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高中分文理,考生大多選理科,都覺得理科前途好,其實學文科未嘗不是一個好的選擇,學文科也有一些有前途的好專業可以選擇,比如法學。法學是如今的一個「香餑餑」專業,我國依法治國持續推進,對優秀法學人才的需求越來越大,志願填報選法學是個很不錯的選擇。
我國的法學院校很多,但是其中爭議最大的當屬西政,這所全稱為「西南政法大學」的法學院校歷史可謂是輝煌,有「法學黃埔」之稱。如今西政的法學在教育部學科評估中拿到了A,這一成績已經超過了大半211,然而考生在報考西政時卻猶豫不斷,這是為何?
西政當年影響力驚人,80年代的西政畢業生中湧現出很多優秀的法學人才,這些人才遍布公檢法和律師界,西政因此有「法學半壁」之稱,為我國法治進程貢獻巨大。也因為西政的影響力,西政學子內心多了一些讀書人的傲氣。重慶大學當初對西政很感興趣,想要把西政納入麾下,但是西政學子覺得重慶大學「配不上」西政,西政拒絕了重慶大學的合併,重慶大學的合併計劃折戟。重慶大學後來合併重慶建築大學等校後順利進入了985,但是西政因為拒絕合併,而且發起了著名的「西政護校」,導致從司法部直屬變成了重慶市直屬,後來更是先後落選211和「雙一流」,淪為了「四非」院校。
確實,西政在法學領域是數一數二的牛校,校友資源豐富,知名度也大,學生在西政也能學到東西。但是西政的「四非」屬性成了學校最大的短板,也成為考生報考時最猶豫的一個地方。
如今大學生人數越來越多,本科生的比例已經超過40%,說大學生「濫大街」絲毫不為過。大學生越來越多,好的用人單位在招聘時就開始提高標準,而這些用人單位衡量學生是否優質的標準之一就是「985、211」學校畢業生或者「雙一流」高校畢業生。在一些地方的優惠政策中,「985、211」或者「雙一流」的畢業生也是優勢明顯。西政學子的「四非」屬性讓他們感到十分尷尬,在面向「雙一流」高校畢業生的公務員招聘中,西政的學子就不能參加。
西政的「四非」屬性也讓學校的發展蒙上了一層陰影,師資外流、生源質量下降,西政的未來何去何從?
對於西政你怎麼看?你會高分報考「四非」的西政嗎?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