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是我國第一部以「典」命名的法律,被譽為公民「民事權利的宣言書和保障書」。為使轄區居民充分認識頒布實施民法典的重大意義,自覺做到尊法學法守法護法,近期,馬陸司法所開展了民法典系列宣傳活動,受到了群眾的歡迎。
一是將人員流動集聚區作為宣傳主陣地。確定軌交十一號線馬陸站、新城站,萬達、寶隆、大融城等人員集聚區為宣傳主陣地開展宣傳,通過現場張貼宣傳海報,發放宣傳手冊,宣傳物品等方式,向市民解說民法典的相關知識。開設法律服務諮詢臺,現場為群眾提供法律諮詢服務,回應群眾關切。通過開展互動式的法律宣傳服務,提高了民法典在群眾中的知曉度,增強了學法用法的熱情。
「哎,同志,我兒子剛買了一套房準備結婚,有幾個問題我想諮詢一下……」「我有個朋友工作時受了傷,請問哪裡可以做工傷鑑定啊?」「前兩天我們小區裡發生高空拋物事件,這個有沒有法律規定懲罰他們啊?」對此,司法所工作人員都一一耐心進行了解答,幫助群眾釋疑解惑。雖值炎夏,但現場濃厚的宣傳氛圍依舊吸引著過路群眾駐足參與。
二是推動居村宣傳走入尋常百姓生活。8月3日上午,白銀社區的工作人員在居委會門口支起了便民小攤。現場張貼的民法典海報頓時引起了過路群眾的注意。
「哎,這是不是最近電視裡常說的民法典啊?我要仔細問問有什麼變化,回去好跟家裡人都普普法。」居民陳先生立即向現場工作人員諮詢了相關內容。
「民法典新增了三大抗疫規定,設置了離婚冷靜期,規定了網店等虛擬財產可以繼承,以及禁止從建築物中拋擲物品等眾多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的法律條文……」社區宣傳條線幹部耐心向陳先生一一作了答覆,並將民法典百姓讀本的電子書發給了他。
「等回去我就把連結轉發到我的家庭群裡,讓親朋好友們都翻翻!」陳先生高興地向工作人員表示。
同一天,彭趙村村委會的工作人員也沒有閒著。大家聚集在一起,認認真真翻閱著民法典百姓讀本。針對部分新增法條,還主動上網查詢資料。
「村裡老人多,我們先要自己把法條吃透,才能更好地向村民們普及民法典的內容。」
為此,彭趙村還在村內公共電子屏循環播放民法典公益宣傳動畫片,吸引了眾多村民駐足觀看。
「今後,我們還要利用暑期青少年安全課堂、老年人法律知識講座等活動,向村內學生、老年人群體著重加強民法典宣傳和教育,真正做到讓民法典走到群眾身邊、走進群眾心裡,成為指導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
三是邀請專業律師為民法典宣傳「站臺」。一大早,居民徐女士急匆匆地來到鄰裡中心,「餘律師,我朋友家想賣房,但是有人提到了什麼『居住權』,這個是什麼意思啊?」
「您別急,『居住權』這個概念是民法典新增的內容,主要包括……」
聽了餘律師一番專業的解讀,徐女士焦急的心情總算平復了下來。
「平時沒遇到事情,我還真沒想過要學法。幸好司法部門為我們社區設立了公共法律服務站,我們不出社區就能得到專業律師服務,方便又放心。」徐女士接著又向律師詳細詢問了民法典的其他內容,並表示回去後要向周圍人好好普及一下相關知識。
作為社區聘請的公共法律顧問,餘律師每周都會準時出現在鄰裡中心的法律諮詢站內,對社區居民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各種問題,提供專業的法律諮詢服務和法律援助,幫助居民不出社區及時解決相關法律問題,同時,在引導居民正確維護自身合法權益之時,首先要做一名合格的守法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