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們廣大農民朋友都知道葉面肥是一種非常好的實用肥料,相比其他肥料,它使用方法簡單便利、投入成本低、回報收益大,而且還具有用量小、利用率高、見效快、效果好的獨特優勢。
雖然說大田作物、經濟作物、果樹作物也都經常用葉面肥,但是要說最常用的作物非棚室蔬菜莫屬,如果葉面肥類型用的正確(不同類型葉面肥用途不同)、使用方法得當(這點很重要)、使用的蔬菜類型無誤(不同類型蔬菜使用肥料種類和方法不同),並且能抓住關鍵生長期噴肥,那麼不論是對於蔬菜的品質,還是對蔬菜的產量,或者是對蔬菜的口感,都會有一個非常大的提升。
常見的葉面肥可以分為哪些類型?有哪些區別?分別有什麼功能?不同種類的蔬菜如何正確選擇和使用葉面肥?提高作物使用葉面肥的六大注意事項、四大常見使用誤區。
一、葉面肥有哪些類型?在用途上有哪些不同?
當下市場上的葉面肥類型比較多,如果從蔬菜葉面肥類型上來看,可以總結分為營養元素型葉面肥、有機營養型葉面肥、植物調節劑型葉面肥、微生物型葉面肥四大類。下面具體和大家說一下:
1、營養元素型葉面肥
營養元素型葉面肥,也叫無機營養型葉面肥,主要是指含有氮磷鉀和中微量元素的葉面肥,而且含量都很高,可分為大量元素葉面肥和中微量元素葉面肥兩種:
大量元素葉面肥是指至少含有氮磷鉀三大元素中一種或兩種以上的葉面肥(如磷酸二氫鉀等),比較適合在因基肥施用不足、作物傷所根造成的作物營養不足的地塊使用,通過葉面噴肥為作物補充虧缺的養分、增強作物的營養長勢。
而中微量元素葉面肥種類比較多,只要含中微量元素的葉面肥都可以稱作中微量元素葉面肥,比如說鈣肥、鎂肥、硼肥、鐵肥、鋅肥、鉬肥、銅肥、錳肥等等,它的用量和濃度使用雖然比較小,但能夠快速的為作物補充短缺的中微量元素營養,主要用於防治作物的缺素症,對一些在中微量元素需求上比較大的作物或中微量元素缺乏的地塊,一般也是用中微量元素葉面肥進行有針對性的重點噴施。比如菠菜對鐵元素需求較大,油菜對棚元素需求量比較大,對蔬菜噴鐵肥、對油菜噴硼肥,一般都能提高不少的產量。
需要注意的是,中微量元素肥用量通常都比較小,但應當掌握好濃度,如果使用量過大或者濃度過高,會造成作物發生肥害而燒苗減產,如果用量過小或濃度過低,噴施後會見不到肥效。另外,不論是大量元素或中微量元素葉面肥,在土壤肥力較高和不缺素的地塊作物上使用,在作物增加產量和提升品質方面效果不大。
2、有機營養型葉面肥
含有生物代謝物的葉面肥通稱為有機營養型葉面肥,這種葉面肥作物能夠吸收利用、使用安全係數高、用肥效果顯著,一般常用來刺激作物生長、促進生理代謝,也可以當做作物病蟲害防治的輔助性藥物使用(能緩解病蟲害危害),常見的類型主要有腐殖酸葉面肥、胺基酸葉面肥、核苷酸葉面肥等,大家常用的甲殼素也屬於有機營養型葉面肥。
比如說:腐殖酸葉面肥,可以強化植株體內的酶活性、增強作物的生理代謝功能、加快作物植株生長;胺基酸葉面肥葉面肥,能夠可以促進作物細胞發育、增加作物植株營養,對作物植株生長具有非常好的促進效果,核苷酸葉面肥對於緩解和抑制作物病毒病危害具有較好的作用;而大家常用的甲殼素,能夠增強有益生物菌的活性和繁殖能力,對於提高作物抗病蟲害和抗旱抗寒等抗逆性,都具有不錯的促進效果。
3、植物調節劑型葉面肥
植物調節劑型葉面肥可分為促長型和控長型兩種,它不但含有作物所必須的營養物質,而且還含有一定量的促長或控長植物調節劑成分(比如說細胞分裂素、生長素、DA-6、脫脂酸、赤黴素、乙烯、萘乙酸、復硝酚鈉、脫落素等),具有補充養分和調控作物生長發育的雙重功效,但一般常在作物生育期中的前中期使用。調節劑類葉面肥使用要嚴格按照使用說明確定用量和濃度,用量少能促進作物,用量大能抑制作物生長。
4、微生物型葉面肥
微生物型葉面肥在市場上少見,應用範圍也比較小,它含有放線菌、酵母菌、光合菌等有益微生物,在噴施到作物上以後,能夠通過肥中有益微生物對作物生長發揮促進作用,在增強作物植株生理抗性和提升農產品品質方面具有一定的效果。
二、不同種類的蔬菜作物該如何正確使用葉面肥?
