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鄉市新型涉糧犯罪案件透視:警惕地磅幹擾器向糧食收購滲透

2020-10-22 中國青年報

記者調查發現,相關涉糧犯罪技術含量較高、隱蔽性強且多為「熟人」作案,部分作案工具仍可在網絡平臺購得。專家提醒,各地相關機構及工作人員應提高警惕,加強糧食收儲環節智能化、信息化建設,提升「技防」水平,保障收儲安全。

偷裝地磅幹擾器 騙得糧款近百萬元

2019年早秈稻收購期間,中儲糧湖南寧鄉直屬庫工作人員在對該季收購的糧食進行歸倉平整測量時,發現帳面上記載的400多噸糧食「不翼而飛」。

「一開始我們以為出現了『串倉』現象,即該存到這個倉的糧食誤存入別的倉中,但經過認真核對,排除了這一可能。通過監控,我們發現是地磅被動了手腳。」寧鄉直屬庫倉儲科科長溫兆龍說。

寧鄉警方告訴記者,當年7月14日凌晨,不法分子陸某某等3人潛入寧鄉直屬庫地磅房,在地磅核心部件上安裝了幹擾器。這樣,不法分子便可以通過遙控器幹擾地磅,在糧車過磅時虛增糧食重量,騙取國家購糧款。

成功安裝幹擾器後,這幾人聯繫「糧販子」沈某某、郭某某等人,將糧食銷到寧鄉直屬庫騙取糧款。「糧販子」們按照每車次5000元的標準,分給陸某某等3人贓款。

記者了解到,從當年7月16日至22日,該團夥在寧鄉直屬庫虛增糧食數量多達400多噸,相當於湖南400畝稻田一年兩季的產量,按時價每噸2400元計算,共計騙取糧款約97.2萬元。

「幹擾器安裝得十分隱蔽。察覺問題後,我們請來地磅廠家的技術員,花了一個上午才找到。」寧鄉直屬庫一位負責人表示,此類違法犯罪一旦蔓延,不但可能導致國家蒙受經濟損失,還可能影響糧食收儲數據真實性。

相關設備網上仍可購 多數是「熟人作案」

業內人士告訴記者,通過地磅幹擾器實施違法犯罪,此前大多發生在鋼材等建材收購領域。但近年來,此類涉糧違法犯罪行為數量明顯增加。除寧鄉直屬庫案件外,吉林警方在去年1月也曾破獲此類案件,涉案金額達150萬元。

「過去,一些散戶和糧販也會弄虛作假,但多為『小打小鬧』。」中央儲備糧湖南株洲直屬庫總經理黃熠林表示,通過地磅幹擾器改變稱重結果的新型涉糧犯罪,組織化、專業化、技術化特徵明顯。

警方表示,相關工具較易獲取是此類犯罪數量增加的原因之一。寧鄉市公安局辦案民警透露,當前購買地磅幹擾器一類工具並不困難,不法分子陸某某等人偷裝的地磅幹擾器就來自負案在逃的「上線」人員。

記者調查發現,目前地磅幹擾器交易已形成一條「黑產鏈條」。檢索網際網路,記者看到有大量網站公開售賣地磅幹擾器、地磅遙控器等設備,有賣家向記者表示「可以改變顯示屏上的數字,能增加能減少」。

此類違法犯罪多涉「熟人作案」。溫兆龍介紹,寧鄉公安局抓獲的26名涉案人員大多是長期在寧鄉直屬庫交糧運糧的糧販和司機,他們對收儲流程和周邊環境十分熟悉。監控錄像顯示,犯罪分子在凌晨佩戴口罩和帽子翻牆潛入直屬庫,有專人負責開鎖及安裝幹擾器。

「人防」+「技防」 防範涉糧犯罪神經需「繃緊」

多地糧食收儲相關工作負責人建議,應持續加強日常「人防」「技防」力量,切實堵住工作漏洞。

要加強精細管理、日常管理。記者近日實地走訪發現,寧鄉直屬庫已加強防範力量——磅房新裝了安全等級更高的防盜門鎖,地磅控制臺已貼上專屬封條,工作人員每天檢查地磅設備。

溫兆龍表示,應堅持最嚴格的標準化管理和內控體系,此次寧鄉直屬庫「包倉小組」及時發現糧食誤差率偏高跡象並上報,對成功偵破案件有重要作用。

要加強跨部門合作,強化相關設備網絡管理。專家建議,公安、市場監管等部門應該加強聯合執法力度,嚴厲打擊地磅幹擾器交易「黑產鏈條」。一方面敦促相關網絡平臺切實履行平臺責任,自查、過濾、舉報相關設備交易線索;另一方面也要引導地磅設備廠家等企業提高抗幹擾技術能力。同時專家提醒,糧食收儲企業一定要提高警惕,對關鍵涉糧設備增加日常檢修頻次,強化安全防護措施。

