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交友已成為很多人的選擇,但以交友為目的的詐騙也越來越多。這類犯罪社會危害巨大,我們將嚴厲打擊,發現一起嚴查一起,堅決守護群眾的財產安全。」——主辦民警何泓靜
今日 · 看點
交友詐騙作為一種常見的網絡詐騙,作案套路簡單,沒有固定作案人群。嫌疑人往往營造和諧的戀愛氛圍,虛構事實進行詐騙,給被害人帶來金錢和感情的雙重傷害,社會危害極大。
近日,深圳市公安局福田公安分局福保派出所破獲了一起網絡交友詐騙案,抓獲一名犯罪嫌疑人。事主何女士通過網絡結識了自稱是私家偵探的餘某,不久後兩人確定了戀愛關係。
在兩人相處期間,餘某本人一直使用虛假身份,並同時扮演「餘某的律師」葉某聯繫何女士,以餘某違法被抓需花錢疏通關係、汽車維修急需資金等理由,先後騙走何女士共計125000元人民幣。
▲民警抓獲犯罪嫌疑人
「偵探」變戀人,多重身份實施詐騙
10月17日凌晨,福保派出所接群眾何女士報警稱其正與一名詐騙其錢財的男子見面。接到報警後,民警立即趕赴現場,將何女士和餘某兩人帶回調查。
事情要追溯到2016年,當時餘某在網絡上掛名自稱私家偵探,結識了上網尋求幫助,想要調查前夫的何女士。就在何女士感情受挫時,餘某便趁機展開追求,並在不久後與何女士確定了戀愛關係。
起初餘某先後兩次以修車為由向何女士借走4萬元。為了騙取更多錢,餘某從2017年開始,「解鎖」了自己的新身份——「律師葉某」。出於對何女士的了解,「律師葉某」開設了新的社交帳號,通過網絡聯繫上了何女士,編造謊言稱餘某因偷稅漏稅被公安機關抓獲,需要4萬元人民幣疏通關係才能幫助餘某逃脫罪責。為解決自己男友危機,何女士借錢籌齊4萬元,轉給了「律師葉某」。
騙到錢後,餘某嘗到了不勞而獲的甜頭,便繼續扮演「律師葉某」的身份,又先後以餘某被警方抓獲、公司發不出工資和車隊需要維修等理由,繼續向女士實施詐騙。
直至近日,自稱是餘某妻子的陌生來電讓何女士幡然醒悟,意識到自己是被騙了。這就有了開頭那一幕,約定餘某在酒店見面後,何女士撥打了110報警電話。
▲何女士和餘某的聊天、轉帳記錄
拒不認罪,民警抽絲剝繭挖出真相
經民警初步了解,認為此案可能是典型的婚戀交友詐騙。在進一步的調查中,這一猜想被證實。
「如今網絡發達,很多人通過網絡進行交友,此案中,餘某利用虛假身份進行交友,中間他是有機會向何女士坦白身份的。但是他沒有,甚至變本加厲,虛構另外一個身份,而且他還利用虛假身份進行詐騙,這就是很典型的婚戀詐騙。」 民警何泓靜說。
民警經過調查發現,詐騙嫌疑人餘某有過多次違法犯罪前科,曾被多地公安機關多次抓獲。然而,這次被民警抓獲後,餘某拒不供認自己的犯罪事實,或百般狡辯或沉默不語,辯稱自己與何女士是「真愛」,雖然通過假身份和何女士交往,但索要錢物的理由沒有虛構,自己有公司和車隊,也確實有經濟困難。經民警初步統計,餘某在與何女士交往期間,先後騙走何女士12.5萬元。
在與餘某鬥智鬥勇過程中,民警抓住餘某狡辯的邏輯漏洞,讓其無法自圓其說。在民警的法制宣傳和政策攻心下,餘某逐漸放棄了抵抗,如實供述犯罪事實。
經審訊,犯罪嫌疑人餘某對其使用多重虛假身份,實施詐騙的行為供認不諱。目前,餘某已被福田警方依法刑事拘留,現案件仍在進一步偵辦中。
警方提醒
福保派出所民警何泓靜:
網絡交友要慎重,謹防婚戀交友詐騙。在交友過程中一定要注意財產安全,確認對方真實身份,莫被愛情衝昏頭腦。如有發現此類現象,請及時向警方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