蔬菜可以分為葉菜類、茄果類和根莖類三大類,根據各類蔬菜的生育特性和田間試驗數據來看,葉菜類在生育的前期和中期施用、茄果類在生育的中後期施用、根莖類在地下塊莖膨大初期時施用效果最好。
1、葉菜類作物如何使用葉面肥?
白菜、菠菜、芹菜、生菜、香菜、捲心菜、甘藍、油菜、韭菜、茼蒿等,這類蔬菜都屬於葉菜類蔬菜,一般在生長的前期和中期使用葉面肥。葉菜類蔬菜生育周期時間段、生長速度快、對氮需求量大,葉面肥使用一般以補充氮肥加速新葉抽發和促進葉片生長為主,所以在噴施葉面肥時以速效氮肥為主,如尿素、硫酸銨等,使用濃度一般在0.5%-1.5%之間,噴施間隔期一般以7-10天為佳,可以連噴2-3次。
2、茄果類作物如何使用葉面肥?
番茄、黃瓜、茄子、辣椒等,這類蔬菜屬於茄果類蔬菜。茄果類蔬菜對各類養分需求相對都比較均衡,在葉面肥使用上以氮磷鉀葉面肥和硼、鋅、鉬葉面肥為主,尤其在茄果類進入花果期後,養分消耗量和需求量都十分大,更應當重點噴肥補充。
一般來說,在苗期時,可以噴施1-1.5%的尿素溶液,以促進植株生長;在花期時,可以用1-1.5%的尿素+0.1-0.3%的硼酸溶液噴施,以提高坐果率、預防「華而不實」;在結果期時,可以用1-1.5%的尿素+0.2-0.3%的磷酸二氫鉀溶液噴施,不但能增強蔬菜長勢、避免早衰、提高抗病害能力,而且還能顯著的提高果實的個頭、產量、口感和表皮上色度。一般每隔7-10天噴施1次,連噴2-3次即可。
另外,也可以用1-1.5%尿素溶液+0.3-0.5%過磷酸鈣濾液+0.03-0.05的稀土溶液噴施,硫酸鋅、鉬酸銨、糖溶液等也是蔬菜常用的葉面肥。
3、根莖類作物如何使用葉面肥?
大蔥、洋蔥、馬鈴薯、紅薯、蘿蔔等,這類蔬菜屬於根莖類蔬菜。根莖類蔬菜的對對磷和鉀的需求量比較多,在總用肥量也要比氮肥大,尤其進入塊莖進入膨大的中後期,對鉀肥的需求既多又敏感,鉀肥充足,此時期鉀肥充足,能夠使植株把更多的養分疏鬆給地下根莖,讓塊莖更好的膨大發育,如果鉀肥不足,就會造成地下莖塊個頭小、產量低、品質差。
對於根莖類蔬菜,除了苗期適量追施氮肥促長以外,中後期施肥主要以磷鉀肥為主,在葉面肥使用上,可以用0.3%的磷酸二氫鉀、10%的草木灰濾液葉面噴施,每隔7-10天噴施一次,整個菜季噴施3次左右即可。另外,用0.2%的硼砂溶液、0.1%的硫酸鋅、0.2%鉬酸銨的噴施根莖類蔬菜,對於地下塊莖增大個頭、提高品勢都有極為不錯的效果。
三、作物在使用葉面肥應當注意哪些事項?