要加強糧食安全宣傳教育。資深農業產業專家、亦廣諮詢首席研究員孫忠建議,有關部門要在基層加強糧食安全宣教活動,普及糧食收儲常識,通過剖析典型案例、講解技術方法,幫助農民、糧食經紀人等從業者樹立起牢固的涉糧法律意識。另外,糧食收儲部門、市場主體則要不斷提升智能化、信息化、網絡化時代的安保意識。

來源:新華社

相關焦點

  • 警惕地磅幹擾器——湖南寧鄉市新型涉糧犯罪案件透視
    新華社長沙10月20日電題:警惕地磅幹擾器向糧食收購滲透——湖南寧鄉市新型涉糧犯罪案件透視湖南寧鄉市人民法院近期宣判一起涉糧犯罪案件引發社會關注。一個犯罪團夥通過操縱地磅幹擾器,在中央儲備糧收購中虛增重量400多噸,騙取糧款近百萬元。26名被告人被判處10年3個月至6個月不等的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新華社記者調查發現,相關涉糧犯罪技術含量較高、隱蔽性強且多為「熟人」作案,部分作案工具仍可在網絡平臺購得。
  • 警惕地磅幹擾器向糧食收購滲透——湖南寧鄉市新型涉糧犯罪案件透視
    一個犯罪團夥通過操縱地磅幹擾器,在中央儲備糧收購中虛增重量400多噸,騙取糧款近百萬元。26名被告人被判處10年3個月至6個月不等的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新華社記者調查發現,相關涉糧犯罪技術含量較高、隱蔽性強且多為「熟人」作案,部分作案工具仍可在網絡平臺購得。專家提醒,各地相關機構及工作人員應提高警惕,加強糧食收儲環節智能化、信息化建設,提升「技防」水平,保障收儲安全。
  • 改裝地磅、虛增重 犯罪分子「空手套白狼」400多噸中央儲備糧「神秘消失」
    趙江偉介紹,此後不久,王某等7人主動投案,其餘犯罪嫌疑人也陸續被公安機關抓捕歸案。幾個月內,該起案件的犯罪嫌疑人多數落網,包括幹擾器安裝人員、糧販、運糧司機,人數多達26人。趙江偉說:「犯罪嫌疑人以在寧鄉直屬糧庫有熟人可以增加稱重的說法,各自聯繫相熟的糧販向寧鄉直屬糧庫出售糧食,由糧販組織運糧司機從沅江市、漢壽縣等地將稻米運送至該糧庫,並要求司機將運糧車輛蒙上油布,避免在過地磅的時候,被地磅員看出穀子明顯比別人少但是重量又多。
  • 賣糧時,真有幹擾器可以控制斤數?若是真的,該怎麼避免?
    「他們收糧的時候減磅,賣的時候加磅!」那麼,在賣糧時,真的有幹擾器可以控制斤數?若是真的,該怎麼避免呢?這個幹擾器是真的,有很多地方都已經發生過了。眾所周知,農戶在賣糧的時候,一般都會使用地秤稱重,既方便又準確。
  • 青島平度:利用地磅幹擾器詐騙「偷吃」小麥的「耗子」被捕了
    魯網11月5日訊(記者 馬超群 通訊員 段亞麗 呂衛紅)地磅稱被有心之人暗地操控,小麥在眼皮底下不翼而飛,小小麵粉廠因此損失巨大!近日,平度市人民檢察院以涉嫌詐騙罪對犯罪嫌疑人劉某偉依法批准逮捕。他坦言,從2020年7月初他和弟弟劉某寶(在逃)開始往福加德麵粉廠送小麥,一次偶然機會聽說了地磅幹擾器,聲稱只要在地磅稱下安裝一個篡改稱重傳感器信號的「作弊器」,再通過一個遙控器就可以在過磅的時候隨意更改稱重數值,在利益的驅使下,兄弟二人便入手了一個,劉某寶趁機偷偷在福加德麵粉廠的地磅下安裝了「幹擾器
  • 利用農戶身份信息套取糧款1000餘萬 男子因涉糧經濟犯罪被抓獲
    東北網11月10日訊(記者 趙紅星)男子利用農戶身份信息套取糧款,墾區警方破獲一起涉糧經濟犯罪案,抓獲犯罪嫌疑人1名,涉案金額1000餘萬元。圖片由警方提供 今年4月,中糧集團富錦糧庫工作人員來到墾區建三江公安分局報案,稱崔某通過建三江某米業公司,在2016年度同其單位籤訂代收水稻合同,收購過程中騙取其單位糧食收購款1000
  • 阜新警訊:生財「歪」門道幹擾地磅詐騙8萬,倆人被抓
    民警立即趕到現場,經初步勘驗發現,只有地磅線路被損壞,企業內其他物品並未丟失。經過細緻查看,機智的民警發現這並不是一起簡單破壞地磅的毀財類、或者蠢賊失手的盜竊類案件,而是有人單純的想幹擾地磅的稱重數據。為儘快查明事實,開發區警務大隊大隊長王二龍立即組織警力開展偵查。
