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為落實《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要求,踐行「多維一體 教育大渡」理念,近年來,大渡口區不斷完善立德樹人體制機制,突破區域教育建設的瓶頸,探索全面提升大渡口教育質量的新路徑。
為此,在大渡口區第二屆教育開放日之際,大渡口區教委聯合華龍網教育頻道特別推出大型融媒體直播欄目《義渡會客廳》,多角度、全方位展示大渡口區育人成果。
本期,我們非常榮幸地邀請到重慶市第九十四初級中學校新聞中心主任助理熊鑫、重慶市第九十五初級中學校副校長劉建業、重慶市民族中學黨委書記況崇文、重慶市鋼城實驗學校教導主任賴又麗圍繞中學發展改革與探索進行分享交流。
訪談現場
重慶市第九十四初級中學校
華龍網:在新時代教育背景下,重慶市第九十四初級中學如何落實「五育樹人」?
重慶市第九十四初級中學校新聞中心主任助理熊鑫:學校一直以來積極拓寬德育平臺,為學生打造更多的實踐發展空間,除了密切與學科對接的第二課堂活動以外,更是全面開設課外課程,並定期進行匯報表演或組織團隊參加市級、區級藝術類比賽,表現突出,特別是學校舞蹈團已經連續兩次獲得重慶市校園集體舞大賽一等獎。
目前,學校已經開設了合唱、舞蹈、桌球、網球、籃球、足球、書法、相聲、主持、剪紙等課程,學生參與度高達百分之九十以上,可謂全員提升綜合素養。現新開設了禮儀課程,從言談舉止進行禮儀培養,後續將配合德育試點班級全面開設茶藝、插花、咖啡、烹飪、烘焙等綜合實踐課程,以多元的文化氛圍提升學生的人文修養,最終實現全面發展的教育目標。
華龍網:在新時期的教育工作中,94中有什麼值得交流的新創意呢?
重慶市第九十四初級中學校新聞中心主任助理熊鑫:學校全面落實「立德樹人」的教育目標,創造性打造新時代德育試點班級—初2022級(7)班。該班級堅持「大愛引領」為總綱,連續性活動育人為途徑,家校共贏為目標。
全班通過義賣籌集善款,捐獻給重慶市小動物保護協會,並以班級的名義雲養流浪狗,取名為「期望」。新冠疫情爆發初期,在學校的幫助下,七班拼盡全力籌集kn95口罩100個,全部捐贈給重鋼醫院,表達對一線醫務工作者的敬意!為此,七班還被評為「最美班級」。
班級開設家長職業體驗課堂,開展傳統佳節親子活動,打造家校「對接式」德育,茶藝體驗,懂得孝親敬親,花藝文化懂得感恩回饋等等。
德育試點班徹底將育德從校園走向社會,充分利用家校共育的資源,找準切入點,進行持續性德育活動,最終實現家校共贏。
重慶市第九十五初級中學校
華龍網:重慶市第九十五初級中學校作為重慶市首批示範初中,如何保證濃鬱的學習風氣和優質的教學水平?
重慶市第九十五初級中學校副校長劉建業:我們堅持學習與生活緊密結合,強化生活化教學觀,將教學紮根生活,讓知識在生活中生根發芽,枝繁葉茂,綠樹成蔭。
生活中的三個物理小實驗視頻表明,學生聯繫生活學物理,用物理知識認知生活。
不僅如此,我們各學科老師都把教學與生活緊密結合起來,讓生活服務於教學,把教學落地到生活中。比如:
語文組引導學生善於觀察生活、用文字發表獨特看法的作文序列化訓練——心花怒放,長期浸潤著九五學子,在區四屆現場作文比賽中大放異彩,連續四年斬獲特等獎。數學老師指引學生發現生活中的數字圖形之美,啟迪學生構建數學思維,化難為易,化繁為簡,中考收穫高分之巔。實施教學生活化策略,學生個性特長得以彰顯,學習能力得以提高,啟迪了學科思維,激發了生命熱情。
華龍網:請劉校長為我們介紹一下學校開展「反對浪費 厲行節約」的相關系列活動。
重慶市第九十五初級中學校副校長劉建業:正如我們實施教學生活化策略,我們堅持引導孩子們在實踐中體驗勞動的艱辛,在責任擔當中養成節約習慣。
開學典禮上,學校發出勤儉節約倡議,號召師生做勤儉節約的先行者,並引導學生小手拉大手,督促身邊人做節儉的倡議者、踐行者、引領者。
新學期,節約糧食的宣傳標語隨處可見,陪餐老師、食堂阿姨時刻提醒學生不浪費,孩子們真正成為了節糧踐行者。
課堂上,老師們諄諄教誨,家長們積極參與,同學們還展示了精心準備的活動和實踐成果,親身體驗「把豆子種成豆芽」,獲得豐收的喜悅,體會糧食來之不易。
為樹牢勤儉節約意識,凝聚起「崇儉抑奢、反對浪費」的正能量,學校舉辦了勤儉節約「九個一」活動。
恬靜修善自身,勤儉淳養品德。勤儉節約在九五踐行,既是傳承美德,發揚艱苦奮鬥的作風,更是培育學生責任擔當的重要舉措。
重慶市民族中學
華龍網:請重慶市民族中學黨委書記況崇文為大家介紹一下學校的辦學特色。
重慶市民族中學黨委書記況崇文:學校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和民族政策,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通過制度建設、課程建設、教育活動、校園文化、教育科研、文化傳承等六個方面深度融合,深化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強化「五個認同」,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自編《民族教育讀本》《民族歌曲簡明教程》《民族體育簡明教程》《民間美術》《人生規劃》等校本教材。
確定「十個一」的傳承措施。即:唱一首民族歌、跳一支民族舞、畫一幅民族畫、會一項民族科技技能、上一節民族課、穿一套民族服裝、出一批民族校本教材、開展一項民族節日活動、參加一項民族體育活動、建設一個民族特色校園。
學校組建了擺手舞、竹竿舞、鈴鼓舞、民族舞舞蹈隊、民族歌曲合唱隊和板鞋、毽球、摔跤、打木球、推竿等民族傳統體育特色隊;開辦了民族工藝、繪畫、剪紙、科技小製作、民族經典文學閱讀欣賞、民族動漫圖畫等興趣班。購置苗鼓、葫蘆絲、腰鼓、笙簫等民族傳統樂器300餘件,開展民族傳統樂器興趣培訓、組織師生民族樂團。每年學校編創一臺民族歌舞節目,在民族團結進步宣傳周活動中表演。
近幾年來,學校榮獲重慶市民族教育先進集體、重慶市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單位、重慶市民族團結進步模範單位、重慶市民族教育特色學校、全國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模範單位等榮譽稱號。
重慶市鋼城實驗學校
華龍網:請重慶市鋼城實驗學校教導主任賴又麗給大家分享一下鋼實在中小學銜接教育中所採取的具體措施?
重慶市鋼城實驗學校教導主任賴又麗:重慶市鋼城實驗學校秉持「和悅教育」的辦學理念,在中小銜接、中小融合、中小一貫方面進行改革實踐。繼中小數學學科教學銜接、藝術學科教研組融合發展的研究之後,又創辦了「點點閱讀班」,以堅定的步伐行走在中小銜接教育的路上。
2020年夏天,學校設計出「九年一貫 中小銜接」綜合實踐課程改革實施方案,並從教學場所、師資配置、課程設置三個方面進行改革,為學生有質量、可持續的發展,構建起一個連續、完整、和諧的大環境,推動學校育人質量更上新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