1、根據作物生育期施肥
對於蔬菜或其他農作物,前期以促進幼苗植株為主,可以使用植物調節劑類葉面肥增強代謝功能、刺激植株生長;作物在中後期時,中期時生長旺盛、養分需求量大,後期時根莖葉功能逐步退化,水肥吸收能力下降,所以中後期葉面肥要以營養型為主,一方面為作物增加營養供給、防治早衰,另一方面增強作物的生理抗逆性能力,減少病蟲害的發生,最終達到增產增收提質的目的。
2、根據土壤和作物營養狀況施肥
任何作物施肥,不論是基肥還是追肥,都應當要以覆土施肥為主,葉面施肥只能作為土施肥料的補充,在作物種植管理起到「錦上添花」的作用,葉面肥不可替代基肥和衝施肥。對於地塊肥力高、土壤養分充足、作物生長正常的田地,不必、也沒有必要使用葉面肥,但對於基肥使用不足、土壤貧瘠或缺素的地塊,以及作物長勢緩慢或旺長、黃弱、矮小、坐花坐果率低等的異常地塊,可以使用葉面肥,進行調控長勢、促長壯苗、保花保果等,以保證作物後期的產量和品質。比如說:如果作物出現黃弱矮,就應當噴施高氮葉面肥;如果作物植株節間長、枝葉嫩綠,就應當補充磷鉀。
總之一句話:在噴施葉面肥前,先根據測土數據或者作物表現確定缺素種類,再有針對性選擇葉面肥種類進行噴施,通俗的說就是「缺啥補啥」,這樣才能做到有效施肥。
3、根據葉面肥類型確定施肥部位
在噴施葉面肥時,作物葉片的正面和反面都要均勻噴施到,不可只噴葉片正面不噴葉片反面。噴肥液量以葉片均勻布滿霧狀水珠且不滴流為宜,對於元素移動性較強的葉面肥(如氮、鉀類葉面肥),應當在重點噴施植株的中下部,對於移動性較差的葉面肥(如鈣、硼、鐵等類中微量元素葉面肥),應當重點噴施作物的新生葉片。否則,就會出現大家常遇到的:葉面肥用了不少、但卻沒啥效果的問題。
4、關於葉面肥噴施時間
很多農戶認為葉面肥只要噴到作物葉面上就算大工完成,其實這種認識是不全面的。葉面肥噴施到作物葉片上以後,肥效的好壞高低主要看作物能吸收多少,因為作物的吸收利用量又與肥液在葉片上停留時間的長短成正比,停留時間越長、葉片吸收量越大、效果越好,反之就越差。
一般來說,正常情況下在晴天上午10點前或下午四點以後噴施,水分蒸發流失量最小,藥液在葉片上停留的時間相對較長,不僅能使肥效最大化,而且還能避免中午高溫強烈蒸騰導致的肥害危險。但對於冬季棚室種植的蔬菜來說,由於天氣冷、氣溫低的緣故,噴肥最好選擇上午10點到下午4點溫度較高時進行,這樣用肥效果好、蔬菜生長快。
5、關於葉面肥使用的安全間隔期
葉面肥雖是速效性的好東西,但作物也不是用的越多越好。一方面因為肥料使用後需要一定的時間被作物吸收轉化利用(一般需要5-10天左右),另一方面,不同葉面肥使用後也有一定的肥效有效期,最短數天,最長可達20天左右,過勤過多的噴施葉面肥不僅會增加用肥成本,而且也容易使作物因肥料濃度過大發生肥害。
正常來說,作物噴施葉面肥間隔10-15天為佳,整個生長季以噴施2-3次為宜,但對於黃瓜番茄類茄果類蔬菜作物,可以批量摘果1次葉面噴施1次,以保證充足的養分供給,確保後期持續生產。
6、關於葉面肥混配使用
葉面肥液應當按照二次稀釋的原則現配現用,尤其是氮磷鉀肥料的混合肥液,更不可長久放置後使用。
在使用葉面肥噴施時,酸性肥和鹼性肥不可混和使用,營養型葉面肥(大量元素和中微量元素葉面肥)不可與銅製劑混和使用,有機營養型葉面肥(胺基酸、核苷酸等葉面肥)不可與鹼性肥藥混合使用。
葉面肥在於農藥混用時(注意提前了解是否可以共用),應當按照先加水兌制肥液、再加農藥混兌的原則進行,不可先把葉面肥和農藥分別加水稀釋後混合,更不可偷懶直接把葉面肥和農藥放在一起加水稀釋兌制。
大部分的作物葉片表明都有蠟紙保護層,藥液不能很好地分布粘附,為提高噴肥效果,可以在噴肥時添加入適量的中性洗衣粉(如濃度為0.1-0.2%)或其他類的肥效助劑,提高藥液在葉片上的粘附延展性,進而讓作物葉片吸收更多的肥液量。
【聲明】轉載自其它平臺或媒體文章,本平臺將註明來源及作者,但本平臺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僅作參考。若侵犯著作權,請主動聯繫本平臺並提供相關書面證據,本平臺將更正來源及作者或依據著作權人意見刪除該文章,並不承擔其他任何責任。
文章來源:農業信息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