  • 從嚴從快查處擾亂糧食市場秩序案件
    2020-11-09 03:57:00 來源:中工網-工人日報秋糧收購已全面展開,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要求——從嚴從快查處擾亂糧食市場秩序案件中工網訊 (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楊召奎)記者日前從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新聞通氣會上獲悉
  • 17名涉野生動物犯罪嫌疑人受審
    9月27日,寧鄉市人民法院公開開庭審理由寧鄉市森林公安局偵破的「4·26」系列非法收購、出售珍貴、瀕危野生動物製品案。 被告人魏某某、陳某帥、蔡某等17人涉嫌非法收購、出售珍貴、瀕危野生動物製品罪,在寧鄉市人民法院接受審判。
  • 雲城區法院集中宣判3起涉野生動物犯罪案件
    9月17日,雲城區人民法院在第一審判法庭公開集中宣判3起涉野生動物犯罪案件,包括非法運輸珍貴、瀕危野生動物和非法收購、出售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等,3名被告人分別被判處有期徒刑八個月至一年、緩刑一年至一年六個月不等,並被判罰金。
  • 中山公安受理涉疫情類違法犯罪案件93起抓獲涉案人員103人
    2月10日下午,中山市公安局舉行打擊涉疫情違法犯罪新聞發布會。中山市公安局黨委委員、副局長黃金輝向媒體通報了全市公安機關打擊涉疫情違法犯罪整體情況。市公安局刑警支隊、食品藥品犯罪偵查支隊和石岐公安分局通報了涉疫情違反犯罪具體案件情況。
  • 200餘本案卷 萬餘字起訴書「涉糧第一要案」背後的檢察故事~
    本文來源:晉中檢察涉糧第一案百日攻堅戰「向全體辦案人員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謝……」,近日,01涉糧第一要案,涉案42人,涉案金額近4億,是我院辦理的糧食領域第一起重大經濟犯罪案件。案件提前介入時,辦案組敏銳地抓住犯罪數額的準確認定是本案的關鍵。檢察機關最終認定了4億餘元的犯罪數額,源於兩份核心證據——辦案組第一時間向偵查機關提出將查扣的臨時儲備糧收儲的帳證材料進行審計鑑定,並組織業內專家對現存糧食進行清庫盤點的補偵意見,相互印證,夯實了證據基礎。罪名認定是本案的又一個關鍵。
  • 倉庫中一次性查獲了高鼻羚羊角394根,寧鄉市人民法院公開開庭審理...
    9月27日,寧鄉市人民法院公開開庭審理由寧鄉市森林公安局偵破的「4.26」系列非法收購、出售珍貴、瀕危野生動物製品案。被告人魏某某、陳某帥、蔡某等17人涉嫌非法收購、出售、珍貴、瀕危野生動物製品罪,在寧鄉市人民法院接受審判。
  • 喜訊:明年小麥託市收購政策公布 用糧企業收購價格大範圍上漲
    日前,國家有關部門公布了2020年小麥託市收購價格和實施政策(詳見:重磅:2020年小麥託市收購數量限定總量為3700萬噸 分批進行),明年小麥託市收購價格不變,收購方式由敞開變為限量3700萬噸,受此影響,國內小麥價格近日出現全面上漲行情。
  • 偵破涉網犯罪案件4752起,抓獲犯罪嫌疑人1.2萬餘名 「淨網2020...
    截至6月底,全省公安機關共偵破涉網犯罪案件4752起,抓獲犯罪嫌疑人1.2萬餘名,偵辦的9起重大案件直接觸發全國集群戰役。嚴厲打擊「網絡水軍」犯罪,累計偵破案件29起,公安部掛牌督辦15起,有效淨化了網絡輿論環境。無錫警方搗毀一個編造傳播涉疫情虛假信息的「網絡水軍」團夥,抓獲犯罪嫌疑人9名。常州偵破一起冒充中央媒體記者敲詐勒索案,抓獲犯罪嫌疑人16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