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日,第三屆「蔡襄杯」閩臺中小學生書法大賽現場書寫決賽在泉州外國語學校洛江校區舉行,360名兩岸中小學生匯聚這裡同場競賽。
福建省海峽兩岸職業教育交流合作中心主任、福建省教育廳出國管理中心主任陳金建,福建省委臺港澳辦交流處處長翁雲萍,福建省教育廳普教室原主任、福建省教育學會書法教育委員會會長陳小敏,泉州市教育局副局長陳軍宣,洛江區委常委、宣傳部長金玲珊到場觀摩指導,並為獲獎選手頒獎。
據悉,入圍決賽的福建選手是從全省各地各校經過初賽、複賽產生的,而臺灣參賽學生則是由臺灣省書畫教育協會從臺北、臺中、高雄、南投、雲林等地選拔而來的。
本屆大賽以「墨香連兩岸,揮毫頌中華」為主題,書寫內容為中華經典詩文。福建與臺灣地緣相近、血緣相親、文緣相承,開展閩臺中小學生書法文化交流,旨在以書會友,以筆抒情,增進彼此了解與友誼,厚植中華文化根基、增強民族認同感,促進共同提高漢字書寫水平。
比賽一開始,選手們迅速進入狀態,一個個氣定神閒,蘸墨、提筆、落筆,或楷書、或隸書……努力展示著各自的書寫水平和文化素養。
來自臺灣的學生塗珮甄學習書法已有八年時間,「這次比賽特別選擇了中山王字體,筆畫線條乾淨利落、不拖泥帶水、字形修長,我個人比較喜歡」 塗珮甄說道,對於能參加比賽,與兩岸的同學共同切磋書法技藝她表示很榮幸。
今年剛被清華大學錄取的來自福建寧化第一中學的學生黃楷迪也分享了自己學習書法的心得。「學習書法給我最大的幫助是錘鍊了我勤奮向上的品格和寧靜致遠的心態,這讓我在備戰高考的三年裡,仍能以不浮躁、不受挫的心態,健步向前,最終得以跨入清華的大門。」
現場書寫決賽採取現場命題、現場書寫、現場評審的方式進行,擔任大賽評委的有朱以撒、方松峰、楊惠如、黃鴻瓊等著名書法家、書法教育專家學者,體現了大賽的競爭性和公正性。
根據比賽規則,大賽設小學一組、小學二組、中學組三個組別,分別評選出特等獎、一等經、二等獎及三等獎,設小學一組特等獎8名、小學二組特等獎19名、中學組特等獎10名。其中,來自南投縣和平國小的鐘偉倫、高雄科大附設高中的塗珮甄等6名臺灣學生分獲小學組、中學組特等獎。
區委常委、宣傳部長金玲珊在頒獎儀式上指出,本屆「墨香連兩岸·揮毫頌中華」閩臺中小學生書法大賽,將視野拓展到寶島臺灣,是本屆大賽鮮明的亮色,也是兩岸一家親的生動演繹。近幾年,洛江區始終樹牢文化品牌,倡導正大書風,紮實推進書法教育進校園,2017年獲評「全國書法教育示範區」,全區有4所學校獲評「全國書法教育示範校」。在促進兩岸中小學生書法交流上,通過協辦兩岸中學生「海上絲綢之路書法之旅夏令營」等方式,積極參與,受益良多。
金玲珊強調,要增進情感認同,共促復興偉業。通過本次大賽,同學們以書法為媒,以蔡襄之名,書同文、築同心,攜手寫就一副「一顆中國心、兩岸同胞情」的溫暖畫面,拓展兩岸文化交流,傳承中華文脈,增進家國認同。要夯實教育根基,促進文脈傳承。此次大賽是兩岸強化青少年書法教育的生動實踐,將激勵海峽兩岸的中小學協同推進書法進校園,讓文化的種子在青少年心中生生不息,開花結果。要提升文化修養,引領成風化俗。希望兩岸中小學生既要寫好字,又要讀好書,更要做好人,讓書法的高貴涵養成為一生的名片,並帶動身邊的人提升思想修養與精神追求,做一個高尚的人,以精品奉獻人民、用明德引領風尚。
本次大賽指導單位為福建省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辦公室,由福建省教育學會書法教育委員會和臺灣省書畫教育協會主辦,中共泉州市洛江區委宣傳部、泉州市洛江區教育局承辦,泉州市洛江區教師進修學校、泉州實驗小學洛江校區、福建泉州外國語學校洛江校區、泉州市洛江區書法家協會等單位協辦。
作者:郭思婧 葉雅萍 陳智富
編輯:郭延紅
審核:郭思婧