來說,玫瑰缺乏大量的氮、磷、鉀元素,這是玫瑰生長最基本的要求。然而,元素缺乏一般指中微量元素,如鈣、鐵、鎂等。
  • 氮對植物的作用,以及缺氮的症狀和防治
    一、氮對植物的作用 氮元素對於植物生長至關重要。它在植物生長中起到許多作用,是葉綠素合成的必須元素。 植物吸收的大部分氮為銨離子(NH4 +)或硝酸根離子(NO3-)。常見肥料有尿素,胺基酸水溶肥等。
  • 鎂是植物的營養元素之一,鎂的功能及缺鎂對植物產生的影響
    導語:鎂是植物的營養元素之一,鎂的功能及缺鎂對植物產生的影響鎂是人類和動物必需的營養元素之一,它參與幾乎所有的生命活動,參與蛋白質合成、能夠維持核酸結構的穩定性、激活體內多種酶、是細胞新陳代謝中各種酶系統的重要活化劑,鎂能夠抑制神經的興奮性和肌肉收縮。
  • 植物營養元素基礎知識
    植物必需元素中,除碳、氫、氧外,氮的需要量最大,因此,在農業生產中特別注意氮肥的供應。 常用的人糞尿、尿素、硝酸銨、硫酸銨、碳酸氫銨等肥料,主要是供給氮素營養。缺氮時,蛋白質、核酸、磷脂等物質的合成受阻,植物生長矮小,分枝、分櫱很少,葉片小而薄,花果少且易脫落;缺氮還會影響葉綠素的合成,使枝葉變黃,葉片早衰甚至乾枯,從而導致產量降低。
  • 植保技術︱植物缺少中量元素(Ca、Mg、S)的症狀
    中量元素包含鈣、鎂、硫三種元素,一般植物中含量在0.1%~0.5%,大量元素(氮、磷、鉀)的作用對於作物是必須的,微量元素(鐵、錳、鋅、銅、硼、鉬)更是備受重視,但是,我們更不能忽視了中量元素在作物生長發育中的作用。
  • 當水培植物缺乏8種營養元素時,對應出現的表面症狀
    在水養盆栽的生長過程中,如果缺乏某種營養元素,就會影響其生長、發育和開花;如果長期得不到營養,還會導致其死亡。此時,可購買營養液調整植物的生長環境。本文,臺長總結出關於水培植物缺乏營養時的各種表現,可以幫助臺友們在認清植物的症狀之後對症下藥。缺乏8種營養時的表現症狀缺氮表現為植物生長緩慢,葉片發黃,嚴重者還會造成葉片脫落。
  • 農作物缺素圖譜大全,迅速鑑定作物缺什麼素,農業必備趕緊轉發!
    投稿/廣告合作請加:lihelong139 作物生長中,由於施肥不均,或者土壤中營養元素的不均衡,均會導致某些元素的缺少或者過量,此外各元素之間的相互作用,也會影響到元素的吸收和平衡,都會造成作物外在的各種缺素現象。有時候缺素極容易和病毒病等混淆,如果認識不清,盲目用藥,得不償失。
  • 養花人必讀:各種營養元素的作用,缺失會產生什麼影響
    但是肥料所含的營養元素是不同的,不同的元素對於花朵的生長起到不同的作用,某種元素的缺失會造成不同的影響,所以了解各種元素的作用就顯得非常重要了。主要元素肥料中三大主要元素氮磷鉀,對植物生長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每種元素的作用也是不同的氮氮素是植物蛋白質、核酸和葉綠素的組成成分。
  • 警告:土壤中沒有它,肥料用再多也白瞎!
    缺一不可!否則化肥用的再多也不管用!土壤有機質的高低代表土壤肥力的高低,有機質缺乏的土壤容易板結惡化,同樣施入土壤中的肥料利用效率低!而微生物肥料(菌肥)的主要功效是促進植物根系的發育。生物肥含有多種功能性微生物他們進入土壤後,在生長繁殖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次生代謝產物,這些產物能夠促進土壤團粒結構的形成。
  • 獼猴桃「脖子」突然腫大,原來是缺「素」症鬧的
    來源:天天學農獼哥 在獼猴桃的栽種過程中,一些是果農們在管理的時候沒有注意,導致某些元素缺乏,從而令樹體表現出一些不正常的情況。今天跟大家介紹一種缺素導致的「大脖子」病——藤腫病。 什麼是藤腫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